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文魁 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 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

作者/幸福來敲門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鰲峰書院的招考順利結(jié)束,閩地之人才可謂被林延潮網(wǎng)羅了七八分。

    其中收得周如磐等內(nèi)課生三十名,周起元等外課生三十名,曹學(xué)佺等附課生六十名。

    書院還另課蒙童八十人。

    蒙童不經(jīng)招考,也不供給衣食住宿,以及膏火銀,勵學(xué)銀。

    所以書院正式招收的學(xué)生有兩百人。

    至于書院除了蒙童外,分外兩個院。

    一為經(jīng)義院,一為史策院。

    經(jīng)義院尚不設(shè)院長,由耿定力推薦的史繼偕,以及翁正春,林慎,徐熥同為講師。

    史策院則由徐貞明擔任院長,徐火勃,謝肇淛為講師。

    由此可見鰲峰書院師資力量之強大,為講師者必須要舉人出身,為院長者必須為進士出身。

    另外林延潮還請左布政使宋應(yīng)昌,福建提學(xué)耿定力擔任書院的監(jiān)院。

    這監(jiān)院就是行政崗,不參與教學(xué),可以管理書院。林延潮請二人擔任監(jiān)院,代表書院有朝廷支持,并接受朝廷的監(jiān)督,同時書院每年給兩位監(jiān)院也有孝敬作為接納。

    當然林延潮也沒忘了自己老朋友,如現(xiàn)在窮困潦倒的黃碧友,于輕舟的兒子于滄江,林延潮都請來書院任差,要么作一些雜事,要么教授蒙童。

    如此書院大體的框架就定下了。

    而書院開館就定在三月二十五日,閉館則定在十二月二十日。

    期間大半年光陰,弟子們都必須在書院里閉門就學(xué),無事不得請假。

    就在開館這一日,整個鰲峰書院以及三元坊都是張燈結(jié)彩,鞭炮齊鳴。

    身為鰲峰書院首任山長林延潮穿著吉袍,站在書院大門前,但見省城的父老鄉(xiāng)親絡(luò)繹不絕地前來書院道賀。

    書院門口,張掛的鞭炮放個不停。

    “老師!”

    林延潮見老師林烴親至,大喜之下降階相迎,長長一揖道:“老師你來了!

    林烴扶起林延潮,淡淡地笑著道:“是,我來了。書院之事能造福鄉(xiāng)里,這實是很好啊。今日來道賀的人很多,你無需著緊我,不要怠慢了貴客才是!

    林延潮聞言點了點頭,心底涌起一股暖意,而林烴一旁的林世升也向林延潮行禮。

    林延潮道了一句不敢。

    林世升看了書院感嘆道:“當年我與世璧在老家庭院與狀元公相識一幕,仍歷歷在目。人生如露,大夢十數(shù)載,今日見狀元公富貴歸里,仍不忘回饋桑梓,世升佩服之至!

    林延潮也是遙想起當年與林世升,林世璧初識的一幕,一晃眼之間好似覺得就是上輩子的事。

    林延潮道:“論人物風(fēng)流,我年少時所見人物,無人能及兩位世兄項背者!

    林世升失笑道:“這么說狀元公為官以后就見得多了!

    林延潮不答,三人都是笑了笑。然后林延潮與林世升對揖,由徐光啟迎林烴,林世升進入講堂就座。

    片刻后,這邊報前任廣東提學(xué)林如楚到了,林延潮親自相迎。

    林如楚打量書院道:“我也曾想歸隱田園后,在家鄉(xiāng)興族學(xué)教育子弟,但今日看來實不及宗海你萬一。合全省英才而栽培之,這等胸襟唯有林三元方才辦得到!

    “世伯過譽了!

    林延潮與林如楚說了好一陣的話。

    來拜訪的賀客都知道林延潮已經(jīng)歸宗,現(xiàn)在水西林氏對林家也是大力支持。有了閩,侯官兩縣林氏大族的支持,林延潮在鄉(xiāng)間民望極盛,又兼這辦學(xué)之事,恐怕今后省里人才大半要出自書院了。

    又過了一陣福建左布政使宋應(yīng)昌,右布政使費堯年,提學(xué)耿定力,福州知府江鐸,以及侯官,閩知縣都是親臨捧場。

    至于福建巡撫趙參魯,按察使陸萬垓因公務(wù)在身不能前來外,幾位蕃臬,地方大員都到了。

    但見轎子車馬遠遠在三元牌坊前停下,幾名穿著緋袍的官員大步行來。

    宋應(yīng)昌見了林延潮笑著道:“部堂大人,恭喜賀喜!”

    林延潮上前道:“宋方伯,費方伯百忙之中還駕臨書院,實在是林某的榮幸!

    宋應(yīng)昌聞言笑了笑,對于他而言本不愿意來,但趙參魯既沒有前來,那么他身為合省藩臬大員之首再缺席就不合適了。

    倒不是宋應(yīng)昌對林延潮有什么看法,只是他覺得朝廷官員太多的功夫都是花費在這些繁文縟節(jié)之中,如此花在處理民生大事上的精力就少了。但不去又不行,他必須給林延潮一個面子,如林延潮這樣的大臣雖然致仕,但其門生故舊散布朝廷上下,就算自己絲毫也得罪不起。

    并且身為地方官,烏紗帽穩(wěn)不穩(wěn),政績是否出色,就看與林延潮這樣致仕居鄉(xiāng)的大臣能否搞好關(guān)系。

    至于右布政使費堯年看得更通透了,宋應(yīng)昌用心做官,沒有意識到林延潮真正的厲害,只是將他當作致仕大臣來看,但費堯年這江西人,卻反而知道林延潮在浙系官員中有多深厚。

    禮部尚書朱賡,甚至致仕在家的總督王宗沐,以及很多浙江籍官員在給朝廷奏章,官員往來時屢屢提到林延潮的名字。這已經(jīng)在朝堂上隱隱形成了一等聲勢,換句話說那就是人望。

    特別是朝堂上近來傳出要在寧波開海的風(fēng)聲,雖說眼下沒有什么有力官員站出來發(fā)聲支持,令大多數(shù)人都以為這是有人在謠傳而已。但費堯年卻知道王宗沐屢次三番在給幾位宰相尚書寫信中提及的鼓吹開海的好處。那么此事會不會與林延潮有關(guān)?費堯年覺得很有可能,或許自己還能從其中找到仕途的轉(zhuǎn)機,但其中一定要和林延潮搞好關(guān)系。

    至于江鐸等官員們想得沒有這么深遠,他們有的很年輕,有的已是在地方多年,要么是仕途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的已是快要到了致仕的時候。對于他們而言都有一定背景,同樣也要需要更有背景的人來扶持,所以這樣高官滿座的場合,他們倒是很愿意來。

    林延潮則是一一接待,然后與這些官員們一并來崇正講堂。

    到了講堂上,眾官員與地方鄉(xiāng)紳,如林烴,林如楚這樣的守制在家官員相見,又是忙著作揖行禮,寒暄了幾句這才入座。

    林延潮坐在主位上,從這個位子看下去,左右大紅靠背椅上,官員們,有身份的鄉(xiāng)紳左右對坐,而堂下則是書院新取的學(xué)生站立在那。

    書院上下都是十分嶄新,桌椅都是新作的,院墻也是重新刷過了一番,一切都透著新意。

    林延潮看著這由自己一手打造的書院,心底是感慨萬千。

    既是由一番成就之感,更覺得任重而道遠。

    那等為官之初忐忑不安的心情,又再度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林延潮起身對左右堂下作了揖然后道:“今日承蒙諸位今日駕臨書院,林某不勝感激。當初林延潮在此辦學(xué)一是在回報家鄉(xiāng)父老,二是扶持貧寒子弟就學(xué),此外別無他求。但今日父老鄉(xiāng)親厚愛,卻令林某深覺若辦不好這書院就是愧對大家。”

    “毋庸置疑,我們閩地是科舉大省,歷代會試殿試,位列鼎甲,及第高中者比比皆是。但慚愧的是堪稱名臣的官員卻是不多,古人云學(xué)而優(yōu)則仕。既是學(xué)有富裕,為何當官卻當不好呢?說來林某也是慚愧,居官十載,在朝堂上所稱的建樹也不多!

    說到這里,眾官員一并道:“部堂大人過謙了!

    其他鄉(xiāng)紳也是道:“部堂大人,上二事疏規(guī)勸天子,救河南百萬百姓,為地方官三載,一地大治,又先后扳倒了馬玉,張鯨為天下除害,此中任何一事說來,也是旁人萬萬不及的啊!

    林延潮嘆道:“多謝諸位對林某的信賴。如今林某只期書院弟子為學(xué)時各個是文魁,為官時各個是國家棟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辦好此書院不僅是報答家鄉(xiāng)父老的厚恩,更是林某后半身的心血要做好的事。林某必竭心盡力……”

    正說話之間,忽然講堂外有一名背插旗幟的官兵匆匆入內(nèi)。

    門外之人阻攔不及,但見這名官兵一進大堂左右張望,然后向左布政使宋應(yīng)昌拜下道:“標下見過藩臺。”

    在巡撫沒有到任前,左布政使宋應(yīng)昌暫署過巡撫之職,官場上將布政使暫署巡撫之職稱為護院,認得對方是撫院行轅里的文巡捕。

    見巡撫衙門的文巡捕來此,在場之人就有人心底揣測,巡撫趙參魯不是說不來嗎?這下派文巡捕前來不知有何大事。

    “撫臺有何事?”

    “撫臺大人讓標下告知藩臺,圣上派中使抵此,撫臺大人正陪同中使前來,請準備迎接。”

    “哦?中使為何事而來?”

    “撫臺沒有明言,標下打聽中使是奉旨前來存問的。”

    聽到這里,眾人都是釋然。

    存問大臣,這是天子對致仕大臣的一等恩遇。

    眾人看向林延潮露出羨慕的神情,眾官員更是如此,遣官存問,一般是在京三品以上官員在七十歲致仕后的待遇。

    而林延潮年紀輕輕就有這等恩遇,這實在是別人羨慕不過來的。

    宋應(yīng)昌先是向林延潮拱手道:“恭喜部堂大人,書院落成之日,天子派使者存問,這真是雙喜臨門啊!

    費堯年笑著道:“這是部堂大人簡在帝心啊!

    在眾人的道賀聲中,林延潮則是有些意外,沒料到天子對自己如此記掛。

    他當即道:“多謝諸位,陛下恩典草民真是肝腦涂地也難以報答。”

    說到這里林延潮看向這位文巡捕道:“林某請教一下,不知我在何處迎接中使?撫臺大人可有言明!

    這名文巡捕見林延潮如此有禮,連忙欠身道:“部堂大人太客氣了,請教二字標下實不敢當,撫臺大人說部堂大人在書院迎旨就好!

    宋應(yīng)昌道:“好,就在這里,諸位立即準備!

    費堯年笑著道:“不意今日有此殊榮,能與部堂大人一并在此迎接中使,真是三生有幸。”

    眾人都是笑著道:“是啊,我等也同方伯一起沾部堂大人的光了!

    林延潮淡淡笑了笑道:“費方伯過譽了,這都是天子的恩典。”

    林延潮說完看向林烴。但見對方向自己點點頭,也是為自己高興。林延潮亦點點頭,滿心歡喜。

    一片熱鬧中,外頭突然鑼鼓喧天,眾人隨林延潮迎旨。

    但見來人別人,而是林延潮的老熟人孫隆,而福建巡撫趙參魯站在一旁。

    林延潮請孫隆入內(nèi)。

    孫隆在宮里給張鯨當小弟時,似乎是誰都可以踩一腳的角色。但張鯨倒后,他檢舉有功,又改換門庭拜在陳矩門下。

    這時候?qū)O隆已是不一樣,他這一次到了地方欽差的味道十足。

    眾人看孫隆一副目無余子的樣子,也是心底忐忑,心想此人恐怕不好說話。

    趙參魯也是一臉苦笑,他在路上有意接納孫隆,此人聽聞是天子最信任的太監(jiān)之一陳矩的心腹。哪知孫隆卻沒有給自己這位封疆大吏的面子,令他碰了一鼻子灰。

    哪知孫隆一見林延潮,單膝就跪下去。林延潮立即攙扶道:“孫公公,你是皇上身邊的人,如此大禮我可不敢當。”

    孫隆陪笑道:“誰不知道林先生對咱家有活命之恩,再生之德,叩拜一下又如何了。”

    林延潮笑道:“過去的事別說了,我已是閑居之人了!

    孫隆道:“林先生雖在家鄉(xiāng),離京萬里,但皇上依舊將林先生記掛在心里!

    孫隆的話故意很是大聲在眾人面前道出,林延潮笑了笑也知他是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給自己長面子。

    當然林延潮是如此以為的,但孫隆下面的舉動卻令他吃驚了。

    “來人!將御匾拿來!”

    但見幾名錦衣衛(wèi)捧著明黃色布料覆蓋的匾額來到書院前。

    孫隆笑著道:“陛下知道林先生在鄉(xiāng)興學(xué),故而御賜匾額給先生!

    林延潮聞言不知說什么才好,定了定神當即舉手揭匾。

    但見匾額上題著三山養(yǎng)秀四個字。

    林延潮見此向北拜道:“草民叩謝陛下隆恩!

    眾人看來真是好一幕君臣相得之情啊,不少年事已高的人還舉袖拭淚。

    而趙參魯,宋應(yīng)昌也是不有動容,所謂人臣有此待遇,恐怕他們?yōu)楣龠@輩子都難以達到林延潮此刻的地位了。

    孫隆扶林延潮起身道:“圣上口諭。”

    林延潮肅然道:“草民恭請圣安!

    孫隆點點頭道:“圣躬安。圣諭,林卿居鄉(xiāng)辦學(xué)是好事,此實為利國利民之舉。朕聽說后甚是欣慰,故而御賜三山養(yǎng)秀匾額一面,另從內(nèi)承運庫里撥一千兩金花銀,以資卿在鄉(xiāng)辦學(xué)!

    “林卿事朕十載,居官引得大體,退而為德家鄉(xiāng),之前稱疾辭官,不知是否痊愈。眼下朝中無事,四海太平,一切都好,朕處理國事之余,牽掛起老臣。若是林卿病愈后有所閑暇,不妨上表參聽朝政,直稟民情,若是無事,也可奏一奏起居,賀一賀節(jié)令,如此不失為君臣之誼。”

    林延潮接旨后,趙參魯神色有幾分不自然,當即第一個向林延潮道:“恭喜部堂,賀喜部堂啊!

    林延潮看趙參魯臉色知他擔心什么,于是他笑了笑對孫隆道:“多謝撫臺,也多謝孫公公,還請孫公公轉(zhuǎn)告陛下,草民在老家一切都好,如今享國泰民安,四海升平之世,全賴陛下隆恩,當?shù)毓賳T之教化。草民余生僅以詩書禮樂育英才為國家之用,俗政之事不會再過問,還請陛下保重龍體,以國家社稷為念。”

    有了林延潮這句話,趙參魯,宋應(yīng)昌等人都是臉色緩了緩。

    若是林延潮有這等在地方閑居,仍然有隨時上疏參政的權(quán)利,那么他們作為地方官員,以后的日子肯定是不好過了。誰也不想身邊有個時常向天子打小報告的人。

    不過他們此刻也是真的佩服林延潮能夠放的下啊。

    給予致仕官員隨時參政的權(quán)利,是極少大臣才有的恩遇。

    比如宋濂致仕后,太祖讓他每年都要進京朝見。

    英宗時禮部尚書楊翥致仕后,天子也是經(jīng)常召見,令他為己梳理軍國大事。

    能夠有這樣待遇的大臣,一個個在朝時都是國家的棟梁,天子的智囊,隨時作天子顧問,以備咨詢之用。他們豐富的經(jīng)驗,具有在朝官員不可代替的作用,是真正能了卻君王事的那種,替國家處理各種棘手問題。

    而林延潮就是這樣的人才。

    但是林延潮卻推卻了,這是什么?

    既然激流勇退,那么就退得干干凈凈。

    林延潮如此果斷,實在令他們佩服啊,不是誰都能如此當機立斷的。

    但費堯年卻心想,不對啊,據(jù)他所知林延潮可不是真退啊,但是在眾人面前他必須這么說,否則當場就得罪了一票地方官員了。

    而且在朝的官員會心想,我們一群活人在天子面前,天子不會用還要用你一個離京城幾千里遠的致仕官員。此舉徒然引起其他官員的嫉妒之心。

    孫隆再次道:“林先生不可如此啊,這是陛下的恩典,如何也是不可推脫的!

    趙參魯,宋應(yīng)昌也一并出面道:“是啊,部堂大人,這是陛下隆恩,卻之不恭!”

    林延潮卻堅決地道:“不在其位不可言政,如此國事就顛倒了。”

    見林延潮拋出這句話,眾人也就不好再勸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沁水县| 清原| 三台县| 宁夏| 濮阳县| 偏关县| 历史| 峡江县| 铜陵市| 武强县| 白朗县| 满城县| 临泽县| 许昌县| 贺兰县| 开鲁县| 中山市| 昔阳县| 太和县| 宾川县| 昆山市| 娄底市| SHOW| 晋江市| 六枝特区| 三明市| 喀什市| 涟源市| 治多县| 安新县| 晋城| 金湖县| 寿宁县| 封丘县| 南溪县| 陇西县| 灵寿县| 襄城县| 怀宁县| 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