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激動的道:“寧兒,快點到父身邊來,告訴我這是怎么回事?”李淵一邊著,一邊下令讓士兵將長春宮的宮門打開。
李秀寧道:“爹爹,與女兒一道前來的,還有神通叔父和二姐夫!”
李秀寧著,轉身向大軍招了招手,頓時有兩個身穿盔甲的男子騎馬上前而來,他們分別是李淵的族弟李神通和二女兒的夫婿段綸,李淵連叫了幾聲好,帶著眾人親自出了宮門迎接。
李家在關中多有房屋田產,李秀寧自大業九年以后,便在關中居住,常游歷山水,仗劍行俠,名聲漸漸傳遍關中。
李淵自太原起兵,然后進軍關中的消息傳來后,李秀寧便散掉家財,聚集部眾。
西域的胡族商人何潘仁進入司竹園為盜賊,有部眾三萬人,劫持了前尚書右丞李綱任用為長史,李秀寧便派家奴馬三寶去勸降何潘仁,何潘仁知道李秀寧的名聲,向來對李秀寧十分欽佩,于是便答應了馬三寶的勸降,歸降了李秀寧。
李秀寧遂與何潘仁合兵一處進攻京兆郡的上宜縣,并很快將上宜縣攻下了。
之后,李秀寧又派家奴馬三寶去勸關中群盜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人,他們很快都如何潘仁一樣,率眾歸附了李秀寧。其中,李仲文是李密的堂伯父,丘師利是丘和的兒子,他還有個弟弟名叫丘行恭。
西京留守衛文升屢次派兵前去討伐李秀寧,但都被李秀寧率兵打敗了,李秀寧又率軍繼續進攻長安西面的縣城,云陽、武功、始平等縣,都被她一一攻克了,最后有部眾達七萬多人,其軍隊被稱為娘子軍,李秀寧人更是威震關中。
事實上李淵西渡黃河后,長安守軍之所以一點應對之策都沒采取,很大的原因便是有娘子軍在長安附近活動。
李神通為李淵的堂弟,向來在長安居住,李淵太原起兵后,李神通便逃入縣的山里。李淵渡河入關中后,他便與長安大俠史萬寶等人起兵響應李淵,有部眾超過一萬人。
李神通自稱關中道行軍總管,任命前東城長令狐德棻為記室,令狐德棻是隋朝名臣令狐熙的兒子。
左親衛段綸是當年病死遼東的那個左侯衛大將軍段文振之子,他娶了李淵的二女兒為妻,在得知李淵來了關中后,也在藍田聚眾,得到一萬余人,最后與李神通一起前去與聲勢最大的李秀寧會合,共同來長春宮面見李淵。
李淵任命李神通為光祿大夫,李神通的兒子李道彥為朝請大夫,段綸為金紫光祿大夫,李秀寧的部下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和關中的群盜都向李淵請求歸降,李淵一一慰勞授官,
由于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等人以前多在渭北活動,李淵便讓他們回各自在自己的轄地受靈武公李隱的指揮,協助李隱攻略渭北。
當然,李淵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未嘗不是覺得李秀寧兵力過重,從而分弱她的兵力,這也算是一種平衡之術,畢竟李秀寧所部可是有七萬多人,已接近李淵此時的總兵力了。
不過李淵為了獎賞李秀寧的功勞,允許她以女子的身份開府建衙、設置幕府,繼續統領其余的娘子軍人馬,儀仗等同李隱和李世民。
李秀寧對李淵的安排部欣然接受,還主動的又分了一萬兵力給兵力稍少的李世民,軍中眾人無不稱贊李秀寧是個識大體的女子。
李隱與李世民這時一起向走李秀寧走去,李世民一臉欽佩之色的贊道:“三姐,你真了不起,一個人就為我李家增加了七萬多大軍,還攻占了關中那么多的城池!”
李秀寧聽了李世民之言后,神情有些得意,“你三姐我這幾年在關中可不是什么事都沒做的,打著爹的名號,招集個幾萬人算不得什么難事!”
李世民似乎還有許多話要跟李秀寧,但卻忽然有李淵身邊的人來找到李世民,著李淵讓他過去一趟,李世民只好匆匆離開。
李世民走開后,李隱與李秀寧兩人的目光終于對視在了一起,一時間,兩人只覺四周的環境都變成了虛無一般,只剩下眼中的彼此。
不知過了多久,李隱笑著道了一聲:“三姐,好久不見。”
李秀寧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幾年不見,想不到你臉上都長胡子了!
李隱道:“是啊,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你我已不再青蔥年少了。”此言之后,李隱與李秀寧都是一陣沉默。
兩人隨即找了個地方坐下傾談,互相了許多這兩年的見聞,直至夕陽西下,倦鳥歸林。
李隱雖然仍想跟李秀寧多待幾天,但卻身不由己,翌日一早,便帶兵出發往渭北而去了,而那李秀寧也在同日帶著大軍,去攻略關中的其他地方了。
……
刑部尚書兼京兆內史衛文升這時已年老體衰,他聞知李淵軍隊向長安進軍,憂懼成疾,不再參預政事。只有左翊衛將軍陰世師、京兆郡丞骨儀尊奉代王楊侑據城堅守,但陰世師和骨儀尊僅是守戶之犬,只知嚴守長安,而任由關中各地紛紛投靠李淵。
二十一日,李淵到蒲津,二十二日,李淵從臨晉渡過渭水,到永豐倉慰勞軍隊,并開倉賑濟饑民。二十四日,李淵進駐馮翊郡的郡治馮翊城,不斷的向人宣傳他的仁義與寬厚,以打消那些想要投靠卻心懷顧慮之人的疑心。
七月二十六日,李隱已進軍到了位于長安西北方的涇陽縣。涇陽離長安很近,自然也屬于八百里秦川的腹地所在,境內有渭水的支流涇河穿過,良田眾多。
李隱自長春宮出發攻略渭北以來,所到之處,官吏、百姓及群盜歸附如流,李隱收集其中的豪杰之士作為自己的僚屬。他現在于涇陽駐軍時,有能作戰的兵力已逾五萬。
在歸屬李隱的眾多豪杰眾,名氣最大的應該便是丘師利的弟弟丘行恭了,他在后世名氣不,因有單騎救李世民之功,被詔令鐫刻行恭拔箭圖于昭陵,以昭示后人,大名鼎鼎的浮雕,昭陵六駿之一颯露紫前的人物形象便是丘行恭。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