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多謝書友“p仔冷淡”再次1打賞,成為第一個堂主,該加更,但因為國慶放假的時候可能有事無法碼字,這幾天一直在攢存稿,以防到時候斷更,欠下一章,國慶之后補上,國慶之后再多更一些。
——
在三國之中,王允算是劉風最為佩服的人之一。
王允家族世宦于州郡,乃是州郡冠蓋,并州不是什么大州,所以這并州望族冠蓋,太原王氏在整個東漢也算不得什么大族,也沒出過什么大人物。
王允自就顯露出不凡的才情,“少好大節(jié),有志于立功”,被人評價為“一日千里,王佐之才”。他未察孝廉,未舉茂才,是按著家里的慣例,從吏開始入仕的。因為按律強行捕殺黃門趙津而名聲大振,因而得入皇帝眼中,并未因為宦官的讒言而被殺,之后重新入仕,官職更是來大。
黃巾起義的時候,他拜豫州刺史,征辟了荀爽、孔融等一批名士,協(xié)助皇甫嵩、朱儁擊敗黃巾,收俘數(shù)十萬,但因為揭發(fā)張讓和黃巾賊通信的證據(jù),再次被宦官敵視,后來數(shù)次下獄,遇赦不赦,差身死。后來出獄后,不得已離開洛陽,變更名姓,流亡陳留、河內之間,知道劉宏去世、何進掌權,王允才來洛陽奔喪,何進想誅殺宦官,立即就重用王允,以大將軍府從事中郎,轉任河南尹。
劉風在洛陽的時候,和王允沒什么交流,就是何進被殺的第二天凌晨,他遇見過王允,一起進入北宮。而在那之前,劉風剛剛遇到任紅昌。
前面這些王允的履歷,劉風毫不在意,他對王允的佩服,是從董入京開始的。
董進京之后,大權獨攬,誅殺了許多反對的大臣,但王允卻隱忍下來,表現(xiàn)的很順從,因而官路亨通,一路從太仆、尚書令升至三公,代楊彪為司徒,而董更是把朝政之事都讓他處理——當然只是一般事務,決定大權的還是董。
史書上他“矯情屈意,每相承附”,董因此很信任他,從不懷疑。但王允就在董的眼皮底下,悄悄的進行著自己的動作。
他秘密與黃琬、鄭泰等一大批官員合謀誅董,基上,董任命的三公九卿部在內。他還曾以討伐袁術的名義,建議董,以護羌校尉楊瓚行左將軍事,執(zhí)金吾士孫瑞為南陽太守,領兵出武關,實際上是為了分兵討伐董,但后來可能董覺得不妥,就拒絕了這個建議,但對王允的信任依舊不減。
王允在董手下,隱忍兩三年,終于抓到機會,策反了呂布,一舉將董誅除,撥亂反正。
三國中,其隱忍的功力,在劉風看來,可以排進前三。而在劉風心里,排在第一的當然是萬年烏龜司馬懿,一直熬死了曹家三代,這才暴露出性。
這是劉風佩服他們的地方。
當然,佩服不等于喜歡,也許是受的影響,劉風對王允有很大意見。那么一好姑娘,就這樣被王允送進了火坑。
好吧,這只是史料上的歷史,而游戲中,董肯定不會那么傻乎乎的完信任王允,對其監(jiān)視、提防一樣都沒有少,雖然相對來,他對王允比其他人信任多那么一。
所以,王允活的很累,就連同僚之間的交流都心翼翼,生怕發(fā)生變故。
這次聚會的名義,是王允是生辰。
初看到這個由頭的宴請,劉風不由失笑。在中,幾年前的時候,王允接到袁紹的密書,就是以這個名義宴請諸公卿,然后才引出了曹操獻七星刀謀刺、繼而逃亡的事。游戲中劉風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是曹操出逃被玩家圍堵的事他還是知道的。
現(xiàn)在又是這個由頭,莫非預示著王允要行動了?劉風心想。
王允的府邸外,一輛輛車馬讓這個大宅外顯得熱鬧非凡,護衛(wèi)們是進不去的,只能在外面等著。騎馬追風等人雖經(jīng)常歷史名人無視而“惱羞成怒”,但還是樂此不疲的跟著劉風。不為別的,就能經(jīng)常見到歷史人物,那出去也是一大錢。
“致遠兄,你來了,”劉風才進了王允府邸的大門,呂布就迎上來,“我都等你好長時間了。”以前呂布看不起異人,但這段時間在董的吩咐下,陪著這位異人中的翹楚,呂布發(fā)現(xiàn)這異人除了實力低了些外,其他方面都還挺有意思,對于整天遠遠圍著他看的異人也不是那么敵視了。
“勞奉先兄久等了,你先進去就是,我們之間哪用在意這些節(jié)!”劉風道。劉風和呂布結交,從來沒有把主意打到他身上——因為智腦決不可能讓呂布這種強大人物,尤其是一方諸侯隨便投到玩家手下,倒是呂布麾下的將領如張遼、高順,劉風很有興趣。但可惜的是,呂布現(xiàn)在就相當于董的保鏢,很少去軍營,劉風也就無緣結識那些人。他也不能主動提及,否則引起呂布的戒心就不妙了。
“唉,無妨,我是代表太師來的,里面那些酸儒一個個眼高于,看不起人,我也不想在里面受氣,聽司徒大人你也會來,就主動來迎接你了。”呂布提及朝廷諸臣,滿臉的不高興。
也難怪,像呂布、孫堅這種出身低微的人,是不被那些世家大族看的起的。呂布和王允誅殺董之后,如此大功,也只得了一個沒有實權的奮威將軍,大權倒是被王允把持。而王允,也只是利用呂布,以“劍客”待之。而所謂的劍客,在漢代可不是什么好詞,指的多是武力超群但卻打家劫舍的賊寇。
“奉先兄,何必在意他人的非議,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劉風勸道,“有太師的提拔,以后飛黃騰達了,再找回面子就是。”
董沒來,劉風早有準備。王允雖然可以被視為董之下的第二號人物,但質上還是卑言屈膝侍奉董,過個生日罷了,董嘴上恭喜兩句就可以了。但是董也不會放任王允召集大臣聚會,呂布就是他派來觀察王允有沒有搞動作的。
可惜,董信錯了呂布,他可在那些人面前待不住,就算王允光明正大的商議對付董的事,他也不會知道。
當然,王允沒那么傻,可不會這么光明正大的討論事情,誰也不知道來的這些人里面有沒有秘密投靠董的人。他這些日子放低姿態(tài)結交呂布,也是為了讓自己身上少些關注的目光。
“奉先兄和司徒大人很熟?”兩人一邊往里走,一邊道。
“不熟,見過幾次,他曾請我喝酒,算是對我態(tài)度不錯的。畢竟司徒大人掌握著官員的升遷,我也不好總是拒絕。”呂布道。
“你要是沒有利用價值,這老狐貍才不會鳥你呢!”劉風心道,“不熟才正常,你要是和他熟了,董就該睡不穩(wěn)了。不過他掌握官員的升遷就夸張了,沒有董的允許,他敢給那個人升職!”
“王司徒的好友可真多啊!”這個時候,他們正好進入大廳,劉風趁機轉移話題。
“那可不……”
……
像這種酒宴,十分之無聊,劉風除了和呂布閑聊,就是觀察今晚的來賓,別,還真有些認識的,楊彪、蔡邕等人都在。王允也是一臉樂呵呵的樣子,陪著幾個德高望重的人。
酒宴結束,離開之時,劉風借口話別幾個故人婉拒了呂布一起走的建議,安心的等著王允。因為席間敬酒的時候,王允給他使了眼色,示意他過后留下來詳談。
“就知道宴無好宴!”見王允去送最后一撥人,自己也在仆人的引領下,進入王允的書房。
又過了一刻鐘之后,王允才終于無聲的進來,也不話,徑直走到主位上坐下,看著劉風。
“昔日洛陽匆匆一別,王司徒過得可好?”王允不開口,劉風就先了,完也不等王允答話,又繼續(xù)道,“不過看王司徒今晚壽宴的陣勢,顯然過得不錯。”
“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有什么好不好的!”王允著,話鋒一轉,“倒是劉將軍,以退為進,欺瞞太師,明面上不得不投靠太師,但暗地里卻有著自己的算盤,對太師不利,劉將軍,你可知此事傳出去,你會有什么結果?”王允上來就威脅道。
“王司徒的不錯,我就是以退為進,表面上大罵董,表現(xiàn)出一副忠貞的樣子,但實際上就是為了升官發(fā)財。”劉風笑著道,“王司徒大可把這事宣揚出去。但你要知道,這世上不止你一個聰明人。”
“如果我現(xiàn)在死上一次,回去向董太師匯報,發(fā)現(xiàn)王司徒正在密謀除掉太師,獨攬大權,你董會不會再次清洗朝堂?”(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