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光緒在桌案上狠狠的拍了一記,怒道:“實在是欺人太甚了,海外華人這是想要做什么?謀反嗎?”
慶親王趕忙道:“皇帝息怒。”
光緒斷喝道:“你們叫朕怎么息怒,青州之事,分別是海外華人強搶旗人田產(chǎn),文瑞因此才不忿出兵,而海外華人不僅倚仗兵勢,殺了文瑞、奪了滿城,反到誣賴文瑞謀反,反過來還要朝廷不再向山東派遣官吏人員,這不是造反是什么?他們原是一群在海外無立足之地的流民,不得己才回歸中土,而朝廷不念他們是前朝遺民,不僅好心收容,設(shè)地安置,他們反到是貪得無厭,竟然敢如此蔑視朝廷、而且擅殺旗人,真是豈有此理,決不能輕恕。”到激動之處,光緒竟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幾個人聽了,也不禁都大吃了一驚,難到皇帝又要沖動起來嗎?緊接著只聽光緒又道:“你們該怎么辦?”
這時李鴻章上前一步,道:“皇上,海外華人分別是有不臣之心,朝廷絕不可故息敷衍,應(yīng)當(dāng)立刻下旨詔告天下,聲討海外華人之罪行,然后調(diào)集大軍圍剿,生擒其首,滅其從匪,以正國法。”
慶親王、榮祿、張之洞幾乎都懷疑自己聽錯了,李鴻章什么時候這么牛氣了,居然叫唆皇帝和海外華人開戰(zhàn)?
光緒聽了,卻有些意外,遲疑了一下道:“你是朝廷應(yīng)該出兵征討海外華人?”
李鴻章點了點頭,道:“對,老臣雖然不材,但也愿向皇上請令,領(lǐng)軍出征,與海外華人決一死戰(zhàn)。”
光緒呆了一呆,才道:“你你打得過海外華人嗎?”
李鴻章慨然道:“老臣年近八旬,縱然身死亦不為夭折,既使不敵海外華人,也愿戰(zhàn)死沙場以報朝廷之恩,只是老臣出兵之后,還請皇上并同太后早做準(zhǔn)備,遷都西安以避海外華人的鋒芒。”
光緒怔了好半響,才會過意來,道:“你是朝廷打不過海外華人。”
李鴻章道:“回稟皇上,海外華人以善兵素著,八國聯(lián)軍尚不是對手,沙俄之軍素以兇悍聞名,亦被海外華人殺敗,皇上自問我大清如果冒然出兵,征伐海外華人,勝負(fù)之?dāng)?shù),又當(dāng)有幾何呢?只怕是朝廷不得己而再次西返”
這時其他人也明白了李鴻章的用意,張之洞道:“皇上明鑒,李大人所言有理,如今朝廷剛剛回鑾還京,時局初定,當(dāng)以休養(yǎng)生息為主,不可輕啟戰(zhàn)端,因此還請皇上三思。”
慶親王和榮祿也道:“還請皇上三思。”
光緒苦笑了一聲,才頹然坐下,道:“那么你們該怎么辦,難道朝廷就這樣任由海外華人如此猖獗下去,而且就算朝廷不聞不問,你們認(rèn)為海外華人就會善罷甘休嗎?他們不會再有得寸進(jìn)尺之舉嗎?”
李鴻章道:“皇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今朝廷初定,百廢待新,海外華人的鋒芒正盛,不可輕啟戰(zhàn)端。然而朝廷正在推行新法、訓(xùn)練新軍,以圖自強,假以時月,新法、新軍有成,國富軍強,再出手教訓(xùn)海外華人也不遲,而且海外華人畢竟只占一省之地,地民少,怎能與朝廷相比,何況海外華人又在山東境內(nèi)橫征暴斂,強收土地、豪奪民財,必會引得天怒人怨,因此只需朝廷安忍數(shù)年,海外華人即非朝廷之患。”
光緒又沉思了一會兒,才道:“那么眼下的青州之事,又當(dāng)如何處置呢?”
李鴻章道:“海外華人己上書朝廷,指文瑞謀反,唯今之計只能依從海外華人之論,暫安海外華人之心。”
光緒道:“文瑞來無罪,朝廷硬指他謀反,豈不是讓其他旗人寒心,天下百姓又會如何看待朝廷?”
榮祿道:“這也好辦?指認(rèn)文瑞謀反,是權(quán)宜之計,相信其他旗人能體諒朝廷用意,何兄等朝廷平滅海外華人之后,再下旨給文瑞昭雪平冤,恢復(fù)名譽既可,再追封爵祿,恩蔭子孫。”頓了一頓,又道:“何況文瑞雖死,家屬尚在,朝廷不訪以流放充軍為名,將文瑞的家屬從山東接出,擇地加以善養(yǎng),也足可安旗人之心了。”因為榮祿就是旗人,因此只些話只有他來。
光緒聽了,又想了一想,才道:“好吧,就把文瑞的家屬接到京城來,一定要善加恩養(yǎng)。”
李鴻章又道:“海外華人還要詹天佑幫他們修筑鐵路,此人無關(guān)輕重,不妨予之。”
這一點光緒到是沒有異議,實際上連詹天佑是誰都不知道,只知道就是一個修鐵路的工匠,確實是無足輕重。于是道:“好吧,你們?nèi)グ才虐伞!?br />
李鴻章又道:“海外華人還提出,讓朝廷不再派駐山東的官員,這一點還請皇上決策。”
光緒皺了皺眉,似乎想什么,但又忍住了,緩緩道:“榮祿,李鴻章,你們兩明天跟朕一起去頤和園,面見太后,由太后決定吧。”
榮祿、李鴻章趕忙施禮道:“臣尊旨。”
第二天一早,光緒帶著榮祿、李鴻章來到頤和園,面前慈禧。前面兩條,要求指定文瑞反叛、調(diào)用詹天佑,慈禧聽了以后,只了一句“那就這么著吧!”
但到最后一條,穿者要求清廷不再向山東派駐官員時,慈禧只是半躺在榻椅上,微合著雙眼,道:“你們的意思呢?”
光緒道:“就是因為我們拿不定主意,才請?zhí)鬀Q定。”
慈禧道:“那么皇上怎么看呢?”
光緒遲疑了一下,才道:“兒臣也沒有主意,若是答應(yīng)了,朝廷的顏面何在?若是不答應(yīng),只怕是海外華人又惹出其他事來,因此才是左右為難?”
慈禧不置可否,又道:“李鴻章,你是怎么想的呢?”
李鴻章道:“兩害相逢取其輕,決不可輕易駁斥海外華人之意,以免另生變故。”
光緒又看了李鴻章一眼,但沒有話。
慈禧又道:“榮祿,你也句話啊。”
榮祿趕忙道:“不忍則亂大謀,奴才以為李大人之言有理,朝廷剛剛安定下來,直隸、河南、山西還有拳匪余眾反叛,且不可輕易激怒海外華人。”
其實兩人也估計慈禧在這個時候不敢和海外華人翻臉,只能選擇答應(yīng)海外華人的條件,只不過這話不能從慈禧口里出來,只能讓榮祿和李鴻章來背鍋,而光緒要到頤和園來找慈禧拍板,也是這個用意。
慈禧又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告訴海外華人,讓朝廷不向山東派官員是不成的,現(xiàn)任的山東官員,朝廷會陸續(xù)的調(diào)任,至于繼任的人嘛,讓他們上折子推薦山東的地方官員名單,朝廷照著名單封官就是了。”
光緒怔了一怔,明白慈禧的用意了,山東的地方官員由海外華人推薦,朝廷按照推薦封官,這實際也就是答應(yīng)了海外華人的條件,但在名議上山東的地方官員仍然是由朝廷任免,這樣朝廷的面子也保住了,可以是兩其美,這樣的妙招,恐怕也只有慈禧才想得出來,光緒也不得佩服。
而榮祿聽了,卻另有一番感觸,雖然從表面上看朝廷是對海外華人做出了讓步,但實際仍然是將山東地方官員的任免權(quán)掌握在朝廷手里,這樣一來朝廷的回旋余地就大多了,等以后朝廷的實力足夠了,就可以不在接受海外華人的推薦。而且就是現(xiàn)在,海外華人要想升官進(jìn)職,還必需由朝廷決定策封,這樣朝廷不僅可以利用這個權(quán)力收買部份海外華人,而且還能在海外華人中間制造矛盾,到時候在海外華人中樹幾個山頭,就不由得海外華人不亂了,太后的手段果然厲害,海外華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論玩手段還是差得遠(yuǎn)了。
李鴻章則輕輕嘆息,慈禧的手段他當(dāng)然是明白,穿了也不新鮮,無非就是在海外華人中摻砂子、樹山頭,分化瓦解,當(dāng)時朝廷對付曾國藩就是用的這一招,將曾國藩身邊的幕僚如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等人提拔起來,讓他們各樹一幟,獨當(dāng)一面,不僅便于朝廷的控制和利用,同時還能牽制曾國藩,后來也曾用這一招對付自己,現(xiàn)在又打算對海外華人用這一招。
不過李鴻章和海外華人接觸較多,而且又派專人收集過海外華人的資料,對他們的行為、觀念、制度情況有一定的了解,朝廷可以用這一招對付曾國藩、對付自己,并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用這一招對付海外華人卻是沒有用的。因為海外華人在山東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官職體系,和清廷大不相同,而且他們也并不在意朝廷所封的官職,如海外華人的一號首領(lǐng)是夏博海,但接任山東巡撫的卻是二號首領(lǐng)秦錚,當(dāng)時李鴻章還覺得匪夷所思,甚致認(rèn)為是海外華人起了內(nèi)哄。
但無論是夏博海還是秦錚,都沒有到自己任職的地方去上任,秦錚甚致把山東巡撫的事情都推給濟(jì)南知府王勝處理,而和夏博海等人一起在青島組建什么華東政府,而且即使是在濟(jì)南,海外華人也沒有用濟(jì)南知府的名議理事,而是掛牌成立濟(jì)南市地方政府,王勝雖然是濟(jì)南知府,但顯然更是看重后者,因為所有的施政都是用濟(jì)南市地方政府的名議進(jìn)行的。因此海外華人向朝廷提出,不在向山東派遣地方官員,并不是要讓自己人上位,占據(jù)山東地方官員的位置,而是要在山東使用自己的行政官職體系。那么朝廷根不可能在海外華人中進(jìn)行分化瓦解。
只是這些話李鴻章并不想對慈禧得太清楚,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