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徐平的話,李參一時沉默,過了好一會才道:“都漕,自你到京西路,一直都看顧我,我心里感激。? 我不是進士出身,能夠做通判,已經(jīng)極不容易,更進一步,實話,我也不敢去想。州里錢糧考較太差,板子落到我的身上來,我沒有話。但是,都漕何必要抓住李相公不放?他是元老重臣,你報上去朝廷也不會貶他的官,于他無分毫影響,反而落了面子。如今朝里呂相公對京西路,特別是對都漕不懷好意,這個時候,有李相公這樣的老臣兩句好話,對都漕可是大有益處啊!”
徐平看著李參,突然笑了笑:“我主一路漕憲,考較州縣錢糧,是我的分。各州是如何便就如何,如果我從中上下其手,別人會如何看我?憲職,若想要讓人信服,第一是要廉,這一點上我問心無愧。第二是要公,若處事不公,出去的話就沒有人信了。我若是對孟州不聞不問,京西路其他各州縣長官如何看我?我的考語還有用嗎?呂相公對京西路心懷不善,我先需要的就是京西路官員同心協(xié)力,與我共渡難關(guān)!李相公話在朝里是有分量,但這分量,在我看來,還遠遠比不上京西路官員齊心的分量。”
這回答顯然是出乎李參意料之外的,他最怕的是徐平因為去年李迪的怠慢而含憤,沒想到徐平想的是要爭取京西路官員的支持。可這種支持,有用嗎?
兩人地位不同,想的方向便就有差別。對徐平來,朝里有皇帝的支持,李迪這樣一位前宰相的支持就可有可無,并不能給他人帶來什么直接的好處。他需要的,是李迪出面支持京西路的新政。但問題是,李迪已經(jīng)表示過自己反對了,現(xiàn)在正是反對的結(jié)果,徐平不從嚴(yán)處置,怎么能夠突顯新政的必要性?
見李參還要再講,徐平舉杯道:“我們且飲一杯,邊喝邊講。”
把酒杯放下,徐平又道:“清臣,其實你想過沒有,李相公或許并不會想讓我輕輕放過?”
李參一愣:“怎么會?一位前宰相,一位前樞密使,治下在路考評最差,顏面何存?”
“孟州和襄州,錢糧最差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椋瓦B晏學(xué)士轉(zhuǎn)述的呂相公的話,都是京西路各州縣官員普遷一官,不包括孟州和襄州。天下皆知了,掩飾又有什么意義?襄州張?zhí)灸抢铮赡苁钦嫦胛逸p輕放過。他是武人,又一向圓滑讒佞,有這種想法并不奇怪,而且還真地有可能貶官。可李相公不同啊,狀元出身,曾為帝師,你的不錯,即使我的考語上到朝廷,大多也不會貶李相公的官。但李相公自己臉上掛得住嗎?”
李參沉默,久久不語。仔細想一想,讓徐平一個輩拉一把,李迪還真丟不起這個人。
徐平又道:“而且天下皆知,李相公性直,一是一二是二的性子,若是知道我們兩個私里在這里商議這種事情,只怕先容不下我們!”
李迪為人是粗疏一些,性子直來直去,剛正不阿,李參讓徐平拍這種馬屁,那是擺明了要拍在馬腳上。被呂夷簡排擠出朝堂,最重要的是給趙禎留下了能力不行的印象,最起碼在趙禎看來李迪能力是遠遠不如呂夷簡的。但在趙禎心里,對李迪的忠心沒有絲毫的懷疑,是他最信得過的那一批人。趙禎初為太子,李迪為太子之師,這種關(guān)系可不是其他人比得上的。所以徐平和李參都認(rèn)為,不管這次考評如何,李迪的官位不會受任何影響。
想了許久,李參最后嘆了口氣:“或許都漕的對吧,只是我這兩年受李相公大恩,這種結(jié)果心里總不是滋味。”
“人貴相知,清臣能得李相公看重,是難得際遇,這樣想也不奇怪。好了,不這些了,我們飲酒。等這兩天巡視過孟州,便就與我一起回洛陽城,安心立那萬世法吧。”
轉(zhuǎn)運使出巡,在一地最多不能過五天。連來回路上的時間,徐平這次離開洛陽,最多不過十天的時間。這幾天剛好讓其他人員在洛陽先城整理一下思路,等徐平從孟州巡視回去之后,便就要開始力做事了。
林素娘因為身孕,到嵩山祈福去了。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辭,動了晏殊的長女與她一起同行,無事可做的晏殊,也便跟著一起去了。
同樣有女兒,徐平很理解晏殊。這個年月,女兒一旦出嫁,尤其是嫁與富弼這樣的官員,到處游宦,父親真是不知何年何月再能與女兒見上一面。這個長女自就是晏殊最最疼愛的,這次有機會,自然要盡量多相聚。換作徐平,如果有一天盼盼嫁了人,碰到這種時候只怕也是舍不得,別是去河南府治下的嵩山,要去泰山也跟著去了。
夜?jié)u漸深了,的寒冷,旁邊火堆的大木已經(jīng)燒透,火勢正旺,把周圍烤得暖烘烘的。火上的豬肉滴下油來,滋滋啦啦地響,不時冒起一股清煙。
把一塊到處流油的肉吃下肚,徐平擦了擦嘴,心滿意足地道:“都孟州的豬肉天下第一,真不是虛言。我在中牟有處莊子,養(yǎng)羊養(yǎng)馬,也養(yǎng)牛養(yǎng)豬,去年讓莊里的人特意到孟州來買了些豬崽回去,也不知道養(yǎng)得怎么樣了。若是養(yǎng)得好,京城的人可有口福了。”
李參道:“都漕的莊子我也聽過,起來那處莊子在附近州縣也是遠近聞名了,不知多少人想學(xué)著也建一處呢。不過學(xué)的人多,可沒聽有人真能學(xué)到精髓。”
徐平笑道:“有什么精髓可言?我那處莊子,就是自己家里的一個的營田務(wù)。將來王君貺回到京城,職事清閑了,建那么處莊子輕而易舉!”
聽了這話,李參笑道:“若如此,我倒是有些羨慕王君貺的職事了。”
“不用羨慕,這次只要把京西路的施政理清楚,寫出書來,你就什么都明白了。世間事只是不去想,不去做,真去想真去做了,便也就沒什么難的了。”
徐平的莊園其實也沒有什么秘訣,關(guān)鍵還是他那些從前世帶來的技術(shù)技巧,最重要的當(dāng)然是理念。他的莊子是按商品經(jīng)濟的運行規(guī)律建的,這個年代的地主有幾個能想通這一點?都恨不得自己莊里的地什么都產(chǎn),什么都種,賺錢能力自然就不行了。
徐平和李參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一邊的譚虎忽然道:“呀,那莫不是李相公來了?”
徐平聽了一愣,急忙站了起來,轉(zhuǎn)身看去,只見一頂青羅傘正進了院子。8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