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宇沒回話,他早從黃夫人那兒知道了考核標準。rg
能量效率85%,其實的是源能轉化效率,是源匣能將源晶中的源能轉化程度的指標。
85%是相對于標準而言的,而這個標準是由聯邦機關師協會定下,難度相當高。
市面上購買的源匣,一般能達到標準的9%,后面再提升就有些難了。
超過95%就算是精品,達到1%標準的可以叫做完美。
甚至還有超出標準的,不過那都是真正大師才能達到的領域,普通人望塵莫及。
夏宇先要考的是低階機關學徒,所以只要求制作一種達到85%的源匣就算過關,難度并不算大。中階的話,在1星源匣上要至少3種不同類別源匣達到9%,同時能做出一個85%的星源匣才行。
至于高階,是要制作3種達到標準效率的95%的1星源匣,和一種9%的星源匣。
夏宇現在也沒什么把握。
被崔大龍追殺時候,他的感知再次突破,觸角已經達到17條,強度也達到近4米。
而一個來月的身體休養中,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各種源陣、源匣,研究目標也從之前的1星放到了星。
星源陣結構,要比1星復雜不少。
就像是一個是平面圖形,一個是立體圖形一般,要多了一層維度,要構建穩定的特定功能結構,難度要大很多。
好在夏宇知道自己的優勢,17條感知觸角之下,他對源陣的理解非常快。
在感知強度達到后,他幾乎都能很快理解老陳機關修理鋪中的各種源匣,很早時候甚至都嘗試自己去調整那些結構了。
不過,他目前最喜歡的星機關“曜日”,卻一直沒搞懂。
有一次興致來了,他研究了一整個下午的“曜日”源匣,只感覺到那個源陣結構非常復雜、璀璨、玄妙,理解的部分不足1%,每次僅有一些斷點式的線條在他腦海中浮現,很快就崩解消散。
甚至,光“曜日”源匣外表的紋路就讓他感覺到很神奇。
這讓他覺得自己的水平還很低。
當然了,機關學徒考核,真正考的不是理解源陣結構,而是用特定材料制作源匣的方式、技巧、熟練度等。
這些東西黃夫人教不了,也沒那個時間,他是拿著一兩很簡要的書自己琢磨的,后來也只是買到一些玉殷砂練習了一陣子。
所以他根沒敢想一次性去考個高階學徒。
輕輕從一個透明罐子里往陶皿里倒了一些玉殷砂,夏宇開始玉殷砂的研磨。
玉殷砂,也叫黃殷砂,是一種特殊的礦石顆粒,在陽光下呈現黃色,是源晶的最有價值伴生礦之一,目前被廣泛作為中低星機關源匣的制作材料。
這種砂不屬于金屬,但也比常見的玉石要特殊的多,基上只和源晶一起出產。
它的每一粒都是一個獨立的晶體,米粒大,看上去晶瑩剔透,研磨粉碎后則會化成更細微的獨立晶體。
而這些細微晶體對感知和能量都非常敏感,組合起來就能夠“承載”源陣結構——源陣畢竟是在人的腦海中構建,只有這種無比細微同時又保持獨立晶體結構的材料才能“承載”源陣,并能用人的感知催發。
除了玉殷砂,常見的源匣制作材料如灰晶砂、霖龍砂都有這種特殊結構。
“又是個生手,這水平還想考中階,真是狗大戶!”
這邊,看著夏宇明顯有些生疏的研磨動作,那白衣管事心下有點鄙夷,很快就不再關注他,掏出一書自顧自看了起來。
一個普通階源匣市場價要數百近千歐爾,但原料的話一般在三四百左右,機關協會的考核為每份源匣提供三份材料,中階考核收費歐,也是暴利生意。
一些窮苦家庭出身的人沒有絕對把握,絕不會浪費這考核的錢。
夏宇沒管他,自顧自的拿研磨杵耐心打磨起玉殷砂,足足十分鐘后,陶皿中的玉殷砂已經接近粉末狀。
見研磨得差不多了,他心地將玉殷砂粉末部放在一個特質的耐熱盤中,放進一旁的源能熱力儀。
接著,他催動起感知,緩緩的將溫度提升到了17度左右,然后透過熱力儀的放大觀察窗,邊仔細觀察著耐熱盤中玉殷砂粉末的變化,邊調整感知控制溫度,確保玉殷膠的成型。
制膠,是制作源匣的第二個步驟,也是一個頗考驗精確控制和制作經驗的一個步驟。
因為有著特殊結構,即使被研磨成粉末,玉殷砂的每個粉末也都是獨立晶體。
而當顆粒足夠時,它們在不同溫度下就能表現出不同的粘性,被叫做玉殷膠,適用于不同特性的源陣結構。
夏宇第一個嘗試的是常見的控溫源陣,需要相對細膩的玉殷膠。
經過很多前輩大師的總結,1毫米左右徑長的玉殷砂粉末配合17度左右的溫度,比較適合這個源陣。
但具體操作,還要看制作時的玉殷晶體顆粒大,來決定最合適的溫度。
如果,研磨是源匣制作中最簡單的準備步驟,那制膠就是個細致活,需要精細的感知來操控熱力儀每一度的細微變化,還需要一定的經驗做判斷。
只要這些都把握好,才能在不斷嘗試中制作出最優質、對感知和能量敏感度最契合的玉殷膠。
“別,人機關協會提供的熱力儀精度還真是高,至少比老陳在修理鋪置辦的那個要高出等級來!”
夏宇很快開始操作。
擁有17只感知觸角,他能操控熱力儀非常細膩的變化,開始一點點嘗試。
不過,評估玉殷膠是否完美,完靠的是機關師的經驗,他畢竟經驗太少了,大致估摸著可以了,就停下了制膠工作。
稍微平復了下感知,接著開始進行關鍵一步:凝型。
凝型這一步也是在熱力儀內完成。
凝型時,需要將溫度固定在最合適狀態,然后直接在腦海中用感知氣旋構建出源陣結構,再通過感知來將其聯通到玉殷膠中。
這時,玉殷膠獨特的感知敏感性會發揮作用,其內部的細微晶體將根據源陣結構進行重組、
重組結束后穩定下來,這個源匣就完成大半了。
最后一步,就是把內部已經有了新結構的玉殷膠制作成合適的形狀,然后在上面繪制一些溝通能量的紋路。
這些源紋都是源自源陣結構,可以算是一些補充。
研磨、制膠、凝型、繪紋——這就是一個源匣的4大制作步驟。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