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父親吊唁的這個晚上,我可能因為父親的回家,很是疲倦的便睡著了。
不管平時有多害怕,好像在心里此刻居然很是寧靜了。我不知道自己從什么時候開始體現的膽,此刻居然部忘記了。
而就是在這個我熟睡的晚上,隔壁大院堂屋里鬧哄哄的,就連我家那間房里都一直開著門。吊唁的人坐在屋里打牌聊天,我就在這種環境里香香的睡著。
事實證明孩子嗜睡,何況不像大人那么多的想法,自然便會因為生物鐘的規律而休息。
據這晚村里是發生了很多怪事的,當然我也是后來才聽的。
第二天早上,我被鑼鼓家伙吵醒了,主要的原因還有人在我家房里聊,那老對坑怪異的事情。嘀嘀咕咕在我耳邊一直不停,還伴著華家親屬們的哭聲,讓我不得不起來。
這個時候媽媽肯定是去忙了,肯定沒有時間來管我,不過平時她也比較少管我。如果是平時的話,我自己也會起來去熱飯吃,但是今天我想偷懶。
那天是要上學的,但是因為那時在鄉里辦酒席很不容易,總會有些肉食好菜。不孩子嘴饞,就是鄉里人一月難見肉食的大人,這個時候都會流口水。
老師和家里的大人們便都會寬容,因為大家都是這樣的。像我父親因為在工廠里上班,爺爺曾經又是糧食局的工人,家里怎么也會在兩周左右有一頓肉食。
而像許多普通的家庭,真正是一個月也舍不得吃一頓肉食的。我們這個村子的人,往往在吃肉食的時候,便會感激牛爺這個人。因為當時就是他的原因,村里的人生活都比周邊村里要好。
像鄉里辦這種紅白大事,肉食魚類是避免不了的。再寒酸的家庭,只要有著這種大事,最少也得前后兩碗肉,一條上好的魚類,加上一份下飯的炒雞。至于其余的菜食,就根據家庭狀態而定了。
鄉里的勞動力都會在出殯的時候來幫忙,目的自然就是有一頓好吃的。至于那些孩子,有些還只是剛剛能夠吃飽?吹竭@滿桌的油水,一般都會偷懶蹭頓好吃的。
就是到現在,我也沒有感覺這種翹課有什么不好。想到大廚做好的那滿滿一鍋肉類魚食,孩子們口水已經流了一地,哪里會管大人們的哀傷和勞累。
整個學我翹課的次數不超過一個手掌,雖然每次的原因不一,但是我在老師的印象里,就是一個極好的學生。我這天理所當然的翹課,聽到外面撕心裂肺的哭喊,我還是自己穿衣服快速起來。
出殯的過程孩子無法近前。
鞭炮爆炸聲、大人的哭喊聲、治喪會人員的大吼安排聲,還夾雜有各家哀樂隊的亢奮表演。
我這個時候一般都會蹭到幾個伙伴面前,看著他們一個個也極為興奮的樣子。
這天秋兒和她姐姐冬兒是沒有去學校的,讓我驚訝的是安居然也沒有去。大院里的伙伴便是惠江了,還有他的姐姐惠雨。因為看到他們的時候,也看到了他們的父親,我的另外一個老師達風。
站在他們身邊,我心里安定了不少。就是剛剛在房里打牌那些人聊到的對坑,我甚至都沒有太在意。因為他們的很隱晦,雖然聽到幾個詞,但是心里沒有那么害怕。
湘楚鄉里辦白喜事,喜歡把親屬和鄰居送的禮物擺出來,而出殯的時候,這些禮物人情都是需要擺清楚的。
像一些布匹之類的話,就會直接用一根竹竿掛起來,像一面旗幟一樣讓人舉著,跟著送殯的隊伍浩浩蕩蕩的走。我想這是不是來源于古代儀仗,至少也是一種模仿吧!
然后是一些人送來的各種各樣的花圈,夾雜在這些旗幟隊伍里,讓人看來延綿不絕那是最好。
那時候還不允許拿宗族的大旗,和叫一些舞龍和舞獅的隊伍助興,畢竟剛剛從那個復雜的年代過來。大家不敢擺上這些封建殘余,只能拿一些物資顯擺一下。
孩子對鞭炮有著異常興奮的情懷,既有著幾分害怕,又想著怎么樣可以得到。如果有幾個沒有燃放炸響的鞭炮,那就是最好的。往往都是神貫注的冒險盯著每一串鞭炮,只要引火一滅馬上沖過去搶。
我那時候體力比較差,往往連秋兒這樣的女孩子都搶不過,只有眼睜睜看著伙伴搶成一團。
而這天早上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孩子很長一段時間里,徹底熄火不敢搶鞭炮了。
原來剛剛要出殯之前,燃放了一掛很長的鞭炮,就放在我家門口那株大柚子樹邊影壁下面。誰知道是誰倒了不少水在樹腳下,這若長的鞭炮燃放之后,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時候,居然就熄煙不響了。
而當時惠江就在柚子樹旁邊,一直緊緊盯著那掛鞭炮,只待稍微熄煙便沖了上去。他得意忘形的抓住了那掛沒有燃完的鞭炮,還沒有來得及高興,便馬上悲催了。
那掛鞭炮居然繼續的響了起來,而且就在惠江的手里炸開了;萁紱]有哭,他實實在在嚇壞了。他看著自己血肉模糊的雙手,然后我被大家焦急的身形擋住了,因為惠江出事后一旁的大人也嚇壞了。
雖然到處都吵鬧喧囂,但是惠江他媽媽達風晚娘也有著活計,就在旁邊不遠安頓華家的親屬。聽到惠江出事后,沖過來嚎哭了起來。
我后來沒有見到惠江手怎么樣,卻和緩緩啟動的送殯隊伍出發了。
隊伍延綿將近千米,從大院前出發,要通過前面的石板路,往秋兒家附近那條大路走。然后再經過十九爺躍文家門口,到達村里那條國道上,再去開穴的墳地。
隊伍前面有著兩個人,一個開路灑紙錢,和一個叫喊撒糯米,這是在向陰間各路鬼魂借道。
華的哥哥大華端著父親的遺像,那是一個還很年輕的人的像,看去不過三十來歲的樣子。我看大華和他比較像,想必是他們父親年輕時候照的。
我匆匆瞥了一眼,就不敢再看那像了。華卻舉著一根幡子,兩兄弟都孝光著腳。我看著華那呆呆的眼神,跟著族老的叫喊,依此給路過的人家回孝禮,心里有些難過起來。
隊伍里放鞭炮的年輕人,曾經是我們孩子最喜歡追逐的。今天我是不會跟過去了,一旁的孩子也受到大人的警告了。
而還有那一路上,大把大把發出去的香煙,雖然是最便宜五分錢一包的。卻不但大人喜歡,孩子也是爭著要的。雖便宜的很,卻也是卷煙了。我也接了不少,因為我知道爺爺是抽煙的。
華父親的棺材是擺在外面的,我出來自己家的時候,正好碰到他們家親屬最后的閉面。華的媽媽扶著棺材邊,直接的哭暈過去幾次。早就被大院里幾個比較年輕的老人扶著,囑咐著讓她別把眼淚掉進去。
這邊晚輩和子女都匆匆趕快看了幾眼,便把棺材蓋合上了。
執事的木匠上前把棺材邊抹好石灰漆,最后大家合力下錘把蓋完敲合好。這個時候又在棺材下邊前后,夾好兩根腿粗的松樹干,上繩套好棺架擔子。
沒幾分鐘功夫,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繚亂。只見棺材早就被人裝好了抬柩桿,而且在棺材上鋪上了一床紅毯子。
有人叫嚷著沒有公雞了,便有人去大院后一奶奶家借了一只。看著他們把那只大公雞的腳,緊緊的綁在了棺材上。我只好閃到了一邊,治喪會的主席牛爺叫嚷著準備起棺。
一邊前后都是兩個勞力,四副抬竿八個人。在入暨公最后一聲長喊聲中:“起桿抬柩出門啰!”一旁便有兩個人匆匆朝外踢倒,架著棺材的兩條長木凳,八個大漢抬起棺材便往外走。
哭喊聲震天,鞭炮聲震天,嗩吶哀樂齊鳴!
鄉里有抬柩走大道繞路一圈的習俗,我自然不會跟著一路去。何況華的父親下葬,居然沒有葬在唐家家族里的主墳山里,而是選擇在村后大院右側的大山里頭。
這樁事情似乎有些怪,但是我也沒有機會知道原因。
我跟到大路邊,便回來圍著大院門口左邊,因為臨時的廚房就搭建在這里。一邊看著聞著各種各樣的食物,一邊聽著大人們聊一些事情。而居然還有人在,我們大院這架老對坑的事。
因為就在昨晚,這里居然也發生了怪事。這因為在一個大院里,自然會引起大家的注意。這些事情和八卦,經過這些人一和聊天,自然會瘋狂的傳播起來。
據就在我爬起來之前的時候,老對坑的事情還沒有結束,有人還在弄廊里議論這些。昨天晚上因為吊唁的原因,大院四周的弄堂和門口都掛著燈泡,有些地方就點著馬燈和蠟燭。
因為村里有發電機的原因,華家這又是這種大喪大事,牛爺當初也是出自于這個大院的,竟然破例讓村里發了一個晚上的電,這在當時已經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了。
對于用電這件事,當時我思來想去,也感覺華家應該沒有這個面子?不過我后來才知道原因,確實和華家這些人沒有關系,卻和他一個遠在外地的伯父,卻有著極大關系的。
這晚雖然有著電燈,左邊弄廊里也掛著馬燈。誰知道這么燈火輝煌的事,這老對坑居然便嗜血了。
來鄉里人對家禽很著緊,華家因為大事的原因,幾個母雞和公雞都關著。后來不知道怎么,就自己踢開了雞籠門。這已經夠令人感覺奇怪了,而且還有更奇怪的事情。
那便是這些公雞母雞,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居然部跑到這條弄堂弄廊里來,而且部被老對坑那蹭亮的鐵頭砸碎了腦袋。
半坑的雞血在老對坑的石窩里,一地的死雞就擺在對坑邊上,聽著就令人毛骨悚然。不我這個孩子,就是大人都感覺到恐怖。
鄉里的雞籠都是用磚砌的,然后在門口用一塊木板擋著。華家的雞籠就在雜物房那邊,雞怎么半夜三更就跑出來,那是沒有人知道的。畢竟昨晚一直到早上,大院都在吊唁和超度。
更嚇人的是,這老對坑的踏板我們兩個孩子都要用力,才能勉強把前面的對坑頭踏起來。這些雞怎么就無緣無故,被那對坑鐵頭砸碎了腦袋?
不可能是它們自己把腦袋塞進去?那對坑頭又是怎么起來的?要知道,大人平時就是怕孩玩耍,砸到了手腳,所以對坑頭都是放下在石窩里的。
誰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后來還是大院的老人猜測,可能是這老對坑作怪,據當年就砸斷過人腿。
老對坑砸斷人腿,而斷腿居然被人一碗水接好,這就是傳中的淬水生肌。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