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方誠便驅車帶著肖景玉出發,往天耀峰的方向一路狂奔。
大約上午九點一刻,他們便來到了江灣水庫壩體下的碎石廠。
將車停在老鄉的家門口,方誠二人輕裝上陣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前行。
天耀峰海拔一千四百余米,坡度約三十五度,對于他們仿若是如履平地。
隨著山勢漸高,視野來遼闊,一眼望去,便是一片灰色的田野,山谷之間幾棟平頂房錯落有致,依稀可見門前的水杉和楓樹林。
“這里的空氣真好啊”肖景玉張開雙手,擁抱藍天白云。
“你要是喜歡,以后可以住在這邊。”
“算了吧,沒有購物街,也沒有絡……”肖景玉果斷地拒絕了。
方誠搖了搖頭:“對于真人強者而言,瞬息百里,這點路途又算得了什么!
“我可沒有你這種事,我是不是太笨了,到現在一點頭緒也沒有!毙ぞ坝裼行┛鄲赖溃m然在方誠的幫助下,成功練出了真氣,但多日來卻毫無寸進。
“修行就是一件耗費時日的事情,你真以為一閉關就能突破境界啊!狈秸\哪里看不出她的心思,便安慰道“對于我輩修道之人,百年也只是彈指一瞬!
“一百年……我現在才二十歲,會不會變成老太婆了,還一事無成!毙ぞ坝褚呀浗邮芰俗约嘿Y質普通的事實。
畢竟孫少安就是活生生的天才例子啊。
方誠笑著沒有話,因為他知道肖景玉只是單純地吐槽而已,事實上她還是很有進取心的一個人。
雖然距離高考的日子來近,但她的成績卻來好了,許多人都認為她今年京城大學有望了;
然而肖景玉復讀也只是為了去曼城大學而已,大概所有人都不會認同她的選擇吧。
“我們還有多久才到?”肖景玉抬頭仰望著山頂,整個人都有些暈眩。
“半個時吧”方誠走在前面,拉著她的手,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山間路,一路向上攀爬。
風一直吹,帶來了幾分初春時節的涼意。
三月的山野是荒涼的,鳥獸稀少,闊葉林剛剛長出嫩芽,光禿禿的看起來頗為寂寥。
“我們休息會”方誠發現了一口山泉,似乎是峰頂廟里人取水之處,用花崗石簡單地圍成了一口水潭。
“嗯,我有點渴”肖景玉從方誠背上的雙肩背包里取下了軍用水壺。
方誠從她手中接過水壺,俯身在水潭入水口接了滿滿一壺之后才遞還給她。
肖景玉往嘴里倒了一口潤了潤喉嚨道“山上還住人么?冬天怎么辦,那么冷,也沒有空調什么的!
“嗯,是有信客駐守,其實有電啊,從水庫發電機那邊引過來的,不過功率負荷很,沒辦法用熱水器而已!
曾經方誠也在廟里吃過壽宴,什么王佛壽誕,觀音娘娘壽誕之類的。
但他也就是湊個熱鬧而已,算不上信徒。
“唉,要是沒有手機和電腦,我可能活不過一個星期”肖景玉嘆息了一聲。
“怪不得你上課的時候也偷偷給我發短信,手機迷”方誠調侃道。
肖景玉嘿嘿直笑“課程太無聊了,反正老師也管不著我,學霸你懂么?”
“我只是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念書而已,曼大挺好的”方誠根就無法解釋為何自己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只好裝了個逼。
“也是,對你而言天下之大皆可去得。”肖景玉想想也是,方誠這種過目不忘的學神,沒理由在高考的時候折戟沉沙啊。
只能他以前太低調了,如果不是成了他的女朋友,肖景玉大概永遠也不會知道方誠的世界居然這樣的多姿多彩。
方誠只是靜靜地看著她,讓肖景玉自行腦補了一副潛伏大戲。
陳彥青一直是他最大的秘密,即便時至今日已經無關大局了,但方誠仍舊希望所有的朋友、家人把他當成是以前的那個自己。
“好了,我們先上去吧”方誠已經聞到了米香的味道,似乎山上的那位香客已經在準備淘米了。
“可以再坐五分鐘么?”肖景玉可憐兮兮地拍了拍兩條大長腿。
“那要不要我背你上去啊”
“好啊,好啊”肖景玉立即將雙手鎖住了他的肩膀,整個人趴在了方誠的背上。
“嗚嗚……”
肖景玉只覺得天旋地轉,四周陷入一片黑暗,巨大失重感讓她想要大喊大叫,卻感覺到周圍的空間擠壓著她的胸腔。
方誠下一刻便消失在原地,帶著肖景玉來到了廟前的山坡上。
“我們到了”方誠偏過頭低聲道。
“剛剛就是穿梭時空么”肖景玉緊閉著雙眼,猶自不敢看四周的風景。
“沒錯,多試幾次你就習慣了”方誠將她的雙腿落在地上,用右手攙扶著有些腿軟的肖景玉。
“我覺得還是走路比較好”肖景玉向來不怎么喜歡極限運動,過山車和蹦迪之類更是毫無興趣。
“你只是身體有點弱,如果真氣更進一步,這點過載算不了什么”方誠鼓勵道。
“可是,真的好難啊……”肖景玉現在看著修行秘籍便有些頭疼,人類的學習能力并不相通,學霸并不意味著就是修行天才。
“那你就應該在山里好好呆幾天,古之修行者,風餐露宿,天當被地當床,行十萬里路,方能求得真我。”
“這就是你帶我來這里的目的?”肖景玉有些后知后覺。
“這里視野很好,看得多了自然就懂得多了。”方誠施施然往大門的方向走去。
肖景玉似懂非懂,一言不發地跟在他的身后。
廟門口的花崗石上,坐著一個號耄之年的老太太,她手里拿著一個電飯煲鍋底正用清澈的山泉淘米。
“兩位香客從哪里來?”
“玉川縣城”方誠躬身行禮。
“是來上香還是還愿?”
“我是來求道的”
“那就是來上香的咯,進門左轉”老太太頭也不抬。
方誠便與肖景玉一前一后走進了廟門。
這間山廟并不大,大約三十平米,卻分隔著三個房間,左邊供著彩陶澆筑的觀世音娘娘,右邊則是黃泥塑形地神祇十四娘娘,正中央的大廳卻是供著九天玄女娘娘的金身(鍍銅像)。
顯然,這幾位娘娘的法身都是來自于不同的信眾贈與,這意味著地的信眾為多神論泛信仰者,否則幾位娘娘只怕無法和平共處一室。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