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接著道:“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的造船廠的產能有限,現在我們有二個造船廠,分別是天津造船廠、青島造船廠,但只有青島造船廠有建造萬噸軍艦的能力,不過現在青島造船廠只有3個建造萬噸軍艦的船塢,其中有一個是我們穿越軍艦專用的維修船塢,因此我們現在只能夠同時開功建造兩艘萬噸軍艦,而一艘萬噸級軍艦的建造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其中下水舾裝約為半年,大約16-20個月都在船塢里,從理論上說,在這個5年周期內,我們最多也只能建造8艘萬噸軍艦,但考慮到我們還有大量俘虜的軍艦要維修,還有軍艦要進行保養(yǎng)和檢修,實際以我們目前的產能,只能建造4艘萬噸軍艦。”
王海龍嚇了一跳,道:“這么少嗎?”
黃哲道:“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會在青島造船廠擴建兩個能夠建造2萬噸軍艦的船塢,但這項工程大約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另外在大連興建造船廠、以及對上海的江南制造局進行改造,成立江南造船廠,都被列入141計劃,這幾個計劃如果完成,我們的造艦產能會有質的飛躍,在理論上可以達到同時開建6-8艘大型軍艦的能力,但大連造船廠還在選扯中,到可以投產建造大型軍艦,至少需要3-4年的時間,而江南造船廠的改造完成,也需要1-2年的時間,因此從產能的角度說,我們大批量建造大型軍艦,應該是在下一個五年周期。”
王海龍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些什么,但還是什么都沒說出來。
黃哲又道:“最后一個問題,是造艦的配套能力不足,造船工業(yè)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業(yè),有數百,仍致數千個配套的工業(yè)體系,不是有一個造船廠就能解決,在第一個5年計劃中,我們己經解決了大部份的配套體系,由其是在1906年,鋼鐵廠研發(fā)的2103型特種鋼,成功的解決了軍艦龍骨用鋼的問題,是一大突破,但目前有三個軍艦最重要的配套體系,動力系統(tǒng)、裝甲鋼、主炮,我們都沒有自主生產的能力。現在看來,我們和德國有協(xié)議,共同研發(fā)蒸汽輪機,現在己經到了正式裝船的階段,而按照協(xié)議,德國應該幫我們成立一個蒸汽機廠,不僅可以生產蒸汽輪機,還包括鍋爐、往復式蒸汽機,這個項目己列入141計劃,因此動力系統(tǒng)有望在這個5年周期內解決,但裝甲鋼,還有大口徑主炮,目前我們只能依賴于進口。”
王海龍道:“原來我們還有這么多不行的地方啊,報紙?zhí)焯齑颠@個突破外國的壟斷,那個成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都是騙人的。”
尚晉峰道:“當然不是騙人,只是我們需要補的課太多了。”
張威道:“有了蒸汽輪機,還要往復式蒸汽機干嘛?”
黃哲道:“復式蒸汽機的技術成熟,成本低,在民用船只上還是可以使用的。”
***道:“柴油機呢?我們不是己經有了柴油機廠嗎?”
黃哲道:“目前柴油機的功率都不大,主要還是用在車輛和小型軍艦上,而要用在大型軍艦上,至少需要15年的研發(fā)時間。”
王海龍道:“直接說吧,我們現在到底能夠建造什么樣的軍艦,有設計方案嗎?”
黃哲點了點頭,立刻命人從會議室傍邊的準備室里,抬出了幾幅圖板,掛在展示墻上。眾人一看,畫的是一型軍艦的平面、側立面、效果圖。
黃哲來到圖板,拿著一根指示棒,道:“這是我們設計的下一型戰(zhàn)列艦的圖紙,當然可以看作是干將級的改進行,主要的參數為,全長為139米,寬19.2米,吃水8米,預估排水量在13500-14000噸;主炮仍然是8門280毫米主炮,分4個雙聯(lián)炮臺,沿中軸背負式結構布置;裝甲是,主裝甲300毫米,,司令部和主炮炮塔350毫米,副裝甲帶和穹甲為150毫米,甲板裝甲80毫米,動力和干將級一樣,最大航速為20節(jié),比干將級要少0.5節(jié)。”
王海龍道:“既然是改進型,那肯定是要和干將級有一些變化吧?改進之后和原來的干將級相比,倒底是有那些不一樣呢?”
黃哲道:“主要的變化有兩個地方,首先是航程,由于干將級戰(zhàn)列艦為了滿足8門主炮的布置,而在這個時代,12000噸的戰(zhàn)列艦只布置了4門主炮,因此只能在航程上進行妥協(xié),干將級的載煤量只有900噸,最大航程是12節(jié)航速3600海里,在這個時代,這個航程只能算是港口保衛(wèi)者的水平。不過我們在設計這一型軍艦時,并沒有遠洋作戰(zhàn)的要求,主要還是在近海區(qū)域內作戰(zhàn),那么這個航程劣勢的影響也就不大;但考慮到我們現在己經占據了婆羅洲,將來海軍的活動范圍將包括整個南海地區(qū)以及爪哇海地區(qū),那么干將級的航程不足弱點將會被擴大化,成為最大的短板,因此新型戰(zhàn)列艦的貯煤量增加到了1300噸,航程也可以提升到4500海里,這樣也基本可以滿足目前我們海軍的作戰(zhàn)要求。”
王海龍連連點頭,道:“這個改進不錯,干將級其他的性能都不錯,確實就是航程少了一點。” 王海龍指揮過兩艘干將級戰(zhàn)列艦參加納土納群島海戰(zhàn),長途奔襲達5000余公里,由于當時艦隊是以15節(jié)的航速行馭,結果兩艘干將級戰(zhàn)列艦在途中進行了兩次補煤,雖然當時海軍陣中有岳陽艦押陣,可以用艦上的雷達掃描周邊情況,因此沒有發(fā)生什么意外情況,但在遠東戰(zhàn)爭結束之后,5艘現代軍艦都將逐漸退出一線,退到二線,那么干將級航程不足的弱點就會成為艦隊的一大短板。
其實改進的戰(zhàn)列艦將航程擴大到4500海里也只能算是免強及格,要真正達到遠洋作戰(zhàn),航程至少要提升到5000海里才行,不過目前華東**海軍的主要活動范圍還是在南海地區(qū),雖然不算是在近海作戰(zhàn),但也還達不到遠洋作戰(zhàn)的標準,因此這個航程也足夠了。
黃哲接著道:“第二個大改變是火力,當然主要是副炮的火力,干將級的副炮為8座雙聯(lián)裝155毫米口徑火炮;和8座雙聯(lián)裝100毫米口徑速射炮,然后就是6座雙聯(lián)裝50毫米口徑速射機關炮。但根據艦上士兵的反應,這樣的火力層次拉得太大,在155毫米火炮和100毫米火炮之間,缺少120毫米口徑級別的中間火力;而存100毫米火炮和50毫米機關炮之間,也缺少75毫米的速射炮,這些缺限導致了干將級戰(zhàn)列艦在對付中近距離的目標時,顯得有些火力不足,我們以前的考慮是,簡化火炮的口徑,以降低后勤的壓力與軍艦的調度,但簡化后勤,是以不損害軍艦的火力為前提,因此這一次改進,主炮和155毫米口徑副炮不變,其他火炮為4座雙聯(lián)裝125毫米口徑火炮,4座雙聯(lián)裝100毫米口徑炮,6座75毫米口徑速射炮,6座雙聯(lián)裝50毫米口徑速射機關炮。這樣形成6個層次的火力布置,當然俱體的效果還要看實戰(zhàn)的結果,畢競實戰(zhàn)才是檢驗武器好壞的唯一標準。”
王海龍也連連點頭,干將級的火力層次相差太大,確實也是一個問題,雖然這樣一來確實簡化了后勤的壓力,但也造成了在戰(zhàn)爭中的無謂浪廢,如對敵軍3000噸以下的軍艦,100毫米火炮的威力有些不足,而155亳米火炮的威力卻又過盛,125毫米這個級別的火炮正好;而對付500噸以下的軍艦,100毫米火炮的威力就過剩了,50毫米口徑速射機關炮又差了一點,需要75毫米這個級別的火炮。
當然這樣一來原來命4級火炮變成了6級,后勤的壓力加大,軍艦內部的調度也更為復雜,因此這實際就是一個取舍的問題,而俱體的利弊,只能在戰(zhàn)爭中去尋找。盡管穿越者對這個時代的軍艦發(fā)展方向都清楚,但這種細節(jié)卻都不清楚,需要積累相應的經驗,人民軍海軍在這些方面還有些幼稚。
這時王海龍又道:“干將級戰(zhàn)列艦和赤兔級裝甲巡洋艦是采用的同一艦型,也就是一型兩艦的思路,即然干將級戰(zhàn)列艦有改進型出現,那么赤兔級裝甲巡洋艦有沒有改進型。”
黃哲點了點頭,道:“當然是有的。” 說著又命人換了一套圖紙,道:“這就是赤兔級裝甲巡洋艦的改進型,和新型戰(zhàn)列艦是采用的同一艦型,只是寬度少了一點,只有18.3米,吃水7.5米;估計排水量在11000-12000噸之間;主炮仍然是8門200毫米主炮,分4個雙聯(lián)炮臺,沿中軸背負式結構布置;裝甲是,主裝甲180毫米,,司令部和主炮炮塔220毫米,副裝甲帶和穹甲為100毫米,甲板裝甲50毫米,最大航速22節(jié),航程是12節(jié)5400海里。”
王海龍道:“這些數據從總體來看,也就是赤兔級略放大了一點,并沒有太大的變化,戰(zhàn)斗力也沒有明顯的增強啊,只有航程增加了400海里,不過增加了這么一點航程,實際的意義并不大啊。”
由于裝甲巡洋艦和戰(zhàn)列艦的定位不同,活動范圍要比戰(zhàn)列艦大得多,因此對航程的要求比戰(zhàn)列艦要高,而且赤兔級裝甲巡洋艦的排水量超過了萬噸,屬于大型裝甲巡洋艦,也有足夠的噸位來裝納煤碳,設計的航程達到12節(jié)5000海里,盡管在巡洋艦也只能擺尾的,但也算是差強人意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