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者的上海辦事處位置在十六鋪北部,上海縣城東門外。是一幢兩層的磚木混合結構房屋。
十六鋪碼頭曾是上海最著名的碼頭,位于上海縣城以東的黃浦江沿岸一帶地區,原來是防御太平軍進攻,上海縣將城廂內外的商號建立了一種聯保聯防的“鋪”。由“鋪”負責鋪內治安,公事則由鋪內各個商號共同承擔。最初計劃劃分7個鋪,但最終只劃分到了16個鋪。而其中十六鋪是16個鋪中區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縣城大東門外,西至城濠,東至黃浦江,北至東門大街與法租界接壤,南至萬裕碼頭街及王家碼頭街,這也就是十六鋪這個名稱的來由,并一直沿用到穿之前。
在鴉片戰爭以前,十六鋪地處上海最熱鬧的地方,曾是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各地商賈開店設莊,從事沿海和長江流域埠際貿易業務,客運貨運集中,碼頭林立,停靠的船一只接一只,岸上商賈集中、各行齊備,各種商號、店鋪、倉庫林立,車來人往。
雖然隨著上海租界的設立和建設,十六鋪的位置過于深入內陸,地域狹窄,發展空間有限,而且黃浦江航道水淺,不能停泊大中型船泊等弱也逐漸顯露出來,而且上海地區的重心也轉移到租界區內,十六鋪的地位也有所下降,但畢章是老字號,同時由于十六鋪不在租界區,也得到了上海地方官員的重扶持,而且中國商人,多半會在十六鋪經營,因此現在的十六鋪地區依然是上海重要的碼頭和商業區之一。在舊時空的世紀年代,上海著名的風云人物杜月笙,在14歲的時候初到上海,就是在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里當學徒的。
這所房屋原來是趙維忠在上海的一名商業朋友所有,因為生意需要資金,于是想將這所房屋出售,而趙維忠看中這所房屋的地段,想賣下來做自己在上海的商鋪,不過房屋出售的價格超出了趙維忠所能承受的范圍,想回天津再借些錢,而這時穿者需要在上海購買一處房產,做辦事處用,于是趙維忠便將這所房屋推薦給穿者。
負責找房的劉瀾濤看過之后,認為房屋所在的地段不錯,屬于上海重要的商業區,而且無論是離上海縣城還是租界都不遠,并臨近碼頭,交通便利,而房屋分上下兩層,樓還有一間擱樓,共有1間房,在樓下前后還有一個超過百平米的院子,前院出門直行約米便是碼頭,因此將來還可以做商業經管用,完符合穿者的要求,于是將這所房屋買下來。
但現在一下子擠進來5余人,房屋就顯得十分擁擠了,不過昨天向天津方面報告談判破裂之后,執委會就派出一艘18艇從青島趕到上海,接談判團回去,預計在明天凌晨時分就可以到達,因此只在房屋里對付一晚,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來到了房屋以后,秦錚馬上招集主要人員開會,主要是布置下一階段上海的工作安排。首先是確定留在上海工作的人員,雖然在談判之前,穿者向上海派來了工作組,但工作組的主要任務是為談判進行前期工作,并不是確定要留在上海,而且現在留在上海,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危險,因為下一階段穿者是肯定要發動戰爭,萬一各國羞惱成怒,而遷怒于留下來的人員,后果如何還真不好,因此秦錚決定按照個人的自愿原則,而絕不強求,同時表示工作組里唯一的女性杜穎怡必須離開上海回天津,不能把女人留在危險的地方。
劉瀾濤和李紅兵首先表態,愿意留在上海,他們兩人都是軍人,知道這個時候穿集團確實需要有人留在上海工作,因此都愿意承擔這個危險的工作。
秦錚對他們的表現也十分滿意,到底是軍人,有勇于承擔的勇氣。
這時工作組的另一個人高磊也表示愿意留在上海,這到是讓秦錚有些意外,因為高磊正是穿者中第一批受法律處罰的三人之一,從嚴格意義上,高磊現在還在服刑期,并未刑滿。不過在舊時空里,他家三代都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高磊對上海的情況,以及上海的歷史十分了解,因此在招募工作組時,高磊也主動報名參加。
而現在穿者正需要人盡其用的時候,那怕是對服刑人員也是一樣,其實受罰的三人也并沒有真正蹲監服役,而是戴罪工作,因此讓高磊加入了工作組。而高磊現在十分清楚,自己屬于有歷史污的人,將來想在穿集團中立足,不被邊緣化,就必須要有突出的表現,雖然留在上海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對自己積累資歷,是大有好處的,于是也要求留在上海。
工作組的最后一名成員陳兆聲來是不想留在上海,但其他三人都選擇留下,也不好意思要求離開,于是也選擇留下來。
見工作組的所有人都決定留下來,秦錚也十分高興,因為現在穿集團需要這樣敢做為、敢擔當的人,而不是等著開金手指、科技樹。
這時李三杰道:“政委,我也想留在上海工作一段時間。”
秦錚怔了一怔,這到是真有些出乎他的預料,秦錚并沒有考慮讓李三杰留在上海,因為李三杰雖不是執委會成員,但也是穿集團的領導層之一,是少有的舊時空的國家干部,他的資歷和經驗,都是穿集團所需要的,如界他留在上海發生什么意外,可是一個不的損失。
李三杰道:“政委,不是我不相信這幾位同志的工作能力,但我們在上海的工作主要是爭取輿論陣地,并且保持和各國領事館的溝通,我們不能再依靠李鴻章和各國聯絡,而這些工作都是屬于外交工作,因此在這方面這幾位同志顯然都缺少經驗,而且現在天津也沒有多少緊急的工作,我覺得我還是留在上海要好一些。”
其實李三杰要求留在上海,也是有自己的考量。雖然在舊時空里,外交部是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但在目前的穿集團中,外事部屬于偏邊緣化的部門之一。因為現在的穿集團還并沒有太多的外交關系,而且一些重大的外交事務,如和徳國協商合作,這次談判都是由執委會出面處理。當然,這些事務都是關系到穿集團重大戰略的事情,當然不可能讓外事部來主導。但這一來外事部也就成了現在穿集團里可有可無的角色,只是以前有***在前面著,因此處事部多少還有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覺。
而就在上海談判之前,***經過自己的努力運作,獲得了發行報紙、建立通訊社,成立廣播電臺三個項目,一時也搞得風聲水響,十分熱鬧。現在的***雖然不能是炙手可熱,但起碼也是逆襲成功了,徹底摘掉了醬油部門的帽子。
但外事部卻十分悲催的發現,***擺脫了墊底的位置,而自己卻成了新一代醬油部門稱號的有力競爭者,這一下外事部的上下人員也都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在這么混下去,外事部可就真成了***第二了。
這次上海談判,也被外事部視為擴大自己話語權的重要一次機會。不過雖然李三杰到了上海以后,也積極的活動,但整個談判過程都是以秦錚為主導,李三杰只是輔助,能夠發揮的作用有限。因此李三杰的心里也暗暗有些著急,這樣發展下去,就算是談判成功了,外事部的成績也有限。
當然李三杰這么積極努力,不僅僅是為了外事部,同時也是為自己的政治前途,現在的執委會、行政部都是臨時設置機構,一年之后將會成立新的、正式的領導機構,如果自己想在一年后的正式領導機構中還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在這一段時間里作出顯著的成績來。
而現在談判破裂,李三杰卻意識到自己的機會終于來了,因為李三杰是穿集團的領導層,自然知道在談判破裂之后,穿集團是肯定會發動進攻北京的軍事行動。不過李三杰也清楚,軍事手段都是為政治服務,而現在穿集團的軍事實力也沒有可以強到見誰滅誰的地步,最終的目地還是通過外交施壓,逼迫各國在談判桌上接受穿者的條件。因此下一步穿集團將會在軍事、外交兩個戰場上雙管齊下,缺一不可。而秦錚做為穿集團目前的領導人之一,是肯定會回天津去主持大局,如果自己留在上海,那么在上海就是自己的級別最高,成為上海工作的主導者,而且自己也有充份發揮的空間,那么取得的成績,自然也都是自己的。
李三杰也不是沒有想到過,留在上海的不確定因素很大,有一定的風險,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形成舊時空里完善的國際準則。但李三杰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后,認為意外的可能性并不大,這主要還是現在的穿集團有足夠強大的實力,畢竟這個時代總體來不是叢林法則,實力才是最大的保障,因此人民軍在戰場上打得好,自己在上海也就安,而且風險大,得到的收益也就大,這個風險還是值得冒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