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潛意識里,人的**一直是處于壓抑的狀況,社會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規則使人的能**時刻處于理性的控制之中。uukla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猶太心理學家、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大軍統帥格納公爵的許可和軍團長吉斯卡爾的支持,讓白峰的計劃得以順利實施;跟在第七聯隊后面的第八聯隊填補上了第七聯隊的空缺,埃文斯的第十聯隊后面則多了第七聯隊。
滿編將士數量高達兩千七百人的第七聯隊,實際上是第四十軍團規模最為龐大的聯隊;其他各個聯隊的滿編人數,一般在兩千人左右,上下浮動的數量不會超過一百人。
每個軍團最受重視、戰斗力最強的第一聯隊,只是在將士素質和裝備質量上稍強一籌;比如第四十軍團的第一聯隊,他們的編制人數并不比其他聯隊多,都是同樣的兩千人左右。
帶著自己的第七聯隊來到大軍最后方以后,白峰立即命令第七聯隊的將士們停止行軍,就地安營扎寨;不明所以的博內拉等人,也不敢忤逆白峰的命令,當即就安排將士們搭建營寨。
簡易的臨時軍營,只需要一些木柵欄和帆布帳篷就可以搭建起來,是行軍途中最方便、最快捷的選擇;僅花費了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這座臨時軍營就出現在了馳道附近的空地上。
今天是推行新式戰陣的第一天,白峰并不打算對這些剛剛成為帝國正規軍的將士們提出多高的要求;他們的首要任務,是學會如何用羅馬青年軍的標準行軍陣型來前進。
每隊人數高達一百六十人的羅馬青年軍,行軍時是四人并排前進,兩名將士左右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五十厘米,前后之間的距離保持在八十厘米,整隊羅馬青年軍構成一個長長的矩形陣型。
行走在左右兩翼的兩排八十名青年軍將士,他們手中的盾牌必須時刻向外;這是為了盡可能的避免遭受敵人弓箭偷襲而采取的預防措施,中間的兩排青年軍將士只需正常持盾即可。
一旦羅馬青年軍在行軍途中遭受敵人襲擊,兩翼的青年軍將士會立即構筑兩道保護中間袍澤的盾墻;前后兩端的青年軍將士同樣也會構筑盾墻,轉瞬之間就可以形成防御力超強的盾陣。
處于盾陣中央的青年軍將士們,會迅速做好投入戰斗準備;要是敵軍過于強大,他們就會舉盾協助外圍的袍澤維持盾墻,要是敵軍實力不強,他們就會成為反擊敵軍的突擊力量。
羅馬青年軍的行軍陣型既具有堅固的防御性,又具有極強的攻擊性,確實是最適合軍隊行軍的最佳陣型;所以,白峰現在要讓第七聯隊的將士們,學會羅馬青年軍的行軍陣型。
博內拉、卡羅爾、達倫、列儂等四位大隊長,好歹都是在戰場上與敵人搏殺過的老兵;即便他們沒有能力改善帝**隊原有的行軍陣型,但卻不妨礙他們看懂羅馬青年軍的行軍陣型。
尤其是在有白峰親自解和羅馬青年軍的現場演示的前提下,眼前一亮的博內拉等人自然力協助羅馬青年軍的將士們訓練他們麾下的將士;就這樣,第七聯隊的新式戰陣推行拉開了序幕。
要想學會羅馬青年軍的行軍陣型,第七聯隊的將士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站軍姿;沒有嚴格的軍姿訓練作為基礎,任何強大的戰陣都無法發揮作用,哪怕這種戰陣是羅馬人數百年的積淀成果。
看似簡單的軍姿訓練,其實是異常艱難的;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整齊劃一的陣型絕對是劃時代的產物,訓練嚴格的戰陣軍隊迅速將散漫的自由軍隊淘汰。
以往帝**部的預備兵源,必須要經過近乎于嚴苛的軍姿訓練和陣型訓練才可以轉化為帝國常備軍;這次是危急的局勢,讓帝**部放松了標準,將沒有經過軍姿和陣型訓練的將士送上戰場。
明眼人都知道,新組建的八個軍團根就是帝國派到落日要塞的炮灰部隊;真正決定勝負關鍵的帝國精銳之師,是克萊斯特公爵麾下的那四個皇家軍團,他們才是帝國的王牌部隊!
而白峰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改變這些炮灰的命運,讓上位者眼中的炮灰部隊在戰場上生存下去;只要他們可以熬過幾次激烈的戰斗,那他們就會成長為戰力超過普通常備軍團的精銳之師!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白峰原想要用三天時間,教會第七聯隊將士們使用新的行軍陣型,可將士們的訓練進度卻是令白峰感到失望不已。
僅是一個軍姿訓練,就浪費了整整兩天寶貴的時間,結果還沒有練好;望著始終無法跟上羅馬青年軍節奏的將士們,緊皺著眉頭的白峰決定用更激進的辦法來敦促第七聯隊的將士們。
軍姿訓練的第二天晚上,白峰將第七聯隊的所有將士都集結在軍營的中央,然后向他們宣布了一項新的命令:
今后的訓練中,聯隊以中隊為單位進行比試,表現最好的中隊,將士們的軍餉提升為每月三枚金幣,第二和第三分別為兩枚金幣和一枚金幣,其他中隊的軍餉不變;其中,表現最差的三個中隊,在軍餉不變的前提下,還必須承擔搭建臨時軍營的任務。
白峰一直堅信,有競爭才會有壓力,而壓力是促使人進步的動力;事實證明,白峰的這種想法和做法是極為正確的。
在第三天的軍姿訓練中,之前表現平平的各個中隊,在重賞的刺激下變得積極起來;軍營內的訓練氛圍,也一下子變得熱火朝天起來,將士們激昂的訓練口號響徹整座軍營。
因為格納公爵的認可是有附屬條件的,所以白峰不得不在第三天的訓練結束以后,率領第七聯隊的將士們拆掉臨時軍營,向著前方數十里以外的大軍追趕而去。
追趕大軍的行軍途中,白峰開始讓第七聯隊的將士們以中隊為單位,嘗試著模仿使用羅馬青年軍們的標準陣型行軍;反正他們也都沒有正式學習過,只需要差不多形似就可以了。
如此周而復始十二天之后,順利完成軍姿訓練的第七聯隊將士們,已經能夠熟練的使用羅馬青年軍們的標準陣型行軍;僅從行軍陣型上來來,他們與羅馬青年軍之間是很難區分的。
不過,學習時間尚短聯隊將士們,還是無法與羅馬青年軍相比,甚至連相差無幾都做不到;根據白峰的演習實驗,只學會了行軍陣型外在的聯隊將士們,在面對危險的時候還是慌亂不堪。
但緊迫的時間,逼著白峰只得在繼續加強訓練的同時,開始讓羅馬青年軍傳授聯隊將士們羅馬軍團的三列戰陣;相比于前者,后者才是羅馬軍隊在野戰中最強大、最靈活、最重要的戰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