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文魁 正文 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群儒(上)

作者/幸福來敲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周子義沒有料到會在這一點上被林延潮駁倒。他以往與人辯經問難,卻從沒有碰到如林延潮,這樣善于考據之人。

    如林延潮這等考據派,你得每一句話,對方都能尋其出處,再辯駁之,這樣大家還能不能愉快的講道理了?

    可身為一名宿儒,身為國子監祭酒的周子義會沒讀過春秋繁露?

    周子義一生皓首窮經,身為理學宗師,實踐的就是非五經、孔孟之書不讀,非濂、洛、關、閩之學不講,故而得義理之精。董仲舒雖也是名家,可春秋繁露,卻不在他讀書之列。

    所以周子義被林延潮論破,并非是敗在了他的義理上。

    一旁曾省吾,王篆都是不忿,周子義敗得冤枉啊!

    此非戰之罪,若是林延潮在義理上,堂堂正正的駁倒周子義也就罷了,但是你卻不來這一套,專門詭辯和考據上下功夫。

    這是歪門邪道,我等不服!

    見周子義處于下風,曾省吾,王篆打算周子義單挑掉林延潮,但眼下就要群毆了。

    單挑,就是你一個人挑我們一群;群毆,就是我們一群人毆你一個,兩條路任你林延潮自選。

    瞧!幾位侍直經筵官已是在摩拳擦掌了。

    曾省吾輕咳一聲,發出了號令。居于王篆下首,一名四十余歲的官員,放下攏于袖中的雙手,袖袍一拂,出班而來向天子道:“陛下,林中允之言,臣不能茍同!”

    皇帝此刻聽得林延潮與周子義辯論正精彩,見有侍直經筵官員出班,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樣子道:“愛卿請講。”

    “是,陛下。”

    林延潮看去原來是吏部郎中朱裹,算是王篆的部屬,聽聞也是個擅辯之士。

    朱裹走到了林延潮面前停下:“林中允之言,非真儒之見,先圣所言內圣外王,內圣,道也,理也,體也;外王,器也,氣也,用也。”

    “老子有云,仆散則為器。自古以來,器不離道,道不離器,汝棄內圣而言外王,乃離道而言器,不異于捐逐末。這三尺孩童都能知之的道理,難道林中允不知,如此可為真儒邪?”

    朱裹的話,在場凡學易學,玄學,理學的官員都是交口稱贊。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這道與器之出自易經,道無形,形而上,器有形,形而下。

    老子,仆(道)散則為器,也就是道在器先。

    理學也認為,氣化為道,理在氣先。

    朱裹用三派學,來道在器先,內圣先于外王。內圣是,外王是末,林延潮離了內圣而言外王,就是離道而言器,末倒置!

    這幾句話著實厲害,道器之論,早有定,林延潮要在這個時代駁倒道在器先,幾乎不可能。

    王篆見朱裹出馬,極為淡定地笑了笑,然后幫腔道:“此言得理宏正,非只知詭辯之人可以應之。”

    林延潮聽朱裹精通易經,算是這里面除了周子義外,最大的敵手,今日三言兩句不駁倒他,下面的人上來車輪戰,自己不是疲于奔命。于是林延潮作揖道:“朱郎中真不愧易學方家,道在器先,此乃老子,朱子之見,吾不敢駁之。”

    聽林延潮這么,曾省吾,王篆都是點點頭,你終于知道錯了吧,肯服軟就好了,不過服軟沒有,咱群毆,就算你趴下,還要使勁踹你。但曾省吾,王篆以下還沒出場經筵官卻滿臉焦急,林延潮怎么這就被駁倒了,他們還未出場呢,不能一展身手真是可惜。

    這時林延潮笑了笑道:“朱郎中,汝道形而上,那敢問道為何物?如何明道?汝又并非道,焉能知其道?”

    林延潮這連環三問,將朱裹得僵住道:“這。這自有先賢之書。”

    林延潮笑了笑繼續道:“朱郎中,不妨聽吾一言,器之所在,道則在焉。有其器必有其道,無其器則無其道。離道言器不取,可離器又何以言道?朱郎中尋三代之道,皓首窮經,于故紙堆中索跡,卻不知三代之道,就在三尺之內,日用之中,時時可躬身踐行。”

    “蓋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盡。道在器中,在事功之中,此非捐逐末,而是由末知。朱郎中言道而不及物,實枉作功夫,如井中撈月!”

    王篆方才不是,林延潮只會歪理,不會以道理服人,眼下林延潮就以大道理駁之。

    朱裹道在器先,林延潮,對,這道理我服,但咱們不談道理,來談應用。

    沒有實體,你空道理,有個毛用,你又不是道自己,能出個所以然來?三代內圣之道太遠了,你翻書中得來,就一定是三代內圣之道嗎?與其如此,不如在事功中體會三代的道理,這就是實踐出真知!

    林延潮得云淡風輕,不見半點火氣,朱裹只能在場中,如同復讀機般在殿中反復地,這,這,這!

    “陛下,林中允所言不妥,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又一名官員出班,此人是御史耿周,是曾省吾門人。耿周見王篆被林延潮駁倒,趕緊出來救場。

    皇帝聽了心道,今日怎么了?怎么都來批林延潮了。

    皇帝道:“愛卿自便吧!”

    耿周出陣,朱裹舉袖拭去額上之汗,退到一旁。

    耿周解了朱裹燃眉之急后,問難道:“吾方才聽林中允言道,實離道千里也!朱子有云,道乃亙古亙今常在不滅之物,但千五百年被人作壞,其間雖或不無康,而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嘗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間也。”

    “林中允言凡有其器,必有其道,但千五百年來,道之不存,又如何言器?”

    林延潮嗤笑道:“漢唐千五百年來漏過,豈非天地無光,你我皆生于不見五指之世?吾輩一生勤于堯舜之學,雖不能點鐵成金,但也不能以銀為鐵。汝三代時堯舜之君,方得其道,豈不聞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難道在汝口中,漢唐之君,連夏桀都不如嗎?”

    耿周聽了不能答,呆立在殿中。

    “此一派胡言!朱子所言乃人道,而非天道。”出班的是給事中吳堪,他見耿周失利,出班挽救,也不先上奏天子,直接來噴林延潮。

    到了此刻曾省吾,王篆他們也不顧禮義廉恥了,手下這班人不打招呼,直接就掄胳膊上陣了。

    果真深明群毆之道。(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镶黄旗| 平南县| 繁昌县| 永泰县| 馆陶县| 都兰县| 三河市| 子长县| 成武县| 汝阳县| 五河县| 大方县| 肇州县| 嘉义县| 若尔盖县| 陕西省| 闽清县| 阜康市| 青川县| 汪清县| 湘西| 庆城县| 柘荣县| 贞丰县| 台湾省| 林甸县| 涡阳县| 恩平市| 留坝县| 马龙县| 门头沟区| 宣城市| 林口县| 沧州市| 永清县| 杭州市| 且末县| 阿合奇县| 安吉县|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