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城原是外面砌著磚石,中間是土坯的方形關城,南北長三百多丈,東西寬一百多
丈。rg南北門都有甕城,城外地護城河寬四丈余、深一丈多。衛城西面地寧海門距離大連灣海岸一里多,
東門外幾十丈便是山地丘陵,只有中間是一條官道和平地,大連衛城便像一把鐵鎖,守衛著身后的大連
半島。
這樣地地形,對夏遠來極為有利。只要掐住大連城正面四五里許的平地,便可以將建奴擋在外
面,建奴若是要從東面的丘陵山地迂回,便會喪失騎兵地優勢,夏遠有十足的把握,可以用步兵在山
地對其大量殺傷。
隨后,大量的物資從蓬萊送到大連灣的碼頭。其中最多的便是日照衛水泥廠生產的水泥,以及并不
怎么均勻光滑的鐵條。緊接著,蓬萊軍的隨軍工夫們開始用一種當地百姓從來沒見過的方式開始建造
壁壘。
首先將鐵條折彎,做成自己想要的形狀和大,然后再用木板在外圍箍住,做成骨架。第二部再在
水中拌入從未見過的類似石灰似地粉末和石子,把它們填充進鐵骨架中。待完干透之后,再去掉木
板。遼民們發現,這樣做出來的泥板子十分堅固,比石頭有過之無不及。
于是在大連城北門外,以及東西兩側的平地上。到處是忙碌地人群,在城西,一道“z”字形的城墻
輪廓,從海灣延伸到西城墻。城墻的軌跡呈奇怪的波浪狀,一共有兩處折角的凹入,兩處凸起,然后與
大連衛城的北城樓連到一起,這是類似于棱堡地設計,敵人想要進攻凸起處。投入兵力有限,想要進攻
凹入處,就得承受兩側城墻上攻擊。
東面在官道外側,也是拉出了類似的城堡墻基,一道墻與大連城東墻平行,然后折向東側的矮丘,
那里將建成城堡的制高點。兩座城墻將官道往中間一夾,在不影響平時通行的時候,任何軍隊想要通
過這里,就要遭到兩面城墻上的打擊。
幾百個工匠領著上萬的遼民勞工。有的在工地上挖地基。整理土地,壘城墻;有的在專門辟出來地
地方攪拌石子水泥、澆注預制水泥板;有的在伐木、采石、采砂、打土坯、燒磚。為了將建奴擋在大連
之外,為了不再回去過那豬狗不如的日子,大家都是憋足了勁頭干活,兩側的城墻每天都要高出一大截
水泥的作用在這個時候顯露無疑,不僅砌墻時能作為最好的黏合料,還可以將不規則的石頭澆注起
來,將石子澆注成方塊,使筑城的速度大為加快。
此時,大連聚集一萬多軍隊,兩萬多遼民。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每天消耗的物資都是天文數
字。筑城所需要的水泥、鋼鐵、糧食和物資等都要從蓬萊運來,但是,夏遠認為,光靠這樣輸血不行,還得自己能造血。
大連屬于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產區內丘陵地為棕壤,土質瘠薄,不太適合農作物的生長。不過在平川地有鹽漬化草甸土,卻因此培育出優良的母草。主要牧草為禾科的白茅、黃背、野谷草、狗尾草以及菊科草等,豆科牧草極少,牲畜喜食。因此,大連出產一種優良的馬匹——大連馬。
大連馬體質干燥結實,性情溫馴,結構勻稱,體型優美。肌肉豐滿。四肢干燥,關節明顯,管部較長,肌腱分明,富有彈性,球節大而結實,蹄大適中,蹄質堅韌。具有結構勻稱,挽力較大,速度快,持久力強,耐粗飼等優點。是一種既可以充當畜力,又可以充當戰馬的優良馬種。騎兵將領張鼐一到
大連就找來了兩匹大連馬試騎,試過之后,立刻向夏遠建議大量飼養大連馬。有鑒于未來建設強大騎
兵的需要,夏遠也立刻同意了張鼐的建議,在人手和物資都相當緊張的情況下,抽調人手,挑撥物資
在大連建立軍馬廠,同時,還挑選了一批健壯的優良種馬運回蓬萊繁育。
大連地下礦藏資源豐富,以非金屬礦居多,尤其石灰巖蘊藏量大,分布廣泛。于是夏遠緊急從海
陽衛水泥廠組織了三十名熟練的技術工人,領著一幫對水泥一無所知,但是卻有用不完力氣的遼民在金
州燒制水泥。經過一番精心選址,熟練的技術工人們認為在大連城東面的大孤山一帶石灰石豐富,且容
易開采,于是決定在大孤山擇地修造水泥廠。水泥廠暫時還不能為城堡的修建帶來幫助,一旦建成,卻
可以憑借技術和石灰石原料的優勢,實現規模生產,在滿足大連需要的同時,或許也能成為大連向外銷
售的優勢產品。水泥廠廠址的東面,大孤山臨海的海灣,則準備修建一處港口,接收從旅順口轉運過來
的物資,將來水泥廠的水泥,也可以從這里運出去。
當然,要想是這些物資流動起來,從大孤山開始,連通水泥廠和大連城的道路就必須要打通,而這
三處連成一條線,也就將大連半島牢牢地鎖在身后。大連還有一些鹽場,夏遠也立刻派人也開始組
織人手重新整理,恢復生產,雖然產量有限,起碼可以保證大連地區數萬人的需要。
遼南原的人口不多,魚蝦及貝類還算豐富。漁民們的收獲,多少能緩解食品的壓力。此外,明軍
還搶占了附近的一些島嶼。如大連東面海上的廣鹿島、大長山島,以及周圍不知名的島嶼。這些島
嶼目前只能用來簡單的屯墾,以及作為漁民的停靠點,好在尚可喜的水軍被被兩次黃海海戰摧毀以后,
建奴在遼南也沒有水軍,只要安排一些屯兵駐扎屯墾,便可以確保對這些島嶼的控制。
為了維持大連的秩序,夏遠將大連的遼民部歸并為幾個部分,建奴百姓統統去石灰廠開山采石
頭,什么活辛苦,什么活危險就讓他們干什么。
漢人百姓凡是軍戶,取精汰弱。強壯的編成大連營,作為援遼軍的后備,大概有兩千多人,負責維
持地方上的秩序,其中一部分分駐各島。
凡是匠戶,包括軍匠、民匠,都編入工匠營,分派到各個工廠、工地,從事與職技藝相關地工
作。實在是大連暫時用不到的。也隨著放空的運輸船送往蓬萊,交給孫和京、沈履素安排。蓬萊和日照
衛的工廠,對工匠的需求量也很大。剩下來的,部編入工役營,安排從事農活、打漁、煮鹽、采石,
以及建造城堡等其他雜役。
為了安撫從遼南各地涌到大連的遼民,夏遠還從曾國藩那里剽竊了幾首歌謠,第一首名叫《莫逃
走》,用以激勵遼民包圍家園誓死抗爭。
除此以外,道德層面的凝聚力對軍隊建設無疑更為關鍵。于是,便有第三首歌謠《要齊心》。
夏遠在大連搞這么大的動作,駐扎在榮興的鑲紅旗阿魯山早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只是消息傳到赫圖阿拉,卻遲遲沒有回信兒,這可把阿魯山給憋壞了。于是他立刻找到碩托商議進攻大連一事。
碩托不以為然道:“還打南蠻呢,大清國就要變天了,你還不知道?”
“你是皇上?”阿魯山用詢問的語氣道
碩托點了點頭,答道:“赫圖阿拉如今是瑪法(爺爺)、十二叔、十四叔、大阿哥豪格四人臨朝處理政事了,明皇上的龍體堪虞。”
阿魯山忽然興奮起來,“如果這樣的話,瑪法(爺爺)和十四叔、大阿哥是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了。難道我們兩紅旗真得會變兩黃旗嗎?”
碩托搖了搖頭,道:“瑪法早就年老體衰,沒有爭位之心了。再加上天聰九年那件事之后,瑪法就徹底對皇位不抱任何希望了。”
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征服察哈爾蒙古的巨大勝利之后,林丹汗的皇后率領族人歸降后金。結果卻引發了后金王爺貝勒們一段搶老婆的風波
當時皇太極命諸貝勒在前來歸附的察哈爾蒙古貴婦中挑選中意之人,代善看中了富有而美貌的蘇泰太后。但因蘇泰太后是濟爾哈朗的妻妹,皇太極已先許給濟爾哈朗而不能答應代善,便退一步讓他娶囊囊太后。代善卻嫌囊囊太后窮,娶了有錢的察哈爾汗女泰松格格。
事情該就此告一段落,代善卻不肯罷休,仗著自己是皇太極之兄,是國中大貝勒,此后又多次提出要強娶蘇泰太后為妻,皇太極一直不準,代善于是耿耿于懷。3。這不滿很快勾起了代善多年埋藏在心里的怨恨,有怨恨就得找出氣口,出氣的機會來就來,幾乎就在同時。
諸貝勒選娶察哈爾蒙古貴婦時,豪格娶了伯奇福晉,這一下惹惱了他的岳母大人——哈達公主莽古濟。
莽古濟是努爾哈赤與繼福晉富察氏袞代所生的女兒,是莽古爾泰的同母妹、德格類的同母姐,皇太極的同父異母姊。初嫁哈達貝勒武爾古岱,所以人稱哈達公主;天命末年夫死,后嫁蒙古敖漢部瑣諾木杜棱。莽古濟與前夫所生兩個女兒,一個嫁給岳托,一個嫁給豪格。她一聽豪格又娶一蒙古貴婦,便生氣地:“我女兒還在,為何又令豪格娶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