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孫堅既然回了江東,我等何必又為袁氏效力…”策馬來到嚴紹身旁,管亥有些不解。
“將軍此言差矣,孫文臺私匿玉璽,我等身為漢臣豈能置身事外、置之不理,自當前去討回,等將來迎回天子再將玉璽還于天子處…”跟在旁邊的趙云聞言不由反駁道。
如今嚴紹身邊的幾個部將,除了周倉跟管亥對漢室漠不關心外,剩下的對漢室幾乎都抱有幾分忠義,這其中尤以趙云、太史慈為最。
這次追趕孫堅,當然不可能帶上部兵馬,最后嚴紹只帶了一千敢先軍。而且為了避免留守的兵馬不會出現什么意外,嚴紹還將作為大將的太史慈還有周倉、武安國二將留下,自己只帶了管亥、孫觀、趙云三人。
他可是很清楚,聯軍的分崩離析正是從孫堅脫離開始的…
孫堅返回江東,也意味著袁紹對聯軍的控制力不斷衰弱,再加上冀州方面又不可能持續不斷的替聯軍提供糧草,分崩離析也就成了必然。
若是不留下一個足夠主事的人,留下的兵馬很難不會被其他諸侯盯上。偏偏嚴紹麾下勇將不少,但周倉、管亥跟武安國都只有匹夫之勇,孫觀雖有將才,讓他獨當一面嚴紹卻有些不放心,真正稱得上大將之才,可以獨領一軍的就只有太史慈跟趙云二人。
偏偏趙云在軍中的資歷太淺,就算其勇武早已揚名天下,但是讓他獨領一軍,只怕不能服眾,所以這個重擔也就只能交給太史慈一人。
“子龍所言甚是,玉璽乃至寶,怎可由他人私自藏匿,此舉跟謀逆何異?然孫文臺素有忠義之心,前番討伐董賊,更是屢立戰功,此番可能只是一時糊涂,我等追上也不要妄動刀兵,若是能好言相勸令其幡然醒悟自然是最佳…”嚴紹點頭贊同了趙云的意見。
其實他對那個玉璽根不怎么介意,所謂的玉璽,不過是一塊好看的石頭罷了。就如袁術那等人,就算是有了玉璽又能怎樣?最后還不是嘔血而死。反倒是孫策,以弱冠之齡憑著用玉璽換來的兵馬,打下了偌大的江東,從此稱雄東南,其胸襟氣度絕不遜色當世的其他幾個豪杰。所以玉璽這東西有固然是錦上添花,沒有也未必就無法成就王霸之業,尤其是在自身霸業為成的情況下,有了這個東西反而是自取其禍。
這次嚴紹南下,目的根不是玉璽,甚至不是孫堅,而是別的什么…
不過這些嚴紹卻是不會對趙云等人的,至少在這時的他們眼中,嚴紹還是一個忠于漢室的少年英雄,他也不打算改變這一形象,至少在亂世的初期有一個漢室忠臣的外皮還是很有些好處的,尤其是能吸引那些對漢室還抱有希望的豪杰們…
“主公,要是孫文臺執迷不悟該怎么辦…”孫觀有些擔憂的道。
他可不覺得那個被稱作江東猛虎的男人,會如此輕易的就將玉璽叫出來。更不覺得那樣的男人在私匿玉璽的時候,僅僅是出于一時昏了頭腦這樣的理由。
要是最后追上了,對方卻不愿意歸還玉璽,只怕最終還是要兵戎相見。
考慮到這次他們只帶了千余騎就去追趕,多少還是有些不太穩妥,就算孫觀對自己麾下的敢先軍十分有信心,卻也不敢看了那個被稱作江東猛虎的男人。
不過他也清楚玉璽的重要性,知道那象征著什么,所以才沒有對嚴紹的命令異議。
“安心…”似乎是察覺了部下的不安,嚴紹微笑著搖了搖頭,神色很是輕松!熬退闶亲飞狭,我也只是勸勸而已,若是孫堅不愿意交還玉璽,你以為先前袁紹寫信給劉表是為了什么?”
反正,他對玉璽什么的也不在意,甚至沒有想過真的要去勸孫堅,他只是想找一個南下的理由罷了…
原因也很簡單,隨著聯軍的分崩離析,群雄割據的局面也將形成,錯過了這個機會,將來嚴紹將再也無法安的在各地活動。
——————————分割線——————————
“主公,就這么放任嚴紹去追趕孫堅嗎…”孫堅逃回江東,而嚴紹又奉命前去追趕,諸侯們自然是不歡而散,各個回到自家的營地里去。
如果先前的聯軍,多少還是有那么些同心協力的意思,那么現在…
不過這時只怕也沒有人關心這些了…
伴在袁紹的身邊,作為他此刻最重要的謀士之一,逢紀不得不提出自己的疑慮。“那嚴紹也是當世之英雄,稱雄于青州,此番追討孫堅,若是奪得了玉璽,只怕未必會歸還給盟主啊…”
也難怪逢紀會這么想,畢竟那可是玉璽啊…
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鐫刻,后來為中國歷代皇帝相傳之印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歷代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于神州赤縣凡余年,忽隱忽現,終于銷聲匿跡。
袁術之所以會生出稱帝的野心,一是因為自視甚高,而是因為當時他的實力確實是關東諸侯中最強的幾個之一,而三就是這個傳國玉璽。
正是因為有傳國玉璽在手,他才會覺得天命歸于他…
而面對著傳國玉璽,又有幾個人能抵擋的了誘惑?
若不是嚴紹清楚這東西在實力不穩之前,簡直就是禍害,只怕也會動了幾分心思——————畢竟這東西到了嚴紹穿的那個年代,已經消失很久了,無論是誰只怕也會生出幾分心思來。
然而聽了逢紀的話,袁紹卻是搖頭笑道!斑@卻是你多慮了,那嚴復先左右也不過帶了千余騎罷了,又能濟的了什么事,再他如今所轄不過北海一郡,若是將玉璽據為己有,豈不是自取其禍?復先也是個聰明人,不會做出這種蠢事的…”
確實是個道理,傳國玉璽是個好寶貝,價值完不是可以用財富來形容的,但那也是要有實力才能擁有。這種東西落在有實力的人的手中,可以有錦上添花的作用,可落在沒有實力的人手中,那就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孫策會將這東西獻給袁術,也未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聽了袁紹的話,逢紀拜服…
至少對于這時的人來講,袁紹確實表現出了許多風度,使得不少豪杰為之折服。再加上四世三公的身份地位,這也是為了袁紹的能力不如曹操,可是麾下卻并不弱于對方的緣故。
“只是,或許嚴紹不會如此不智,但是劉表呢…”這時一旁的許攸站了出來。“那劉表乃是漢室宗親,又據有荊州之地,實力強大,如今天子為董所迫,威望大失,很難此人會不會生出幾分野心來…”
要知道這時劉表可是荊州刺史,雖荊州內部并不是穩定,但至少八郡之中的七個已經拿下,實力在諸侯當中也算得上是很強大,這次諸侯會盟劉表并沒有派人來,但是絕對不會有人看了他的實力…
“這…”聽了許攸的話,袁紹也是一番沉吟,半響之后開口道。“你們以為如何?”
“主公,如今諸侯會盟顯然是失敗了,繼續留下去也是無益,不如早歸河北,圖謀大事…”見袁紹開口,逢紀連忙站了出來。
這次許攸到是沒有反對,也是在旁復議。
其實早在討伐董之時,袁紹就曾經對曹操過這么一番話。“大事如果不順,什么地方可以據守呢?”曹操反問:“足下的意思怎樣呢?”袁紹答道:“我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眾,然后南向爭奪天下,這樣也許可以成功吧!”袁紹所謂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其中間廣大地區正是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冀州。
見手下的兩個謀士都贊同這個提議,袁紹也有些心動。
畢竟冀州乃是這時有數的大州,若是能占據這樣的地方,則成就大業指日可待,只是…
“韓馥那里…”
不管怎么,韓馥畢竟是冀州的州牧,手下兵力很強,而他就算是有著偌大的名頭,甚至是聯軍的盟主,實際上也不過是個郡守而已,手下的兵力并不能算作很多。
更為要緊的是,如今他麾下的兵馬糧草都要靠韓馥來提供,要是跟韓馥翻臉了,只怕問題可就麻煩了…
別的暫且不提,沒了糧草,用不了多久他的兵馬就會潰散,這也就意味著他必須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解決掉韓馥,可是韓馥麾下兵強馬壯,想要勝過已經不是很簡單了,何況還是短時間內就獲得勝利?
別的不,韓馥手下的人才可是絕對不少,后來的五子良將中的張郃就是韓馥的部將。還有田豐、沮授、審配等等,也都是在韓馥麾下任職,而如今的袁紹麾下則只有顏良、文丑、淳于瓊跟逢紀、許攸罷了…
至少就陣容而言是不相上下的…
唔,反過來,這似乎更證明了韓馥的無用?
——————————分割線——————————
應該袁紹最大的缺點,其實就是反復猶豫,因為這份猶豫就算是有天大的好處擺在眼前,也有可能會錯失良機。
好在他有一個很好的出身,而且身邊的謀士不能是超一流的,至少也能稱得上是一流,至少旁邊的逢紀就顯得有些不以為然!爸鞴鄳]了,那韓馥不過是個庸才而已,膽怕事,想要勝了又有什么困難的了,或許眼前卻是并不容易,但只要我等返回冀州,徐徐圖之,必定能夠找到機會!
旁邊的許攸也是悠然的點了點頭,卻是沒有開口,顯然對那個韓馥并不怎么在意。
兩個心腹謀士都這么,袁紹也不好在繼續猶豫,但是就這么讓聯軍解散,袁紹卻也不好做出決斷,因此只得道!皶呵铱纯丛侔伞
許攸跟逢紀對視了一眼,朝著袁紹拱手一禮,也沒有繼續勸。
這樣的決斷并不好下,十八路諸侯齊聚于此,就這么不明不白的解散了,確實并不是容易下的決斷。
不袁紹那邊的動靜,卻曹操那里,眼見十八路諸侯就這么少了兩家,脾氣暴躁的夏侯惇忍不住罵道。“以為那孫堅也是個豪杰,不想卻是私匿玉璽的叛逆之輩,某先前真是瞎了眼了,以為此人可以結交…”
暫且不提這種自立flag的行為究竟可不可取,這時的夏侯惇的確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之前能夠從呂布的伏擊中逃脫,也是多虧了夏侯惇拼死相救,抵擋住了呂布。
應該這個時候曹操帳下,將才絕對不少,可是稱得上是猛將的卻沒幾個,尤其是超一流的猛將,或許也就只有夏侯惇能勉強達標。但是在中了呂布埋伏的時候,也只是勉強抵擋了幾下便敗退了下來。
“唉…”曹操也是一聲長嘆,來以為這次諸侯會盟,乃是為了國家大義,誰想到諸侯之間卻是互相算計,只是剛剛到了洛陽,就已經是個懷疑心,而今更是到了分崩離析的局面,這讓他十分沮喪!叭绱丝磥,只怕這會盟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不會吧…”旁邊的曹洪聽了有些驚訝!半m我等前番的損失大了些,但是袁盟主那邊還有其他諸侯的兵馬大部分還算完整,未必沒有成功的機會啊…”
曹操聽了苦笑了下!爸T侯之中,有戰斗力的來也就只有我們、孫文臺、袁初、公孫瓚及嚴紹這幾路兵馬而已,剩下的大多都只是來湊數的,想讓他們對付董就沒什么可能,如今我等損失慘重,孫文臺私藏玉璽而去,嚴復先又率軍追趕,前番袁初的表現你們也是看在眼里的,根就是不思進取,如今能戰的兵馬又只剩下他一個,你們覺得他會在函谷關前徒費兵力嗎?”
著又將當初討伐董時,袁紹曾經對他過的話對著麾下眾將了一遍。
在聽到袁紹其實早就已經有了算盤后,諸將大怒,脾氣暴躁的夏侯惇更是忍不住怒聲道。“原來這廝早有異心,難怪前番遲疑不進…”
“現在只希望事情還能有所轉機,只是…”想到如今的情況,袁紹除了長嘆之外,似乎也只有長嘆了…
暫且不提這些,卻孫堅一路南下,或許是因為‘做賊心切’私懷玉璽,生怕被人給發現了,卻是走的非常急迫。
只是他再怎么快,也不可能比袁紹派到劉表那里去的人更快。
雖對于劉表來講,并不怎么在意袁紹自己鬧出的聯軍鬧劇,只是安坐于荊州。但是事關玉璽,他卻是沒有辦法繼續坐視不理。所以在接到了袁紹的書信之后,他已經很快點起兵馬,在孫堅南下的道路上進行堵截。
畢竟是事關玉璽,倉促之間劉表幾乎將部兵馬都動員了出來,阻擋在孫堅南下的道路面前。
看著出現在面前的劉表,孫堅心中警惕,面上卻是帶著消息,只是帶著麾下幾將從軍中跑出,來到劉表陣前大笑道。“景升何故在此,莫不是來迎接我等,實在是過于客氣了…”
要劉表也算是個謙謙君子,屬于那種清談類的。不過此人卻是比焦和這等無能之輩要強的多,當初更是曾經獨自一人平定了整個荊州,如今就算是親自面對著孫堅這等猛將也是完不怵。
不過孫堅如此禮貌,他到也不好無禮,只是一拱手道。
“某接到袁初書信,言你私藏傳國玉璽,故特來此等候,文臺,玉璽乃傳國之寶,你乃漢臣,怎可如此,還是速速將玉璽交出,免遭其禍…”
孫堅心中一沉,但還是連忙辯解!熬吧喂市旁B之書,相逼鄰郡?”著孫堅對天發誓!拔崛粲写宋,死于刀箭之下!”
反正這樣的誓言在諸侯面前已經發過了,如今就算是在萬軍之前,孫堅到也是一點都不介意。
然而若是劉表會聽信他的話,只怕他也沒辦法拿下這偌大的荊州了,聽了孫堅的誓言更是冷笑道。“汝若要我聽信,將隨軍行李任我搜看!
孫堅聞言大怒。“汝有何力,敢覷我?”
這一次,雙方卻是徹底談崩,這玉璽孫堅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放過去的。劉表作為漢室宗親,更不可能坐視傳國寶落入他人手中,何況他的心底也有自己的一些圖謀在…
一時之間,雙方殺成了一團…
而這個時候,在有意拖延之下,嚴紹的兵馬卻還離這里有著好長一段距離…(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