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游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羨慕。
——吉賽貝·托納多雷(意大利寫實電影流派的新貴導演)
在實際的戰斗中,羅馬士兵的重標槍用單手投出,最大投射距離約六十英尺,但很難達到這么遠的理論射程;作戰時,整隊或者數隊士兵一齊投出,這樣可以取得最大的心理威懾效果。
羅馬士兵為了提高重標槍的命中率,有時也為了增加投射距離,他們會在重標槍的木桿上繞一根繩索,并在投射的霎那間用勁一拉,使他們射出的標槍旋轉著向前飛去。
倘若正好穿透敵人的盾,盾失去作用,持盾的士兵只好聽憑羅馬士兵沖上來用短劍砍刺;如果重標槍的入射角為45°以上,能穿透胸鎧和頭盔,直接將敵人射殺。
之前羅馬軍隊中的羅馬青年軍,在于蠻族軍隊交戰拼殺的時候;羅馬青年軍們射出的標槍雨,總是可以給沖上來的蠻族戰士以極大的心里震懾,并且取得不俗的射殺效果。
重標槍的實際價值可不止這些,它還有另外一個意義重大的作用;那是使用重標槍的士兵,完可以把重標槍握在手里當作一支威力強大的近刺長矛來使用。
這在實戰中的意義是非同一般的,一旦沒有長槍兵配合的羅馬軍隊陷入了敵軍騎兵的進攻;羅馬士兵手中的重標槍,可成為了他們唯一可以抵御敵軍騎兵沖鋒的武器了。
羅馬軍隊中的青年軍和重步兵,遭遇這種意外情況的時候,可以利用自身靈活的機動性,即刻構建方盾和重標槍配合的長矛盾墻,以應對突襲而來的敵軍騎兵。
起初,重標槍只是短劍的輔助兵器;作戰時,羅馬青年軍推進到接近敵人時便一齊將重標槍投射出去,緊接著,他們抽出腰間的短劍跟敵人進行近戰搏殺。
當他們拼殺得精疲力盡時,羅馬重步兵便上來替換,羅馬青年軍下去休息;進攻在一條很寬的戰線上展開,一場戰斗中通常要進行好幾個批次的替換。
按照白峰制定的羅馬軍團編制,羅馬青年軍在投入戰斗之前,還將會有一隊專門投擲重標槍的羅馬輕步兵,來到戰線的最前方,對即將到來的敵軍進行數輪標槍投擲。
羅馬輕步兵、羅馬青年軍、羅馬重步兵,這三個兵種的默契配合,是羅馬軍隊三線戰陣的核心所在,也是白峰制定羅馬軍團大隊編制的基標準。
每一名羅馬士兵都是按進攻戰的要求配備武器,并進行訓練的,這一點也是白峰嚴格劃分蠻族軍隊各個兵種的原因所在;只要可能,羅馬軍隊的指揮官總是力圖先發制人。
所謂的先發制人,不僅是要讓己方軍隊占據戰略上的優勢,更要讓己方的軍隊在戰斗中處于進攻者的位置;相比于前者來,后者的作用更為重要,那才是決定一場戰斗勝負所在的關鍵。
而后者,則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羅馬軍隊的指揮官,一般只需要考慮如何盡可能的先發制人取得勝利好了,戰略上的事情不是軍隊指揮官該考慮的了。
短劍的啟用和由百人隊組成的高度機動的軍團的發展,使歷史上的古羅馬軍團進入了作戰效能最高的階段;這種高度機動的軍團取代了早期的方陣隊形,成為了戰場上的主宰者。
古羅馬依靠這種軍團沖出了亞平寧半島,經過一系列幾乎很少吃敗仗的戰爭,征服了整個地中海地區,直到將羅馬帝國的統治范圍擴張到了亞細亞和大不列顛。
羅馬面戰爭系統的存在,讓白峰可以直接坐享羅馬人數百年積累而來的軍事成果;繁多的系統兵種,只需要白峰制定一個相對合理的編制,可以爆發出羅馬軍團異常強悍的作戰能力。
雖然羅馬面戰爭系統給白峰提供了無數強有力的羅馬兵種,但是羅馬軍隊在兩個方面的劣勢卻始終存在;第一是缺乏嚴格意義上的長槍兵,第二則是缺乏強有力的騎兵部隊。
提到羅馬人和他們的帝國,所有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有著赫赫武功的羅馬軍團;而談及羅馬軍團,大家則必然會想到短劍與大盾牌以及投擲用的重型標槍。
這個配置,也成為了所有人對羅馬軍團認識上,極具標志性的武器組合;但是,真實的羅馬軍團真的只需要劍盾組合,可以打出稱霸地中海的帝國霸業嗎?
在歷史上,羅馬人確實喜好使用重型標槍投擲殺敵,再使用短劍進行肉搏;基于這樣的作戰模式,羅馬士兵在數次著名的戰役中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并一次次將帝國偉業推向前方。
于是,重標槍、短劍和方盾的武器配置,便成為了羅馬人武力昌盛的標志性符號;甚至,讓不少人產生了一個錯覺,覺得重標槍、短劍配方盾,是冷兵器時代最為有效的近戰裝備。
早在羅馬士兵用上了我們熟悉的重標槍、短劍與方盾之前,羅馬人采用的是希臘式的戰術和武器裝備;羅馬軍團的起源大約是在公元前6世紀,瑟維爾斯?圖利爾斯把阿特如斯肯人、羅馬人還有拉丁人部落組成的聯邦進行統一規劃。
這種新的軍事制度,打破了原先軍隊按照不同部落來源劃分的老辦法,而是根據財產多寡來進行編制;這樣,不同等級的士兵,按照規定負擔不同級別的武器裝備,承擔相應的作戰任務。
采取希臘式裝備的精英部隊之下,還有二到四等公民組成的步兵;他們的裝備在防御面積和裝備樣式上略有不同,但這些都不妨礙他們配合軍事精英以傳統的希臘方陣模式作戰。
由此可見,羅馬人在最初是選擇希臘式的長矛方陣作為其主要戰術選擇的;但是,相比大海東面的正統希臘軍隊,羅馬人在很多方面還是差了不少,或者只學習到了皮毛而沒有學到精髓。
羅馬軍隊缺乏嚴格意義上的長槍兵的基礎,也是在此時奠定下來的;從這個時候開始,羅馬人對長槍兵的認識走上了誤區,以至于羅馬面戰爭系統中羅馬派系都缺乏真正的長槍兵。
歷史戰車進入到公元前4世紀的時候,橫掃地中海沿岸的高盧人攻破了羅馬人的首都;羅馬人使用了長達兩個世紀的蹩腳仿希臘戰術,至此徹底被終結了!(83中文 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