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會議結束時,夏博海還專門強調,與德國簽定合作協議,屬于二級機密,不得對外泄露,也不能在穿集團的新聞媒體上公布。
原來在李鴻章訪問天津結束以后,***部長汪軍曾向執委會建議,創辦一份屬于穿集團的報紙,做為穿集團的宣傳工俱。
其實汪軍提出這個建議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早就有所準備,只是一直在等待機會。因為現在行政部的各部門中,***是最沒有存在感的部門,既沒有下設單位,手里又沒有項目,在行政部里更是沒有一話語權力,可以整個完就是一個“三無部門”。
來在印刷廠成立之后,***極積向行政部申請,要把印刷廠歸屬在***之下,同時成立一個出版社,統一管理印刷出版物。但印刷廠成立之后的工作主要是印刷穿集團內部的資料文件,教材等等,根就沒有印刷對外出版物,結果行政部討論之后,決定將印刷廠歸屬于行政部辦公室之下,因為大部份的文件資料都是由行政部辦公室編寫的。
而造成***淪為醬油部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穿集團在前一階段的事情確實太多,而且千頭萬緒,什么都是緊急重要,相比較來,***的事情屬于可以放一放的,因此只能將***的事延后,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寫寫通知、公告、再不就是組織歡迎、慶賀一類的活動。
在行政部里各部門私下聊天,有人甚至建議,不如把***和教育部合并成文教部算了,因為在舊時室里,許多國家確實是把文教合在一起,而現在好歹現在教育部下屬有一個希望學校,另外還接管了青島愛道院,并且還有青島學校的建設項目,到是要比***強多了。
不過執委會還是明白***的重要性,只要等穿集團穩定下來以后,***肯定會是一個重要的部門,作用決不會在其他部門之下,因此才沒有將***和教育部合并,并且還對***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一些安撫,讓他們安心工作,機會總會有的。
但***的人員卻不能不感受到巨大的壓力,雖然執委會并沒有解散或合并***的意圖,使***能夠保下去,畢竟老是這么邊緣化也不是辦法,必須盡力想辦法為***找幾個項目,不為別的,只為增加***的話語權,否則就算是熬到了穩定期,***也未必就能在行政部里爭取到多少資源利益。畢竟一但到了穩定期,所有的部門都會有一個長足的發展期,資源的爭奪也未必會比現在輕松,而在此之前,那個部門在行政部的話語權大,那么進入穩定期之后,在爭取資源方面,無疑將具有較大的優勢。
***的部長汪軍也私下里招集部門的主要工作人員商議,***可以搞那些項目?其實***可以搞的項目有很好,首先就是報紙,而且這個時代的印刷技術己經比較發達,普通文字印刷自然不在話下,圖畫排版印刷也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就連照片排版技術也己經出現,雖然照片印刷的比較粗糙,但大體還是可以看清的。關建的是這些設備在天津穿者的印刷廠里都有,因此從技術上,是完沒有難度的。
只不過汪軍的考慮比其他人要深一層,那就是一但***提出項目申請,就一定要能通過執委會的審查,因為一但被執委會否決,那么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就不能再申請同樣的項目。
而***能搞的項目雖多,但有一個共同特,就是都是可以緩一緩、放一放的事情,和建設項目、工業生產項目、學校、醫院等相比,并不是非要不可,簡單來,報紙可以不辦,但公路、碼頭卻是非修不可的,因此汪軍也不敢輕易出手,必須找一個適合的時機,出手必得,萬一沒申請下來可就麻煩了。
李鴻章訪問天津,帶來了三個報館的記者隨行,這自然是給了***一個大好時機,因為報紙是現在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而穿者在內心深處,自然是都認為自己要比這個時代更為文明先進,那么別人帶著記者來訪問天津,又是釆訪,又是提問,而穿集團卻派不出自己的記者來,這讓穿者情何以堪,而且下一步穿者要到上海去進行談判,還準備在上海招開新聞發布會,如果穿集團再沒有記者參加,那么面子上也就太難看了。
于是汪軍這才抓住機會,果斷出手,提議成立穿者自己的報紙。而當時夏博海并沒有拒絕,只是讓汪軍按照財政部的要求,去做一分項目計劃,交由企化部和財政部審批。
其實各種計劃的草案***都己經草擬好了,只需要做一些修改調整就行,雖然現在又多了一項費用的計劃,但***也都計算好了。
當天晚上,***就展開了討論,認為應該牢牢抓住這一次契機,并不是打算只申請辦一份報紙就算了,同時還計劃申請成立一個通訊社和一個廣播電臺。
通訊社是新聞服務機構,是新聞傳播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產物。簡單來,就實際是一個大規模的消息批發商,或者是消息工廠。其主要職能就是從事采集、加工和提供新聞信息,為其他新聞發布機構,媒體和各類用戶服務的新聞機構,也是新聞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在舊時空里,著名的通訊社如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當然也有中國的新華社。
既然辦了報紙,那么再辦通訊社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在舊時空里,這兩者幾乎是不可或缺的。按照汪軍的構想,目前的情況下,不妨用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思路,報社和通訊社基使用同一套人馬,但卻是用兩個不同的機構,一來是節省成,二來則是先把項目的名份定下來,以后再慢慢爭取擴大。
廣播電臺的作用就不用了,在電視媒體普及以前,廣播一直都最好的信息傳播手段,甚致在舊時空的6、7年代,廣播在信息傳播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在此以前,汪軍是做過相當多的調查工作,現在廣播電臺可以部使用現代技術,因為在三艘客滾船,還有七艘穿軍艦上都有廣播系統,當然船上的廣播都是有線廣播,但喇叭和播聲設備都是可以使用的,而且客滾船、軍艦上也有大量的無線電設備,雖然功率并不算太大,只用進行一些改造,就可以改成無線廣播系統,而且汪軍也只打算在天津、青島兩地建設廣播糸統,因此現在的技術設備是完足夠的。
其實對穿者來,無線電傳播通訊技術并不算什么高端技術,而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完成可以制造無線電接發設備,實際上各國這時都在研究無線電傳播通訊技術,樣品都己經出來,只是技術還并不成熟,但到了198年,廣播系統就開始正式出現,也就是最多1年,穿者就會有替代產品,而且不定還用不了1年。因此建設廣播系統,從技術上來,是完可行。
另外在相關的人員方面,汪軍也經過了考查,畢竟媒體機構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不過在穿集團中,到是真有不少專業人員。首先就是有一個隨軍艦出航釆訪的新聞攝制組,一共有8個人,原來是央視的一個節目組,雖然只是4臺,而且是電視媒體而不是紙質媒體,但這絕對是標準的新聞專業人員;盡管穿集團中沒有報社、雜志社的工作人員,但也有人以前干過業余記者、兼職記者、業余寫手一類的工作,因此組建出一個報社是完足夠的。
而廣播電臺方面的專業人員就更多了,首先是電視媒體和播聲媒體要更接近一些,而且在三艘客滾船上都有一套播聲系統,自然就有一批專業的播音、調音人員,以及無線電專業人員。不過汪軍在項目計劃書中表示,仍然會采用公開招聘的原則,給所有的穿者公平的機會。
就在第二天,***的項目計劃書和財務計劃就交到了企劃部和財政部,隨后又經過了質詢和答辯等一系例過程,最后終于得到了執委會的批準,同意讓***成立通訊社、報社、廣播電臺,并調拔給***相應需要的設備。
其實大部份穿者心里也有清楚,現在穿集團確實需要有自己的新聞宣傳機構,畢竟局勢發展到這一步,戰爭繼續下去的可能性不大,而下一階段的對外關系,很可能就會轉移到輿論宣傳方面,穿集團畢竟是一個外來勢力,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當性,合理性,除了戰場的勝利之外,就必須要有強大的宣傳力量,有些事情不僅要做,而還要。
執委會一直都不愿取消***,這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就算汪軍不提這個建議,再過一段時間,執委會估計也要組建自己的新聞宣傳機構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