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三國之坐斷東南 正文 第六十二章、歷史的輝煌

作者/邊隅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是的,我雖沒有真正的見過,卻聽過不少的傳聞。所以自從遷居這里,數百年來,才一代代前赴后繼,探尋外出的道路。”白建的聲音有些低沉。

    “那你看!”劉風催促道。

    “鎮長可知當年春秋戰國之事?”白建問道。

    “歷史我還是略知一二的,所以如果你想歷史的話,直接就行,不用擔心我聽不懂。就算不懂,我會開口詢問的。”劉風很直接的道。

    “那好,我就直接了。”白建頓了一下,“商周以前的歷史太過遙遠,不必多,軍隊的大發展就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周天子混一天下后,大肆分封諸侯,當時天下有數百路諸侯。大則地方數千里,則不足百里。然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犬戎攻破鎬京,平王東遷洛邑后,周天子就對這數百諸侯失去了控制力。”

    “國家大不一、人口不一,實力自然也就不同,有強有弱。而且經過漫長的發展,有得來強,有的則來弱。強者希望更強,弱者則希望圖強,于是開始改革。當國內的發展滿足不了需求的時候,就開始了擴張。春秋數百年,就是各個諸侯相互攻伐的過程。軍隊就是在這樣的一次次攻伐之中得到淬煉,從而有了等級的劃分。”

    “春秋數百年,先后崛起了五個大諸侯國,是為‘春秋五霸’。‘五霸’是個泛指,除卻齊桓公、晉文公以及楚莊王,其他幾個如宋襄公、秦穆公、吳王夫差、王勾踐等都有人認為不實,當然這不是我要的重,我想的是這些霸主地位的來源就是手中是軍隊。”

    “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后,齊國開始富庶起來,之后修武備甲,訓練出一大批精銳軍隊,所以能為諸侯之首,北卻夷狄,南退楚蠻,九合諸侯,成為春秋第一霸主。”

    “晉文公在外流浪十九年,始得回歸,所以他深知兵事之重要,即位后大力整頓軍隊,在楚國北擴過程中退避三舍,終于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成為中原霸主。不像齊桓公死后齊國大亂一場衰落下去,晉文公死后,留下的豐厚的家底,使晉國得以繼續稱霸中原。晉國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國家,前后達百年之久。”

    “楚國偏居南方,一向為中原諸侯所看不起,人稱其為‘蠻夷’。然則楚國的發展卻是得天獨厚,土地廣闊,人口眾多,士卒善戰,且周圍無強國與之抗衡,所以楚國能以子爵自尊迅速成為大國,獨霸南疆,并且在諸侯中第一個稱王。然則楚國進軍中原的道路卻頗為曲折,先是被齊桓公打敗,好不容易等到齊桓公死了,又遇上了晉文公,北上的勢頭生生被遏制數十年。直到楚莊王時期,一鳴驚人,打敗晉國,問鼎中原,成為名副其實的霸主。”

    “春秋初期,是軍隊的大發展的時期,這三個國家能夠稱霸,都有不下于十萬精銳軍隊的支撐。其他像秦穆公、宋襄公、衛莊公等,都是稱雄一隅之地,精銳軍隊也有數萬之眾。”

    “到春秋晚期,一大批諸侯國被其他強國吞并,諸侯國的人口、疆域不斷擴大,軍隊的數量迅速增長。經過常年的戰爭廝殺,他們發現了一群更為勇猛的士兵,稱之為百戰精兵。這個時候的戰爭已不像早期的打鬧,動輒就是滅國之戰,所以不由得諸侯們不竭力擴軍。”

    “百戰精兵的揚名是吳之戰。這兩個國家都處于長江下游,比鄰而居卻是世仇,經常發生在戰爭。吳王闔閭時期,任用孫武、伍子胥等良將,訓練勁旅,大敗楚國,攻入郢都,稱雄東南;到了夫差時期,更是曾經北上和齊晉爭雄,奪得中原霸主。”

    “可惜的是夫差好大喜功,導致后院起火。當初夫差將王勾踐和5多疲憊不堪的士卒困于會稽山上時,沒有一舉將國覆滅,導致后來勾踐復起。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勾踐臥薪嘗膽,終于恢復了實力。誰能想到,當初那5疲敝的士兵,戰后竟有成為百戰精兵。勾踐以百戰精兵為核心,重新整理了**隊,趁夫差北上之時,打敗吳**隊,攻破吳國,百戰精兵第一次揚名。”

    “當然此時吳國的精銳在外,百戰精兵的名聲還不被大眾認可。可幾年后,勾踐率領的以百戰精兵為核心的**隊再一次打敗數十萬吳國勁旅,終于名聲大振,終于徹底擊敗吳國,滅之,再沒有給吳國一機會。這就是百戰精兵強大戰力的典型事例,甚至有人‘三千甲可吞吳’,雖有些夸大,但卻更傳播了百戰精兵的名聲。”道這里,白建歇了一口氣。

    “什么嗎,這句話明明是后人的好不好,這個時候哪有這傳言!”劉風心想,卻是接著問道,“到了戰國時期又是怎樣的情形?”

    “到了戰國時期,形勢又是不同。以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為標志,預示著歷史進入戰國時代。這個時期,經過長時間的兼并戰爭,所剩國家只有十余個,各個諸侯的勢力都大大增強。隨著人口的不斷繁衍,各國的軍隊也不斷增多。以前集國之力不過數十萬軍隊,到了戰國,稍微規模大一的戰爭就有上百萬軍隊參與,精銳部隊已是攻城略低的主流,普通軍隊只能用來守城。”

    “戰國時期涌現了七個比較強勝的國家,齊楚韓燕趙魏秦,各自強盛一時。之前晉國強大稱霸上百年可不是吹噓,三家分晉后形成韓趙魏這三個諸侯國,都能各自與其他各國爭雄。即便是韓國勢弱,也處于七大強國之中。”

    “這一時期,也是諸子百家爭鳴的高峰時期,儒道墨法、縱橫、兵家、名家等等都著力宣揚自己的學,而想要實現他們的理想抱負,就需要有一個強權的支持。所以當他們成功入駐一國之時,便開始改革,變法圖強。”

    “這其中魏國最先改革,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樂羊、田文等人改革變法,魏國很快富強起來,大力發展軍事。尤其是吳起,作為兵家的代表,其練兵能力很強,以其獨特的訓練方法訓練出的軍隊稱之為武卒軍,人稱魏武卒,這些訓練成軍的魏武卒都是精銳,魏國巔峰時期,僅僅魏武卒就多達百萬。吳起在魏二十余年,與各諸侯大76戰,大勝64次,沒有失敗的先例,尤其是與秦國作戰,奪地千里,甚至魏國在這新國土上專門設置了西河郡,負責對秦作戰。這連連大戰下來,魏武卒涌現的百戰精兵就多達數萬人。所以后來吳起被迫離開后,魏國依然稱霸了數十年之久。”

    “其他各國也不甘示弱,百余年下來,齊國有鄒忌、田忌、孫臏,曾大敗魏國;趙國武靈王胡服騎射,國力大增,剪滅中山,北擴胡地,地曾千里;燕國昭王曾筑黃金臺,招賢納士,幾滅齊國;楚國自吳起變法后,守舊勢力被滅殺大部,亦開始強盛起來,兼之獨處南方,勢力增長很快;韓國雖積弱多年,亦有申不害,主政時期,諸國不敢侵韓;而秦國,自秦孝公時商鞅變法始,一直賢人不斷,所以能最終滅六國,統一天下。”

    “是戰亂,兵事的發展就快。到了戰國后期,戰爭已是動輒數百萬的大戰了。這么多人的廝殺,別是百戰精兵了,就是浴血雄兵都讓各國殺出來不少,有的高達數千人。在這樣的戰爭中,普通士兵基上就是湊人數的,精銳士卒才是常態,百戰精兵是主力,浴血雄兵是底蘊。”

    “舉個例子,以我最熟悉的秦國為例,秦國武安君您知道吧?”白建雖然口干舌燥,但見領主興致勃勃,只好繼續下去。

    “知道,殺神白起嗎?”劉風張大了嘴,他實在是聽得有些呆住了。前面還好,在他的理解之內,怎么到了戰國,變化就這么大呢?一個諸侯國精銳數百萬,百戰精兵數萬,戰爭動輒數百萬軍隊參與,尼瑪整個中國才多少人?不過想想這是游戲,又釋然了。游戲中的地盤明顯比現實大,人多一些也是必然。

    “武安君在秦四十余年,領兵征戰三十余年,大上百戰,未逢一敗,奪城7余座。他對大秦有兩方面的巨大貢獻:其一是殺敵。在武安君的指揮下,每次戰爭勝利,殺敵的數量都不在少數,最為著名的一次是秦趙長平之戰,戰爭勝利后,武安君坑殺趙軍數百萬,也就是這次戰爭,為他贏得了殺神的稱號。終其一生,殺敵超過千萬,名副其實的殺神,而且屠滅的大部分都是精銳以上的士卒。而正是因為他的做法,大大削減了各國的實力,所以秦國在后來才能統一六國。”

    “其二是練兵。武安君的練兵才能絲毫不遜色于吳起。在秦四十余年,前后訓練出數百萬精銳士卒。而且再加上他常年戰爭,這些精銳很多都成為百戰精兵,甚至浴血雄兵。最巔峰時期,武安君能聚齊數十萬百戰精兵,上萬的浴血雄兵。秦國后來能統一六國,與武安君留下的這支強軍有很大關系。”

    “只可惜,猛士不曾死于戰場,卻死于人之手。當武安君被賜死的消息傳到關東,各國舉國歡慶。此舉無疑是自毀長城,使得六國一統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到這里,白建長嘆了一聲。

    不知怎地,劉風覺得白建在道武安君時語氣不對,提到武安君之死有一種怨憤。他想不明白,又想聽這些“歷史”,就沒有太過思考。

    “后來呢?”他的腦海里還回味著這些傳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西乡县| 成都市| 宜宾县| 隆安县| 陕西省| 鄱阳县| 吴旗县| 日照市| 清苑县| 志丹县| 搜索| 唐河县| 乌苏市| 望奎县| 郯城县| 荣成市| 封丘县| 金湖县| 扎囊县| 明星| 任丘市| 辽源市| 山东省| 兴宁市| 金阳县| 湄潭县| 新营市| 库车县| 宁夏| 屯留县| 社会| 西安市| 巍山| 突泉县| 罗城| 康乐县| 大关县| 错那县| 宾阳县|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