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朝大御廚 正文 第兩百七十五章:四面八方

作者/只為消遣懂嗎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面對明軍的兩路夾擊,他隆的對策是先打東路軍,因為莽達看來,那六萬暹羅兵可以忽略不計,自己真正的對手只是李定國率領的六萬明軍。自己帶著自己的十萬象兵出征,以多打少,一定可以勝利的。一番精心選擇之后,莽達把決戰的地點選擇在了塔尼河附近的一處平原。這里的東面是一片原始森林,西南是塔尼河。除了幾處丘陵以外,地勢非常平坦,非常適合于象兵的大規模展開。

    李定國聽到這個消息,一面派人速去調運船只,一面率領部隊開赴塔尼河,在河西岸扎下了大營。在營地,李定國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對岸裝備齊備,陣容嚴整的緬甸軍隊。他隆也看到了李定國的主帥營帳,就親自坐鎮在對岸重點防守。李定國仔細觀察了河面和兩岸地形,深知渡河不易,特別是他隆人駐守的這一段河道,根不可能渡過去。即使自己麾下的大明勇士不怕犧牲,他們的馬也不行。因為他隆的大象就在水邊把守著,那些怪模怪樣的龐然大物和它們那怪聲怪氣的吼叫,把戰馬嚇壞了,甚至當馬群在河邊飲水時,老遠地瞅見大象,都要嚇得調頭就逃。雖然在此之前,李定國將明軍戰馬和暹羅軍的大象放在一起,希望戰馬能克服恐懼,但是結果還是失敗了。

    大明鴻德五年一月八日,渡河要用的船只很快就運到了,暹羅人的士兵們是把船只折卸開,大的拆為三段,的拆為兩段,然后裝上大車運來的。李定國這時把部隊分成三部分,悄悄作了一番吩咐,開始行動了。只見塔尼河西岸,不是騎兵就是步兵,一隊接著一隊往不同方向出發。河面上,明軍和暹羅軍的船只頻繁地航行。

    這一切似乎都在預兆著敵軍似乎在尋找著合適的時機和地點,隨時準備渡河。他隆不敢疏忽,也帶著象隊在對岸不停頓地來來回回奔走。這樣一連數日,天天如此,明軍軍還未過河,他隆的人馬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

    李定國把緬甸軍折騰了一陣后,又從四面八方把糧食及其它軍需物資源

    源不絕地朝大營運來。這樣,在他隆看來,很明顯,敵人因為受到阻擋,似乎準備在河岸上長期駐扎下去了。李定國甚至派人送信到河對岸,道:“我大明地大物博,糧秣堆積如山,我可以把十萬大軍在這里駐扎一年,閣下可以嗎?”

    他隆雖然知道這話未免托大,但是他隆明白,眼下是春天,雖然到了夏天河水會暴漲,明軍將更加難易渡河,但是自己卻等不了。因為北面還有一只吳三桂的大軍正在步步緊逼。“難道明軍真是故意在這里拖延時間,只是佯攻,從北方來的軍隊才是真正的主力?”他隆摸不清李定國的真正意圖,變得躊躇起來。然而,他隆沒有喘上一口氣,明軍又開始了夜間騷擾。

    李定國親率部分騎兵在河岸口左右馳騁,邊馳邊呼喊沖鋒口號,并且用盡一切辦法,故意搞得沸沸揚揚,一片喧囂,仿佛趁著夜幕掩護就要強渡的樣子。他隆再次緊張起來。但這種事進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后,他隆除了聽見高聲喊叫之外,并沒有發現敵人做出實戰動作。他由此得出結論:敵人并不敢真的渡河,不過虛張聲勢而已。從此以后,他隆不管對岸怎樣行動,怎么喊叫,總是呆在營房里再不出來了,大部隊也不再跟屁蟲樣被李定國牽來牽去。他隆只是在沿河各處派了哨兵。

    李定國看到他隆麻痹起來,于是開始邁出了下一步。頻繁地調動部隊的過程中,李定國偵察到塔尼河上游有一處地方非常有利于他的大部隊偷渡。這個地方距離他的大營不到3公里。在那里,塔尼河拐了一個大彎,形成一個半島狀的拐角,上面樹木森森,適合部隊的隱蔽,河中還有一個島嶼,也長滿了樹木,從無人跡,非常恰當地遮掩著對岸哨兵的視線。就是在這樣一個被選擇偷渡的地方,李定國事先也沒有忘記給對岸的敵人灌點湯,他讓士兵們點上篝火,大聲嚷嚷,一連搞了好幾夜,暗地里積極做著渡河的準備。

    一月十五日,塔尼河畔黑云滾滾,電閃雷鳴,大雨滂沱,河水咆哮,明軍和部分暹羅軍借老天的掩護把一萬步兵、三千騎兵都集中到岸邊正巧破曉之前雨過天晴,風平浪靜。

    執行這次渡河作戰的艾能奇對李定國道:“二哥,我渡河之后,如果他隆只率領緬甸軍部隊的一部分攻擊你們,而把另一部分留下防守河岸,而且還留下大象時,那你就不要動,如果他隆率領他的部大象向我攻擊,只有少量軍隊防守河岸,那你就可以力渡河。因為馬匹最怕的就是大象,其余兵力不會給我們造成多大麻煩。”

    李定國為艾能奇整了整衣冠,道:“三弟,多加心啊。實在不行就退回來,我們從長計議,況且北面還有吳三桂的兵馬呢!”

    艾能奇笑道:“這樣的大功怎么能讓吳三桂搶了?我去去就來。”

    因為隔著林木茂密的島,緬甸哨兵沒有發覺。但是,當明軍繞過這個島,就毫無遮掩,完暴露了,緬甸哨兵發現敵人真的來了,立即飛馬馳去向他隆報告。這時,艾能奇第一個下船登岸,其余的步兵、騎兵隨后也陸續下了船,艾能奇把部隊排列好,以戰斗隊形向前推行。哪知明軍前進不遠,猛然發現面前又是一條寬闊的江面。仔細搜索才發現原來這不是塔尼河東岸,只是塔尼河中又一個更大的江心洲罷了。由于地形不熟,這個島又大,因而明軍把它和東岸混淆起來了。

    “混賬……你們暹羅人常年與緬甸人交戰,難道不知道地形嗎?”艾能奇一把揪過暹羅軍將軍托尼賈賈,大聲喝罵道

    托尼賈賈一臉委屈,道:“我常年鎮守南方,沒有與緬甸人交戰過,天朝將軍實在是冤枉我了。”

    艾能奇無奈,眼見前功盡棄,暗暗叫苦不迭。如果完不成渡河任務而不得不從頭再來一遍,那就要費大勁。“拿長矛來。”艾能奇從一個暹羅人手里拿來一只長矛,插向水中試探深淺。還好,那個島和塔尼河東岸之間的水道倒不寬,水也不是很深。人跳下去,還能露出一個頭在水面上。只是一整夜的暴雨使得河水暴漲,水流很快。

    艾能奇估計他隆尚未在這里集中兵力,于是不敢耽擱,草草地選擇了一處地方,并且不畏艱險帶頭搶渡。這里的河水最淺處已經到步兵的胸脯,最深的地方馬匹只能把頭露出水面。

    且他隆收到哨兵來報,明軍在河灣處渡河。他特地來到陣前仔細觀察明軍和暹羅軍的陣營,發現大部隊正在河邊嚴陣以待。于是他隆認為這只是明軍的股部隊,是故意用來迷惑自己,好趁自己的大部隊去阻止渡河明軍時,在正面對自己發起進攻。

    “波洪察!”他隆喊道:“你率領三千兵馬、二十頭大象去河灣那里,消滅過河的敵軍。”

    “遵命,我王。”波洪察是一個典型緬甸軍人,從他名字就可以看出來。

    緬甸人只有名而沒有姓,其名字至少一個字,多的有六七個字。從名字上是無法判斷一個人的家族或家庭歸屬的。緬甸人很重視男女、長幼、尊卑的區分。為此,在每個人的名字前面都附加一個表示性別、輩份或社會地位的“前綴”。一般在男性的名字前面加“貌”。例如,一個男人的名字叫“丁倫”,時候大人和孩兒都稱他為“貌丁倫”;長大以后,與他年齡相仿和比他年輕的人稱他“郭丁倫”,長輩可以叫他“郭丁倫”,也可以叫“貌丁倫”;上了年紀或有社會地位以后,一般人都稱他“吳丁倫”,與他年歲相仿的人也可稱他“郭丁倫”,他人仍自謙地稱“貌丁倫”或“郭丁倫”。常用的尊稱中,“郭”意為“兄長”,“吳”除了“叔伯”之意外,還有“先生”的意思。此外,名字前面還可以加其他一些尊稱,如“波”意為軍官

    波洪察身材黑瘦矮,面目猥瑣,但是一看就是打過仗,見過血,在死人堆里爬過的老兵。

    好不容易爬上河對岸的明軍渾身上下都濕透了,這時又正好趕上晌午,火辣辣的太陽照在身上,周圍又一絲風斗沒有,裹在盔甲里的明軍士兵別提有多難受了。于是不少人都脫下了盔甲,好讓自己舒服一些。

    忽然,只聽對面傳來一陣陣嘶吼,須臾,對面樹林里邊沖出了二十頭大象。這些大象體型巨大,鼻子碩長,最滲人的是嘴邊居然還有兩顆長長的獠牙。雖然明軍士兵在暹羅軍中已經見過大象了。但是絕大部分人還只是聽,沒有真見過這種可怕的龐然大物,有些人的臉上,已經開始露出了畏懼的神色。

    最后面地那頭大象,體格格外巨大,背上背著的象塔上,赫然坐著波洪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海市| 玉林市| 三台县| 林甸县| 广饶县| 石狮市| 托克托县| 富蕴县| 内江市| 宣化县| 河南省| 舒兰市| 游戏| 莱州市| 额尔古纳市| 新宁县| 双桥区| 麻栗坡县| 高雄市| 陵川县| 泸州市| 海城市| 绿春县| 望城县| 扎囊县| 丹凤县| 台安县| 平舆县| 巴东县| 湘潭县| 永胜县| 涟源市| 靖安县| 精河县| 永靖县| 九寨沟县| 海原县| 彭阳县| 娄底市| 洞头县|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