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爺這是不是老糊涂,怎么能答應這樣的要求呢?朝廷一但立憲,可是后患無窮,今后這江山還是不是姓愛新覺羅了。頂點 23S.更新最快老佛爺精明一世,怎么這時糊涂起來了。”
“是啊,現(xiàn)在漢臣己經(jīng)是尾大難掉了,東南之地都是只知有督撫,而不知有朝廷,如果再行立憲之制,豈不是早晚都要把祖宗的基業(yè)都給敗光了。”
“我看袁世凱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分明是包藏禍心,以立憲為名,圖謀奪權才是真。”
“嗯!我早就說過袁世凱其人,鷹視狼顧,有莽操之像,不可付之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今日的袁世凱反情已萌,理應當速誅之方是。可恨奕劻、端方這些人,不僅還和袁世凱勾結(jié),竟然也支持立憲,如果不是他們兩人在傍唆使,老佛爺也未必會受袁世凱的蒙騙,實在是可恨。”
“我看老佛爺也是一時受了蒙騙,不如大家一起進宮去見老佛爺,哭述陳情,請老佛爺收回成命為是。”
“對對對,我看這樣很好,肅親王,你到是發(fā)個話啊,以為如何?”
肅親王善耆看了看眾人,搖了搖頭,道:“我看我們就是進宮去求老佛爺,也是沒有用的,老佛爺是絕對不會收回成命,相反還會痛斥我們,所以我們就別去找這個沒趣了。”
聽了肅親王的話,房間里頓時炸了鍋,在場的共有8人,除了主人肅親王善耆之外,其他7人是恭親王溥偉、貝勒載潤、良弼﹑溥偉﹑鐵良、榮慶、蔭昌、毓朗等人,都是滿族權貴派的骨干人物。
在清廷下旨,決議派大臣出洋考察各國的政體經(jīng)濟的當天,肅親王就這7個人招集到自己的府邸里,協(xié)商對策。雖然在軍機改組中,滿族權貴派遭到了重創(chuàng),鐵良、榮慶都被排出軍機,現(xiàn)在軍機處里沒有一個人,但滿族權貴派并不太在意,畢竟現(xiàn)在的清廷還是滿族在當家,而滿族權貴派的絕大部份成員不是宗室,就是世襲的爵位,進不進軍機,他們對朝政都有巨大的影響力。
清廷是中國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雖然基本繼承了中國歷代王朝的政治制度,但由于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國家,因此和漢族建立的王朝還是有些不同之處。最大的特點就是還保留著一些部落政治的特色,滿族是做為一個整體,對王朝的統(tǒng)治都有一定的義務和權力,并且對君主也有相當?shù)挠绊懥Α?br />
簡單來說清廷的皇帝首先是滿族的部落酋長,其次才是王朝的君主,因此清廷皇帝的統(tǒng)治基礎是滿族權貴的支持,沒有這個支持,清廷皇帝就難以保持自己的皇權;而滿族權貴的權勢,也是建立在皇權的基礎上,只要皇權還在,那么滿族權貴的權勢也就有了保障,雙方互相扶持,形成了一個共贏的局面。盡管在太平天國之后,漢臣崛起,但漢臣的勢力主要是在地方上,而在朝廷中樞,仍然是由滿族掌控,咸豐以后,軍機領班均由親王出任,也可以作是滿族對自身權力的鞏固。
而立憲制度,就是要限制皇權,而一但皇權受到了削弱,滿族權貴也就失去了權勢的根本,而失去了權勢的滿族會是什么結(jié)果,只看華東政府的排滿行動就知道了,因此滿族權貴才要竭力的阻止清廷立憲。總之袁世凱力主立憲,是為了自保,即保住自己的權勢,也保住自己的性命,滿族權貴反對立憲,同樣也是為了自保。
肅親王舉了舉手,道:“你們大家都聽我說,立憲的事情沒有那么容易,老佛爺也只是答應派大臣出洋考察,并未說就要立憲,何況考察的內(nèi)容也包羅萬向,并非只為憲制,因此我以為老佛爺是看到輿情洶洶,只能順水推舟,先派大臣出洋考察,使的是一個緩兵之計而己,這一出洋,至少也是1、2年的光景,如果遇到洋人國內(nèi)有什么事情,就是拖到3、4年也不是可能的,那時國內(nèi)說不定又有其他的變動,早就忘了。要知道立憲仍是動搖我大清的根本,以老佛爺之精豈有不明白這個道理的。”
其他人聽了,也都連連點頭,認為肅親王說的有道理,鐵良道:“王爺,我看這次立憲之計,未必那么簡單,而且袁世凱包藏禍心,不可不防,還應極早圖之為是。”
肅親王道:“袁世凱有野心是不假,不過要除掉袁世凱,我看到也不難,只需一獄吏既可,大清真正的威脅不在其內(nèi),而在其外啊。”
良弼道:“王爺指的是海外華人?”
肅親王點了點頭,道:“海外華人現(xiàn)在以然是公然割據(jù),自設官職,那把朝廷放在眼里,其勢之大,比當年長毛更盛,這才是我大清的心腹大患。而且據(jù)我所知,在我朝中的漢臣多有和海外華人有勾結(jié),李鴻章便是其一,他在青島投資數(shù)十萬,開了兩個工廠,可見其心意,而袁世凱和海外華人亦有交情,怕就怕朝中的漢臣和海外華人里應外合,共同圖謀我大清的江山啊。”
這話說完后,有幾個人也緊張了起來,蔭昌道:“確實如此,不知王爺有什么好辦法嗎?”
肅親王道:“還是那個辦法,我們要說動老佛爺,出兵遼西。”
榮慶皺了皺眉,道:“王爺,請恕我直言,出兵遼西,勢必會和日、俄兩國,及海外華人正面沖突,以我大清現(xiàn)在的力量,單獨對付一家都難有勝算,何況是以一敵三呢?”
肅親王呵呵笑道:“我就知道你們會擔心這個,現(xiàn)在俄國己被日本擊敗,因此不足為慮,以去其一。而日本你們也大可以放心,我和日本政府的代表川島浪速己經(jīng)談過了,日本不會與我大淸為敵,而且也支持我大清出兵遼西,并承諾在擊敗俄國之后,將遼東之地歸還給我大清。”
鐵良道:“只怕日本是存心不良,大概他們是怕海外華人趁勢進攻遼東,因此才鼓動我大清出兵遼西,牽制海外華人吧。我們也不可不防啊。”
肅親王道:“昨天英國公使朱爾典也和我談過,說英國會保證在日俄戰(zhàn)爭結(jié)束以后,促使日本退出遼東,將東北之地仍然歸還給我大清。但要求我大清馬上派兵進駐遼西,以壓制海外華人。”
鐵良道:“王爺,洋人之言,俱不可輕信。”
肅親王道:“我也知道洋人之言都不可輕信,但現(xiàn)在日俄雙方在遼東爭斗,我們?nèi)绻贌o做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祖宗的龍興之地落入日俄之手,再不就是被海外華人所取,而朝廷出兵進駐遼西,一則可壓制海外華人,二則無論日俄那方獲勝,我們都可以趁機收復一些地方,甚致收回東北之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三則可以趁機總攬兵權,只要我們有兵權在手,又何懼袁世凱呢?”
鐵良聽了也不禁有些心動起來,他是滿人中少有的軍事人材,而慈禧也將他作為牽制袁世凱的一枚重要棋子,因此盡管將鐵良罷出軍機,但還是讓他改任兵部尚書,仍然掌管兵權,只是鐵良一直苦于自己手里沒有軍隊,如果能夠趁著出兵遼西的機會,掌握一支軍隊,對鐵良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不過鐵良畢竟是有些真材實料的人,就算是日俄均不會與清廷為敵,但海外華人也不是好惹的,別看鐵良在軍機處里叫得兇,要求朝廷出兵遼西,但一來是知道李鴻章必會阻攔;二來出兵遼西也不是要和海外華人為敵,只是控制錦州以外的地區(qū)。而真要和海外華人為敵交戰(zhàn),鐵良還真沒這個膽量。
于是鐵良道:“王爺,各位,不是我長海外華人的威風,以朝廷現(xiàn)在的實力,要和海外華人為敵,恐怕還有些力所不逮啊。”
肅親王呵呵笑道:“鐵良說得不錯,不過我己早有安排,不瞞你們說,我己安排人手暗中潛入山東聯(lián)絡各地府士紳鄉(xiāng)豪,準備舉旗起事;在上海則是布置下了一批江湖奇士、武林豪杰,只等時機成熟,就要在海外華人的上海新區(qū)里大鬧一場,最好是能夠殺死幾個海外華人,一則是讓海外華人知道我們的厲害,二則是在海外華人的老家里鬧,讓他們分不開身來管別的事情,那時我們出兵進駐遼西,還怕海外華人嗎?”
其他人聽了,也都大為意外,因為誰都沒有想到,肅親王竟然還有這么一手,這些人里面,以鐵良、榮慶、良弼三人算是有些才干,這時也都不禁暗自驚訝,肅親王雖然在幼年有尚武之名,但由于和皇宮的血脈較遠,因此成年之后,并沒有向恭親主、醇親王、禮親王、慶親王那樣擔任重職,一直到庚子國變之后,才出任崇文門正監(jiān)督、工巡總局管理事務大臣等職務,但這幾年來,除了博得一個為官廉潔、體恤下情的名聲之外,到也并沒有什么突出的表現(xiàn),卻沒有想到競?cè)挥羞@樣的氣魄,在暗中干出這樣的事情來。
而毓朗還有些遲疑,道:“這樣就行嗎?”
肅親王道:“如今我大清正是多事之秋,國家動搖,我等身為朝廷宗室、勛臣,當竭盡全力,保全大清江山,共渡危機,現(xiàn)在正是一個大好機會,如果還敢放一搏,而是仍然畏首畏尾,等到大廈傾倒,只怕是悔之晚矣。”
鐵良聽了,也不禁豪氣上涌,道:“好,王爺,我贊同你的建議,這次怎樣也要搏一搏。”
鐵良這一帶頭,榮慶、良弼也立刻道:“我們也同意王爺之議。”
其他人見了,也都紛紛表示對肅親王的支持,肅親王也不禁大喜,道:“好,我們馬上聯(lián)名給朝廷上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