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不知為什么,在我小的時候,我極力裝得象個大人;而當我已經不再是小孩的時候,我又希望像個孩子。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來島通總的悲劇在于,他所投靠的織田家族已經有了九鬼嘉隆這樣的海賊大名存在;這就意味著,失去來島根基的來島通總,哪怕有著主力未喪的來島水軍在手,依舊不能得到織田家族重視。
想當初與九鬼嘉隆洽談投誠的,可是織田家族位高權重的重臣瀧川一益,而給來島通總牽線的卻是剛剛晉升織田家族部將的羽柴秀吉;不管瀧川一益和羽柴秀吉的未來如何,最起碼現階段他們之間的地位懸殊是非常大的,羽柴秀吉可比不上瀧川一益。
坐擁熊野、來島兩大水軍力量的織田家族,已擁有大和帝國最強大的水軍力量;緊隨其后的,自然是有能島、因島、小早川三大水軍力量的毛利家族,其他家族的水軍規模固然不錯,但與織田家族和毛利家族比起來,差的那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雖然其他家族的水軍規模不如織田、毛利兩大家族,但有些家族的水軍大將,卻是能力并不比大和水軍三雄差多少的優秀將領;比如,武田家族的水軍總大將向井正綱,大友家族的水軍總大將若林鎮興,三好家族的水軍總大將安宅冬康,北條家族的水軍總大將楮原景宗等等。
此外,里見家族的岡本隨緣齋和正木時忠,長宗我部家族的池賴和,河野家的忽那通著;這些出身水軍將領世家的水軍大將,對水戰的精通也尋常將領可比。
相比較而言的話,佐渡島上那些各自為戰的松散海盜勢力,無論是規模上,還是戰斗力上,都差了許多;就算是這樣,在嚴重缺乏強大水軍的北陸道,佐渡海盜依舊是海上最強水軍勢力!
在詳細了解佐渡海盜勢力的實力之前,納姆斯更關注的還是大和帝國各式常規戰船的戰力;類似于織田家族那樣,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財力打造出來的鐵甲船,則不再納姆斯的關注范圍內。
因為從織田家族打造七艘鐵甲船至今,整個大和帝國的鐵甲船數量仍是七艘;由此可見,鐵甲船的打造到底有多難,這種非常規特種戰艦的數量稀少,納姆斯準備日后再深入研究。
現如今的大和帝國戰船,性能由小至大來看主要分為三種,即小早、關船、安宅;這三種戰船都是平底的漿船,主要動力是船槳,風帆是其輔助動力,平時用帆戰時用漿。
這三種戰船的尺寸都不大,最小的小早基本只有十米左右,關船形式倒是各異,但最大不會超過四十米,最大的安宅基本是關船的火力防御加強型,尺寸差異并不會很大。
這種類型戰船的主要結構是在船舷豎起木板進行防御,大型戰船會在船底上搭建封閉式船艙,形成一種奇特的箱體結構;其主要的進攻方式是弓箭和火箭,以及接舷白刃戰。
由于沒有龍骨,使得這三種戰船的遠洋能力基本為零,抗沖擊能力極差,上下合體的結構也使得戰船重心不穩,抗浪性極差,也無法配備重型火器;再加上大和帝國境內極度缺乏硬木,使得戰船的船體非常脆弱,經受不了沖角戰術。
這種類型的戰船唯一的優勢就是機動性較好,近距離接舷能力較強;不過,總的來說是非常不適合進行海上交戰的,就連近海交戰都極為勉強。
由于戰爭的客觀需求,大和帝國各大家族在無法推進技術進步的條件下,只能采取橫行添加功能的設計思路以提高戰船的作戰能力;所以,大和帝國的這三種戰船其實本質都是以最初的小早為底盤,不斷擴大體積堆疊建筑載具的產物,這就導致了這三種戰船并無本質上的不同。
所謂“小早”既是小型關船的略稱,“早”字在大和帝國的意思是快,因此小早一稱很形象地描寫了這種戰船的特征,又小又快;問題是,這個結構大和帝國用的時間有點太長了!太廣了!
天皇掌權時期大和帝國就用這種戰船,天皇無權時期也用這種戰船,三百年前用這種戰船,現在還在用這種戰船,這就比較令人無語了;數百年的時間,大和帝國在戰船技術上竟然沒有任何進步,只是隨著戰國時代不斷地堆大了體積而已,繼而出現了大和帝國各家族水軍的主力戰船關船。
關船取的是“海上關所”的意思,不過在納姆斯看來,關船這么袖珍的關所也就只能在內海和近海欺負一下漁船;一旦來到深海,只需要一個海浪打過來,關船能不能漂在海面上都是問題。
如果說大和帝國大名之間的戰爭是村長打仗,是歪曲事實和刻意貶低的話,那么說大和帝國各大家族的水軍交戰是舢板打架,還真沒有太大問題,甚至可以用描述貼近形象來形容。
關船的基本構造可以理解為在小早上面加了個箱型船體,看上去像是在一塊木條上放了一個盒子;這種設計趨勢可能早在天皇掌權時代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其緣由可能是為了提高水戰的遠程武器的射程,在這一邏輯的推動之下不斷加高加固船體,最終形成了這樣獨特的箱型結構。
至于大和帝國各式戰船中體型最為龐大的安宅船,其呼稱來源似乎已經沒有人能夠說的清楚;連納姆斯俘虜的那些船長,也對安宅船的船名來歷不太清楚,他們只知道安宅船是最強大的戰船。
當然,這些船長們口中對安宅船的水軍最強戰船稱呼并不名副其實,因為織田家族的鐵甲船已經取代安宅船成為了大和帝國真正的最強戰船;不僅如此,在納姆斯看來,所謂安宅船基本就是在關船基礎上再加大加粗加厚而已,較之關船并沒有什么特異之處。
不過,這種連靈活性的唯一優勢都失去的大型戰船,也確實不是大和帝國各大家族水軍的主力戰船;行動笨拙但又體現龐大的安宅船,一般只是作為水軍指揮船的象征式存在罷了。
在這種奇特的艦船構造之上,大和帝國水軍的戰術也被大大地限制了,始終停留在古老海戰的三大套路之上——弓箭、放火、白刃;在內海相對平穩的水勢中,一堆盒子漂著對射,近了就扔炮烙燒船,然后登船肉搏。這基本可以概括大和帝國水戰的全部戰術了,無不充滿了落后的色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