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日,李軌命令安修仁召集各部落的胡人,李軌與結交民間的豪杰之士,共同起兵,抓住虎賁郎將謝統(tǒng)師,郡丞韋士政。rg
李軌隨后自稱河西大涼王,設置官府僚屬都模仿隋文帝開皇年間的成例。
曹珍等人要將隋官殺盡,分掉他們的家產(chǎn),李軌道:“各位既然推舉我為主,就應當聽我的號令。如今興義兵是為了拯救百姓,殺人貨,這就成了群盜了!我們將靠什么取得成功呢?”
于是他任命原虎賁郎將謝統(tǒng)師為太仆卿,任命原隋朝郡丞韋士政為太府卿。西突厥的闕度設占據(jù)會寧川,自稱闕可汗,也在不久后向李軌請求投降,大大的增加了李軌的聲勢。
薛舉既聞后院起火,自是不能安心的向長安進軍了,于是他打算滅掉李軌占據(jù)河西地區(qū),鞏固后方后再攻長安。
在進攻李軌前,薛舉自稱秦帝,立妻子鞠氏為皇后,兒子薛仁杲為皇太子。然后派遣薛仁杲率兵包圍并攻克了天水,之后,薛舉從金城遷都于天水。
薛仁杲很有力氣,善于騎射,軍中號稱萬人敵。但是他生性貪婪、殘忍、嗜殺成性,曾經(jīng)抓住大詩人庾信的兒子庾立,庾立卻不肯投降薛仁杲,薛仁杲于是發(fā)怒,將庾立架在火上燒死,然后一點點地割下肉來讓軍士們啖食,殘忍嗜殺。
待他攻下了天水,把天水的富人都召來,倒吊起來,用醋灌鼻子,向他們索取金寶。薛舉常常訓誡他道:“你的才能謀略足以辦事,但是生性嚴苛酷虐,對人不能施恩,這終歸要傾覆國家的!”
薛舉派晉王薛仁率兵奔赴劍口,走到河池郡時,受到了河池太守蕭瑀的頑強抵御。蕭瑀因在楊廣雁門被圍后,極力主要張信守承諾封賞雁門關之戰(zhàn)的有功將士,故而被楊廣貶到了河池郡當太守,由于蕭瑀指揮得當,兵糧充足,薛仁一時不能將河池攻克。
薛舉又派部將常仲興渡黃河去河西進擊占據(jù)武威郡的李軌,與李軌的部將李贇在昌松交戰(zhàn),常仲興因輕敵冒進而軍覆沒。
李軌要將此戰(zhàn)的俘虜都放走,李贇道:“這些俘虜是將士奮力作戰(zhàn)才俘獲的,卻將他們放走去幫助敵軍,為什么這樣做?不如部坑殺了。”
李軌道:“上天若是賜福于我,就應當抓住他們的首領,到時這些人終歸還是為我所有。要是我事業(yè)無成,留下他們又有什么好處呢?”
于是李軌下令將俘虜放走,李軌因此被人稱贊是仁義之君。
不久,李軌趁著剛剛大勝薛舉軍的兵勢,進攻張掖、敦煌、西平、枹罕,并將之部攻克,河西五郡部為李軌據(jù)有。
李軌將河西五郡部占領后,也打起了西京長安的主意,但他若想去長安,就必須經(jīng)過薛舉的地盤隴右,而薛舉要想進攻長安,也必須保證后方的安寧。
于是,薛舉、李軌至此互相交戰(zhàn),戰(zhàn)火不停。
薛舉、李軌兩人也是后來才知道,就在他們兩個互相交戰(zhàn)廝殺之際,已有人已開始往長安迅速進發(fā),那時的他們都是感到后悔不已……
六月十一日,李淵率大軍經(jīng)過霍邑,進入臨汾郡,臨汾郡的軍隊,由于大部分都跟隨宋老生在霍邑戰(zhàn)敗,所以根無法再組織軍隊抵抗,各城各縣,紛紛聞風而降,李淵軍于是不費一兵一卒,占了臨汾郡,李淵對臨汾吏民的慰勞安撫如同霍邑、西河郡一樣。
十六日,李淵軍隊在鼓山過夜,過了鼓山之后,便是絳郡了。
絳郡已屬汾水下游地區(qū),為西南方河東郡的要鎮(zhèn),當年北周與北齊曾在此地連年交戰(zhàn)。
翌日,李淵大軍過鼓山,正式進入絳郡,絳郡通守陳叔達率兵八千拒守郡治正平城。
李淵先派李建成、李隱和李世民三人分兵攻占絳郡其余諸縣,最后才合圍正平城。
由于防守正平城的士兵有許多都來自絳郡各地區(qū),這時聽聞老家失陷后,都是人心不安,李淵又派人在正平城四周大聲宣傳自己是仁義之人,并未虧待絳郡百姓,只要戰(zhàn)爭結束,正平城的士兵一定能與家人團聚的。
正平城的士兵于是都無心抵抗。
六月二十二日,李淵軍進攻并攻克了正平,占了絳郡。絳郡通守陳叔達是陳高宗陳頊的兒子,有才學。李淵待之以禮,并繼續(xù)任用他。
六月二十五日,李淵軍到達河東郡最北邊的龍門縣,李淵初為山西、河東撫慰使的時候,曾到此斬殺叛軍首領毋端兒,使其在河東道站穩(wěn)了腳跟,此時相隔只兩年左右,再來此地,感慨頗多。
河東郡據(jù)山陜之咽喉,自北周北齊以來,為兩方必爭之地,隋在此有一重要津渡,設有橋梁,謂之蒲津梁,地位的重要性一如潼關。
河東郡為長安外圍重要的屏障,其地的得失關系到長安的安危,是以代王楊侑才會派能征善戰(zhàn)的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于此地駐軍。
屈突通并非宋老生之流可比,其戎馬一生,戰(zhàn)功赫赫,是能征善戰(zhàn)之輩,有他鎮(zhèn)守在河東郡,李淵軍要想將河東的話攻克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李淵正為如何攻打河東郡而發(fā)愁的時候,汾陽人薛大鼎勸李淵道:“請不要進攻河東,從龍門直接西渡黃河,占據(jù)永豐倉,向各地傳布檄文,關中地區(qū)便坐等可取了!
李淵打算聽從他的意見,任命薛大鼎為大將軍府察非掾,但唐儉等諸將都請求先攻取河東,因為如果在河東未攻下而直接渡河入關中的話,太過于冒險了。
而且黃河水流湍急,李淵軍中也沒有舟船可用,所以唐儉等人才會出言反對。
李淵對此感到為難了,于是向李隱問計,李淵總喜歡在遇到兩難決定的時候問李隱的想法。
李隱道:“可以先屯軍龍門與屈突通對峙,然后派人渡河入關中打探情報,聯(lián)絡關中義軍,之后再做打算不遲!
李淵大以為善,于是同意了李隱的建議。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