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文魁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

作者/幸福來敲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冬至之后,馬上就是朔望課。

    上半月朔望課依舊是由山長林垠出題,課的是論語二十篇,中庸三十三章,大學經一傳十。

    下半月再專門講論語,大學,中庸八股文的破法,以及大題的思路,月課上圍繞,論語,大學,中庸考三篇八股,大體上一個月的課程就是如此。聯系上上一個月將孟子讀完。

    林燎必須要將兩個月內就將四書過了一遍,這當然外舍弟子都有基礎的緣故,對于他們而言,四書課不過是一趟溫習而已。若是真的認認真真要學一遍四書,最少非兩年之功不可。

    蒙學三年如何識字,提筆寫字,詞字讀音,背誦三百千千,增廣賢文。然后習四書兩年,再選五經之一為經,研究上一年,最后研習各種八股文破法,寫法,苦下功夫數年,方有底氣赴童拭與人一較長短。

    這是一個普通讀書人的經歷,真正的寒窗十年無人問。

    當然也有各種神童,將這十年縮短了不少。

    求學的日子,冬至過后,書院的日子依舊如此平靜。但二梅書屋里留下讀書的人,倒是來多了。

    是抵近三月一次的季課,書院弟子求學的壓力,就大。林延潮感覺到這幾日,同窗們話的話語,明顯變少了,

    林延潮也不免受此影響,心道果真如于輕舟所,真是片刻都放松不得,稍以懈怠,身后就會有人把你追上。

    朔望課終于到來。

    考試時,林延潮感覺有五六雙眼睛,不時從自己身上瞟過。

    林延潮一下子就猜到他們是在懷疑,窺視著什么,不由覺得有些好笑,以一個成人的口吻嘆道,少年人啊,少年人啊。

    考題是帖經題二十道,墨義題五道,制藝題一道。

    帖經題比上一次多了十道,由此也可以看出書院,對弟子帖經這基功的重視。

    當然帖經題無論是十道,還是二十道,對于林延潮而言都是沒差,只是多費了一些筆墨而已。

    林延潮閱卷后,即認真答題。

    帖經題,墨義題不費吹灰之力答完,當然這對于外舍同窗們來,多也不是難度,所以真正拉開分數的,還是在制藝題上。

    最后一道制藝題題目,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這一題出自論語衛靈公。課業匆忙,林延潮這半月來,只是背了論語,論語章句,關于論語大題題文府只看了五六冊。這衛靈公一篇,他自還沒有背到。

    沒有背,就自己答,林延潮背了那多范文,平日課堂上也聽了林燎那么多破題思路,感覺最近自己八股文的功夫也有點突破。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換成現代文就是,當公務員的童鞋,先做好工作,再給我談工資。

    林延潮想到朱子集注上對于這一段的注釋,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職,有言責者盡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祿之心也。

    那么破題就從朱子集注上闡發。

    想了許久,林延潮有了思路,在草稿紙上寫到,君子之仕,在于修其職而不求其祿也。

    林延潮點了三個點,君子之仕點事君,修其職點敬其事,不求其祿點后其食,這破題一句都點到題目的意思,沒有漏題,可以算是成功破題。林延潮寫完后不由的激動了一下,自己終于憑著自己的實力破出了一題,只是這破題是照辦朱子集注上的,少了自己見解,分是很難給高就是。

    然后林延潮一步步寫下來,最后大步上前交卷給林燎。

    林燎拿過林延潮的卷子,不看他帖經,墨義,直接看他的時文。他先掃了一眼,神色好了一些,大概是見林延潮不是采用《大題題文府》的范文來答題,心情好了一些。

    林燎粗略了看了下,在林延潮破題的一句,用朱筆在旁邊畫了一個三角。

    林延潮知道古人改卷的套路大同異,寫得好的地方,畫圈,其次畫三角,再次一豎,最末就打叉。打叉明一竅不通,一豎明勉強及格,三角猶可一觀,畫圈就是最佳了。

    接著林燎又在林延潮承題,起講,中股的地方,畫了幾個豎,當然這一篇的卷子是比不上,上一次月課時,縣學教諭給自己改的,好幾個圈圈的卷子了。

    但終歸是自己做的。

    眼見林燎要對林延潮話,當場的外舍弟子都是豎著耳朵聽好了。

    當下林燎溫和地對林延潮道:“破題尚可,可承題,分股還是不夠,總而言之很有長進。”

    林延潮當下喜道:“多謝先生。”

    什么叫很有長進,眾弟子們不淡定了,林延潮上一次可是考了外舍第二,這一次居然很有長進,不是要考到第一去了。

    眾弟子們長吁短嘆。

    而林燎對林延潮得這一番話,不久就傳到陳行貴,余子游耳里。并且他們從其他人的嘴里,也聽出林延潮考試時,從始至終都在認認真真地做卷子,沒有打抄。

    這可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這一次放榜前,可沒有一個人去問林延潮考得如何了。

    下午放榜,成績出來,林延潮考了外舍第二十二名。

    眾弟子們在風中凌亂了了,從外舍第二長進到第二十二,原來是林燎林延潮很有長進,就是這么長進的啊。

    這個世界真是令人看不懂啊。眾弟子們都是有心無力,連放榜去看林延潮卷子都懶了。

    而林延潮依舊站在榜前,將前三名的卷子都是看了一遍。

    葉向高的卷子是,圣人論人臣之義,惟務自盡而不求利也。夫為祿而仕,非所以事君也……

    林延潮看了葉向高的卷子心道,以前看只知葉向高卷子寫得好,但好在哪里,自己不甚明白,那是因為差距太大,現在能明白個**不離十,明我和他的差距縮。

    看來背范文,也并非無作用,這一個半月來,我確實如先生所言,進步很大啊。

    “林兄!”林延潮正在榜前駐足,突然一人在背后開口道。

    林延潮轉過頭來,竟是陳行貴。

    “陳兄,有何見教?”

    陳行貴笑著道:“見教不敢當,林兄你的卷子,我看了,進步不啊。”

    林延潮赧然道:“哪里,從第二名到第二十二名,怎么會進步不。”

    陳行貴微微一笑道:“我指的是,林兄的卷子比上一次朔望課時,進步不少,而不是上一次月課。”

    林延潮訝然,此人莫非看穿我的事。

    陳行貴忙道:“林兄,不要誤會,我并非來打探什么,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讀書的方法,林兄別出蹊徑罷了。只是下一個月,就教五經了,林兄可想好以何經為經嗎?”

    五經乃是易,詩,尚書,春秋,禮記,科舉時,士子只要精通一經就可以了。鄉試時五經魁,就是各選一經答得最佳者為前五名。

    林延潮道:“在下來書院不過兩個月初來乍到,還請陳兄指教。”

    陳行貴當下道:“不敢。看來延潮兄,還沒決定,以何經為經吧。”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是啊,不知書院弟子,大多以何經為經?”

    陳行貴笑著道:“山長擅治春秋,次輔書與詩;講郎擅治詩經,至于其他四經,也通曉一些。因此書院里,以春秋,詩經為經的弟子比較多。”

    “春秋,詩經啊!”林延潮點了點頭,好比魏晉子弟,論閥閱,講譜學,講究士族子弟血脈傳承一般。

    兩漢治經,講究是代代相授,非常注重師承傳授關系。如詩經,分四家流派,魯詩,齊詩,韓詩,毛詩,每家師長對弟子傳授如何注釋詩經,都有不同的見解。

    而春秋,而春秋也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傳,也是各一派別,師徒相承,各有體系。

    所以兩漢時,要學習詩經,春秋還要擇一流派才行。

    到了明朝,科舉規定如何注釋五經的框框。可是一般也是先生治什么經,弟子也是學什么經,是一脈相承。

    照道理,林延潮該學春秋或者詩經才是,但是他偏偏另有主意。

    PS:傳中的雙更來了,求一下大家的推薦票啊!晚上還有一更,恐怕會稍晚,但是一定會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大化| 来宾市| 雷波县| 木里| 阳江市| 元氏县| 黑水县| 五莲县| 昌吉市| 苍山县| 白玉县| 富蕴县| 武汉市| 高尔夫| 桦川县| 古蔺县| 普定县| 海门市| 普安县| 吉木乃县| 婺源县| 永德县| 玛纳斯县| 贵德县| 房山区| 龙江县| 济源市| 南澳县| 绥江县| 信阳市| 龙门县| 五台县| 浮山县| 大埔区| 聂拉木县| 扎赉特旗| 安阳市| 龙泉市| 淳安县| 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