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望意味著孤獨。名望仿佛商店櫥窗里陳列的水晶,你被安置在那里展覽,供人欣賞,馬路上所有的過客都瞅著你,可是任何人都不能接觸你,你同樣也無法接觸任何人。
——莫拉維亞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原則,這不僅是白峰未來將羅馬城推向文明世界的策略,也是羅馬城在荒蠻大地上的崛起中所采取的基策略,其具體的意義是這樣的:
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在實際運用上,可分為兩個范疇、四個層次;“伐謀”和“伐交”屬于“不戰”思維,“伐兵”和“攻城”屬于“慎戰”思維。
其一,“上兵伐謀”是指依靠謀略運用,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綜合運作,不待對立雙方矛盾激化即先期解決爭端。
其二,“其次伐交”是指當矛盾已經顯現時,動員國和有關國家的力量,顯示決心,造成壓倒優勢或力量制衡,輔之曉以利害,經過折沖與妥協,達到不訴諸武力而達成戰略目的。
其三,“其次伐兵”是指動用部分軍事力量,在敵方政治、經濟重心之外解決敵人,以便把戰爭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其四,“其下攻城”是指在上述三項努力無效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即攻取敵方戰略要地乃至部領土。
必須承認,在兩股勢力的軍事對抗中,完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結局,即使處于優勢與主動地位的一方,也是不容易實現的;羅馬城與西尼王國的戰爭,是最明顯的例子。
從布狄卡女王孤注一擲的橫渡滄羅河進攻羅馬城,到弗朗西斯負隅頑抗的死戰到底;羅馬城的崛起,從來都不是通過不戰而屈人之兵來實現的,戰爭手段往往是爭霸途中無法避免的途徑。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戰略目標都需要通過戰爭的手段來實現;如何盡可能的避免戰爭的發生,然后通過戰爭以外的其他方式來實現戰略目標,這才是發展的最佳途徑。
昔日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秦國,憑什么成為終結戰國的最后勝利者;軍事上的強大,是秦國得以戰場稱雄的關鍵,但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才是秦國得以稱霸天下的關鍵。
張儀之才,經天緯地,僅憑一張利嘴,為秦國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犀首之能,可組五國聯軍合縱攻秦,結果卻還是敗于張儀的口舌之下,讓秦國以一己之力滅五國聯軍!
是五國聯軍,實際上也可稱作六國聯軍或者三國聯軍;因為五國以外的義渠國也參與了聯軍對秦國的進攻,而原五國之列的楚、燕兩國實際上并沒有參與真正的出兵進攻。
以當時秦國的國力,秦軍再強大也不可能抵擋的了韓、魏、趙、楚、燕五國聯軍的進攻;正是秦國將凌駕于軍事之上的外交手段運用的爐火純青,這才有了五國聯軍的慘敗和秦軍的大勝。
某種程度上來,羅馬城現在的擴張軌跡,與秦國的擴張還是有些相似的;同樣都是以近處的勢力為對手,以遠方的潛在對手為聯盟對象、或者保持表面上的和平。
與羅馬城有戰事在先的東部聯盟,是羅馬城不可能的聯盟對象;盧西部落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決定了羅馬城無法與對方結盟,因為羅馬城與盧西部落之間差不多部被東部部落隔斷了。
值得慶幸的是,滄羅河這個天塹的存在,讓羅馬城可以憑借自身強大的海軍艦隊,徹底封鎖東部聯盟和盧西部落的南下通過;這樣一來,羅馬城在戰略上處于了絕對的優勢地位。
于是,與羅馬城近在咫尺的維特部落,成為了唯一能夠在軍事上威脅羅馬城的潛在對手;更為嚴重的是,羅馬城與維特部落之間,可沒有滄羅河這個天塹來隔斷了。
這也意味著,只要維特部落的統治者,對羅馬城或者西尼王國產生了進攻的念頭;羅馬城和西尼王國,會面臨被敵軍大舉進攻的風險。
先發制人而后發制于人的道理,白峰還是明白的;無論維特部落會不會主動發起對羅馬城,或者西尼王國的進攻,白峰都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將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
能夠同外交和非戰爭手段解決的問題,不是戰爭狂人的白峰都會盡可能的用這些辦法來解決;比如,當初羅馬城在面臨布狄卡女王的軍事威脅時,對周邊部落采取的一些列征服措施。
那個時候,以羅馬城的軍事實力,直截了當的派兵消滅那些部落還是可以的;但是,基于上兵伐謀的原則,白峰還是先禮后兵的想要通過金幣和其他手段,來盡可能的拉攏那些部落。
最后,實在無法用非戰爭手段來解決問題的時候,白峰才動用武力來征服了這些部落;如果羅馬城征服這些部落的時候還動用了武力的話,那么塔西亞部落的歸順,是純粹的外交手段了。
白峰用獵豹軍團和塔西亞軍團,兩個軍團的軍團長之位,換來了加米利奧斯和加圖斯父子的傾力支持;這才有了塔西亞部落聯盟的和平并入羅馬城,并成為羅馬城的直屬城鎮。
當然,塔西亞部落聯盟之所以會那么順利的并入羅馬城,這其中涉及到的事情遠非表面上看起來的那么簡單;換句話來,這完是白峰一開始布下的一個局,后來的并入只是順理成章。
即便是這樣,白峰也沒有虧待加米利奧斯和加圖斯父子,甚至那些被逼加入塔西亞部落聯盟的議員們,也都受到了白峰的優待,在羅馬城有了屬于他們更好的舞臺。
從來不是一個心慈手軟之人的白峰,之所以會將一切都做的那么理所當然,其目的不僅是為了盡快壯大羅馬城的實力,更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維護羅馬城內部的穩定。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這句話,作為羅馬城總督的白峰并不反對;但是,身為統治者的他,更為信奉另外一個原則,那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這個世界,永遠是那些有腦子的人的舞臺;懂得運用謀略的人,才可以在這個世界中有屬于他的立足之地,單純的武力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83中文 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