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原上的那些游牧民,有許多都可以歸類為“蠻族”,這不是洛明對他們懷有什么歧視,而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與人種無關(guān),而是生活環(huán)境的鍋。
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生活環(huán)境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眼界乃至于命運。
再文明的家庭的孩子,若是在野外被狼養(yǎng)大,那也斷然會變成個野人的。而一個野蠻人的嬰兒如果在城市里長大,被有文化的人撫養(yǎng),也多半會變得聰明伶俐。
和洛明領(lǐng)地里那些半定居的牧民不同,這些游牧民顛沛流離的生活難以孕育出太高層次的文明,文化和道德水平都遠遠落后于時代。
如果他們想要發(fā)展的話,就得有一個雄主將他們統(tǒng)一起來,建立更穩(wěn)定更先進的社會制度。
或者他們被外人征服,強行納入一個相對成熟的統(tǒng)治秩序。
如果不這樣,他們就會一直過著遠離主流社會的生活,難以取得大的進步。
他們平常會和商隊友好交易——只要商隊有足夠的自保之力,在這種情況下,商隊就算狠狠砍價和加價,拿出宰冤大頭的架勢來,他們也可能會容忍。
但若是這商隊規(guī)模太小,沒有展示出足以自保的力量,他們就會覺得有機可乘,隨后一擁而上。
“當你拿著一塊肉出門去野外等地方,沒有任何覆蓋,完全暴露,最后狗過來把肉吃掉了。那么錯在誰呢?是應(yīng)該怪狗呢,還是應(yīng)該怪這塊裸露的肉呢?
問題當然出在這塊裸露的肉上。如果他們帶了足夠多的人和武器,小心戒備,那些事件就不會發(fā)生了。”
某位旅游的詩人記錄下了這樣的言論,這是一個游牧部落頭人的祖父的名言。
甚至不該用道德什么的來譴責(zé)他們——他們完全生活在與道德這個概念不沾邊的世界中,非要說的話,大概用對付“禽獸”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就是了。面對強者就恭敬甚至臣服,面對弱者就去咬上一口,正是無比符合野生自然條件的生存方式。
幸虧洛明叮囑過商隊的一行人以保全性命為上,剩下的東西都在其次。
他們發(fā)現(xiàn)游牧民意圖不軌,發(fā)現(xiàn)無力抵御游牧民的攻擊,就主動放棄了那一車的貨物,然后拼命往回逃。
商隊雖然有少數(shù)人受傷甚至是死亡,但大多數(shù)人還保留著戰(zhàn)斗力,游牧民如果要追殺他們的話肯定要付出不少傷亡。
與其冒著傷亡追殺他們,倒不如把那一車近乎白撿的貨物拿走就拉倒——他們大概是這么想的吧。
正是由于這樣果斷的決策,才使得商隊大部分人成功逃脫。
否則,若是商隊的人們非要保全貨物的話,在游牧民的追擊下,能逃回來幾個都是未知數(shù)了,貨物十有**也還是保不住。
當然,這個行動的成功本身,也體現(xiàn)出了這個部落的短視。
當然,沒有足夠的文化氛圍,本來也很難養(yǎng)出擁有長遠眼光的人就是了,偶爾會產(chǎn)生幾個英才,并且在生活實踐中鍛煉出老狐貍一般的智慧,也很難擺脫眼界狹窄等缺陷。
商隊扔下貨物逃跑,就不去追擊他們,這本身就是十分短視的事了。
放走商隊希望他們下次再帶貨物過來?巴普洛夫的狗都沒有這么傻的。商隊下次就算過來,也肯定會帶更多人手,把貨物保護得滴水不漏。
另一種可能,就是逃出生天的商隊會懷恨在心,引軍隊來征討,或者雇一些傭兵前來找麻煩。
身為游牧民,難道還怕別人用兩條腿能在騎馬的自己面前逃掉嗎?如果追殺商隊的話,根本用不著上前沖殺,遠遠地放幾支冷箭,然后在后邊攆著,光是精神負擔(dān)都可能把商隊給拖垮了。
總之,把這些商隊放走,真的是他們自討苦吃——也就是給洛明提供了一些方便。
如果這支商隊沒人逃回來的話,就算他想要發(fā)兵報復(fù),也很難立刻找對地方,說不定那個部落在洛明搜尋他們的時候就直接遷移走了,逃得遠遠的,讓他鞭長莫及。
現(xiàn)在就不同了,商隊逃回來這么多人,肯定可以順利地帶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對方就算馬上逃跑,那么多人的足跡和車轍等痕跡也不會被時間消磨干凈,總是能夠追上的。
追上是肯定能追上,但是要怎么對付他們,面對這個問題,洛明陷入了思考。
這次要面對的敵人,和往常遇見過的所有敵人都不同,和洛明給士兵們提供的假想敵也完全不沾邊。
洛明的士兵和怪物、普通人類交戰(zhàn)過,而他額外給士兵們提供的假想敵則是康勒山伯爵的那支重騎兵。
而這一次,他要對付的敵人之中,卻有不少的輕騎兵。
雖然都是騎兵,但輕騎兵和重騎兵的職能以及戰(zhàn)斗方式之間還是有不小的差別的——輕騎兵可不會搞什么朝步兵沖鋒的事,甚至在看到洛明的步兵方陣之后,多半都不肯和他正面戰(zhàn)斗。
側(cè)翼騷擾,攻擊后勤線……洛明手頭的兵力不怕正面戰(zhàn)斗,甚至巴不得正面把對方打個落花流水呢。但遇上這種手段,就會感覺比較棘手了。
就算對方只是逃也很麻煩,洛明手頭上沒有足夠的騎兵,單純靠步兵追擊,速度終究有限,若對方望風(fēng)而逃,那就麻煩大了。
在一片陌生的草原上貿(mào)然深入,說不定還可能迷路,斷糧斷水,就算是鐵軍也要完蛋。
不解決這些問題的話,貿(mào)然出兵,說不定就要吃大虧。就算最終還是能打贏,也會出現(xiàn)太多不必要的損失和犧牲。
面對這種問題,他決定還是問一下懂行的人士。
格蘭蒂姑且算半個,鄧加爾也算半個,除此之外,只有知識而沒實踐過的阿雅也可以算半個……這就算湊出一個半了。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現(xiàn)在雖然只有一個半,但那些游牧民也不像是訓(xùn)練有素的軍隊,沒有一個英明的領(lǐng)袖,差不多可以扯平。。
a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