爽歪歪英勇善戰的將軍就此一蹶不振。”
“你說的是有道理,可是就像你先前所講,此番大戰,長沙城守住與否,關系到整場戰事的成敗,我可不愿意把這樣大的重任交付于一支有逃跑先例的部隊。”老蔣耐著性子說了這一番話,這已經算是給足孫玉民的面子了,換作旁人,早已經結束這個話題了,哪里會講那么多。
“玉民,總裁說的很對,這等重任不能交付給一支有棄陣而逃前科的部隊。七十四軍不是在衡陽休整嗎?讓佐民主守,你主攻,兩大王牌通力合作,何愁不勝!”陳布雷雖然不明白他為何會力主讓第十軍主守長沙,可卻清楚孫玉民這樣想,必定有著自己的理由。但是,縱然有著非用不可的理由,也不能一昧地逼迫老蔣去改變自己的看法和決定,女婿不懂這個道理,自己總不能不去提醒于他。
“校長,玉民斗膽請求您,給第十軍一次證明的機會,倘若這次沒有讓您滿意,玉民首當其責。”
陳布雷原以為自己的話會打消他的這個念頭,可沒料到這家伙居然像沒聽明白一般,又開口幫著李玉堂說話,而且再一次向老蔣表示愿意擔保。
老蔣冷眼看了孫玉民一下,見他始終保持著強硬,不肯松口,無可奈何下只得應承了這個提議,說道:“好!我就聽從你的意見,給第十軍和李玉堂一個機會。你也要記住你今天所說的話,軍中無戲言。如果第十軍爛泥扶不上墻,你和十二軍上下將首當其責。”
“玉民絕不反悔。”
孫玉民聽到了老蔣的話后,喜上眉梢,他為何一定要堅持第十軍守長沙,除去方先覺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李玉堂。
先不論歷史上,他真的就在長沙城中,以一軍三師之兵力,死守住長沙城,以幾乎全軍官兵損失殆盡的犧牲,換取了戰役的大捷;還因為著李玉堂將軍在就任國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東路軍總指揮期間,被我黨黨員陳石清和陳伯蘭的策反下,決定率所部起義,雖然因為交通中斷的原因未能達成,但實際上他已經決心投奔我黨。1983年7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經過國*務*院批準,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其理由如下:“1949年,李玉堂任海南防衛副總司令期間,我黨通過關系策反李玉堂,李接受我黨的條件舉行起義。因交通中斷,李玉堂未及時接到我黨關于起義的指示,即隨國軍隊撤往臺灣。”孫玉民記得這件事情,也有心幫助一把,雖然他知道就算自己不竭力舉薦,歷史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也終究會把他和他的第十軍推向長沙城中,可孫玉民還是想自己能盡力的情況下,幫助他一把。
孫玉民作為衡陽人,他可對于長衡會戰中(也稱第四次長沙會戰)孤軍守城三十九天的第十軍和其軍長方先覺記憶深刻。先不說即將到來的這次會戰,會使還是預十師師長的方先覺大出風頭、擢升軍長,光他在后來的常德會戰中還有衡陽保衛戰中的那股韌勁,就值得自己替他說話。
舉薦完了守城部隊之后,孫玉民又就著地圖,講了一些如何布置九戰區部隊去節節阻擊日寇,最終雙方會形成一個什局面,然后十二軍什么時候該出擊,會取得什么結果。當然,這些戰術和布置雖然都是他所想出來的,但是他非常的注意,把很多的布置用話引誘老蔣說出來,這樣一來的話,整場戰事的戰術構想和布置都成了老蔣的意思和想法。他的這番“苦心”,老蔣和陳布雷哪有不知之理,只不過三個人都在“裝傻”,這種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的事情,他老蔣做的又不少。
孫玉民離開以后,老蔣對著地圖苦苦思考著,結合著這家伙的點子,突然間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孫玉民從頭至尾都沒有說過七十四軍,更不用說讓七十四軍參與到這次任務中,不光是七十四軍,還有第四軍亦是如此,要知道這可是國軍精銳,任誰來指揮這一場戰事,都不可能忽略他們的存在。可偏偏孫玉民就會疏忽掉他們,或者是這其中有著其他的原因。
想到了這一點,老蔣立刻就讓人去重新請陳布雷和孫玉民,可得到的回報是,孫玉民已經返回長沙,此刻已經在路上。
好在戴笠給了他和陳布雷一個很“完美”的解釋:孫玉民和王耀武不和。
兩人曾經在薛岳那作為座上賓時,王耀武擠兌過孫玉民,而孫玉民也不給王耀武半分面子的事情被戴笠添油加醋地講了出來,這才讓老蔣“恍然大悟”。
其實這是孫玉民的疏漏,他是知道第四軍和七十四軍都會在兩個月后被派南下攻擊廣州,援助被日軍第二十三軍攻擊的香港英軍,所以在說那些布置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把這兩支部隊給排除在外。可是他卻疏忽了,此時還是十月,離著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和日軍第二十三軍進攻香港,還有著一段時間,七十四軍現今就在這次南岳會場的附近休整,作為中央軍的頭號王牌,怎么可以被他忽略掉呢。
也幸虧得當初在湘潭和長沙的時候,王耀武和自己之間的小矛盾,才讓這個疏忽被圓了過去。
兩個都是能征善戰的猛將,互相之間不服氣是正常,可若鬧成誰也不理會誰就不行了,老蔣立時就頭疼起來,怎么樣去安撫這兩個倔犟的家伙?怎么樣才能讓他們握手言和?反倒變成了當前他首要處理的事情了。
…………
這大半個月里,孫玉民先是被薛岳拉著去到九戰區司令部,然后又去到南岳參加老蔣親自主持召開的軍事會議,回到部隊時劉文智和谷紅英已經來了近半個月。
他們夫婦二人得知孫玉民回來的消息時,早早地等候在了營門口,當看到他下車的那一刻時,都激動的不行,特別是谷紅英,她更是熱淚盈眶。
孫玉民同樣的很是高興,他其實也知道了剛楞子已經接到了他們的消息,可無奈于被薛岳拉著無法脫身,而后去了南岳后更加沒有辦法回來團聚。
他正打算和劉文智夫婦二人好好敘敘時,林原平突然報告:“軍座,第十軍李軍長攜著手下三個師長前來拜會你,而且還攜著重禮。”
“李玉堂?他怎么來了?”孫玉民雖然問了出來,可是他知道,這是人家來感謝他的,不用說,肯定是自己在老蔣面前力保第十軍的事情傳到了人家的耳中,才會有自己剛回來,就來拜訪的情況出現。
“大哥,你先去忙公務吧,我們有的時間說話。”劉文智看出來了孫玉民面有難色,也清楚他不愿冷落了自己夫婦二人。
“是啊,玉民,你去忙軍務,晚上我親自做上幾個小菜,讓你們弟兄幾個好好喝上兩盅。”谷紅英也跟著勸慰。
有的時候,女人的話遠比男人的管用,特別是自己身邊親近的人,更為明顯,谷紅英的話一出,孫玉民立刻就興奮起來,說道:“太好了,早就饞扁擔石的那些山珍野味了,也好久沒嘗谷姐的手藝了,今晚多準備點,叫上鐵、東平的們一起,咱們自家人是該好好聚聚了。”
“沒問題!”谷紅英笑著回答。
孫玉民拍了一下劉文智的肩膀,說道:“今晚咱們弟兄,不醉無歸。”
來到會客室里,鄧東平正在陪同著一個掛著中將軍銜的中年軍人說話,下首還坐著三個著少將銜的軍人。
這些人孫玉民都不認識,但是從林原平的口里早已經知道,他們是第十軍的軍長李玉堂、第三師師長周慶祥、一九零師師長朱岳和預備第十師師長方先覺。
從一進門開始,孫玉民的眼睛就一直落在坐在末首的方先覺身上,他很好奇,后來能在衡陽以孤軍堅守城池三十九天的這個人,倒底是個什么樣子的。他是個衡陽人,對于和自己家鄉有莫大關聯的人,自然會格外留意一些。
進來以后,免不了又是一通官場上的客套話,孫玉民雖然不怎么喜歡這種場面,可也無可奈何,總不能人家來了,理都不理睬吧,更何況他正想找機會和李玉堂好好聊聊呢,畢竟自己已經和他綁到了一條船上。
“孫將軍,我今天帶著他們仨人前來叨擾,是特意前來感謝你的。”分賓主坐下以后,李玉堂就開口了。
“有什么好感謝的,大家同是軍中袍澤,理應相巨扶持。”孫玉民援擺著手。
“不,不,不,孫將軍,這不一樣!李某此番落難,不少往昔稱兄道弟的人都落井下石,惟獨素昧平生的孫將軍你,不僅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在委座面前力薦孫某人,且以自身作保,這讓李某十分訝異,也讓第十軍上下都感激涕零!”英勇善戰的將軍就此一蹶不振。”
“你說的是有道理,可是就像你先前所講,此番大戰,長沙城守住與否,關系到整場戰事的成敗,我可不愿意把這樣大的重任交付于一支有逃跑先例的部隊。”老蔣耐著性子說了這一番話,這已經算是給足孫玉民的面子了,換作旁人,早已經結束這個話題了,哪里會講那么多。
“玉民,總裁說的很對,這等重任不能交付給一支有棄陣而逃前科的部隊。七十四軍不是在衡陽休整嗎?讓佐民主守,你主攻,兩大王牌通力合作,何愁不勝!”陳布雷雖然不明白他為何會力主讓第十軍主守長沙,可卻清楚孫玉民這樣想,必定有著自己的理由。但是,縱然有著非用不可的理由,也不能一昧地逼迫老蔣去改變自己的看法和決定,女婿不懂這個道理,自己總不能不去提醒于他。
“校長,玉民斗膽請求您,給第十軍一次證明的機會,倘若這次沒有讓您滿意,玉民首當其責。”
陳布雷原以為自己的話會打消他的這個念頭,可沒料到這家伙居然像沒聽明白一般,又開口幫著李玉堂說話,而且再一次向老蔣表示愿意擔保。
老蔣冷眼看了孫玉民一下,見他始終保持著強硬,不肯松口,無可奈何下只得應承了這個提議,說道:“好!我就聽從你的意見,給第十軍和李玉堂一個機會。你也要記住你今天所說的話,軍中無戲言。如果第十軍爛泥扶不上墻,你和十二軍上下將首當其責。”
“玉民絕不反悔。”
孫玉民聽到了老蔣的話后,喜上眉梢,他為何一定要堅持第十軍守長沙,除去方先覺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李玉堂。
先不論歷史上,他真的就在長沙城中,以一軍三師之兵力,死守住長沙城,以幾乎全軍官兵損失殆盡的犧牲,換取了戰役的大捷;還因為著李玉堂將軍在就任國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東路軍總指揮期間,被我黨黨員陳石清和陳伯蘭的策反下,決定率所部起義,雖然因為交通中斷的原因未能達成,但實際上他已經決心投奔我黨。1983年7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經過國*務*院批準,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其理由如下:“1949年,李玉堂任海南防衛副總司令期間,我黨通過關系策反李玉堂,李接受我黨的條件舉行起義。因交通中斷,李玉堂未及時接到我黨關于起義的指示,即隨國軍隊撤往臺灣。”孫玉民記得這件事情,也有心幫助一把,雖然他知道就算自己不竭力舉薦,歷史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也終究會把他和他的第十軍推向長沙城中,可孫玉民還是想自己能盡力的情況下,幫助他一把。
孫玉民作為衡陽人,他可對于長衡會戰中(也稱第四次長沙會戰)孤軍守城三十九天的第十軍和其軍長方先覺記憶深刻。先不說即將到來的這次會戰,會使還是預十師師長的方先覺大出風頭、擢升軍長,光他在后來的常德會戰中還有衡陽保衛戰中的那股韌勁,就值得自己替他說話。
舉薦完了守城部隊之后,孫玉民又就著地圖,講了一些如何布置九戰區部隊去節節阻擊日寇,最終雙方會形成一個什局面,然后十二軍什么時候該出擊,會取得什么結果。當然,這些戰術和布置雖然都是他所想出來的,但是他非常的注意,把很多的布置用話引誘老蔣說出來,這樣一來的話,整場戰事的戰術構想和布置都成了老蔣的意思和想法。他的這番“苦心”,老蔣和陳布雷哪有不知之理,只不過三個人都在“裝傻”,這種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的事情,他老蔣做的又不少。
孫玉民離開以后,老蔣對著地圖苦苦思考著,結合著這家伙的點子,突然間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孫玉民從頭至尾都沒有說過七十四軍,更不用說讓七十四軍參與到這次任務中,不光是七十四軍,還有第四軍亦是如此,要知道這可是國軍精銳,任誰來指揮這一場戰事,都不可能忽略他們的存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