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經過了華東政府的協商之后,認為開避新根據地的人員分為軍政兩個方面,軍事人員可以控制在6-8人之間,畢竟有數百名原起義軍成員的底子,確實并不需要那么多穿的軍事人員,而相比之下,行政人員反而要更多一些,至少不能少于1個人,但也不要超過15人,另外還要有-3名醫務人員,總人數最好保持在人左右。rg而土人的數量按一名穿者配-3人的比例來計算。
負責新根據地開避任務的穿者仍然釆用公開招聘的形式,而且為了激勵穿者們積極參與開避新根據地的任務,華東政府也出臺了十分優厚的政策,軍人的軍銜一率晉升一級,而新根據地開避成功之后,最終軍級將視拉起來的隊伍而定,如果拉起來的軍隊達到一個師,就可以直接升任成師長,如果拉出了兩個師,那么就可以直接成軍。當然無論是成師還是成軍,不是由根據地的軍隊了算,也不是湊齊人數就可以,軍委對此己經制定有詳細的標準,并且還會派人進行詳細的考查,但這也對一般軍人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了,因為一般一個根據拉出一個師的軍隊不是太大的問題。
而行政人員也是同樣,除行政級別直接晉升一級之外,最終級別將由新根據地控制的地盤而定,如果新根據地控制的地域達到一個縣,那就是縣級根據地;如果地域達到一個府或直隸州,那么就是市級根據地;達到一個省的話,就是省級根據地,總之一切都視工作的成效而定。
另外考慮到開避根據地的難度較大,而且穿者也缺少相應的經驗,一切都要摸著石頭過河,因此允許穿者在生命安不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撤離根據地,而且除正常的總結經驗得失以外,并不追究參與的穿者責任,而且回山東之后仍然可以保留晉升的軍銜或行政級別,并安排與軍銜或行政級別相當的職務。這樣一來也徹底消除了穿者的后顧之憂。
不過情況到是有些出乎行政院的預料,招聘公告發布之后,報告的穿者雖然不算涌躍,但也絕對不少,軍人共有45人,其中還有5人都是副團級的軍官;而非軍人穿者竟然超過了百人;就連醫務人員也有6個人報名。
盡管和舊時空相比,現在每一個穿者的社會地位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即使是最差的穿者,所取得地位在舊時空里也都幾乎是遙不可及的。但大多數的人心都是不知足的,而且和其他穿的前輩們相比,這點成就根就不值一提,何況橫向一比較,自己在穿者中居然是混得最慘的一批,心里自然難免會有不平衡。
但現在穿者在山東立足己穩,己經沒有多少快速晉升的機會,最多只能競爭一些廠長,或是參加土改組之類,然后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來。而開避新根據地的決議,到是讓許多底層的穿者看到了希望。
雖然開辟新根據地的工作確實有一定的風險,但風險大,收益自然也就大,而且有不少穿者也通過各種方法,計算過風險的大,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成功率要大于失敗率,首先是在新根據地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政府支撐,盡管從表面上做了切割,但華東政府決不會不管新根據地,一定會盡力支持新根據地的發展,這也是最大的底氣;其次是起點較高,一出手就是至少是4個連,并且裝備齊的正規軍隊,這就等于是游戲一開局,還沒有建城堡軍營什么的,首先有一支軍隊,玩家都知這是怎樣巨大的優勢;最后是清廷其實是一個看似強大,其實是極為虛弱的政府,無論是執行力還統治力,幾乎都是歷史最弱的,因此并不難對付。
何況穿者還有土地改革這個大殺器,山東的事實證明,這個大殺器在這個時代是依然有效的。這么計算權衡下來,風險效益比還是很大的,關建是很有可能是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了,由其是在前期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機會的穿者,都不想再錯過。
這個局面也讓行政部覺得十分欣慰,看來穿者的斗志和進取精神還沒有喪失,這到是一個好現像。而經過了答辯、闡述觀點、評分等一系列過程之后,終于選定了7名穿軍人,1名行政人員,名醫務人員共1人。
軍事負責人叫栗文飛,在穿之前擔任排長,而現在是一名副團長,也是參加競選的5名副團級軍官之一,他參加競選的原因是他所在的團是一個新團,而在短時間內華東政府不會有大規模戰爭,因此晉升的機會不大,決定去開避新根據地,至少要混上個師長;政委叫李良文,是昆明艦的文書員,也算半個政工干部,雖然現在人民軍里正缺政工干部,但缺的主要是連、營級的基層政工人員,而團級政委到是并不缺,因此李良文也決定抓住這個機會。
行政方面的負責人叫陳召,是一個部門的中級官員,原來也參加過兩次土地改革工作,因此有一定的地方管理經驗。而兩名醫務人員一男一女,都是原來客滾船上的醫務人員,也都是己婚人員,男醫的叫謝桓,他的妻子吳欣薇是行政人員中的政務人員;而女醫叫陳苗苗,她的丈夫叫宋宇航,也是行政人員,不過這兩對夫妻都是在穿之后結的婚,這次他們能夠入選上,夫妻的身份加了不少分,畢竟夫妻兩一起參加開辟新根據地的工作,也有利于這個團隊的穩定。
穿者確定下來之后,土人員就好辦了,由穿者挑選,而且這就不管他們自不自愿了,只要是被選上的就必須去。最終確定了軍事人員人,包括有4名連級軍官,16名排級軍官,都是從人民軍挑選;行政人員有6人,醫務人員6人,共計5人。
人員都確定之后,還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培訓,畢竟這一次任務,和穿者以前的行動不同,有許多特殊的地方,因此可供參考的經驗并不多。首先在軍事上,雖然華東政府會支援一部份武器,但這只是在早期,隨著根據地軍隊的擴大,華東政府也不可能提供所有的武器,而且只能提供槍械類的武器,最多提供一些*,因此一是靠從清軍那里奪取;二是保留一部份冷兵器的軍隊。
而這樣一來,根據地的軍隊在作戰方式上就和人民軍有很大的不同,其實就是人民軍的作戰方式,現在也要改變了,以前人民軍主要是靠穿者的少量先進武器,如迫擊炮、兩梄戰車等打開戰局,并且提供作戰信息情報等,土軍隊只是起輔助作用,只有少量軍隊有擔任主力,打硬仗的能力,但在以后的戰斗中,要減少對現代武器的依賴,土軍隊要部擔任主力,挑起大梁。
不過人民軍的裝備基在向這個時代的標準軍隊看齊,甚致還有過之,因此既使是擔任了主力,但作戰方式也是以正統作戰為主,奇謀戰術為輔,而根據地軍隊肯定不會有這么好的武器,那么作戰也不能硬碰,盡量避免正面作戰,而是以運動戰、游擊戰為主,就這一點來,更接近舊時空里穿者的先輩們。
但無論是運動戰還是游擊戰,穿者到是有足夠的理論知識,但實戰經驗基為零,包括在這個時代,都沒怎么打過,因此也有必要搞幾次演練。
在行政方向到是有一些可以借鑒的經驗,只是暫時不占領城市,這一點和穿者初到青島時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不過最關建的還是要搞好土地改革,這才是新根據地立足的基礎。
經過了多天的準備,初步的準備工作基就緒,于是行政部這才下令,命令他們到濟南去,行政人員部都參與濟南地區的土地改革,積累相應的經驗,而軍事人員和新軍匯合,進行正規訓練,不過這一支軍隊暫時不能稱為人民軍,因此另起一個名稱,叫義勇軍,目前暫時編制成一個營。而開辟根據地的行動,也正式被命名為“分礦計劃”。因為按照戰略游戲的模式,華東政府就是要開分礦了。
當然,現在還沒有確定俱體在什么地方開辟新根據地,要等到了濟南之后和景廷賓、趙三多、李壯勇等人協商才能確定,因為這要看他們在那些地方有民眾基礎,以及地方的人口數量,社會經濟及矛盾等情況,然后還要派人去當地調查,才能最終確定,但有一個基原則,就是不要在直隸省行動,畢竟直隸省的位置過于敏感,如果在直隸省建立新根據地,就很容易引起清廷的注意,因此選擇在山西、河南要更好一些。
而正式的行動時間初步定在1月左右,由于這個時候秋收己過,各地的糧食充足,這有利于開辟根據地之后解決糧食問題,畢竟華東政府不可能向根據地提供大量的糧食;另外在秋收之后,官府的稅賦,還有佃戶的地租也都要交納,正是百姓心里最不甘、不忿的時候,而這種情緒也有利于穿者開展各項工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