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乘勝追擊,鄧子龍率領軍隊軍隊收復了灣甸、耿馬。而劉綴率領軍隊長驅直入,占領了隴川,俘虜緬甸丞相岳鳳。岳鳳投降后,緬甸軍隊一觸即潰,明軍一路收復了蠻莫、孟養和孟璉,孟密土司也宣布內附,阿瓦緬甸守將莽灼也投降了明廷。萬歷十二年(1584年)五月,緬甸軍隊再次入侵,攻占孟密,包圍五章。明軍把總高國春又率軍擊敗了緬甸的入侵。自此緬甸東吁王朝的勢力被趕出木邦、孟養、蠻莫等土司地區,叛國投緬的大漢奸岳鳳被押送京師處死,邊境地區的土司紛紛重新歸順明王朝,明緬戰爭以明王朝勝利告終。但是戰爭并沒有結束,萬歷十三年開始,由于朝政,明開始繼續被緬甸蠶食。最后一次戰爭在萬歷三十年爆發,明最終由于援朝戰役爆發,而緬甸由于東方暹羅的威脅開始講和,以明承認緬甸合法獲得孟養,木邦為條件,兩國恢復了正常關系。
為了向緬甸用兵,張遠首先派出使者,聯絡與緬甸有世仇的暹羅國大城王朝(阿瑜陀耶王朝)。來暹羅歷來就是中國的藩屬國,暹羅人也從來以此自豪。阿瑜陀耶王朝像素可泰王朝一樣,也格外看重與中國的關系,在整個明代,阿瑜陀耶就派使臣訪問中國11次,最多一年達到6次。從中國那里,他們得到了當時國際市場上利潤豐厚的絲綢、瓷器,中國也從阿瑜陀耶獲得了沉香、象牙、犀角等奢侈品。
16世紀以后,西方殖民主義勢力逐漸滲入暹羅年葡萄牙和阿瑜陀耶王朝簽訂了第一個條約,規定葡萄牙人可以在阿瑜陀耶城、丹那沙林、墨吉、北大年、六坤等地居住、經商和傳教年西班牙和暹羅簽訂通商條約年英國被允許在北大年開設商館年荷暹簽訂通商條約。自從西洋人以武力打開暹羅的國門,又適逢大明內亂,這才使得暹羅到處可見那些長相怪異的紅夷。
現在的阿瑜陀耶國王名叫巴塞通,他在夏宮以極為高規格的儀仗接見了大明使者禮部右侍郎李國助。
暹羅國的夏宮即邦巴因王宮,帕昭巴塞通國王于163年開始修建的。整個邦巴因王宮以建在一個人工湖中央的一座金碧輝煌的亭柵為中心,亭柵為典型泰式建筑“三尖頂”式,亭尖如同一頂金色王冠,由數十根金色柱子撐起,矗立在漣漪的碧波之上,是夏宮的標志。宮殿不遠處是一座御花園,花園北面是一座中國宮殿式建筑,名威哈甲隆殿,中文叫天明殿,泰國式建筑埃薩旺貼帕耶阿殿,為木結構建筑,屋脊有雙龍戲珠、丹鳳朝陽等裝飾。
李國助在巴塞通王的引領在夏宮里游覽了一番,贊道:“這些景物讓使以為回到了大明呢!
巴塞通笑道:“我暹羅與大明一樣友好,歷來仰慕大明的文化昌盛。這些年來納貢斷絕,其實是有難言之隱啊!
“哦?”李國助故作詫異狀
巴塞通道:“我國西有緬甸不斷大舉入侵,東有安南不斷蠶食我國邊疆,現在那些大鼻子的西洋人也來乘機巧取豪奪,王是焦頭爛額,束手無策,想訴苦都沒地方!”
李國助佯怒道:“這些浪子野心之徒,趁我明室之亂。奪我屬邦,實在可恨,我大明天朝為爾等父母之國,豈可坐視不理!”
巴塞通大喜,暗道等的就是你這句話,于是巴塞通和李國助秘密簽署協議,由大明出兵幫助暹羅驅逐不法的西洋人和針對緬甸的局勢同盟
李國助回國之后,巴塞通國王立刻召見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的商人代表,告訴他們暹羅即將修改原先與他們簽署的條約。修改的內容涉及限制傳教士人數,增加各國商人經商稅收、禁止各國在商館駐扎武裝人員等等。那些西洋人一貫在暹羅橫行慣了。見原懦弱的巴塞通王居然一下提出了那么多要求,他們又哪里肯接受。于是,雙方不歡而散。
隨后,這些西洋商人聚在一起商議,要進行一次軍事行動來震懾一下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國王。
其后幾天,一股傳言迅速的暹羅各地傳開。國王巴塞通王受到西洋人地軟禁,已經失去了行動自由,那些所謂的通商條約等等,都是巴塞通王受到了西洋人地脅迫,而不得不簽署的。國王人正通過秘密途徑要求暹羅人起來反抗西洋人,回歸大明正統。在北大年,這則消息的傳播尤為廣泛,而且相信的暹羅百姓也十分的多。不為別的,只因為北大年地區是西洋人為禍暹羅的重災區。
北大年(Patani),又稱大坭(Tani)、佛打泥,在馬來半島東岸,即今天的吉打(Kedah)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后,壟斷海峽貿易,苛政暴斂,華商受到排擠,相率轉移到北大年。漳州人張某為那督,在當地經濟有相當大的影響世紀中葉,北大年號稱“中國海盜逋逃偷安之所!睆V東海盜何亞八、鄭宗興、林道乾等都曾流寓北大年。林道乾聚集廣東、福建流民余人,從事海上走私與貿易,北大年女王招其為婿,招納華人為大臣,鼓勵華人移殖,使北大年成為華人居留最多的地區之一。華人在暹羅的海外貿易中扮演代理人角色年,暹羅國王委到海外貿易的代辦官員、倉庫員和會計員為華人。雖然如此,當地華人與當地暹羅的關系十分融洽,大家相安無事。
但是這種平靜被西洋殖民者的到來打破了,自從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北大年開設第一家商館之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殖民者紛至沓來。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幾乎壟斷了這里的貿易。大量的暹羅和華人手工業者、商人紛紛破產,變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民。
十一月八日這天,一名被荷蘭商人擠兌到破產的暹羅商人在把資產部賣給荷蘭商人之后,在荷蘭商館門前的大樹上上吊自盡,留下妻子和一雙兒女,十分可憐。這個矮可憐的暹羅女人請求荷蘭商館門口身材高大的荷蘭士兵幫助她把還掛在樹上的丈夫尸體取下,好讓自己將遺體運回去安葬。
荷蘭士兵壞笑著答應了她請求,他不是爬到樹上割斷繩索,而是用火槍向吊在尸體脖子上的繩索射擊,只要將繩索射斷,尸體就會落到地上了。
一槍
兩槍
三槍
荷蘭人的子彈部射在了那可憐的破產商人的身體上,其中一槍明顯是故意射向尸體的下體部位的
可憐的寡婦明白了,這是荷蘭人在故意侮辱自己丈夫的尸體啊。于是她發瘋似的撲向那個荷蘭士兵,要和他拼命
噗……鋒利的刺刀捅進了寡婦的胸口,隨即伴隨一條血箭被拔了出來,瘦的寡婦仰面栽倒,右手拼命地伸向還掛在樹枝上的丈夫
暹羅人徹底被激怒了,他們發瘋似地以原始的武器沖擊著荷蘭商館。他們不懂得什么戰術,只曉得一味莽撞地發起攻擊。隨著槍聲的不斷響起。來多的暹羅人倒在商館精美的金屬柵欄外,但卻有來多的暹羅人義無返顧地踏著同伴的尸體繼續前進……
一個生活在北大年當地中國人鄭宇提出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應當采取長期圍困的辦法。暹羅人接受了這一提議,將荷蘭商館圍了個水泄不通。而更多的暹羅人也增援了上來。到九日晚,自發參與圍困商館行動的人員已經達到了一萬七千人。
停泊在附近水域的荷蘭戰艦,得到商館被圍地消息,立即派出了三百名士兵增援。同時向最近的西班牙、法國、葡萄牙和英國艦隊求援。在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后,為了共同的利益,西班牙、法國、葡萄牙和英國,答應了荷蘭人的要求,向北大年派出了共計兩千五百名士兵。
“傳言果然是真的啊!”中國商人鄭宇對北大年的暹羅人和華人道:“西洋人派了這么多軍隊來,顯然是要來抓走國王的啊。”
暹羅人率先喊道:“我們要保衛國王,保衛暹羅!
鄭宇道:“不錯,雖然我們是明人,但是在北大年已經生根落戶了,我們也是半個暹羅人呢。我建議,咱們每家每戶出一個男丁,拿起武器來抵擋西洋人,同時派人去軍營里向咱們的暹羅官兵求援,如何?”
北大年的華人向來以主意多,點子多聞名,暹羅人也覺得鄭宇的話在理,于是便開始自發的組織起來。
子夜時分,西洋聯軍二百五十人的先頭部隊進入了北大年城區,這些驕橫的殖民者認為只要火槍一響,那些土著人就會嚇得四散奔逃。誰知道,從他們踏入城區的第一步開始,就立刻遭到了原始的土槍、弓箭、石塊和梭鏢的襲擊。幾乎每一棵樹后,每一扇窗后都藏著一個虎視眈眈的暹羅人。這支先頭部隊在付出了三十多人的傷亡后,不得不狼狽退回到了海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