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文魁 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 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

作者/幸福來敲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禮部試第三場時。

    身為本科正副主考的陳于陛,盛訥二人正巡視考場。

    因為最重要的頭兩場已是考畢,這一次會試出奇的平靜,沒有出現以往會試里種種失火,暴雨,舞弊等事情,故而對于兩位正副主考而言,實感覺一切順利。

    前幾日陳于陛一直面色凝重,今日神情方好看了許多。

    說起陳于陛朝中不少人還以為是隆慶年戶部尚書陳于陛。

    二人確實同名,但前一位陳于陛乃邯鄲人士,這一位則是四川南充人。

    說起陳于陛,不得不提其父陳以勤。

    陳以勤與張居正,高拱一樣都是隆慶帝當年在潛邸的講官,最后都得以內閣。他在內閣時一直以直言敢諫聞名,不過也因此得罪了高拱,最后致仕回鄉。

    當年張居正去位時,朝中還有人提議讓陳以勤回朝來任大學士,但陳以勤畢竟年事已高,于萬歷十四年就去世了。

    陳于陛作為閣老之子,在官場上自是一路受人照顧。

    他與林延潮,王家屏一并曾作為天子的日講官,現以禮部右侍郎銜領詹事府事。當初陳于陛在這個位子時,士林曾一致期望,這難道是父子兩帝師,啟沃三代君王的佳話嗎?

    說來陳于陛也曾奏請天子趕緊冊立太子,但是天子仍遲遲不立。

    看眼下這趨勢,陳于陛任太子講官的可能已經很小,不過達成另一個成就的可能卻很高。

    這個成就是大明開國未從有家族達成的成就,那就是父子兩閣老。這可不是嚴世蕃那樣的小閣老,陳于陛要入閣了那可是真閣老。

    陳于陛還有一長,乃是喜好相人之學。

    作為主考官他最喜歡巡場路經一名考生時,對他其相貌在心底評價一番,然后在他面前取其卷,觀其才與自己心底所相印證一番。

    跟著陳于陛身后的盛訥則是面色凝重,低聲道:“這雜學實在考得太范,官制,財用,鹽政,漕務,錢法,兵制,地輿,河渠無所不考,去經史太遠,恐怕有違圣人之教!”

    陳于陛點點頭道:“是啊,以往吾為學時也是對這樣的案牘之文避之不及,直到為官后方才有所涉獵!

    “總裁大人,第三場考這些實令不少讀書人為難。第二場考諸子策問,還有史策也是不妥,若非是大宗伯一力倡導,我實在難以贊成此事!

    陳于陛笑了笑道:“誰讓大宗伯的面子大,他年輕氣盛,既掌禮部總要做出些事來給天下人看。”

    盛訥笑著道:“是啊,我等還是照辦吧,幸虧這第三場以甲乙丙丁批閱,就算是個不同文墨的書吏也可批改,如此倒是省卻我們功夫了!

    陳于陛打趣地道:“有了這第三場看來以后要沒有‘目不識丁’這話了!

    二人說著同時大笑。

    這時陳于陛走到史繼偕的面前觀其相貌,心想此人唇薄而定,鼻正而長,一看即知人品方正,腹有才華之輩。陳于陛想到這里,看他的文章心底點了點頭,果真如他所預料,這文章實在極佳。

    史繼偕見陳于陛到他面前,恭敬地于座位上行了個半禮,如此更令陳于陛欣賞。

    史繼偕之后,陳于陛又走了一段路來至翁正春的面前。

    陳于陛在頭場巡卷中看過他的卷子,認為其才華無匹,只是略顯文弱,有一等書生的郁郁之氣,觀其文后更加印證了他的觀點。

    陳于陛正欲看翁正春的文章,卻見他的考棚有些潮濕,不由對左右道:“怎么回事這一次會試前考棚不是都修葺過一遍,怎么還給他分了一個雨號?”

    聽陳于陛之言,號軍有些顫栗,而一旁的巡場官吏則道:“第一場時還好好的,到了第二場不知為何卻漏了!

    陳于陛看了號軍一眼問道:“是這樣嗎?”

    號軍見對方乃是大官,支支吾吾的有些說不出話來。陳于陛一看以為此中有隱情。

    陳于陛取了翁正春的卷子先看他的名字,經歷,到了籍貫那一行時上面寫著‘福州府侯官縣洪塘鄉人士’。

    陳于陛看到這里突然想到,是了,林延潮不正是侯官洪塘人嗎?此人若屢次不第必然與他有舊,若是能對這翁正春稍加援手,說不準是一樁人情。

    陳于陛沉下臉來道:“考棚漏雨不報,先究號軍之責,再究巡場官吏之責……”

    巡場官吏與號軍都是臉色一變,他們當初覺得這點疏忽不算什么,但沒想到陳于陛竟如此較真。

    這時候翁正春站起身道:“回稟總裁大人,這考棚漏雨是晚生之過,與他人無關!

    “怎么是你之過呢?”

    翁正春道:“第一場第二天夜里,學生睡過了頭驚醒時直起了身子,倒是把考棚給頂破了。學生做錯了事也不敢與人提及!

    翁正春說完,陳于陛等人都是笑了。

    盛訥笑著道:“這倒是‘出頭’之兆!”

    陳于陛倒是欣賞地看了翁正春一眼,然后道:“好了,本總裁不追究就是,你安心考試!

    下面陳于陛與盛訥在考場里巡了一圈,這時候有官吏報道:“啟稟兩位總裁,禮部尚書林部堂抵考場巡視,馬上就要到至公堂了!

    陳于陛,盛訥二人一聽對視一眼,然后立即從考場直往至公堂。

    到了至公堂后,但見林延潮以及十幾名禮部的官員已是到了,他正與知貢舉禮部左侍郎韓世能說話。

    卻說知貢舉,就是特命主掌供舉考試的,主要是負責考場內外之事,除了閱卷的事不管其他都歸他管。

    在唐宋時知貢舉都是由朝廷里名望大臣來出任,到了明朝一般鄉試的知貢舉由布政使出任,而會試則是由禮部尚書出掌。

    而到了這一科,林延潮身為禮部尚書卻辭去了會試知貢舉的差事,而是推薦禮部左侍郎韓世能出任。

    為何林延潮要辭去呢?

    因為知貢舉是與會試主考官一內一外。以往會試主考一般都是由二品內閣大學士出任,而禮部尚書出任知貢舉,大家可以相互監督。

    但現在主考官陳于陛是三品銜,若林延潮下場,那就失去監督平衡的意義了。因此林延潮推舉韓世能來出任。

    見林延潮抵達后,陳于陛,盛訥二人一并見禮。

    當初在翰林院時他們都是林延潮的前輩,但怎奈林延潮三元及第的出身實在太過光環,又有申時行一路提攜,故而他官升得極快,已他們二人之上。

    林延潮還禮后問道:“第三場如何,聽聞之前出雜學時,考生在底下議論頗多!

    陳于陛道:“回稟大宗伯,大凡政策剛出,下面總會有些意見。但現在看來考場之上大體平靜!

    盛訥也是笑著道:“是啊,第三場只做參考高下之用,不定去留,考生們都是理解,下官心想如此反而能為朝廷選出一些經世致用的人才!

    林延潮點點頭道:“這就好,方才本部堂還有一些擔心,現在見一切按部就班就好,這也是足見三位功勞啊!

    聞言韓世能,陳于陛,盛訥三人都稱不敢。

    “諸位隨我巡視一番考場!

    三人一并道:“大宗伯有命,我等自當遵從!

    當即林延潮下場巡視,考棚內外考生們都在認真答題。

    林延潮經歷過萬歷八年,萬歷十四年的會試,這一次又以禮部尚書的身份第三次親臨貢院,每到了這里都有一等別樣的感受。

    巡視了考場后,林延潮又來到后簾各房里視察各房官們閱卷,改卷之事,想起當年自己的卷子就是在拾遺中被申時行從落卷里選出的,林延潮對于各位房官是一一責成叮囑過去。

    其一絲不茍令陳,盛二人不由佩服。

    視察了大半日之后,林延潮對韓世能道:“這一次會試羨余還有不少,爾等不必節約都給我用盡,拿來給考官,外場官員作為伙食茶水之用!

    韓世能稱是,而一旁官員無不高興。要知道按照以往這會試羨余都是要被禮部收走,其中不少還是作為禮部官員的陋規奉上,但林延潮這么說如同從私囊里拿錢貼補他們。

    林延潮又對陳于陛,盛訥叮囑道:“會試之事乃朝廷三年一度的論才之典,多少考生的一身榮辱都系于此。二位為國繩才責任重大,還請再三用心,林某替所有考生謝過二位了!

    二人都是齊道不敢。

    巡場到最末,林延潮方才離去。

    陳于陛,盛訥二人都是將林延潮送出了龍門。

    盛訥嘆道:“大宗伯辦事我等今日算是見識到了!

    陳于陛道:“那是當然,否則以而立而拜禮書者,天下也唯有大宗伯一人了。”

    盛訥道:“是了,你精通相術,你觀大宗伯之相如何?”

    陳于陛想了想道:“說實在的,吾初見林侯官時,覺得他不過是普通人之相,但細細看之,卻有些不同,總之難以言語!

    盛訥道:“這有什么難以言語的!

    陳于陛道:“確實如此,大宗伯之相不過普通人之相,我也不知為何他能富貴之此。但今日仔細一看,卻又有不同,其目光有棱,足照一世之豪,肩背有負,足荷天下之重,此乃偉器之相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白沙| 逊克县| 蒲江县| 武鸣县| 静安区| 耒阳市| 大新县| 合阳县| 曲麻莱县| 朔州市| 皋兰县| 兴业县| 丰都县| 陈巴尔虎旗| 开原市| 安阳县| 海淀区| 五莲县| 黄山市| 咸阳市| 鞍山市| 沈丘县| 津市市| 耒阳市| 罗定市| 衡东县| 扶沟县| 周宁县| 虹口区| 墨脱县| 嘉禾县| 花莲市| 始兴县| 靖宇县| 平陆县| 瑞金市| 大荔县| 抚顺县| 新兴县|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