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漢怪叫一聲,足尖一點,身形登時飄起,口中大叫:“段兄弟救命。”段西柳早已撲了過來,雙掌一翻,身子繞過蕭漢,登時擋在他前面。看著對面一身粉紅錦紗袍的玉面娃娃,段西柳苦笑一聲道:“孟姑娘,這里可是少林腳下,你不怕惹禍上身么?”
蕭漢躲過一招,早已看出來者便是孟宛汐,剛才她偷襲自己,用得自然便是剛猛強烈的“飛花鬼爪”,沒想到的是這娘皮的功夫如此剛猛,竟能把山石抓得碎屑橫飛。
孟宛汐一招落空,惱羞成怒,玉面含霜,看著躲到段西柳身后的蕭漢怒道:“無賴。”蕭漢怒道:“誰無賴,難道我伸個腦袋讓你抓就不無賴?刁蠻無禮,缺乏家教,心嫁不出去。”有段西柳撐腰,他知道自己安無虞,是以毒舌頻出。
孟宛汐氣得玉面通紅,忽然抽出寶劍就要撲上來。身后跟著的駝子忽然出口阻止道:“馬上就到少林山門了,姑娘息怒,容后再。”另一個瘸子跟著道:“打斗起來,心傷了百姓。”一個麻臉也跟著道:“想要與她切磋,上山之后也可以。”一個面目陰沉的漢子尖著嗓子道:“姑娘,趕路要緊。”
四人一起反對,孟宛汐不滿地哼了一聲,慢慢收回寶劍,怒視著蕭漢道:“這事沒完。”蕭漢冷笑道:“你如此無禮,自有收拾你之人。”他還要再,段西柳一拉他衣袖輕聲道:“不要了,你可知道她是什么人?”
蕭漢不想再讓段西柳為難,立即住嘴,不再理孟宛汐。孟宛汐氣得三尸神暴跳,兩眼死死盯著蕭漢足有一分鐘,才恨恨一跺腳,轉身走了。蕭漢知道她在看自己,裝作渾然不知,漫不經心地東張西望,見她走了才問段西柳道:“她是什么人?你總不會告訴我她是公主吧?”
段西柳一呆,跟著輕輕點頭道:“你對了,她還真是公主。”蕭漢驚得張大了嘴巴,呆呆道:“你開玩笑的吧?”段西柳搖頭道:“沒有開玩笑。”跟著壓低聲音道:“她是大蜀皇帝孟昶的妹妹,你是不是公主?”
蕭漢變了臉色,跳起來道:“你為什么不早告訴我?”段西柳苦笑道:“你又沒問過我。”蕭漢頹然道:“怎么會這樣?”跟著又跳起來道:“既然都是公主,兩人還熟識,為什么要揪著我不放?”段西柳搖頭道:“我也不知道。”
趙承宗見蕭漢的事情已了,走過來笑道:“兩位大俠真是交游廣闊,連少室山上都有相識之人。”跟著又微笑道:“那位姑娘長得粉雕玉琢,沒想到居然也會武功。”蕭漢嘴巴一歪道:“那娘皮面善心惡,你可要注意,不要上了別人的當。”趙承宗玉面一紅,訕笑道:“在下隨便,二位哥哥取笑了。”
三人一路上已經序了齒,自然是蕭漢最大,他真實年齡已經二十四歲,不過對外一向宣稱自己二十歲,這自然是因為李月螢只有十八歲的緣故,自己總不能比她大太多。段西柳第二,趙承宗只有十七歲,自然最,因此他稱呼二人“哥哥”。
三人打鬧一陣,眼見危機解除,青年心性,很快便忘記剛才的不快。三人笑笑出了亭子,沿著山道迤邐而行。再行個兩三里,遠遠便看到了少林寺山門。此時上山的善男信女足有上千人,少林寺已在山道上派出僧人維持秩序。
蕭漢還是第一次在這個時空來到少林寺,忍不住左一眼右一眼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只是這里人實在太多,跟后世的風景區有得一拼,蕭漢只看到一面巨大的山門,兩邊各有一頭石獅子,山門的八字墻東西兩邊對稱各立有兩座石坊,東石坊外橫額上題有“祖源諦”四字,內橫額題“跋陀開創”;西石坊內橫額題“大乘勝地”,外橫額師“嵩少禪林”。山門的正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筑,坐落在兩米高的磚臺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墻。
此時山門之外足有二三十名灰衣僧人分立兩邊迎客,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進寺,那些僧人一個個眉開眼笑。蕭漢心道,呀呀個呸的,看著這些前來主動送錢的人,哪個會不高興?
人流堵在山門前,慢慢向前蠕動,卻少有人話,顯得很有秩序。蕭漢轉頭看了一下,發現其中不乏帶刀佩劍的武林人士。以前聽武當派少林派什么的武林人士想要進入,第一件事便是解下刀劍交由人家保管,為此好像武當派還有個池子名叫“解劍池”。可是現在他看到那些人居然當著少林僧人的面堂而皇之的進了山門,那些僧人恍如未見,一點驚訝的神色都沒有。再看段西柳的面色平靜,便知道以前看到的都是騙人的玩意兒。少林寺武學正宗,根不在乎那些人前來挑釁,他們有足夠的自信。
人太多,蕭漢和段西柳趙承宗手拉著手,以免被人擠散。趙承宗的手下早把三匹馬制服帶下山去,另有兩人跟著他們。三人進去山門便見一尊彌勒佛像供于佛龕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開,被世人百姓稱為“大肚佛”、“皆大歡喜佛”。神龕后面立有韋馱的木雕像,韋馱金剛怒目,手握降魔杵,是少林寺的護院之神。
蕭漢新奇地看著眼前一切,還是段西柳連聲催促才隨著人流慢慢向里走。過了山門,便是甬道,甬道兩旁就是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經甬道過碑林后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盡頭,以供奉象征“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該殿紅墻綠瓦,斗拱彩繪,門內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剛塑像。三間重檐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內里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
穿過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寺院佛事活動的中心場所,與天王殿、藏經閣并稱為三大佛殿。殿內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屏墻后面懸塑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
再往后走便是法堂,位于大雄寶殿之后,是寺僧藏經法的場所,到明代才改稱藏經閣。法堂東南面是禪房,是僧人參禪打坐的地方,對面的西禪房,則是負責接待賓客的堂室。
大雄寶殿西側是六祖堂。殿內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只履西歸圖”。
鐘樓和鼓樓坐落在大雄寶殿的兩側,東面為鐘樓,西面為鼓樓,兩座樓均有四層,造型巧妙,巍峨雄偉。“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鐘樓前碑刻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
再往后走便是千佛殿,千佛殿又名毗盧殿,是寺內最后一進大殿。大殿背面及東、西兩墻壁上都繪有彩色壁畫,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羅漢毗盧圖”,色彩艷麗、構圖和諧,衣袂飄飄,展示了唐代壁畫的高水準。殿內正**有毗盧佛銅像和白玉釋迦牟尼像,面積達幾百平方米,是寺內現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地東側有白衣殿,西側有地藏殿。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坐北向南,面闊三間,出前廊,為硬山式建筑。方丈院東、西兩側為方丈院的東、西廂房,各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筑,是常住執事僧起居和處理佛事活動的場所。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約3米的山腳下,占地面積約萬平方米,是歷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因塔類繁多,大參差,高低不同,粗細不一,形式多樣、排列散亂,看似茂林,故稱為塔林。
在少林寺背后五乳峰中峰上部有一天然石洞,為當年達摩祖師九年面壁處,稱為達摩洞。禪宗初祖達摩于公元5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靜坐長達9年。達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塊砌成拱門,洞深約七米,高寬各三米余。洞內臺上有石像三尊,中為達摩坐像,兩側為其弟子。
三人一路游玩,看到各殿之中俱有少林弟子守護,前殿大都是灰衣僧人,到得大雄寶殿,卻部換成了黃衣僧人,年紀也比前殿僧人大了許多,俱是四十歲上下的中年僧人。蕭漢留心看了一下,見這些人個個太陽穴高高鼓起,目**光,顯然武功非凡。
三人夾在人流之中,在少林寺里游覽了一遍,蕭漢看著古色古香的大殿和一眾少林弟子,贊嘆不已。因為蕭沒的出示請帖,自然無人前來搭理他們,是以他們一路游玩,暢通無阻。那些少林僧人看到佩刀帶劍的武林人士,只是不時望一眼,卻并無緊張之意。
蕭漢留心看了一下,發現并無自己認識的江湖人士,心下大定,想來那個孟宛汐身份尊貴,被迎進貴賓室去了。倒是段西柳,每走片刻便有人上前打招呼。大都是和他們年齡一樣的伙子,穿著各式各樣的緊身服裝,背著各式武器,一個個龍精虎猛,和段西柳拱手行禮之后便好一陣談天地。每逢此時,蕭漢便只有和趙承宗站在一邊閑聊,看著如織人流,倒也有趣。
此時天已近午,少林寺派出數百個十三四歲的沙彌來回穿梭于游客之中,告知他們后院備有免費齋飯。游客們游玩累了,成群結隊跟著沙彌前去吃飯。蕭漢也有些累,看段西柳跟人完話,便拉上他要和趙承宗一起跟著沙彌向后走。
趙承宗苦笑一聲道:“那種大鍋飯味道不足道,蕭兄如果不介意,可跟我來,保證你吃到正宗的少林素齋。”蕭漢知道他不愿意湊熱鬧,他的父親又和行空大師有舊,自然會受到別樣招待,要不是陪他游玩,趙承宗早就去拜見行空大師了。
段西柳聞言也道:“少林待客大都在禪堂,雖離二月二還早,不過看今天的形勢,到時人勢必不少,不如到那里看看,不知道師兄來了沒有。”這么一,蕭漢登時點頭道:“好,聽你們的。”三人穿過人流,沿著來路走回禪堂,因為大多游客都到后院吃飯,各殿之間人流漸稀,三人來到禪堂,跟守衛的兩名僧人明來意。其中一名身穿黃衫的僧人打量他們一眼道:“天山派一向由方丈大師親自接待,并不在這里入住,請三位自到方丈室詢問。”
三人謝過僧人,便走回方丈室外,那里卻有四名黃衫僧人守衛,戒備森嚴,聽到三人來意。其中一名五十歲上下的老僧口宣佛號道:“三位施主求見方丈,自當答應,只是方丈有要事處理,正在與諸位管事商量,三位施主不若明天再來。”
趙承宗彬彬有禮道:“如此多有打擾,在下明日再來拜會方丈大師。”段西柳一路行來,并未見到天山派一人,想來是因為時間還早,他們還沒趕到。蕭漢奇怪現在非年非節,為何少林寺會有這么多人,一路行來,江湖人士雖多,卻沒看出什么特別之處。聽聞少林方丈行空大師有要事處理,蕭漢馬上想到李月螢,忍不住脫口問道:“大師可曾見到一位年輕姑娘和兩位道長一起前來?”
話音剛落,便聽得腦后風響,一只纖纖玉手帶著寒光抓向他的頭頂。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