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守衛(wèi)的禁軍士兵馬上又開始救人,刨了半天,撈出來十多具尸體,李煜嚇得體如篩糠,看了一遍,沒有找到嚴續(xù),渾身顫抖道:“快,快找宰相。 ”
人群后一個虛弱的聲音叫道:“國主不要擔心,下官在這里。”眾人閃開道路,卻見嚴續(xù)趴在大殿門外一個角落里,渾身落滿了塵土,不細看根看不出他是哪個。
這老頭七老八十,身手倒是靈活,大殿剛響便躥了出去,奈何骨軟筋酥,一個踉蹌跌倒在門外,跟著大殿倒塌,老頭安然無恙,只是灌了一臉煙塵。
再次清查人數(shù),死者計有中書侍郎黨懷玉、散騎常侍劉佳、太仆楊素、御史大夫劉朝佑等二十一人,另有七人重傷未死,抬至太醫(yī)院搶救。
如果先前火燒大殿還是人力所為,此次雷劈大殿卻是純正天災,李煜面無人色,要不是孟柏行扶著估計都會癱坐在地上。眾文武個個也是面色蒼白,新升任尚書仆射的湯悅躬身道:“此次上天降災,必是我等辦事不力,有負上天恩德所致,還望國主躬自反省,減膳祝禱,必能度過此災,重得上天眷顧。”
他話里有話,眾臣自然都聽得懂。當即便有中書舍人徐鉉出列道:“坊間傳言公主殯天多有疑問,而且喪葬禮儀極為簡陋,與體制不合,請國主斟酌處理。”
承心堂承旨秦承裕跟著道:“公主殯天是疾病所致,與國主無關,上天降災,必是為我大行皇帝崩逝而非國主失德所致。”這老賊一開始慫恿李景遷都,李景病逝后扶柩回來仍然擔任承心堂承旨之職。
左仆射嚴續(xù)怒道:“天降災異,必是上天警告國主修德,如果真有公主殯天禮儀不符之事,應該追究禮部責任。”
禮部侍郎田延朗聽到把責任推到他們身上,當即出列抗聲道:“公主殯天之后,禮部呈上喪葬禮儀,鄧公公前來傳旨公主于昨日殯天沖撞煞神,禮儀不合太厚,禮部商量后以郡主禮儀呈上,此時倒要把責任歸于禮部頭上,真是豈有此理?”
田延朗今年六十一歲,也算德高望重,嚴續(xù)平常對他也是禮敬有加,聞言點頭道:“鄧公公為何會傳如此旨意?”跟著轉(zhuǎn)頭對李煜道:“這可是國主意思?”
李煜尷尬搖頭道:“鄧正方假傳圣旨,王回去必定重重責罰。”嚴續(xù)接過一名宮女遞來的毛巾擦干臉上的灰塵,看一眼地上橫躺著的上百具尸,勃然大怒道:“國主不修政德才導致上天降災,鄧正方區(qū)區(qū)閹豎,居然敢假傳圣旨,可見先皇崩逝之后宮中規(guī)矩壞到何種地步。”
眾文武默然不語,李煜看老頭子飆,有些六神無主,跟著看到周皇后嚇得花容失色,渾身顫抖,嘆了口氣,揮手命孟柏行把周皇后先送往偏殿歇息,然后慢慢道:“嚴大人別生氣,上天降災示警,自是王做得不好。如今不是追查責任的時候,大家先到前殿收拾儀容,召集百官,再來查明真相如何?”
嚴續(xù)看他一眼,嘆了口氣,率先走了出去,百官跟著列隊而出,所有尸自有禁軍處理。天興軍指揮苗承訓與控鶴軍指揮歸元貞扶著李煜,二人今晚嚇得不輕,邊走邊李煜聽從嚴續(xù)的話,嚴懲鄧正方,抬高公主喪葬禮儀。
李煜面色復雜,一路上默然不語,二人都很尷尬,再不敢多話,一路護著李煜來到前殿。
經(jīng)過一晚上折騰,天色漸明,此時百官已經(jīng)知曉昨夜皇宮天降大火,紛紛前來朝堂打探消息。押殿官看時辰已到,開了殿門,引導眾人列班而入。
李煜早換上太監(jiān)拿來的龍袍冠戴打扮停當,鄭重升殿。不待他話,便有一人跨步而出,大聲道:“聽聞昨夜皇宮突大火,死傷慘重,不知原兇可曾抓到?”
眾人同時看著那人,李煜尷尬道:“韓愛卿倒是消息靈通,此次大火乃是上天示警,天火燒了五座大殿,還好王無事。”
出班之人正是現(xiàn)任戶部侍郎韓熙載,聞言不滿道:“臣知國主無事,臣想知道真兇可曾抓到?”中書舍人徐鉉出班道:“韓大人沒有聽清國主剛才所,天火燒了五座大殿,卻去哪里找原兇?”
韓熙載冷笑道:“外面?zhèn)餮怨鳉浱欤瑔试岵环Y儀,可有此事?”李煜面皮微漲,結(jié)結(jié)巴巴道:“公主年方二九,又死在兇日,為防上天降災,才有降格之舉。”
湯悅跟著道:“上天降災示警,我們一一改過便是。臣以為一是責成禮部重新制訂禮儀,二是重處鄧正方假傳圣旨之事,三則請國主下詔罪己安撫民心,如此可冀上天體憐,度過此關。”
仆射嚴續(xù)滿意地看了下自己的副手,跟著出班道:“湯大人所言甚當,臣附議。”有兩位宰相做表率,眾人紛紛跟著道:“臣等附議。”
李煜面色蒼白,猶豫道:“公主規(guī)格可以抬高,鄧正方傳旨雖有差錯,卻也事出有因,至于下詔罪己在情理之中。今日喪生的太監(jiān)、宮女一律厚葬,另賜家屬二百兩銀子以做撫恤。大臣治喪如儀,每家賜喪葬金千兩,蔭一子入宮。”
大臣們默不作聲,嚴續(xù)道:“國主仁慈,只是三件事缺一不可,鄧正方一向仗恃國主寵幸,在宮中作威作福,宮廷內(nèi)外早有不滿,再加之此次曲解圣意,假傳圣旨,其罪當誅。”
刑部尚書與大理寺丞同時出班奏道:“查鄧正方有偷盜宮中御物、私吞庫銀、濫用私刑等不法行為,按律當斬。”
有這些大佬出面,大臣們紛紛出班奏道:“請斬鄧正方以謝上天。”李煜面如金紙,汗出如漿,看著眾大臣直如勾魂鬼一般,半天方擺手道:“就依卿等所言。”
嚴續(xù)冷冷抬頭,向大理寺丞使個眼色,大理寺丞立即奔了出去,叫了內(nèi)寺監(jiān)丞向大內(nèi)奔去。
韓熙載見大家各自回班,他卻愣愣站在正中,一臉鄭重道:“外間傳言公主死因不明,連太醫(yī)都查不出病因,不知可有此事?”
李煜心內(nèi)一聲哀嘆,知道該來的終于來了。這些大臣從來不會放過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借題揮更是他們的強項。公主病逝、皇宮天火任何一個抓住不放都能揪出好多內(nèi)幕,早就有人躍躍欲試,卻不料被韓熙載占了先機,御史大夫孔仙客氣得脖子都青了。
李煜奈著性子道:“公主突昏迷,太醫(yī)院體醫(yī)官診治無效,又在民間挑選名醫(yī)診治,最終不治,死因確實不明,卻也沒別的原因。”
韓熙載搖頭道:“聽公主自跟天山派習武,去年開始又與武當派掌門蕭漢一起闖蕩江湖,一向身康體健,哪會突然得病?其中是否有蹊蹺,還是有人下毒?臣請派人追查此事,還朝野內(nèi)外一個公正答案,也借此息了民間言論之風。”
御史大夫孔仙客再也忍不住了,大步跳出來道:“臣也風聞此事,公主殯天之后,臣問過原先月棠宮中服侍的宮女、太監(jiān)、嬤嬤,人人俱公主自到大沒生過病,加之長年習武,身體倒比普通人強健許多,卻在收到鄧正方送過去的寶劍后跟著昏迷不醒,臣想請問國主,那寶劍是誰所送?是國主授意還是鄧正方私自相送?”
世上沒有不透縫的墻,李煜沒想到他居然連這些都打探了出來,登時臉色蒼黃,汗出如注,怒道:“王一向不喜皇妹拿刀動槍,哪會送她寶劍?”孔仙客馬上道:“既是如此,把鄧正方抓來對質(zhì)便可審明此事。”
李煜怒道:“生老病死是常事,皇妹昏迷不醒,王心急如焚,也曾向天祈禱祝福,還貼出皇榜招賢求醫(yī),奈何回天無力,事情如此簡單,你們卻非要查出什么內(nèi)幕來不成?”
湯悅跟著出班道:“孔大人抓著這點不放,一會兒鄧正方抓到,對質(zhì)后便可清楚明白。”韓熙載冷冷看他一眼,微微躬身道:“此次天火燒殿,還有傳言與鄭王有關。”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人人都帶著敬佩與擔心的目光看著他。鄭王被軟禁之事盡人皆知,卻沒想到韓熙載如此大膽,居然敢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公然提出來,難道他真是活夠了不成?
誰知李煜今夜確實被嚇破了膽,天雷一起他便生起如此心思,一定是上天看他如此對待兄弟,實在看不過去才來警告他。此時聽到韓熙載提出來,當即點頭道:“王與鄭王原先有點誤會,確實是王做得不對,多謝韓大人提醒,自今日起,升鄭王為親王,原先護衛(wèi)宮女一律還,增秩萬金。”
立即有太監(jiān)跑出去傳旨,跟著李從善冠袍玉帶進來謝恩。他自然知道了今日之事,心內(nèi)大是感慨。雖知此事必與蕭漢有關,卻沒想到天雷居然會幫他們的忙。
李從善進到大殿,行禮畢,退到一邊,抬頭看到李煜臉色蒼黃,衣服已被汗?jié)裢福砂桶唾N在身上,一臉的狼狽相。
李煜隨口撫慰了李從善幾句,李從善對答如儀,兄友弟恭的場面再次出現(xiàn),大臣們都很滿意,紛紛向李從善點頭致意。
韓熙載剛要話,便聽殿外值殿官大聲道:“鄧正方帶到。”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