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總算恢復(fù)較為穩(wěn)定的節(jié)奏,可以維持兩天一更了,所以我再摸一次魚寫個劇場給大家樂一樂。uukla
諸位可能也注意到了,書似乎擁有一種吸引讓我們用“有趣”(英文)吧——的讀者,的能力。雖然感謝書的兩位版主(以及總是抽風(fēng)的起,雖然常常誤傷就是了),基上有不太對味的書評,它們都會及時地人間蒸發(fā)。
但是不巧還是有一部分的言論或多或少地進入了我的視野。由于職業(yè)病的緣故我總喜歡分析然后歸類,而今天工作完成之后一時興起,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動物世界——啊呸。
人類社會,之,評論區(qū)的生態(tài)。
大評論家的分類以及亞種篇(附個人吐槽)。
好,鼓掌鼓掌。
那么首先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大評論家的類型——
我將其命名為:量身定做型。
經(jīng)典言論:
“這里的劇情寫得太長了,背景介紹不要放在開頭最好放在結(jié)尾,主角的名字太長了別人記不住,女主角太少了最好多幾個,劇情展開不夠緊湊,魔法的描寫成分太少,最好按照這樣這樣開始修改,否則讀者不會喜歡,這書這樣寫會失敗,這樣寫很讓人不舒服。”
嗯,乍看之下是不是很有道理,好像得頭頭是道在指出作者的不足在為作者好,對不對。
好那么讓我們轉(zhuǎn)換一下概念。
“這書字太多了,看得讓人很累,作者這樣寫讓讀者很不舒服。作者應(yīng)該都去畫成漫畫,這樣看起來才舒服,不這樣做讀者不會喜歡。”
咦,是不是味道開始不對了呢?
那么再繼續(xù)轉(zhuǎn)換一下概念。
“這書雖然有圖畫,但是臺詞還是要用文字表達,看起來很不舒服,作者最好能搞出來有配音。不然這書不會成功,不然這書讀者不會喜歡,會失敗。”
(聳肩)嗯,是不是覺得我在扭曲話題。
但是,平心而論,這些真的有區(qū)別嗎?
每個讀者都是不同的人,就算經(jīng)歷過類似的教育,身的學(xué)識和理解能力的不同,看待同樣事物的觀也并不一致。
他喜歡后宮,喜歡多女主的。你就很厭惡后宮,厭惡多女主。
他喜歡主角是個魔法師的,你喜歡主角是個劍客的。
他喜歡細膩風(fēng)景描寫的種田文,你喜歡一筆帶過的爽快升級文。
這兩者之間,有對錯,有因為某一個不符合他或者是你的口味,就會注定失敗嗎?
沒有。
身絡(luò)里頭存在這么多個分類,就是因為大家眾口難調(diào)。這書你不喜歡不和你口味那你可以去看別的書啊。
“不合我口味,就是錯的。你的這里這里,要改,你的這里也要改,你的那里也要改,還有那里也要改。”
這位大爺,還要不要我專門去幫您把這書給做出來,再精心鞣制牛皮封面,上黃銅書角,然后包裝好親自送到您的面前呢?
不要動不動就把在下那么多位性格豐富多彩的可愛的親愛的讀者老爺們給代表了啊?
您覺得很啰嗦的風(fēng)景描寫,人家覺得很細膩很有畫面感很舒服。
您要我改,行啊。
你要我改得完合您的口味,行啊。
你得給錢不是么?
改得合您口味,那么那些不喜歡了的讀者流失的這部分收入您得給我補上不是嗎。
要量身定做,那你給錢啊。
“不改我就棄書”
那您就棄啊,祝您找到自己喜歡的書。
世界不是繞著你轉(zhuǎn)的,親愛的。你不喜歡這書,也有別人喜歡。我付出的努力得不到你的肯定,也有別的人肯定。
(這是我稱呼這種類型為量身定做型大評論家的原因,他們會提出分明是自己喜好的問題,然后強行上升到讀者喜好的高度,甚至于上升到寫作身的高度,攻擊我沒有資格寫書。噢,當(dāng)然,也有不少這樣搞分析的人自己也是作者,肯定的,我是沒資格寫書,因為我有這么多他們列舉出來的錯誤,例如我這一段話用了這么多個逗號,甚、至、亂、用、頓、號,所以當(dāng)然,犯了這么些如此致命錯誤的我,在寫作方面是遠遠不如他們這些完不會犯錯,寫出來的書輕而易舉就可以舉世聞名的,超級作者。
前提是,他們真的寫了書(聳肩))
嗯,第一種因為過于常見所以寫得有長了,那么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第二種。
真實世界型大評論家。
這種的話,引用兩個確實曾經(jīng)在我的書評區(qū)存在過的書評,各位自行體會。
“真實世界第一次殺人怎么可能是這種反應(yīng),作者亂寫的吧。”
(對不起啊,我沒有殺過人,所以我只能猜著寫。能不能請您發(fā)表一下您的人生經(jīng)驗?zāi)兀詈庙槑Ц嬖V一下我您最近的派出所還有當(dāng)?shù)氐膱缶娫挕?br />
“作者這個龍的描寫是錯誤的,參考了鳥類的骨架,真實世界的龍根不是這樣的”
()
()
(沒想到我的書還有異世界穿客讀者,好榮幸)
“歐洲歷史上——”
(可我寫的是奇幻)
“真實世界里——”
(可我寫的是架空)
嗯~~
e
請各位自行體會。
那么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第三種,這一種和第一種差不多常見,并且兩者之間常常會重疊。
這一種,我稱之為。
扣帽子型大評論家。
這也是當(dāng)今的絡(luò)社會上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相信各位在各種地方都能夠見到不少。
正常來,我們產(chǎn)生觀,是因為看到了某個東西,然后我們因為這個東西開始去推理,去論證,最后確認了自己的觀是否正確——這是有邏輯的人的思考。
而扣帽子型大評論家,其獨特的地方就在于,他們并不是經(jīng)過推理論證之后才證明自己的觀。
而是先產(chǎn)生了觀,之后圍繞著這個觀推理論證只是為了證明它的正確性。
那么以下是我被扣的一個許多看這書的讀者都知道的帽子,及其辯證過程,請各位自行體會。
“這書很日輕。”(提出論)
“哪里日輕了?”(反方詢問論來由,為何覺得日輕)
“里頭用了的‘少年’‘少女’這樣的詞匯”(注意,這是他的一開始的觀,也就是他是‘因為這個’才覺得我的書日輕)
“這不是中文嗎你居然可以看出來日輕,你讓那些有少年少女詞匯的文言文怎么辦?”(強力干貨反駁)
“不是日輕哪來的這么多廢話,只有日輕才會這么多廢話臺詞”(???r問號,你不是一開始因為有少年少女這些詞才覺得是日輕的嗎)
“歷史很多也臺詞很多啊,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有很多臺詞啊,歌劇還是用唱出來的臺詞表達的呢”(第二次干貨反駁)
“你看這個修辭手法,中文哪里有這樣用的,很明顯是日輕翻譯,還是錯誤的日輕翻譯。”()
“那這一段英文翻譯你要怎么翻譯?”
“反正這是錯誤的,這是日輕。”(破罐子破摔)
嗯~~
給各位看得有迷糊,容易被帶節(jié)奏的讀者老爺捋一捋。
依然是用轉(zhuǎn)換概念的方式。
一般來,我們判斷一只馬,是不是馬,要如何判斷呢?
如果是專業(yè)人士的話,可能會從各種肌肉啊,體格啊,顱骨形狀啊,耳朵啊鬃毛啊之類的下手。但我們普通人要判斷,當(dāng)然就是看外觀了,對不對。
外觀上是只馬,我們就覺得它是,然后后面被證明了這其實是一只騾子,我們就“啊——原來是這樣”然后改變自己的觀,并且學(xué)習(xí)相關(guān)的知識豐富自己,確保下次不會犯相同的錯誤,對不對?
那么上面的那段對話,借用一個成語故事,再稍作修改的話,就變成了這樣。
“這是一匹馬。”(指著一只蛤蟆)
“呃,你為什么覺得是馬呢。”
“因為它有明亮的眼睛。”
“因為它有健壯的腿。”
“因為它有這個,因為它有那個。”
像這樣的持續(xù)轉(zhuǎn)移話題試圖證明自己論的行為,是扣帽子型的特。他們并不是因為看到了什么東西,而在試圖通過辯證來證明正確與否,而是已經(jīng)得出來觀,在通過辯證,證明自己的正確性。
你問他他為什么覺得是這樣,他提出一,然后被你反駁,他就再提出另一個。
他并不是因為看到了這個,才覺得是這樣。而是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之后有意地去尋找這些,用來證明自己。
這種行為在心理學(xué)上叫做“證實偏見”。
它表現(xiàn)為“忽視一切對自己的言論不利的證據(jù),而只看到那些能夠證實自己言論的證據(jù)。”
1朵玫瑰里頭,有一朵是藍色的,其他99朵都是紅色的。他們就可以得出結(jié)論“玫瑰是藍色的”。
然后以上三種類型,在自己跳出來搞事情,卻被封禁了之后。
還會到處去別的地方宣傳。
作者為人不敢恭維,作者人品不好,作者脾氣不好。
嗯,我能啥呢。
希望各位學(xué)會思考,學(xué)會辨別什么是真正通過邏輯思考得出的結(jié)論,不要被這些夾雜了個人主觀觀的道德綁架所蠱惑,擁有自己的主見吧。
書好不好,自己看。別人好不一定適合你,別人不好那也只是他們自己的體會。
羅里巴嗦寫了一大堆,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寫了啥。
希望這個劇場各位看得還算樂呵吧。
我猜我大概只是心情不大好,就想寫什么,忙碌起來不那么閑。
晚安。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