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軍成功占領青島以后,前線的總指揮肖建軍還沒有到達青島,就向青島的前線指揮官下令,立刻分派軍隊進駐膠州灣的各處要地區,完成人民軍對膠州灣的面占領。
雖然這一場戰斗主要發生在青島地區,但按照德國與清廷所簽定的《膠澳租借條約》,德國租借的地區實際是包括了整個膠州灣沿岸地區,總計面積大約為55平方公里。這也是在舊時空里,整個青島市區的大體范圍,而通常所的青島,只是指膠州灣東岸的一個半島地區,也就是戰斗發生的地區。
即然人民軍付出了重大的代價,擊敗了徳軍,占領了青島,當然是要接收德國的部租借區,而不是只限在青島地區,因此肖建軍才命令軍隊盡快去搶占整個膠州灣,以免夜長夢多,如果被清軍占領了,那就有些麻煩了,雖然以清軍的尿性,敢趁機搶占膠州灣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也不得不防,畢竟現在穿者還不想和清廷徹底撕破臉。
羅岳的一營接到了命令是駐守整個膠州灣西岸,也就是北起營海鎮,南到黃島的一個狹長形地區,東西最寬外也不過7、8公里,而南北的長度卻超過了公里。也是駐守區最大的一個地區。
在青島戰役中,羅岳的一營的戰斗減員達到9人,其中陣亡7人,另有19人受傷,短時間內無法參加戰斗。而青島戰役結束之后,一營也得到了65名士兵補充,其中一些是從天津運送物資的新兵,而還有少量則是在山東地區收納的地居民,像在嶗山收留的十二個人中,有5個人都被分到一營。
盡管如此,現在一營的軍隊人數也不到4人,想要駐守這么廣闊的一片地區,當然是不容易的。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現在人民軍就只有這么多人,而一營又是人民軍中戰斗力最強,因此自然要承擔最艱巨的任務。
當然,駐守并不等于是防守,只需要保持對這一片地區的控制力就行了。另外羅岳要駐守的地區大部分都是荒野地區,人口并不多。實際上整個膠州灣地區在±±±±,↘≧個時代都是不發達地區,人口極少,按照清廷的戶籍統計,德國租借的膠州灣地區廣達55平方公里,但只有8萬余人口,既使是還有一些未統計的人口,但總計最多只在1萬左右,而且人口大多分布在青島地區,膠州灣西岸的人口不足兩萬,大致分布在營海鎮、紅石崖鎮、黃島這三個地區,因此只要控制住這三個地區就行了,而且穿者有先進的通訊設備,互相之間的聯糸并不成問題。
羅岳將營的三個連馬別駐守營海鎮、紅石崖鎮、黃島,這三個地區的距離都在15公里以內,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其他軍隊可以在1時左右趕來増援。而指揮部也知道一營的責任艱巨,因此還撥了三輛猛士車,以方便駐地之間的來往。
而一營的營部被羅岳設在營海鎮,這里一營駐區的最北部,也是整個膠州灣地區的西北角,最深入內陸區,人口最多,大約有近7千余人口,而且南鄰紅駐區,北接膠州,是膠濟鐵路上一個重要的節。
人民軍進駐膠州灣地區,并沒有在當地引發多大的反應。別是海外華人的消息,不少當地人連德國強租膠州灣的事件都不知道,這主要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消息閉塞,而且膠州灣地區也不是什么發達地區,因此消息傳遞就更加滯后。另一方面也是德國租借膠州灣的時間并不長,還沒有在膠州灣地區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對靑島以外的地區,基還是任用當地的原清廷吏員、或是地方鄉紳來管理。
而對于當地的普通百姓來,其實生活并沒有發生什么變化,管理自已的還是那些人,租賦還是那么多,什么都沒有發生變化,至于這片地是歸清廷管還是歸德國人管就并不重要了,反正自己的日子照過就行了。
不過吏員、地方鄉紳的消息當然要比普通百姓靈通得多了,他們不僅知道現在膠州灣地區己經易主了,而且還聽過一些海外華人的事情,知道這是一伙生活在海外前朝后裔,但卻是華夏族裔,而且打仗十分厲害,連洋人都被他們給打敗了,現在他們趕走了德國人,并且取代德國統治了膠州灣地區。
但這些吏員、地方鄉紳并不怎么害怕,因為無論是誰統治這里,想要有效的管理這一片土地,就必須依靠自己這一批基層的管理,因為在清朝統治的期內,無論地方官怎么樣,地方的吏員、鄉紳卻是幾乎恒久不動的,這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特色,就是無論地方官員怎樣變化,但地方基層始終是把持在吏員或是地方鄉紳的手里。每一任地方官員都必須和地方吏員、鄉紳搞好關糸,否則在當地就玩不開。在中國歷史中,由于和地方吏員、鄉紳搞不好關糸,結果被地方吏員、鄉紳聯手擠走的,不計其數。
當然,如果遇到包拯、海瑞這樣清廉正直的官員,或許可以殺掉幾個作惡的地方吏員、鄉紳,但也無力撼動整個地方吏員、鄉紳階層。
那怕是遇到王朝更替,只要不是遇到“揚州十日、永定三屠” 這樣不分階層的大屠殺,即使是新的統治者,也必須依靠地方吏員、鄉紳來管理新王朝的基層,而地方吏員、鄉紳往往也順勢搖身一變,成為新朝的統治基石。
德國人租借膠州灣之后,地方吏員、鄉紳雖然也緊張過了一陣,但時間不長就發現,原來德國人也需要自己來管理地方,現在海外華人雖然把徳國人趕走了,但他們也同樣不例外,更何況海外華人也是華夏族裔。他們同樣也需要自己這一批人,才能管理好地方。
羅岳帶領軍隊來到營海鎮的時候,地方吏員、鄉紳主動組織了一些人,來迎接羅岳的部隊,并且還送上了兩白銀,5石米,1壇酒,只雞和只豬,算是晉見之禮。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另一大特色,軍隊進駐到某一處時,地方上都會送來一些銀錢糧品禮物。而軍隊得到這些禮物之后,只要不是軍紀太差的軍隊,一般也就不會在侵擾地方了,白了就是蝕財消災。不過營海鎮一共才只有1多戶人家,6、7千人口,因此能夠湊出這么多東西來,確實是不容易了。
羅岳接見地方吏員、鄉紳的時候,只自己是奉命來駐守膠州灣西岸,以后這一片地區就由人民軍接管,要求他們服從人民軍的命令,然后就沒有再其他的事情。畢竟羅岳只是軍人,并不付責地方的行政事務,以后天津執委會自然會派遣行政官員來管理地方。而軍隊的任務只是保證人民軍在這一片地區的實際控制權。而對送來的這些禮物,羅岳都婉言謝絕,表示人民軍有紀律,不能接收這些禮物。
這些地方吏員、鄉紳也不禁大為驚訝,以前到是見過不收禮物的地方官員,清朝雖己**到底了,但畢竟還是有少數保持清濂作風的地方官員。而不收禮物的軍隊,確實還是從來沒有見到過。當然也不排除羅岳是故作恣態,這種事情以前也沒有少見,有不少地方官嘴上得是道貌岸然,對送來的禮物也再三推辭,一定要到好像是實在推辭不過去了才收下,而且收下禮物還是一臉無奈之色,仿佛多么不心甘情愿一樣。
于是地方吏員、鄉紳再三懇求羅岳收下這些禮物,最后眾人都跪在羅岳面前,聲稱如果羅岳不收下這些禮物,那么就跪著不起來。
羅岳見實在是推辭不過,只好答應他們,米、酒、雞、豬可以收下,但銀子堅絕不收,而持對收下的東西一定要按市場價格,付給這些地方吏員、鄉紳相應的白銀。
等到白花花的銀子塞到自己手里的時候,這些地方吏員、鄉紳們都真的傻了,這才知道羅岳可不是在故作姿態,而是真的不收。因此也只好帶著銀孑回去。
在回去的一路上百姓們到是頗為興奮,因為一般來,不收禮物的官員多半都是好官,起碼也不會是壞官,而不收禮物的軍隊,多半也不錯,因此這日孑也會好過許多。
而眾地方吏員、鄉紳們卻都高興不起來,他們的看法和普通百姓恰恰相反,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那些不收禮物的官員,往往都是很難打交道的官員,那么不收禮物的軍隊呢?
進駐到地方只是第一步,要表示對地方的實際統治,還要保持在駐地的巡邏,也是顯示人民軍的存在感。另外也是可以通過巡邏,多了解一些地方的實際情況,起碼可以將地方的道路、鄉村弄清楚。因此就在第二天,人民軍就以班為單位,輪流在膠州灣的西岸的沿岸地區開始巡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