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文魁 正文 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

作者/幸福來敲門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決心下的容易,但要作卻是千難萬難。

    奏章寫完,吹干墨跡,林延潮對著桌案,整整坐了一夜,從天黑至天明。

    林延潮目光凝于火燭之上,一夜水米未盡,不知不覺窗外天色淺白。

    狀元及第以來,林延潮深知憑皇帝的信任,再抱緊申時行的大腿,一步一步在官場上升遷,十幾年后算比不上申時行,但也能與朱賡比肩。

    只要自己能沉下心來,學得申時行,朱賡那一手韜光養晦的功夫。

    但做官,難也難在韜光養晦上。

    多磕頭,少話是能做大官,但林延潮的志向是修齊治平,而不是修身,齊家,做大官。

    林延潮合上奏章,這也許是自己為官最后一封奏章了。

    天色將明,林延潮沒有半點睡意,倒不如于書房里踱步,一抬頭正見一副字。

    這是當年顏鈞送給自己的《泛海》一詩,乃王艮,王心齋所書。林延潮敬重顏鈞當初對自己的指點之恩,回去后珍而重之地將這幅字裱好。

    讀書時,林延潮將朱熹的《泛舟》掛在書房里勵學。但為官后,卻將壁上之詩換作了這首《泛海》,每日都要讀來數遍磨志。

    林延潮仰頭將此詩反復念了數遍,轉頭去見一旁劍匣。

    林延潮抽劍出匣,頓時滿室寒光。

    林延潮不由以袖撫劍,燭火映著寒光。林延潮目視劍刃,自顧道,今日并非是泛海,而是述劍。

    何為述劍?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似君,誰為不平事!

    讀此詩句,頓覺氣不能平。

    “來人!”

    林延潮一聲道。

    書屋外,陳濟川推門而入,他在外已是侯了一夜。

    “取我新作的官袍來!”

    陳濟川應了一聲,當下捧起六品鷺鷥補子官服給林延潮。

    林延潮更衣完畢后,將奏章納在袖中,如挾劍而行般走出屋外。

    林延潮頓住屋前,仰起頭看了一會天邊的魚肚白,然后低頭一彈官袍,笑道:“新作的,不穿可惜了。”

    陳濟川知林延潮決心已下,當下道:“請老爺吩咐。”

    林延潮點頭道::“備車去通政司!”

    通政司門口,立有不少御史,科道,都是來投奏章的。

    不少官員也見到林延潮。

    眾官員心底揣測,林延潮乃天子近臣,所言隨時可以上抵天聽,什么事還需來通政司來投帖,這不是繞彎子嗎。

    唯一可能是彈劾官員的奏章,這也是,聽聞張居正當國時,與林延潮素來不和。

    眼下林延潮窺測圣意,來此落井下石也是理所當然嘛,破鼓總有萬人捶嘛。現在的朝臣們總是要踩張居正一把,來顯得與他劃清界限。

    那么林延潮通過彈劾張黨官員,來獲得名望,也是理所當然。

    官員議論了幾句。

    林延潮將奏章上通政司后,即行離開。

    通政司的屬吏將林延潮的文章帶入衙屬中,幾位通政司的官員聽是林延潮的文章后,都是露出了翹首以待的神情。

    上一次林延潮來通政司遞《自陳表》一書,被通政使倪萬光贊為僅次于《出師表》,《陳情表》,《祭十二郎文》后天下第四至文。

    眼下林延潮這封奏章一上,大家都是笑道,林三元這等文宗,不知又寫出什么華國文章來?

    立即有官員將林延潮遞上的奏章節寫副。

    這名抄錄的官員拿起林延潮的奏章,讀未三句,失聲呀了一句,手中沾滿墨汁的羊毫筆掉落在地。

    另一名對錄的官員,見對方這般神情,不由好笑,當下接過奏章來讀之。這官員讀了不過三分之一,額上汗如雨下,捧著奏章的雙手竟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

    其余通政司的官員,見這兩名官員的神情,連忙趕來讀此奏章,結果各個面無血色。

    當下一人起身厲喝。

    “快,立即稟告司長,通參。”

    “先不要發六科廊傳抄。”

    “此事不能壓,也壓不住。”

    “那總要想想辦法。”

    “此奏章一上,不林三元了,恐怕連我通政司,也一并遭殃。”

    通政司眾官員都是驚呼。有人側目,有人驚懼,有人含淚。

    “朝堂上要出大事了,這是要把天給捅個窟窿啊。”

    “若非我有妻兒老,吾當在此奏疏末附名!”

    “慎言,你不要命了。”

    “林三元,此乃以卵擊石!”

    “不,此敢為天下先!”

    因一封奏章,通政司里,官員們亂成一片。

    文淵閣中。

    張四維坐在寬椅上,神情疲倦,以手指捏著眉心。

    這一個月來,言官奏章交遞攻訐,他左支右絀,實已是精疲力竭。

    前一段其弟張四教來家信,老父病重的消息。

    張四維的父親張允齡,當年用一輛車,從山東河南買糧運糧兌鹽引,換來了張家今日的基業

    張四維聽聞老父病重,念起了年少時進京趕考時,父弟在黃河渡口相送。

    張四維坐在孤舟上,一別千里,誰料科舉得意,中進士選翰林,父親又與兵部尚書王崇古,內閣大學士馬自強兩家聯姻,壟斷整個山西的鹽業,張家更進一步。

    想起父親對張家一生的貢獻,張四維忍不住唏噓。

    若是張允齡真的病重,那么自己身為首輔要返回守制,按律制需二十七個月。不去不行,張四維沒有張居正這么大的膽子,敢于奪情。

    若張四維自己這一去,這首輔當由申時行來替補。

    申時行是個敦厚之人,任首輔后不會清算自己。何況自己任首輔日淺,也沒什么把柄好讓人抓,退下去正好將這爛攤子丟給申時行。自己沒有張居正,以身當國的氣魄,所以首輔這位子燙屁股。

    想到這里,張四維仰頭望著窗外朱紅色的宮墻,然后無可奈何地笑了笑。

    “相爺,相爺,出大事了!”董中書一臉驚慌地進入值房。

    張四維厭倦地道:“何事?”

    董中書牙齒輕顫道:“方才通政使倪萬光,送來這一奏章抄,是由林延潮所遞。”

    張四維返身道:“什么?”

    董中書將奏章遞給張四維。

    連張四維這等城府深沉,喜怒不形于色之輩,見了這封奏章后,當堂吸了一口涼氣。

    張四維將奏章用手壓案上急聲道:“立即命倪萬光扣下此奏章,不可遞于圣上,太后!”

    “晚了,林延潮在通政司投完奏章,回頭又去會極門又遞一,此時奏章已在文書房了。”

    “什么,”張四維頓覺山岳壓在身上,他踱步細思了一陣道:“林延潮,這是要拉我與申吳縣下水啊!他怎敢肯定老夫會履行承諾,擬旨保他?”

    董中書哼了一聲道:“不錯,相爺若不保他,這奏章一上,林延潮輕則下獄,重則流放充軍。幸好,朝已是許久沒殺士大夫了。”

    張四維搖搖頭道:“難,此奏疏可比當年海瑞,楊繼盛……”

    著張四維持奏疏讀起:“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侍講臣林延潮謹奏;天下為公,立君為民,臣以死諫君二事……”

    張四維讀之數句彈章道:“文不為心聲,矯飾爾,此文字字如鐵,一一垂丹青,真雄才,真雄才!”

    董中書道:“可是如此是攻心,天子,太后必然震怒。相爺,要三思啊。”

    張四維沒有話,而是擺了擺手示意董中書不要話。

    三思之后,張四維向董中書問道:“以你觀看林宗海是何人?是否是不要命了,敢以死諫君之臣?”

    董中書聞言也是仔細思考,當下道:“與他共事數年,以我觀林宗海為人,其擅長于謀事,亦工于謀身,不似能作出此死諫之事的人來。”

    張四維合掌,松了口氣道:“正是如此了。”

    張四維目光一轉問道:“申時行來值房了?”

    “申閣老似剛剛到。”

    張四維從案頭上拿起官帽戴上,吩咐道:“隨輔去見他。”

    董中書聞言一驚,張四維位在申時行之上,哪有首輔屈尊去次輔值房的道理。

    董中書要勸但見張四維已是毫不猶豫,離開值房。

    慈寧宮。

    宮女將垂珠簾放下后,皆退了出去。

    恭妃,鄭嬪數位嬪妃恭敬地侍立在李太后左右。

    李太后手剝著念珠笑著道:“哀家虔誠禮佛,茹素多年,一直都是淡泊養生。雖值五十大壽,但也不想大肆操辦。你們也不必太操心,似以往那般好了。”

    近來十分得皇帝寵的鄭嬪笑著道:“母后為陛下操持半輩子,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這都是母后弼成之功啊。母后身在后宮安詳清福,這五十華壽當好好辦才是,否則不是辜負了四海臣民對你仰戴之情嗎?”

    鄭嬪完,李太后指了指鄭嬪,笑著道:“你會話,哄我這老太太歡喜。”

    鄭嬪嬌笑道:“母后,嬪妾哪有哄你,句句都是心底話。”

    眾嬪妃們聽了都是應景地笑著。

    倒是太后身旁幾位老嬤嬤,卻是看出,眾嬪妃們都是看太后的臉色行事,鄭嬪表現過于操切了,如此反而不得太后之喜。

    “恭妃,你有什么看法?”

    聽太后一問,坐下下首的恭妃有幾分緊張,連忙道:“母后,臣妾聽眾姐姐的是。”

    李太后見恭妃仍是一副見不得大場面的樣子,心底卻沒不喜,她與恭妃當初都是皇帝身旁的宮女出身,對她怎么都有一份憐惜之意,何況她還生了皇長孫。

    李太后笑著道:“你封妃有些日子,不必事事如此謹慎微。”

    “臣妾謹記母后教誨。”

    鄭嬪,恭妃完,眾嬪妃們繼續討好著李太后,變著法哄著她高興。

    李太后滿臉慈祥,自也樂見得嬪妃們在自己面前邀寵。

    宮女奉上茶,李太后呷了一口,眉頭輕皺道:“濃。”

    宮女依言端下。

    在這時,一名太監神色慌張地走入殿來,在李太后身后的嬤嬤了幾句,然后遞上了一奏。

    這嬤嬤將奏給李太后送去。

    李太后不以為然,但看了幾眼臉色變了,接著……

    “太后!”

    “太后!”

    幾名嬤嬤上前攙扶。

    卻見李太后手持奏,顫抖道:“亂臣……亂臣賊子!亂臣賊子!”

    眾嬪妃們幾時見李太后氣成這等樣子,一并呼道:“母后!母后!”

    但見奏章從手中掉落在地,李太后身子一搖晃,直挺挺地摔倒在塌上。

    “不好。”

    “太后暈過去了。”

    “快,宣太醫,太醫!”

    而身在皇極殿的皇帝從龍椅上,霍然站起身來道:“來人,來人!”

    張鯨,張誠,高淮等十幾個親信太監見皇帝龍顏大怒,都是嚇得渾身顫抖道:“萬歲爺息怒,萬歲爺息怒,有什么事吩咐奴才,千萬別氣壞了身子啊。”

    啪!

    皇帝將奏章擲在案上,臉色鐵青地道:“張鯨立即率錦衣衛將林延潮拿下,傳令封鎖九城,不要此賊子跑了!”

    幾十名太監在中極殿里跪了一地,他們幾時見過天子發此盛怒。

    天子之怒,血流千里。

    林延潮是吃了一百個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如此啊!

    “林延潮?”張鯨一愕。

    “朕再與你一遍,日講起居官林延潮!”最后林延潮三字,一字一字從皇帝口中崩出。

    “是,奴才這去。”

    “滾!”

    皇帝暴怒之下,張鯨嚇得三魂六魄丟了一半,倉皇離殿。

    但見張鯨出門還未幾步,卻又轉回來。

    皇帝怒道:“張鯨……”

    張鯨未等皇帝完立即跪下道:“陛下,林延潮在殿外。”

    “什么?”皇帝一愕。

    張鯨道:“陛下,林延潮沒有走,在左順門求見。”

    皇帝聞言不由肅容。

    會極門前的廣場一絲風也沒有。

    六十年的,一名官員是在這門前對百官喊道:“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是日,兩百余文官此,撼門痛哭,死節力諫!

    明代士丈夫之士風,錚錚如此。

    但天子命錦衣衛廷杖,十七人被打死,從此衣冠喪氣。

    在內侍指引下,林延潮跨過會極門,身后二十余名大漢將軍押陣。

    一反諫臣的慷慨激昂,林延潮這一刻反是容色平靜,神情肅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射阳县| 荔浦县| 肃北| 新乡县| 贵溪市| 泉州市| 长乐市| 根河市| 望江县| 奇台县| 易门县| 格尔木市| 庄浪县| 科技| 清涧县| 长宁县| 莆田市| 马关县| 尤溪县| 阆中市| 武清区| 宁陕县| 慈利县| 新河县| 平和县| 呼玛县| 伊宁市| 诸暨市| 来凤县| 彭阳县| 娄烦县| 瑞安市| 乌苏市| 门头沟区| 龙岩市| 凤山市| 叶城县| 资兴市| 宁远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