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報告發回德國以后,僅僅只過了9個時,青島方面就收到了徳國政府的回復,德國政府表示對穿者提出的面合作計劃十分感興趣,并計劃派遣特使來到青島,與穿者進行詳細的洽談合作事項,同時也會派來海軍方面的專家,對穿者提供的圖紙進行詳細評估。
不過這次德國特使的靑島之行將會秘密進行,因此希望穿者對此保密,而且德國政府還做出保證,在雙方洽談之前,德國將不參與各國對中國的任何行動。
徳國政府答應與穿者進行洽談,到并不出意料,但回復得如此之快,則是令人沒有想到的。因為穿者還是低估了徳國人對這三型軍艦的渴望。
現在德國一門心思的以英國海軍為目標,發展自已的遠洋海軍,希望打造一支能與英國大艦隊相抗衡的公海艦隊,以爭取更大的海外利益。而德國統一之后,經濟發展迅速,國力日益強大,現在己是世界工業實力第一,經濟實力第二的強國。
另一方面,德國的科技實力同樣首屈一指,克努伯公司生產的克努伯裝甲,與英國的哈維裝甲,美國的維克斯裝甲并稱為世界最好的三種軍艦使用的表面硬化處理滲碳裝甲,而且克努伯裝甲公認性能質量要比另兩種裝甲略勝一籌,而德國蔡司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光學儀器設備的公司,能夠生產出這個時代最好的光學瞄準儀,因此無論是財力還是技術,都己不成為德國打造一支強大海軍的桎梏。
但德國現在最缺乏的軍艦的設計經驗和理念,如一型軍艦的三大要素,火力、防護、速度如果分配取舍,釆用高干舷還是底干舷,怎樣搭配武器,裝甲怎樣分布等等,做為傳統的大陸國家,德國在這些方面的積累基是一片空白。簡單的,現在的徳國,還無法將各種先進的技術整合到一起,建造出一型強大的軍艦,只能靠自己慢慢的摸索。因此徳國連續建造出幾型軍艦,如這次徳國艦隊中的勃蘭登堡級戰列艦,俾斯麥伯爵號裝甲巡洋艦,均屬于不成功的設計。
而威嚴級戰列艦,④④④④,▽●人星級戰列艦、克雷西級裝甲巡洋艦均是目前英國海軍的主力艦型。
威嚴級戰列艦,是由英國著名的艦船設計師威廉懷特爵士設計。此型艦使用了哈維鋼裝甲板,得以用較少的重量獲得足夠的防護,由裝甲覆蓋的船體在裝甲帶下方彎曲,與列板的下緣相接,因此提高了內部防護。同時還采用新型5毫米主炮,并用無煙火藥發射穿甲彈,穿透能力有較大提高,而重量大幅減輕。
該級戰列艦一共建造9艘,是186年以來,英國海軍裝備最多的一型戰列艦,也是這個時代戰列艦的標準模式,日向英國購買的兩艘戰列艦敷島號、朝日號均是以威嚴級戰列艦為藍建造。
威嚴級戰列艦的主要技術參數為:長18寬86吃水88標準排水量149噸,滿載排水量1617噸,最大航速:175節;裝備的武器有5雙聯裝火炮座,15火炮1門,76火炮16門;47速射炮1門,457魚雷管5座,首艦威嚴號(jesti)于1895年1月服役,最后一艦活力號(lllustrius)于1898年4月服役。
老人星級戰列艦的設計目的是為了部署在遠東,以抗衡、牽制迅速擴張的日海軍和日益膨脹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老人星級戰列艦的武備和威嚴級一樣,但減少了裝甲厚度,因此更輕更快。而且老人星級戰列艦是第一種使用水管鍋爐的戰列艦,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和更大的經濟性,老人星號戰列艦在速行駛時每時耗煤僅十噸,這一對長期駐守海外、缺乏補給的艦只更為必要。
老人星級戰列艦的主要技術參數為:長111寬6吃水79標準排水量195噸,滿載排水量14噸,最大航速:18節。目前己造建三艘,首艦老人星號(anpus)1899年1月服役,次艦巨人號(gliath)19年月服役,第三艘海洋號(ean)19年月服役,英國海軍還計劃再建造三艘。
原來英國對巡洋艦的任務是護航、偵察、通報和顯示武力,都是屬于低烈度的任務,而非海上作戰,爭奪制海權,因此同時代英國的巡洋艦,在防護和火力方面都要落后于其他國家的裝甲巡洋艦。
不過巡洋艦一般都具有航海性能好,續航力大的特,而且裝甲巡洋艦還俱備一定的防護力和較強大的武備,因此一些國家往往將裝甲巡洋艦用作破交之戰,甚致是協同戰列艦作戰。而面對各國裝甲巡洋艦的挑戰,英國巡洋艦將無法護衛航運。于是英國也對應建造了在火力、防護和速度上與各國同類艦只相當,甚至要求勝出的裝甲巡洋艦,以求在航運的保衛戰中不落下風。
克雷西級裝甲巡洋艦就是這一思路的產物。其主要技術參數為:長1184寬1981吃水7 標準排水量1噸,首艦克雷西號(ress):19年服役,英國計劃共建造5艘該型艦。
不過這型軍艦在舊時空里的名聲并不算好,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奧斯坦德海峽之戰中,一艘德國u9潛艇在這一戰中擊沉了三艘克雷西級裝甲巡洋艦,造就了潛艇戰的輝煌戰績,被歷史所記錄,但對克雷西級裝甲巡洋艦來,卻是一個恥辱的記錄。
但無論怎樣,這三型軍艦的制造工藝還有設計水平,無疑都是這個時代軍艦中最高的,如果徳國能夠得到這三艘軍艦的圖紙,無疑將會使德國的軍艦設計水平提升一個層次,那怕實在不行就依樣畫葫蘆,照著做就行。因為徳國的工藝制造水平比英國高,那么用同樣圖紙建造出來的軍艦,當然要比英國的強一些。因此收到了鑒定組的報告之后,徳皇威廉二世立刻招集大臣協商,眾人一致認為應該與海外華人進行協商,力爭獲得這三型軍艦的圖紙。
當然,促使徳國決定與穿者進行協商,并不僅僅是因為徳國迫切需要得到這三型軍艦的圖紙,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國的局勢發生了一個大變化。
就在德國駐天津總領事秦莫漫到達青島,英法美德俄日意奧等各國駐上海領事,也在上海招開會議,正式開始討論協商,英國提出的組成多國聯軍,擴大中國的戰斗規模的建議。不過這個會議在一開始就偏離了最初的主題,反到成為八國聯軍分裂的開始。
而造成分裂的原因就出在俄國身上。
英國提出了組成多國聯軍,擴大中國的戰斗規模的建議之后,俄國最早響應的國家之一,并且還從駐守在海參崴的遠東艦隊中,抽調戰列艦納瓦林號、裝甲巡洋艦留里克號、格羅姆鮑伊號、大型防護巡洋艦瓦良格號、壯士號,驅逐艦拉茲伯尼克號、淺水炮艦滿州人號、烏拉爾人號等八艘軍艦,進駐旅順港,以對抗海外華人,保衛俄國的殖民地。
穿者也打算在俄國艦隊進入渤海灣之后,殲滅俄國艦隊。那知俄國艦隊繞過了對馬海峽之后,以停泊加煤為由,駛入韓國的仁川港停泊。一開始誰也沒有在意,因為這種事情實屬正常,那知俄國艦隊進入仁川港以后,停下來就不走了,而且還從船上調出、4名士兵上岸,進駐俄國使館。
這一下日頓時就緊張起來,因為按照日俄兩國簽定的兩次日俄協定的規定,兩國在韓國的權力對等,而俄國艦隊進駐仁川港不走,就意味著日俄兩國在韓國的權力平衡被打破。
日人可沒有忘記,四年以前在朝鮮半島上發生的俄館播遷事件,就是俄國駐朝公使館以“加強公使館防御”為由,從停泊在仁川的俄**艦調來15名士兵和1門大炮開赴當時朝鮮首都漢城(今首爾),并接應朝鮮國王李熙從受日控制的景福宮中出逃,躲進俄國駐朝公使館,受俄國保護。結果造成了日在朝鮮的面被動,而不得以向俄國做出了極大的讓步,從而改變了甲午戰爭以后,日在朝鮮獨大的局面。
而現在俄國人又來這么一手,怎么可能不讓日緊張呢?如果在韓國再弄出一次類似俄館播遷的事件來,日恐怕就會被俄國徹底擠出朝鮮半島了。于是剛剛第三次出任日首相的伊藤博文立刻招集日內閣官員商議對策,一方面派人向俄國提出強烈抗議,指責俄國違反了日俄協定,單方面改變朝鮮半島的現狀,另一方面也緊急調遣艦隊,立刻趕奔韓國,以抵消俄軍艦隊造成的不平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