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過去。rg\n\n故宮博物院里,王庸等人正擊掌慶祝。\n\n來按照進度,《國學正典》草稿一審之后,還要進行二審,三審,并且修訂更正錯漏之處。\n\n但是沒想到的是,經過王庸、千葉真昔等人的一審檢查,初稿竟然沒有一絲紕漏!\n\n起初王庸還不信,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然后才興奮的拍案而起,大呼:“一遍過稿!咱們這是創造了一個奇跡啊!誰能想到編纂這樣一書籍,竟然可以做到初稿就沒有紕漏?牛批!”\n\n“厲害!”\n\n“厲害!”\n\n一眾學者也是興高采烈的著,自己被自己震撼到了。\n\n一遍過稿,從側面證明了編委會成員們的認真跟努力,對他們而言,這是對他們這段時間辛苦工作的最大褒獎。\n\n“我宣布,《國學正典》于今日正式定稿,殺青!”王庸站在辦公室中央,高聲道。\n\n學者們頓時嘩啦啦鼓掌。\n\n“老師,您要的東西找來了。”這時候李洪偉跑進屋子,遞給王庸幾樣東西。\n\n眾人好奇的看過去,卻見王庸手里拿著一只毛筆,一把刀,一塊竹板。\n\n“別人拍完電影都有殺青儀式,咱們一是缺錢,二是不太適合大操大辦。所以簡單的進行一個殺青儀式。”王庸解釋。\n\n完,王庸將那塊跟鍵盤一樣大的竹板平放在桌子上。\n\n這塊竹板還帶著翠綠的青皮,王庸飽蘸濃墨,在青皮之上鄭重寫下四個字。\n\n國學正典。\n\n然后拿起刀子,嗤啦一聲,刀刃精確的劃透青皮,就跟削蘋果皮一樣,將整塊竹板的青皮都削掉。\n\n這,便是殺青兩字的最原始含義。\n\n古代人們將字跡寫在簡牘上,因為竹簡的青皮很光滑,如果寫錯了或者有哪句話寫的不對,輕輕動動手指,揩去就行,十分的方便。\n\n初稿,就是寫在青皮之上的。\n\n只有修改完畢,確認完美無缺了,才會將青皮削去,露出竹簡的白芯。這個時候再在竹簡上寫字,筆墨就會滲入竹芯,無法更改了,也就算是正式定稿。\n\n殺青,的便是這個削去竹簡青皮的過程。\n\n屋里都是著名學者,王庸這個舉動根不需要多做解釋。\n\n眾人眼看著寫著《國學正典》四個字的青皮落地,心里就跟完成了一樁夙愿一樣,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n\n“接下來,請各位老師將自己姓名書寫其上,也算給咱們編纂組留個紀念。”王庸道。\n\n“千葉老師先來吧!”劉改之沖千葉真昔道。\n\n千葉真昔搖搖頭:“我可不敢居功,這第一個名字,我看應該由李在先老師先來。”\n\n李在先也擺手:“我就做了一點微末工作,哪敢第一個寫?我看顧老師這段時間忙前忙后累得夠嗆,又是咱們這群人里年齡最大的,理應先來。”\n\n顧衷德推辭道:“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后。我年齡稍長,可不代表著就能占盡先機……換個人,換個人……”\n\n一群學者相互推辭,卻是都不肯第一個落筆。\n\n誰都知道第一個簽名的人最為重要,起的也是一個引領作用。別人第一眼看到的更是這個人。\n\n雖然在場不少人認為自己倒是勉強有資格第一個簽名,但是哪敢出來?\n\n于是就出現了眾人相互謙讓的一幕,幾分鐘過去,還沒決定出結果。\n\n“要不,幾位老師一起來?”這時候,有人提議。\n\n“好,這個主意可行。要是咱們再謙讓下去,恐怕黑天都完不成簽名。幾位老師,一起吧?”千葉真昔邀請道。\n\n李在先、顧衷德、劉改之點點頭,舉步上前。\n\n只是才抬腳,就都愕然愣在了原地。\n\n因為竹簡之上,赫然多出來一個名字!\n\n王庸!\n\n竟然沒有一個人注意到,王庸搶在了所有人面前第一個寫下名字!\n\n見所有人都在看他,王庸不由道:“我怕你們謙讓到天黑都沒結果,我只好犧牲一次,甘當那只出頭鳥嘍。諸位不管是想打我還是罵我,盡管來吧,我承受得住!”\n\n“……”千葉真昔幾個人臉上肌肉一陣抽搐,無可奈何。\n\n王庸作為《國學正典》的總編,他第一個簽名理論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n\n但是,王庸就不知道謙讓一下嗎?在場這些學者且不名聲,單單是年紀,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當他爺爺了好嗎?\n\n要是這混蛋是自己親孫子,早就打死了!\n\n一眾學者忿忿想著,卻是也沒有什么顧忌了,紛紛上前,在竹板之上寫下名字。\n\n墨汁滲入竹芯,入木三分,除非遭遇毀滅性的破壞,不然這塊竹板上的簽名不可能被磨滅。\n\n編委會幾十個人,依次簽名完畢。\n\n整塊竹板密密麻麻都是人名,跟厚厚的《國學正典》稿紙放在一起,給人一種濃濃的文化凝重感。\n\n“真的不敢相信,竟然結束了。”千葉真昔看著竹板跟稿紙,嘆息道。\n\n“是啊,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是這段日子真的是一段純粹的日子。恐怕以后再也不會有這種機會了……”李在先也感慨道。\n\n“其實也不算正式完稿,別忘了咱們之前的宏愿,可是還想出版英文版的。”顧衷德提醒道。\n\n“英文版?好像又要在這多呆幾天了,我不知道應該感謝顧老頭還是恨他……”劉改之調侃。\n\n眾人哄堂大笑。\n\n其實,不管是東洋版、南韓版還是英文版,要做的主要是語言的翻譯而已。\n\n頂多留下一兩個精通該版語言的人,負責把控翻譯尺度跟價值取向。\n\n這工作用不了多少人,但是所有人都自愿留下來,顯然大家都有點習慣并且享受這種純粹的學術氛圍了。\n\n只不過,其他人可以享受氛圍,王庸卻不行。\n\n王庸還得負責《國學正典》后續的宣發工作。\n\n“喂,錢崢,讓你辦的事情怎么樣了?”王庸走到門外,給錢崢打電話問道。\n\n“我辦事你還能不放心?妥妥的!燕京一家出版社愿意跟我們合作出版,最終收入三七分成。”\n\n王庸一皺眉:“合作出版?我還以為至少能混個計劃圖書出版名額呢!未免也太沒誠意了吧?”\n\n合作出版,是出版社的一種出版形式。一般是由圖書作者承擔設計制作跟印刷費用,然后出版社負責圖書的市場運作跟發行,最終收入對半分。\n\n也就是,《國學正典》想要出版,王庸還得先自己掏一筆錢才行。\n\n而不掏錢的出版形式,就是王庸的計劃出版了。這種出版形式是由出版社自行選題,認為某書具備良好的市場前景,于是跟作者洽談買斷,付給作者稿費的同時,還會給予一定的銷售分成。\n\n沒想到《國學正典》連計劃出版的待遇都沒混上。\n\n聽到王庸的吐槽,錢崢也是滿腹抱怨:“大哥,這已經是最有誠意的一家了。一般合作出版都是五五分,人家愿意只拿三成,就很證明誠意了。而且,咱們根沒得選擇。因為整個燕京就這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咱們的書!”\n\n“什么?”王庸一愣。\n\n隨即明白過來,肯定又是周道鯉等人在背后搞的鬼!\n\n這群人在燕京形成一個壟斷圈子,幾乎把控了整個燕京的文化渠道。出版行業顯然也是他們的勢力范圍,即便有出版社看好王庸這書,也不敢得罪周道鯉,跟王庸合作。\n\n而錢崢談下來的這一家出版社,身規模不大,效益也不好。屬于破罐子破摔的那一類,也不在乎得不得罪周道鯉了。\n\n《國學正典》銷量不好,他們無非早倒閉一天跟晚倒閉一天的區別;《國學正典》銷量上去,那他們就是起死回生。還會在意什么周道鯉?周道鯉可不會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出版社續命。\n\n所以這個出版社最終決定跟王庸合作,賭一把。\n\n賭對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賭錯了,那就提前關門。\n\n這種情況下,合作出版的形式似乎也不那么讓王庸難以接受了。\n\n別人連出版社命運都押上了,可謂力挺王庸,王庸還奢求什么呢?\n\n“我懂了,就他們了!我會盡快把稿子送過去,這次可是一場逆水行舟的戰爭啊,上不去,就只能被水流推落懸崖。不過我有信心給周道鯉那幫混蛋一個響亮的耳光,他們的好日子也該到頭了。”王庸篤定的道。\n\n“嘿嘿,跟著你,我有底氣。”錢崢一笑。“對了,我幫你爭取了一個宣傳機會,你要不要來?”\n\n“什么機會?”\n\n“我跟我們直播站的負責人聊了下,直播站作為新興行業,并沒有被傳統學術圈那些人滲透。我們站負責人也很喜歡你,同意為你作一次免費的推廣宣傳。你要是同意的話,明天就來燕京,在我直播間做一次專訪。”錢崢道。\n\n王庸微微沉思,旋即點頭:“可以。絡推廣也是宣發里的重要一環,替我謝謝你們站老板。順便也正好把《國學正典》的稿子送到出版社。”\n\n王庸跟錢崢約好時間,掛斷了電話。\n\n這邊的戰場結束了,但是另一邊的戰場才剛剛開啟。\n\n《國學正典》究竟能不能成為一影響世人的經典,還要看下一場戰爭誰獲得勝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