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文魁 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 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

作者/幸福來敲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天邊的彤云之中透出了些許的晨曦,落在了大內的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大朱色的城墻上。

    大內刻漏房里剛掛起了辰牌,然后威嚴厚重的景陽鐘響起,鐘聲一遍一遍地回蕩在紫禁城之中。

    在莊嚴宏偉的皇宮大殿之間,身著華麗章服的顯宦重臣行走在磚道之上。

    “見過元輔!”

    “見過許閣老!”

    一排緋袍大臣向申時行,許國二人行禮。

    二人都是點了點頭,許國問道:“人都到齊了嗎?”

    “都已經到了,唯獨新任禮部尚書林宗伯未至。”吏部尚書宋纁代表九卿官員答話。

    許國問道:“哦?宮里可曾照會了嗎?”

    “聽宮里人說已是派行人司的官員去傳話了。”

    許國點點頭道:“聽說他昨日方到的通州,想必是昨夜大雪延誤了吧。”

    宋纁等官員紛紛道:“是啊,昨夜的雪真大啊!”

    “林宗伯既是不在,是不是要等一等?九卿少了一人,還是禮部尚書,如何能廷議?”兵部尚書王一鄂出聲問道。

    申時行捏須道:“林宗伯還未接任禮部,而且今日的廷議定在辰時,沒有我等都等他一個人的道理。”

    眾官員們都心想正是如此。

    但這話誰也不好說,也唯有申時行可以提出,一來他是首輔,二來林延潮是他門生。若換了其他人提,再心胸寬廣的官員都要在心底落下芥蒂,又何況于林延潮。

    說話之間,乾清門開啟,但見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秉筆太監陳矩,田義三人一并迎了出來。

    這三人張誠著蟒衣,陳矩,田義斗牛服,裝束都如同內閣大學士般貴重。

    但見申時行率眾文臣迎了上去。

    張誠矜持地道:“元輔,皇上一大早就起了,敢問閣部大臣都到了嗎?”

    申時行道:“尚欠新任禮部尚書林延潮一人,不知是否路上耽擱了。我想還是先到乾清宮,不令陛下久等,不知張公公意下如何。”

    張誠點點頭道:“還是元輔想得周到,那我們入宮吧。”

    話說完文臣與太監一起入宮,卻說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與內閣首輔申時行誰走在前面,這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地方。

    司禮監掌印太監,首輔內閣大學士,到底二人誰得權力更大?

    名義上當然是首輔,但明朝首輔若不搞好與司禮監掌印的關系,向來是坐不穩這位子的。

    只見張誠恭恭敬敬地攙著申時行前行。

    申時行年紀雖比張誠大,但卻沒有老到走不動路的地步,可是張誠此舉就是對申時行的一種尊敬。

    兩人一面一走,一面閑聊。

    張誠口里低聲道:“一會兒圣上面前還請申先生手下留情啊,不要讓我們輸得太難看啊。”

    申時行聞言笑呵呵地道:“內相哪里話,一會不要覺得我們冒犯才是啊。”

    張誠道:“都是為皇上辦事,你我各自盡力,這也是一貫的規矩。”

    “內相說得極是。”

    乾清宮正殿之中。

    一道紗制的垂簾隔絕內外殿之間,從殿外隱隱綽綽可以看見一位身穿絳紅色龍袍的人坐在御炕上。

    “圣躬萬福!”

    申時行等眾官員向天子nb后。

    “平身。”

    天子答后,眾官員們都是站起身來,然后兩名中官給申時行搬來一張連椅來,連椅就是有小靠背的椅子,椅上還有錦墊。

    這就是首輔元臣的待遇,至于其他大臣都必須站著回話。

    張誠稟道:“啟稟陛下,新任禮部尚書林延潮因大雪延誤,其余大臣都已在殿內。”

    垂簾后傳來一聲磬響,天子表示已經知道了。

    說完張誠,陳矩三人則站在另一旁,與文臣們相對而立。

    眾官員們都知道廷議之事,自當年憲宗皇帝口吃以后,天子就退出了這一流程,基本都是交給大臣商議,然后拿出結果交給天子定奪。

    明朝歷史上很多重要的廷議,比如說決定俺答封貢,天子都是不在場的。

    而當朝天子,身為有名的宅男,平日連上朝都免掉了,可是對于參與廷議卻反而相對熱衷。這熱衷不是說經常參加,大體一年會參加兩三次廷議如此。

    天子也通過廷議,在關鍵的國家大事上有所把控。

    當然就算天子在場,但廷議一貫的流程是,天子不輕易出言,由大臣們議論。

    至于這話頭,當然要申時行來起。

    但見申時行輕咳一聲然后道:“諸位都知道去年太倉歲入只有三百三十九萬兩,出數比入數整整多了一百萬多兩,全賴老庫發銀一百十萬兩才勉強維持。”

    “現在庫銀僅四十余萬,窖房銀僅一百一十七萬,唯幸去年旱災有所減緩,但南直,湖廣,浙江又見災害,而今朝廷利孔已盡,無可復開,歲入日短,歲出日多,然而國庫空虛,而四方又是不靖,西北火落赤部叛亂,西南楊應龍又是隱患,這邊朝鮮,倭國是否有勾結不說,但倭國進犯之心已是顯然,今日廷議還請諸位集思廣益,在陛下面前拿出一個應對之策來。”

    申時行的話一句比一句沉重。

    國勢到了今天這一步,大明面對的可是內憂外患。

    張居正變法的紅利已經差不多用完,比起李太后當年給潞王結婚就能花個六百萬兩的大手筆而言,現在國庫里的存銀申時行說得很白了,淘盡家底只剩下一百五六十萬兩。

    但朝廷現在面臨是多面受敵的局面,西北已經開戰了,西南的問題是要不要打,而東邊倭國肯定是要來打了,問題是朝鮮倭國兩個一起上,還是一個人來。

    這一點點的錢同時應對三場戰爭,這是要崩啊。

    這時候吏部尚書宋纁第一個出奏道:“啟稟陛下,臣之前掌管過戶部,于朝廷現在用度短缺有之事有不可推卸的過失。臣以為眼下正是國匱民窮之時,當寬入嚴出,首先必須厲行裁革沉員,如錦衣之帶俸官役禮部鴻臚寺之譯字生,通事,序班光祿寺之廚役,各監局之工匠外而佐貳首領之添設九邊年例與主客市賞的供費諸如此類。”

    “譬如昔無而今有,昔有則今增,當視期緩急,漸次裁革,如此視為節約生財之道,另外京師城垣之修建也應該停一停。”

    垂簾后的天子一聲不吭。

    這時候司禮監太監張誠站出來道:“宋尚書此言,我不能認同。眼下朝廷今年的用度短了一百多萬銀子,這是一個山大的窟窿,如裁撤官役,官吏,廚役,工匠,賞賜且不說會不會打亂了朝廷之辦事流程,就算裁撤了一年也省不下幾萬兩銀子吧,如此實是杯水車薪。”

    一旁田義出班道:“京城城垣也是關系重大,若不加以修葺,萬一將來崩壞所費更大,這也不能停。”

    陳矩也是道:“今年六月,朝廷已經依內閣所請修訂宗藩條例,將河南,山西,陜西三省宗俸定為永額,并許無爵宗人自謀生路。這限定宗藩,朝廷已是在開源節流了。”

    這修訂宗藩條例,是申時行在位時辦得一件大事。

    他通過各方面的平衡,將河南,山西,陜西三省宗俸定為永額,也就是說以后這三省的宗室不論生再多,錢都只有這么多,你們自己去分,朝廷不再想辦法。

    當然這是朝廷不得已之舉,而申時行也因此開罪了不少宗室。

    宋纁對此正要反擊,卻聽垂簾后面一聲磬響,此意思就是這個話題打住,再講下去就要講到朕的頭上了,朕不想聽。

    宋纁也是氣悶,他先前說了一堆,就是要借此事最后規勸到天子上,比如湖廣為皇宮采辦木料一年即七十多萬兩,這大頭還是在皇帝身上。

    哪里知道天子一聽宋纁這開頭就堅決地打斷,不給你將屎盆子扣到朕頭上的機會。

    這邊話剛說完,三位司禮監太監顯然得到了天子的鼓勵,但見張誠向戶部尚書石星質問道:“戶部口口聲聲說錢財短缺,但九月時陛下屢屢請問近來多有人請開礦,為何不見戶部復奏,戶部卻回覆,開礦乃聚眾之所為,聚眾則擔心有人生事,朝廷切不可因民間有人奏請而開礦,陛下卻說,戶部如此考慮卻有道理,但漢武帝以鹽鐵之利歸國有,國庫因此而充實,為何漢朝能辦,本朝卻不能辦。戶部回復說拿一個條陳來,為何條陳遲遲不出?”

    朝堂上目光都看向戶部尚書石星。

    但其實眾人都知道石星是受內閣授意回復天子的。

    但見石星道:“此事臣正要向陛下陳言,其實戶部不同意開礦還是那幾句話,一出于防患于未然,二,愛惜錢財,朝廷開礦投入,雇礦工都要錢財,三,避免差官擾民,但最重要是此事不可外傳,以免外夷知道本朝虛實,趁機作亂。”

    張誠與石星又爭論了幾句,石星也是頭鐵,對于張誠都每一句話都直挺挺地頂了回去,哪怕他知道張誠后面是天子授意的也一樣。

    眼見二人要在朝堂上爭執起來,但聽垂簾后又是一聲磬響。

    看來天子也是不愿二人再吵下去了,這根本沒有結果,不如擱置下來。

    這時候兵部尚書王一鄂出奏道:“眼下朝廷支出大頭還是在兵餉上,去年朝廷兵餉一年三百余萬兩,臣以為其中有虛冒之弊,如遼鎮南兵一年支出五六十萬兩,而薊鎮南兵兵餉太厚也當議處,此事還請朝廷派官嚴核。”

    聽了王一鄂的話,眾官員不由心底一凜,朝廷這是要對薊遼兩鎮的南兵開刀了嗎?1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陇川县| 南充市| 仲巴县| 稻城县| 祁门县| 滨海县| 忻城县| 巢湖市| 通许县| 稷山县| 永年县| 宝坻区| 万载县| 汾西县| 调兵山市| 界首市| 万源市| 德格县| 昌乐县| 镇赉县| 定边县| 洪江市| 平陆县| 东方市| 四子王旗| 嘉善县| 资中县| 武宣县| 武穴市| 天峻县| 甘德县| 得荣县| 泰和县| 通化市| 中超| 永和县| 奈曼旗| 花垣县| 乌恰县|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