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唐覺曉去公司,腿腳有些不利索。
他說傅夢瑤是演的,傅夢瑤說不是,他堅持說是,傅夢瑤堅持說不是,最后唐覺曉明白了為什么人們說好男不跟女斗。
一旦女的說不過男的,就會把戰斗拖入自己擅長的領域,用特長來擊敗對手。
現在唐覺曉開始懷疑了,那些寵妻狂魔,是不是都……
伴隨著智能機開始普及,互聯網和科技圈開始進入一個飛速發展期!有時候各家的產品其實是差不多的,要說美團、餓了嗎有什么本質區別,不一定,這時候宣傳就尤其重要。
明星廣告威力在中國是無敵的,無敵到官府后期強制性對一些東西限制代言,然后食藥分家,就這樣還有一堆明星吃官司……
想要用明星代言策略,手底下就必須控制著一批明星。
明星不一定是小鮮肉、大美女,只要人設經營得當,在這個自媒體發達的年代,人人都可以成為明星,變成流量。不管哪個類型的人氣大v,都會有簇擁。
盛唐的流量投放目前略遜于企鵝,但產品數量遠遠不如。唐覺曉走的一直是“精銳路線”,他追求的不是融資上市,而是“無懈可擊”。在面對同類型產品的時候,唐覺曉希望能做到“最強”,顧客面臨選擇的時候,會覺得別家產品“貨比貨得扔”。
手里掌握著巨大的流量,這會兒智能機又可以加強微博,微博可以加強明星,增幅自家明星當然好過便宜別人。
明星是可以制造出來的,這就和制造ip一樣,什么ip都行。
比如要打造一部小說的ip,用來變現,首先這部小說要好,然后開始上推薦位推廣,等到聚攏足夠的人氣,證明書的確可以,那就跨渠道讓旗下其余小說網站聯合推廣。
緊接著要深入的去打造ip,拿《斗破蒼穹》舉例,把《斗破蒼穹》給漫畫化、動漫化。很多人是不看小說的,可以通過其它類型的ip打造吸引人看《斗破》,因為漫畫和動漫出得慢,甚至能把這批人拉進小說界,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打造節目,打造明星,也是一個道理……
打造節目,目的是為了文化輸出,現在只是個開端。
打造明星,這就意味深長了。節目是死的,節目沒有意志,最多在里邊安插一些廣告,它的力量極限就在那。而明星是活的,明星借助著微博可以無限打廣告,甚至是跨界打廣告。男明星可以賣衛生巾,身家億萬的女明星可以瞎吹自己用5塊錢的化妝品……只要粉絲信了,粉絲經濟就好使。
至于專家信不信,不要緊的。甚至唐覺曉可以混淆視聽,讓一些人冒充專家,讓網民厭惡“專家”這個團體。反正網民只會看“專家”這兩個字,這到底是中科院的,還是國家人才庫的,還是某某企業首席技術員,還是水變油的民科……沒人會去認真計較。
所有的一切,渠道、節目、明星、輿論……在不違法的情況下,唐覺曉會盡可能的掌握手中。
盛唐影視、燦星、蔗姜衛士聯手打造《中國好聲音》。
盛唐影視充當冤大頭,投資占大比例,目的是為了向燦星學習怎么運作,培育自己的班底。
燦星本身就是制作強項,只是大制作容易賠本,他們這會兒在累積資金的階段,更愿意有金主多出錢。
蔗姜衛士也提供了人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