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寒門貴子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國史獄

作者/地黃丸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那夜之后,元沐蘭一直住在魏國使團的船,沒有去金陵,也沒有見徐佑。

    等到議和成功,她率使團回到鄴都,到臺城遞交了議和書。

    當天議和內容傳了出去,

    滿朝嘩然。

    不少人紛紛書,要朝廷征兵擴軍,和楚國決一死戰,甚至有官員撞死在宮門前的神龍石闕,以示鮮卑人的不屈和傲骨。

    他們沒有醒來,還繼續沉迷在北魏的強大里無法自拔他們不愿承認經過這十幾年的此消彼長,楚國的整體國力已超越了魏國,并且在拉大距離

    他們看不見未來。

    他們只知道鮮卑人的馬蹄踐踏了北國百年,靠著鐵甲和弓弩,縱橫四海無敵。

    可是,美人會老,英雄會死,再強盛的民族也總會有虛弱不堪的那一天。

    而那一天,即將到來!

    元瑜強撐病體,被侍衛抬著朝,發表講話,穩定人心,并宣布大魏臣民必須遵守議和條款,然后帶頭捐出內庫的金銀錢帛,用于支付賠款。

    翌日,又下旨令眾多貴族和門閥依品階捐獻田谷馬匹牛羊等,有人不滿,私下和人腹誹了幾句,被侯官曹察知,元瑜竟誅滅了對方九族。

    疾病纏身的痛苦,壯志未酬的遺憾,兵敗如山倒的壓力,以及來自楚魏和談造成的精神的羞辱,讓元瑜變得愈發的多疑且殘虐。

    這樣瘋狂的殺戮暫時壓制了朝中反對的聲音,可也激起更多人的不滿,暗地里各種矛盾在瘋狂的堆積。

    鄴都像是裝滿了黑天雷的巨桶,飛來一點火星,就會炸的粉碎。

    只是誰也不知道,究竟這點火星,會從哪里飛來?

    “常侍,我們該怎么辦?眼看太子起復無望,二兄就要從監國變成太子,只等著父皇龍馭賓天……我哪里還有機會,沒機會了……”

    五殿下元克近來心情大壞,元瑜的病自彭城之戰后越來越重,朝政幾乎交給了二殿下元敦全權打理,連鄴都的乞丐也知道過不了多久,元敦會榮升太子,然后繼承皇位,成為大魏之主。

    密室之內,何濡還是那副淡然的樣子,道:“不到最后一刻,勝負未知,殿下稍安勿躁。”

    他看向王良策,道:“崔伯余任總編纂的國史,前不久剛撰寫完成,你看過全卷了嗎?”

    王良策點點頭,道:“這還是五殿下去找二殿下說情,我才提前從著作令史閔彪手里拿到了全卷。”

    “找到什么問題了嗎?”

    “沒什么大問題,若非說有瑕疵,也就是將鮮卑族早期的某些風俗習慣記錄下來,沒用曲筆避諱,寫的太直白了……”

    王良策不以為意,道:“我聽聞,當初主讓崔伯余接手國史編纂時,曾強調一定要秉筆直書,關乎朝廷起居、國家得失等方面多依據事實,符合編史的大體,沒違制逾矩之處。”

    何濡的目光滿是戲謔,笑道:“連你都覺得他寫的太直白,那些被他整的怨聲載道的鮮卑人,會不會覺得悲憤填膺呢?”

    王良策一愣。

    何濡又說道:“我在江東時,聽徐佑評價崔伯余:善于謀國,不善謀身。他的死因,就在這八字之中。”

    元克驚道:“崔伯余?他現在位極人臣,冀州的漢姓門閥皆是臂助,勢力之大,無人可及,怎么可能會死?”

    “月滿則虧,這是天地之道,誰也無法違背。“何濡道:“康靜死后,崔伯余專擅朝權,目無余子,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說,坊間甚至傳唱元與崔,共天下的讖謠……驕傲自滿,正是他的取死之道。”

    “崔伯余是很厲害,沒人殺的死他,能殺死他的,只有他自己!”

    “良策,接下來你依計行事。殿下,要對付元敦,必須先除掉崔伯余。而殺他的唯一機會,就是國史,你要配合良策,在鮮卑貴族里煽風點火,造出聲勢……”

    “嗯!”元克露出破釜沉舟的兇光,道:“我知道,勝負在此一舉,拼了!”

    過了兩天,王良策約著作令史閔彪飲酒,大夸特夸國史撰寫的好,有司馬遷、班固之風采,不虛美、不隱惡,堪稱東漢以來第一史……

    閔彪被夸的暈頭轉向,心里也頗為自得,幾杯酒下肚,聽王良策道:“良史只存于宮中,由皇族覽閱,仿若明珠暗投,衣錦不能還鄉,可惜可嘆!”

    “是啊,這話說我心坎里了!”閔彪雙手擊掌,大有知己之感,道:“前些時日,我勸尚書令,將國史刻在石碑,立在通衢要道,供世人欣賞品鑒,豈不快哉?”

    “若當真如此,我要準備十斛酒,日夜流連忘返了……”

    “哎,尚書令認為這樣做耗時耗工,所費太大,還在猶豫……不過,我看他近來心思略有松動,當是有機會的。誰想彭城大敗,又要賠償江東島夷這么多錢物,估計是徹底沒指望了。”

    王良策道:“也是,國家危難時,一切從簡……這樣吧,不如多印一些,贈與百官和貴戚,至少也得讓他們知道尚書令和閔兄耗費的心血……”

    閔彪喜道:“妙!”

    王良策趁機道:“你去說服尚書令,我請五殿下去說服二殿下。主病重,現在二殿下監國,只要他同意了,就萬事大吉。”

    “行,咱們說定了,我明天去見尚書令……”

    太極殿。

    崔伯余和二殿下元敦在談話:“監國,這三十人皆是品才兼優,可為冀、定、相、幽、并等五州諸郡的郡守之職……”

    元敦皺眉道:“起家就為一郡之長,怕是不合規制……那些郡有空缺,還是先從在職已久的官員們選出,他們勤勉治民,尚未酬功,尚書令舉薦的這些人,應該從郎吏做起,歷練之后,擇優拔擢……”

    崔伯余堅持要這三十人當郡守,元敦無奈,只好同意。

    他根基太淺,只能依附崔伯余才能坐穩監國的位子,可以說朝廷真正當家的人,是崔伯余!

    回到尚書省,崔伯余遇到了閔彪,聽他一番提議,覺得可行,于是撥了百萬錢的專款,命他立即辦理此事。

    有錢好辦事,閔彪征收了鄴都所有的印刷廠,不出半月,國史印刷兩千卷,分送各貴戚門閥百官的宅院,多余的直接在神壇外搭了遮雨避風的木棚子,放在里面,供行人翻閱。

    然后,元克出動,借小范圍的聚會,故意把國史的秉筆直書說成丑化鮮卑祖先,果然傳出去后,大家先入為主,一看就是這么回事,激起了鮮卑貴戚的滔天之怒,紛紛進宮告狀。

    病榻的元瑜不勝其煩,恰逢何濡進宮,問起他對這事的看法,何濡突然跪地,叩首道:“請主屏退左右!”

    元瑜疑道:“此間都是我的腹心,可對我言之事,皆可讓他們知道……”

    何濡鄭重其事的道:“月前,崔尚書舉薦三十人,出任冀、定、相、幽、并五州三十郡的郡守,監國先是反對,可崔尚書固執己見,監國便同意了。這是名單,三十人全是漢姓門閥出身,甫一入仕,就是郡守。我認為此舉彰顯了二害,一,監國毫無節制崔伯余之力,坊間有人稱元與崔,共天下,起因就在于此。二,陛下推行漢化,是要鮮卑族和漢族融為一體,不分彼此,皆是大魏的子民。可崔伯余現在的所作所為,卻是為了打壓鮮卑人,不顧損害朝廷利益,也要提拔漢人。比如這三十個郡的太守之位,其中有十八個郡,都有為官多年,考績為品的鮮卑人可以擔任,可他一意孤行,到底是居心叵測,還是誤解了陛下的意圖,臣不得而知。”

    元瑜的臉色變得極其難看,眼神逐漸陰冷。

    “再如這本國史,不錯,陛下是說過,要他秉筆直書,他在開篇記載了獻明帝死后,賀后被其父昭成帝收娶,所以賀后前后所生既有獻明帝之子,又有昭成帝之子,諸子既互為兄弟,又互為叔侄,這無可厚非,氏族外婚制,是在當時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里的必然選擇。可崔伯余萬萬不該,前面記述了此事,后面卻把此事放在漢人的儒家人倫之下進行衡量和拷問。他通過這樣的對比,顯得鮮卑人不合常道,有悖人倫,羞辱鮮卑族是蠻族和禽獸,不如漢人的尊貴和高雅……”

    “夠了!”元瑜突然來了力氣,猛砸床鋪,道:“不要說了!”

    “臣還要說!”

    何濡抬起頭,一字字道:“崔伯余自稱張良,算無遺策,他怎會無緣無故的干出這樣的蠢事?臣斗膽猜測,他想借機詆毀鮮卑代曹魏而立國的合法性,他想要漢人重新掌控北朝的土地,他要造反!”

    “來人,來人!”

    元瑜臉龐扭曲,暴戾之氣,讓人望而生畏,道:“抓崔伯余來見我,抓他來見朕!朕要問問他,究竟什么樣奶水,才能養出這樣的狼崽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臺城,靜靜的瞪著元瑜走向生命的終點。

    最新網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襄汾县| 达尔| 刚察县| 武强县| 右玉县| 阿鲁科尔沁旗| 错那县| 金华市| 宝鸡市| 高雄市| 龙门县| 丹巴县| 镇沅| 灵宝市| 江津市| 桐乡市| 沙湾县| 大冶市| 包头市| 屯昌县| 克什克腾旗| 青铜峡市| 龙门县| 静宁县| 江阴市| 南川市| 余姚市| 阿坝县| 元江| 定边县| 南通市| 南昌市| 稻城县| 巴南区| 达孜县| 聂拉木县| 淅川县| 莲花县| 金华市|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