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文魁 正文 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zhàn)群儒(下)

作者/幸福來敲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不過吳堪也不是貿(mào)然出頭,林延潮確有‘偷換概念’之嫌。

    朱子原文是亙古亙今常在不滅之物。雖千五百年被人作壞,重殄滅他不得耳。

    這道指的是人道。

    見吳堪質(zhì)問,林延潮從容道:“天道,地道,人道并為三才,人道不能舍天道而獨運。”

    林延潮的回答,不能令吳堪滿意,他冷哼一聲道:“此強為之,汝所人道不息,言下之意,暗指漢唐之君可接三代之統(tǒng)緒,可林中允以為漢高祖,唐太宗何如人也?

    林延潮道:“漢祖唐宗皆雄主,又何必多問?”

    吳堪道:“此言差矣,漢高祖拋妻棄子,唐太宗手足相殘,此二君縱創(chuàng)立不朽基業(yè),但無明理,以修內(nèi)圣之心,于齊家明倫有虧,天下人心不服,豈能與三代之君相較?”

    劉邦將兒子女兒丟下馬車逃命,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這等行為有悖人倫,在儒家眼底,德業(yè)是第一位,功業(yè)是最末,這等德業(yè)修行如何與三代之君相較。

    方才諸人,除了周子義外,都沒有與林延潮辯論,超過三句話。

    曾省吾眾人見吳堪居然與林延潮有來有往,斗了這么多回合,都是大喜心道,此子智盡了,任你辯才無雙,但一人怎辯得過我們這么多人。

    吳堪也是信心大作,一副中流砥柱的樣子立在殿上,他自信他的辯題足以難道林延潮了,就是不能,也可讓他絞盡腦汁。

    但林延潮微微一曬反諷:“真世儒之見,齊桓公殺公子糾,公子糾大臣召忽殉死,管仲不殉死則矣,反仕殺主之君齊桓公,此仁乎?孔子卻道,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齊桓公,管仲,以霸見仁,霸者雖有失,但其功甚大,此功便是大德。高祖有救時之志,太宗有除亂之功,此非大德乎?汝平日自處曰義曰王,漢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汝得雖甚好,難道做得便是錯?一旦國家有事,汝能堪亂救時乎?坐議立談無人能及,臨機應(yīng)變百無一能,誠為儒者笑爾。”

    吳堪被林延潮得滿臉通紅,數(shù)度想反駁,最后為‘誠為儒者笑爾’的暴擊后,掩面退下。

    我還能打十個!畫外音響起。

    竟連吳堪也敗了,子猖狂,我等不服!同為畫外音。

    大理寺丞王述出班抗聲道:“三代圣人矣,孔孟崇古,言必稱堯舜,而漢唐之世人欲橫行,可謂今不如昔,而爾不法先古,而法漢唐,實將金玉棄之于地奔道路,于瓦礫中撥取零鐵。”

    此處應(yīng)有掌聲!

    曾省吾,王篆都是鼓掌點頭叫好,掌聲未畢,林延潮就反問:“王司丞有幾子?”

    王述一愕,然后道:“三子。”

    “那王司丞望子不如父,還是子勝于父?”

    “當然是子勝于父。”

    林延潮點頭道:“人同此心,三代先王篳路藍縷,而有天下,望后世子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正如子勝于父,而不是父不如子,這才是先王之心,先圣之道,而不是教汝亦步亦趨,言必稱三代,而不知他世。”

    王述滿臉羞愧,當?shù)畛馔耍?br />
    滿殿君臣眼見曾,王兩方一名一名大將被林延潮陸續(xù)斬于馬下,這已是不是‘打十個’而是‘還有誰’的局面。

    曾省吾,王篆等人六神無主,連委以重任的吳堪,王述都沒撐過三回合,這車輪戰(zhàn)不管用啊!

    曾省吾,王篆左右旁顧,他們不是不愿出馬,只是以他們堂堂二品尚書,三品吏部侍郎,若是當?shù)畋涣盅映瘪g倒了,那么以后有何顏面在朝堂上立足,所以他們先安坐不動,靠手下的弟出馬消耗。

    可弟已是被折了大半,被打了一個五比零,積累的人頭直接送林延潮‘大殺特殺’。

    現(xiàn)在周子義,朱裹,耿周,王述,吳堪都敗下陣來,還有誰能上場,力挽狂瀾,扳回局面?

    此刻經(jīng)筵侍直官中列班最末的一人出班道:“林中允滿口詭辯,如何使人口服心服?”

    曾省吾,王篆都是大喜,心道這救星是誰,原來是通政司知事李庸。

    林延潮問道:“李知事,有何高見?”

    李庸為從七品官,官位卑微,又是舉人出身,平日在曾,王二人陣營中絲毫不起眼,這一次實是曾省吾,王篆拿他來湊數(shù)用。

    但李庸卻有野心,這是一個向曾省吾,王篆賣好的機會。李庸來到殿中先向林延潮作揖行禮道:“林中允贊漢唐之君,吾以為不然,漢唐馬上得江山,以智力把持天下,雖乍看國富民強,實天理暗昧,人欲流行。何為天理,人欲?裹腹,天理也;美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斗食乞求太平,天理也;梟雄篡取江山,人欲也。”

    “循天理,則不求利自無不利,殉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害己隨之。爾推崇內(nèi)圣而外王的,漢高祖,唐太宗,所行所為,無一念不出于人欲,君臣上下重利不重義,豈可與三代并論。”

    李庸一番話里,道出了理學里的天理人欲,以及義利之。

    天理也可視為義理,人欲也可視為利欲,所以根還是義利之。

    在辯論技巧上,李庸也是很聰明,方才周子義用王道霸道來與林延潮,辯駁漢唐不如三代已是慘敗。所以他轉(zhuǎn)移戰(zhàn)場,從天理人欲,也是義利之辯,找回場子。

    聽了李庸的話,滿殿君臣也是細思。

    林延潮可以用王霸混談來闡述,修其理不急其功,但義利就沒辦法混談了。

    皇帝問馮保:“自古義利不兩立,林中允要如何答?”

    馮保道:“朱子有言,義利之,乃儒者第一義。但凡名儒有所見數(shù),都須在義利之上有所見數(shù),林中允也需如此。”

    皇帝點了點頭,看向殿中。

    此刻林延潮微微苦笑,曾省吾,王篆他們心底暗喜,莫非林延潮在義利之上,也不能答嗎?

    只見林延潮往殿頂長嘆:“伯夷,叔齊,積仁絜行而餓死。顏回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此循天理,不求利自無不利乎?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竟以壽終,此殉人欲,求利未得而害己隨之乎?”

    “子曰,君子喻于義,人于喻利。那么孔子不義即利,難道不利就是義了嗎?”(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三都| 织金县| 资溪县| 浦东新区| 峨边| 广州市| 同仁县| 龙泉市| 霍州市| 太仆寺旗| 安西县| 东乌珠穆沁旗| 廉江市| 磴口县| 博兴县| 雷波县| 乐安县| 合山市| 于田县| 舞阳县| 留坝县| 手游| 长泰县| 蓬溪县| 定边县| 兴海县| 华阴市| 鹤山市| 望江县| 桐庐县| 高青县| 逊克县| 南平市| 明光市| 武安市| 桑日县| 榆中县| 武冈市| 防城港市|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