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 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木林森444) 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

作者/木林森444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三天之后,張之洞進宮,密見慈禧與光緒,并且呈上了自己與英法兩國協商的結果。

    張之洞和英法兩國一共協商出了兩個方案,一是清廷和華東**組成聯合**,施行憲制,并與華東政協商權力的分配,不過考慮到現在華東**強勢而清廷處于弱勢的地位,因此權力分配的結果肯定是對清廷不利的;二是平分中國領土,以長江為界,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都讓給華東**,而清廷遷都到南方的城市,然后雙方在各國的見證之下,簽定和平條約。

    其實這兩條建議,都是袁世凱和各國一起商議出的,然后轉交給英法兩國公使,由他們向清廷提出。原來袁世凱南下接任了兩江總督之后,在各國的支持下,一方面迅速的穩定了江南的局面,另一方面又和華東**處理好了關系,因此袁世凱也就坐穩了兩江總督的位置,并且開始招兵買馬,擴充軍隊。

    不過兩江總督實際是管轄三個省的,但落到袁世凱手里,只有江西一個省以及半個安徽、半個江蘇省,另半個安徽、半個江蘇省,都在華東**手里,相當于少了三分之一的地盤和人口。這對袁世凱擴充軍隊非常不利,雖然他有各國提供資金支持,但擴充軍隊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人口,而少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當然會給軍隊的擴充造成不小的阻礙。

    但想從華東**那里奪回失去的地盤也是不可能的,不僅是袁世凱不敢對華東**開戰,各國也不會支持他這樣做。而且既使是奪回了兩江總督失去的地盤,袁世凱也不過只占據著三個省,割據一方尚可,但想要控制整個南方,達到可以和華東**相抗衡的目地,卻是不可能。

    而且這時清廷尚在,袁世凱也不可能依靠武力去攻占南方其他督撫大員的地盤,因此盡管現在袁世凱尚未到達發展的瓶頸,但如果只是困居在兩江總督的地盤上,發展的空間也終歸是有限的,而要等到清廷被華東**滅亡之后再動手,恐怕就己經晚了。

    其實在袁世凱南下的時候,就想到過這個問題,不過當時他主要還是考慮居快離開北京這個是非之地,以免陪清廷殉葬,因此也就沒有多想其他的事性。而現在袁世凱己經在南方站穩了腳跟,也應該考慮自己的發展問題了。各國也希望袁世凱能夠早日控制南方,這樣各國才有資本和華東**進行討價還價。

    于是眾人進行了幾次協商之后,一致認為袁世凱要想控制整個南方,至少控制南方的大部份地區,最好最快的方式莫過于是借用清廷的名議,清廷當然不會直接下令給袁世凱,將南方其他的省份交給袁世凱控制,不過袁世凱的幕僚楊度立刻給他提了一個建議:挾天子以令諸候。即以華東**的威脅為借囗,設法說服清廷遷都到南京來,這樣朝廷就到了袁世凱的地盤,豈不是就任由袁世凱擺布了嗎?

    雖然袁世凱沒正經讀過什么書,但挾天子以令諸候的道理和操作,他卻是非常清楚的,畢竟【三國演義】還是看過的,而且還不止看過一遍,因此聽了楊度的建議之后,袁世凱雖然有些動心,但也十分清楚,自己一但這么做了,那就是當代的曹操了。在這個時代,曹操可不是什么正面人物,更沒有什么屠城真性情的洗白說法。雖然袁世凱并不介意做當代的曹操,但也不由的擔心,自己能不能當得了曹操呢!可別弄得畫虎不成反類犬。

    袁世凱一連想了三天三夜,仍然還是有些猶豫不決,而正好這時華東**發動對蒙古的戰爭,攻占了庫倫,正好是一個建議清廷遷都的大好借口,于是袁世凱也終于下定了決心,如此好的機會,怎么樣也要搏一把。

    于是袁世凱立刻將自己的計劃和英法兩國的代表說明,得到了兩國的大力支持,因為英法兩國也有這個計劃,認為清廷不如將北方的土地都讓給華東**,將朝廷遷移到南方來。這樣可以更好的集中力量,畢竟現在華東**的勢力基本都在北方,清廷根本守不住北方,而華東**得到北方的領土之后,至少還需要3、5年,甚致是更長的時間來穩定、發展,畢竟相比于中國的南方,北方的社會、經濟更為貧窮落后,而華東**要標榜自己和清廷不同,自然更花費一番力氣來改造發展北方的社會經濟,這不僅需要更多的時間,也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

    而中國南方的社會更開化、經濟也更發達,因此清廷將北方的土地都讓給華東**,不僅是甩掉了一個大包袱,而且還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整合、準備時間,當然也是為各國贏得了更多的時間,畢竟各國在中國的利益,大部份都在南方。

    袁世凱的這個建議,可以說是與英法兩國不謀而合,于是三方又進行了數輪協商之后,終于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計劃來。首先由袁世凱上本,以蒙古淪陷為由,建議清廷立刻和華東**談判講和,隨后英法兩國也糾集各國公使,向清廷提出類似提議,為袁世凱背書。

    如果是在蒙古戰爭之前,袁世凱的這份折子會在清廷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但在華東**己攻占庫倫,哲布尊丹巴八世無論自愿也好、被迫也好,己公開宣布脫離清廷,歸順華東**的大背景下,雖然也有不少官員以此為由彈亥袁世凱,但聲勢明顯不足許多,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華東**進攻清廷,己是迫在眉捷了,不是今年年底,就是明年年初,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和華東**議和成功,至少能讓清廷多茍延殘喘幾年。

    不過袁世凱的那點小心思也不是沒有人看破,因此張之洞在和英法兩國的公使協商時,還特意加上一條,如果不遷都南下怎么辦?英法兩國的公使迫于無奈,只能給出了一個‘組成聯合**,施行憲制,并與華東政協商權力的分配’的建議,不過一再強調這樣的結果肯定是對清廷不利的。

    聽完了張之洞的回稟之后,慈禧轉頭問光緒道:“皇帝,你看呢!”

    光緒沉呤了一下,道:“若是能和華東**組成聯合**,施行憲制,到也可以接受,只是恐失朝廷正統,而南下遷都,則是將祖宗的基業盡喪,何況自古南遷者都無有復國之望,因此確實是難選啊。”

    慈禧道:“再難選也要選一個啊,總比我們娘倆坐在這里等死強,張之洞,洋人是什么態度呢?”

    張之洞道:“回稟太后,洋人主張遷都。”

    慈禧哼了一聲,道:“遷都?只怕這是袁世凱的主意吧。”

    張之洞道:“回稟太后,這無論是不是袁世凱的主意,但遷都南方的風險,總要小些。”

    光緒微微皺眉,道:“何以見得呢!”

    張之洞道:“如今海外華人勢強,朝廷勢弱,一但組成聯合**,施行憲制,只怕是權力盡歸海外華人所有,而太后、皇上的安危,全在海外華人的一念之間;而遷都南方,雖有車馬勞頓之苦,沿途亦未見得有太平,但終歸是無大風浪,何況南方之地本屬朝廷所有,不過是校高宗南巡之游故事罷了。”

    慈禧道:“張之洞,這么說你也是主張南下遷都的了。”

    張之洞道:“回稟太后,此事關系社稷、朝廷、太后、皇上安危,臣只是陳明其中利弊,但不敢妄言決議,一切皆由太后、皇上圣裁。”

    光緒遲疑了一下,道:“朕到是以為,如果朝廷與華東**合并,改為憲制,自有憲法約束,便是將朝政大權盡付于海外華人,他們也未必就會加害太后與朕。” 說到這里,光緒又偷看了慈禧一眼,見她沒有阻止自己說下去的意思,于是接著又道: “那時各盡其責,各施其政,到也不失為可行之法,而一但遷都南下,國家南北分隔,早晚也必重開戰端,生靈涂炭,未必就是好事啊。”

    張之洞道:“皇上所言極是,一切皆由太后、皇上圣裁。”

    光緒轉頭看向慈禧,道:“太后怎么看。”

    其實從光緒的心里來說,是并不希望南下遷都,而是更贊同組成聯合**。因為經過戊戌變法,以及五大臣留洋考察歸來所呈交的報告,現在光緒對憲制有了一定的認知,雖然憲制國家,君主的權力會大大削弱,要受制于國會,但皇位卻是受憲法的保護,而且盡管現在光緒和慈禧的關系有所緩和,但母子間的芥蒂并未消除,而且朝政大權依然被慈禧牢牢的掌控,光緒依然還是一個傀儡,什么權力都沒有。

    但光緒認為與其當慈禧的傀儡,還不如當華東**的傀儡,畢竟跟著華東**,至少在對外戰爭、交往中不會吃虧,不會割地求和,打蠃了自己的面上也有光啊!而且光緒覺得在立憲之后,有憲法的保護,而且自己將權力都讓給了華東**,因此他們加害自己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南下之后,自己還是個傀儡皇帝,還是沒有半點權力,國內國外還得受氣,自然是不如留下來,和華東**合并得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裕民县| 稷山县| 固始县| 龙井市| 常州市| 鄯善县| 邵阳市| 长治县| 云龙县| 岳西县| 临夏县| 河池市| 兰溪市| 清新县| 临城县| 武义县| 永年县| 建始县| 榆中县| 海盐县| 凤台县| 周口市| 襄樊市| 南漳县| 溆浦县| 通海县| 陆川县| 东安县| 上杭县| 陈巴尔虎旗| 岗巴县| 安多县| 巴林左旗| 大庆市| 遵化市| 西昌市| 萨嘎县| 汝州市| 曲阳县|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