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蓀兄,你這幾天以來的觀感如何呢?”
“季直兄,你不是也一直都在參觀嗎?而且在昨天的演講會上,你提的問題也是最多的,想必心里己有了定見,又何必問我呢?”
“我確實是有些想法,不過還是想先聽一聽杏蓀的看法啊!”
聽了兩人的話以后,其他座位上的人也都圍隴了過來,嚴信厚道:“杏蓀兄,你就一你的看法吧,我們大伙也都想聽一聽啊。”
盛宣懷聽了以后,呵呵一笑,道:“這可是季直兄先問的我,而且他剛才也了,他心里己經有了一些想法,怎么也該讓季直先吧,等他完了我再也不遲啊。”
其他人啊了,也都紛紛頭,朱葆三又轉向張謇,道:“季直,你就先你的想法吧。”
張謇了頭,也沒有推辭,道:“好吧,那我就。”
這時上海工商代表團在青島的考查時間己經進行到了第10天,除了第一天參觀軍艦下水以外,后來的6天里,都是在參觀青島的各個工廠,也讓商人們對華東政府的工業發展水平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其實華東政府的這些工廠成立的時間并不長,最多也只有兩年,發展也有限,因此只論規模的話,還比不上洋務運動期間創辦的一些大型企業,如漢陽鐵廠、江南機器局等。但在兩年以內的時間里,達到這樣的規模,也確實是十分難得,而且這些工廠的經營、管理、生產效率,甚致是技術水平,都不是洋務運動創辦的工廠企業所能比的。
而參觀完工廠之后,華東政府又安排工商代表團參觀了青島的希望學校和青島郊區的幾個農村。
現在華東政府當然不止一所學校,但希望學校是穿越者最早建立的學校,而且也是穿越者任教最多的學校,同時也是短期培養工作人員的地方,因此仍然是華東政府最重視的學校。這時青島希望學校里的學生己有3000余人,年齡從7歲-16歲不等,共分成3個大年級,9個年級,而學生當中有1000余人是孤兒,而其余都是在華東政府的工作人員、軍人,以及和華東政府關系較為緊密的地方仕紳的子女,因此也可以看作是華東政府培養自己的骨干班底的重要機構。而且己有200余名學生從學校中畢業,都在華東政府的各個機構、工廠中任職。
工商代表團參觀了學校的校舍、圖書館、試驗室、禮堂等地方,又看了學生們的課間體操,以及一場體育比賽、勞動實踐,并且還分別聽了幾節課,而給商人們共同的感覺是,無論男女長幼,都是一批充滿了朝氣、活力、勤奮、上進的學生,無論是學習、活動、娛樂、實踐,都是充滿了活力。
其實清廷到這時也開辦了不少的學校機構,從留*童到福建船政學堂,還有袁世凱正在籌建的北洋大學堂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也培養出了一些人材,但無論是那所學校,都沒有見到這樣充滿活力的學生。因此有不少商人都感嘆,正如學校的名稱,這些學生確實讓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而在農村的參觀,更是讓商人們感到震驚,這時正值春耕時節,田間地頭幾乎到處都是農民勞作的身影,但到處也都能聽到歡笑的聲音,甚至還有歌聲,連話、呼喚中都能夠聽出喜悅的情,就像現在的季節一樣,到處卻顯得生機勃勃。
這些商人大多都是農村出身,年幼時在農村長大,就算不是在農村出身的商人,也在農村里有老宅,田產,也在農村住過一段時間,當然知道農村的情況。既使是他們沒有見到過農村中最悲慘的一面,但也從來沒有在農村里聽到過這么多的歡聲笑語。
而陪同他們參觀的農業委員高世則向他們解,甴于華東政府的土地政策,使每戶農民都擁有自己的土地,也不必受地主的剝削,而交納向稅收除了農稅之外再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因此收下了糧食,除了交納農稅之外,其余都歸農戶所有,多勞多得,這樣一來農民的干勁自然十足,而情緒自然高昂。
眾商人聽了之后卻都沉默起來。原來華東政府的土地政策在上海一直都是一個相當有爭議的話題,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而支持的多是中下層,反對的則是以上層社會為主流。這些商人們雖然不算是什么大地主,但每人的田產都在千畝地以上,當然他們不是靠地租賺錢,因此為雇農、佃農的剝削也不高,而且也都看不起那些嚴酷剝削農戶的地主,但他們也都對華東政府的土地政策并不贊同,這不就是明搶土地嘛。只不過他們都不是靠土地賺錢的人,對此的反應也并不強烈。
但現在看到了華東政府的農村樣子,也讓不少商人原來的想法卻都有些動搖了起來,雖然海外華人的手段并不值一論,但他們對農村的治理確實是真有些本事,【桃花源記】中所描敘的農村景像:“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也不過如此吧。這么看來海外華人的土地制度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的。
而參觀造一段落之后,華東政府又組織了一場演講會,由秦錚作了一場以【工業化與國家發展】為題的演講。從工業革命開始起,以英國、美國、徳國、日本這4個國家的工業發展為例,明現代國家的發展,也就是工業化的發展,沒有工業化,也就沒有強大的國家,而且工業化并不是建立幾個工廠,而是工業生產活動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取得主導地位,工商階層成為社會的主導階層,并且建立工業生產活動的一整套完整的體系。而要實現工業化,必須是由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才行,這是現代國家走向富強的唯一途徑。華東政府就是致力于建設工業化國家,同時也希望眾商人能夠協助華東政府,一起共建設中國的工業化。
這場演講給商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憾,雖然這個時代的中國社會也己經認識到了工業的巨大作用,張謇就提出過“實業救國”的理念,但這個時代的中國畢竟還是一個以封建**為主的社會,工商業者雖然不再是社會的最底層了,但仍然社會地位仍然不高,位于社會最層的依然還是仕大夫階層。就像盛宣懷雖然是由商入政,掛著從二品的官職,己是不了,但仍然被官場中人視為一個商人,而不是官員。有些商人到是知道,在歐洲列國中,商人的地位很高,甚致可以左右國家的政策,而且不少國家的官員,甚致是國家的首相或大統領都是商人出身,這在清廷這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誰都沒有想到,華東政府在這方面確實要比朝廷激進得多,要將工商階層提升到社會的主導階層,這個跨越實在是太驚人了。盡管眾商人都是理智而現實的人,并不是輕易能夠被忽悠得了的,但這時也都不由得一陣激動,似乎看到了一希望。
隨后華東政府又做出一個讓人意外的舉動,給商人們三天自甴行動的時間,可以隨意在青島城郊以及附近的鄉村活動,可以隨意在政府投資的工廠里參觀考查,當然不能影響工廠的正常生產。華東政府也會派人隨行保護,但決不會干涉商人們的行動。
負責安排他們參觀的葉巖福表示,甴于前期的參觀活動都是甴華東政府組織安排的,難免會讓商人們認是有所準備,而讓商人們自由活動,可以讓他們看到青島最真實的一面。
商人們聽了這個決定之后,也都頗感興趣,雖然在參觀的時候頗為震驚,但商人們畢競都是見多識廣,回來認真一想,恐怕海外華人肯定在事先有所安排,自己所見的最多只有五六分是真實,由其是在官辦、官督商辦的工廠里干過的商人,對這種事情也是施空見慣的,因為洋務派創辦的工廠里,也常會有官員來視查,而每次在視査前,工廠里都要準備好幾天,讓官員看到最光鮮的一面。當然海外華人的工廠就算只有五六分真實,也經很不錯了。
于是就在次日,商人們三三二二,各自結伴,青島的街道上閑逛,盛宣懷、張謇、朱葆三、葉貽全、嚴信厚、周舜卿六人結成一道出行。他們到也不想再考查什么,只想看看青島的市容面貌,風土人情。雖然現在青島的繁榮程度還不及上海,市民的精神面貌卻是大不同,而且連轉了好幾條街,都看不到衣襤闌珊的乞丐,也不見游手好閑的地痞無賴,行人雖多,但卻秩序井然,商鋪買賣,退進有序。
轉了幾圈之后,眾人也對青島的市井風貌有了一些了解,而且也都走得有些疲乏了,于是找了一家茶館,叫了幾壺好茶,一邊休息,一邊閑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