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回大螺城的鄭梉可真是坐困愁城了,敵情不斷,都不是好消息,北江陷落,北寧告急,安沛陷落,池也危急了,最麻煩的是明軍的水師已經進入和紅河口。艾能奇軍已經攻克太平、南定,一路沿紅河逆流而上,眼看就要打到自己的大螺城了。鄭梉心里很清楚,憑借自己現在的六萬軍隊,是無論如何守不住螺城的,難道就這樣放棄嗎?
這時,鄭梉手下的一個大臣李隕石的道:“當年中原是宋朝的時候,宋軍入侵我國,我的先祖國公李常杰在如月江布防,最終打敗敵軍,今日北寇尚未渡過如月江,大王何不效仿呢?”
鄭梉此時有些亂了方寸,便道:“你知道當年李常杰是如何挫敗宋軍的嗎?”
李隕石答道:“不瞞大王,我就是李常杰將軍的二十四代孫。”
鄭梉大喜,道:“如果你能效法你的祖先打敗北寇,那么我就讓你繼承李常杰的爵位,食邑萬戶。”
“多謝大王。”李隕石拜謝道:“此戰的關鍵是能否組織敵軍的水師進入內河腹地,臣以為可以請荷蘭人幫忙。”
鄭梉被李隕石一提醒,才想起南部紅河口一帶還有荷蘭雇傭軍五百多人,軍艦三艘,分別是荷艦奇威號、納雪嘉勒號、威肯德布克號。“王這就派人去南部請荷蘭人來幫忙。”
大明鴻德四年八月二十日,明朝和莫朝集結和駐扎在從如月江渡口到巖駢山長約三十公里的戰線上。參與作戰的部隊從最初的十三萬減少到了九萬人,其中絕大部分都用來守備后方,防止逃竄到深山老林中的黎朝殘余部隊襲擾后方。
如月江上來有七座木橋和三座石橋,但是此刻都被軍拆除了。并且李隕石還在如月江的上游準備了許多滿載大石頭的木筏和火船,只等明軍渡江時,就從上游釋放木筏和火船。同時,李隕石還調集了一百多艘大船只和三艘荷蘭戰艦前往京泰河河口,試圖阻止明軍水師南下如月江口。
明如月江大戰爆發
明兩軍隔江相望,明軍陣中,陸軍總指揮李定國正與艾能奇、劉文秀等人一起看一份由錦衣衛提供的情報北宋熙寧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宋軍出國界,向李朝的首都交州城進發。”
李定國讀的是一份關于北宋熙寧年間北宋與安南交戰的史料:北宋熙寧九年北宋的南征軍進入交趾境內,和李朝軍隊的第一個戰役,是177年1月初的決里隘之役。決里隘是李朝軍隊的一個扼守地點。郭逵派遣騎兵將領張世矩去攻擊敵人的這個軍事據點。交趾人用戰象拒戰。宋軍使用強力的弓弩去射這些戰象和敵人,用大刀去砍斬這些戰象的鼻子。這些有的受到射擊,有的被砍斬了鼻子的象群,掉頭回奔,自踐其軍。宋軍乘機進攻,把敵軍打得大敗。宋軍不只占領了決里隘,而且乘勝攻拔了桄榔縣。
宋軍1月1日抵富良江(今紅河),兩軍決戰李軍戰船四百余艘在江南阻住水路,宋軍不能渡,郭逵和趙卨便分遣兵將伐木制造發石機攻打又依燕達建議,暗遣軍設伏山間,逐步減兵,示弱誘敵李常杰中計,傾數萬眾渡江出擊,宋軍伏兵盡發,步騎合擊,趁其帆折檣摧之際,選精兵乘大筏猛攻,大敗交趾軍,擊殺數千李朝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戰死,左郎將阮根被俘中國史籍和欽定史通鑒綱目都贊成此
“如月江,又名如月渡……!”李定國的目光定在此處
“如月江?”艾能奇、劉文秀等人也湊了過來,“咱們現在所處的地方不就是如月江嗎?”
李定國趕緊大聲念道:“宋軍初抵如月江,遭李常杰襲擊,損失千余人但關于這場戰役的史料僅見于南史籍如大史記書和欽定史通監綱目,中國史籍無相關記載。”
艾能奇催促快,“二哥,快念下去啊。”
李定國無奈地搖了搖頭,“沒有了。”
“沒有了?”劉文秀大失所望
李定國道:“但是富良江之戰的經過到時描述得很詳細。”
劉文秀道:“可咱們現在是在如月江。”
艾能奇道:“那到也未必,如果如月江之戰是一場決定性的大戰,且安南人大勝的話,他們一定會大書特書。如此寥寥數字,明如月江之戰只是前鋒仗,重頭戲卻是在富良江大戰。”
“嗯!”李定國繼續念道:“在富良江的南岸,安南軍李朝停泊了戰艦四百多只,使得宋軍“欲濟不能,欲戰不得”。在無可為計的情況下,宋軍便打算在江中系一道浮橋,以次進兵。但管帶先鋒奇兵的人卻急不能待,便先從北岸搞到了一只木筏,渡了五百名士兵過江,對李朝部隊的竹扎的軍寨且砍且焚,然而找不見敵人。在這五百人登岸之后,又把空筏駛回北岸,準備續運救兵。不料在木筏離開南岸之后,敵方的軍隊竟從各方會合,共同擒殺宋兵,宋兵斷絕后援,眾寡不敵,陷入嚴重困境之中,有很多人被敵人擁入江中,其余則或死或逃,部潰滅。另有苗履率領的一支部隊,屯駐在郭逵的大營以西六十里的如月渡。李朝降將黃金滿這時也引導他們綽取捷徑,渡富良江而趨交州城。但方在前進,立即被郭逵追回。為的是不使他們再蹈那支先鋒奇兵的覆轍。經受了這次失敗之后,馬步軍都總管燕達認為應當將計就計去轉敗為勝。他還認為,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如果乘這次失敗而示之以虛弱,便一定可以誘使敵人到北岸來應戰。在宋軍做出一些怯懦懼戰的假象之后,敵軍果然決意出戰。敵軍在出戰之前,知道北宋派出的水軍船只已被阻截在東涇港口,未能駛入富良江內,卻故意派出一些間諜去設法欺騙宋軍,北宋水軍將領和斌、楊從先所率領的戰船,馬上就要到來會師了。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要使宋軍松弛戰備,也要使宋軍把溯江而上的李朝戰船誤以為是宋方的水軍。緊接著,李朝軍隊就出動了好幾萬人,鼓謀北上,迎戰宋軍。在北宋南征軍的前軍于接戰時又一次被敵人打敗后,郭逵急率親軍參戰,燕達也率軍繼進,這才把敵軍稍稍打退。隨后,騎兵將領張世矩、王愍也率領騎兵參戰,各處所設伏兵也一齊出動,才最后把敵軍打得大敗。敵軍將士陷沒在江水中的不可勝數,敵方的左郎將阮根被宋軍俘獲。”
艾能奇略加思索之后道:“看了這些前人的事跡,我覺得宋軍之所以沒有獲得勝,是因為水軍沒有能夠及時進入富良江,以至于前鋒孤軍奮戰,而后軍只能隔江干著急。”
劉文秀道:“我軍水師是由海霹靂施瑯率領,船堅炮利,應該不會重蹈宋軍覆轍。”
李定國搖了搖頭,道:“未必,我們的水軍船只龐大,未必能進入富良江的腹地啊。我到有個想法,可以效法當年的劉裕,以精兵強渡如月江,然后在灘頭立卻月陣。先尋得立足點之后,再以大軍渡江。”
艾能奇奇道:“卻月陣不是劉裕用來對付北方騎兵的嗎?”
李定國笑道:“用兵不能刻板,雖然卻月陣的初衷是用來對抗北方的騎兵,但是一樣都是在灘頭設立陣地,兩頭抱河,以河岸為月弦。劉裕那時用的是大弩,我們現在有的火槍火炮威力遠勝大弩,而面對的敵軍也不是鐵騎洪流,只要運用正確,就算沒有水軍協助也一樣能成事。”
“炮營……準備!”
又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炮營陣前疾馳而過,一百二十名操炮手急步向前,將四十門十二磅炮推到陣前,火捻子的亮光閃過,四十支火把已經被引燃,只等王樸一聲令下,操炮手就會毫不猶豫地用火把引燃炮膛上的引線。
“炮營……發炮!”
這一次,再沒有傳令兵從炮營陣前策馬疾馳而過,只有守在炮車邊上的四十名旗同時揮下了高舉的腰刀。炮手迅速以火把引燃了炮膛上的引線,然后疾步跑到十步開外,兩手捂耳蹲到了地上。
“呲呲呲……”引線冒著青煙迅速燃進了炮膛。
“轟轟轟……”
四十門大炮幾乎同時咆哮起來,一團團耀眼地火球從炮口呼嘯而出,熟鐵炮球呼嘯著從炮膛中飛出。
如月江對岸的安南軍前鋒緊張地簇擁在一起,盡管河灘地面上的土質相對松軟,炮彈跳彈的殺傷不會太大,只要是及時的閃避開就沒有什么大礙。但是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躲過呼嘯而來的炮彈,真可以是電光火石之間
等明軍炮彈呼嘯聲靠近過來之后,這些安南軍士卒立刻是傻了眼,對方的炮居然能打這么遠。在落點附近的人只要是四散跑開場面頓時是混亂了起來,眾人亂成一團,互相推擠。結果四十枚熟鐵炮球,沒有一枚落空,達到了最好的殺傷效果,血肉橫飛之后,就是凄厲的慘叫。
安南軍也有大炮,不過是仿自荷蘭的老式大炮,而且列在陣后,主要目的是用來在等明軍渡江時轟擊明軍所用。
李隕石大叫道:“快把大炮拉上來……快把大炮拉上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