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王醴仍要上差,孟約則因勾線筆劈了尖,特地去慣愛的松風堂里買了筆,然后便要回去。不想,才買完筆,從松風堂里出來,走出去不多遠,便被科學院的一位助教喊住。
“怎么,有事?”
“孟助教走不開,恰好我要出來,孟助教叫我帶句話,喊阿孟姑娘快些去科學院。”
孟約琢磨片刻,也不知是什么事,不過孟老爺子召喚,即使不知道原因,她也得走這一趟:“行,我這就去。”
把買的筆墨交白蕊,讓她送回孟園,孟約自己則帶著夏姜去科學院。到達科學院見到孟老爺時,孟老爺連一聲“爹”都沒讓她喊,便對她道:“年年快來,看看這串燈。”
孟約走到剛弄好的大型發電機和串連著掛起來的電燈旁邊,舉目望去,有炸了燈絲的,還有直接炸了玻璃的:“怎么炸的?”
“方才試時,電量沒控制好。”
“噢,那爹,你找我來做什么?”既然已經找到癥結所在,干嘛還要找她來集思廣議靈光一閃。
“年年你仔細看。”
孟約依孟老爺的話,仔細看已經關閉了電流的鎢絲燈,細看下才發現問題所在:“鎢絲化掉了!”
那些炸了燈絲的都不是炸了燈絲,而是有部分燈絲化掉,只掉下少量碎鎢絲線在燈光底下。鎢絲為什么化掉,孟約大概知道,應該是高熱量加上氧化,使得來就很細的鎢絲化掉,沒化掉的也成了渣渣。
“我們原以為是因為電量太大燒化的,但后來電流減,還是有電燈的燈絲化掉。”鎢絲燈一旦燈絲化掉,其余部分就很容易掉落,所以化了燈絲的電燈只需多看兩眼就能看出來。
因為這時候的電燈泡,還不像孟約見過的白熾燈,鎢絲被妥妥地用細絲勾住固定,而是一根彎成U形的,懸于其中,不管哪里化掉,都會導致部碎掉。孟約好歹是見過白熾燈的,雖然她也沒太仔細看過,但鎢絲在白熾燈里什么樣,她還是知道的。
不過,這樣化掉,跟鎢絲什么樣真沒什么關系,罪魁禍首是溫度太高,其次是氧化,這兩個原因還相輔相成——好歹是上過初中高中整六年物理課的,雖然丟下的太多,記起這一點來倒也不難。孟約時候,家里還是用白熾燈呢,所以她記得燈泡溫度很高,即使是后來的節能燈,也會燙手,這個問題到led燈時代也沒有得到解決。
led燈是冷光燈,只是led燈的光是不帶熱量的,但led燈身仍然會散發熱量。據孟約記得的那點可憐的物理知識來看,不管什么燈,之所以會發熱,都是因為經過的電能,沒有充分利用,白熾燈只利用到百分之幾,而led燈是百分之幾十,剩下的電能就會轉化成熱量散發出去。
“至于為什么不能降低通過的電流……這個就真不知道了,反正管他呢,電燈問世一百多年后都沒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提出來也太不科學啦。”而且,她也一知半解,真不敢誤導科學狂人們。
所以孟約只能絞盡腦汁,幫忙想怎么處理氧化和高溫這兩個麻煩:“爹,你們有沒有試過鎢絲在多高溫度下,會融化?”
院士們連燈都才弄出來,還真沒工夫研究到這里來,一位助教當即便去嘗試,結果發現,并不用很高的溫度,鎢絲就會化掉。發現原因后,院士們陷入沉默,因為雷電經由燈絲發光發熱這一點,他們早就知道,也一直想解決,但這并不容易解決。
孟約:像這樣的時候,請大家跟我一起翻開《太祖手稿錄》,翻到第155頁,那里記錄著太祖閑來沒事寫的大氣構成和人類呼吸的空氣由什么組成,其中的成分各有什么用。
手稿一千頁以后,都屬于太祖年暮時,更關注于生活方面的種種科技,才提筆寫下的,被很多人認為沒什么大用。但其實,是時間往前推,一千頁以后的那些內容的重要性,就明顯。
比如大氣和空氣。
“《太祖手稿錄》,自然有,人手一吶,我去取來。”
院士與助教們也不止取一,是就近的都去取來,然后細細翻閱,155至16,太祖居然舍得用整整五頁A4紙,來書寫和描繪大氣的構成,空氣的組成。還提出了真空這個概念,并指出鐵生銹等各種現象,都是由于暴露在空氣中造成的。
至于是哪種成分造成的,太祖沒寫,可能是寄望于讓土著們自己去發現。太祖雖然憂心忡忡,但并沒有大包大攬,把一切都寫得明明白白,而是留一些關鍵點不寫,讓土著們去探索去摸索,去摔一摔跤,然后爬起來自己搞明白。
孟約咂嘴,再次感慨太祖操了一輩子碎碎的心,然后這里應該沒她什么事了,憑科學狂人們的事,上元節時,也許沒法解決根問題,但照亮午門的任務應該不難于完成。至于之后,怎么解決電燈高溫和氧化的問題,應該需要一段時間摸索,這就和孟約沒關系了……
她倒想有關,可她不是物理生,真不懂這個。
“啊,對,得問問《心》的作者陳恂應該去哪里找。”《心》是孟約細細讀過后,認為最接近于現代心理學著述的一書。所以她出去又回來,尋院士和助教學子們問陳恂。
“陳博士是太學博士,阿孟姑娘去太學便可得見。”太學是天子封印放假,天子開筆開課,所以孟約現在去也能找見人。
一聽是太學,孟約就放心了,盧昆閬也是太學博士,太學就幾個博士而已。明朝的太學隸屬國子監,凡五品以上及郡縣公子孫、從三品曾孫都可以入學,不過南京名滿天下的私立書院多得是,入學的并不多,幾個博士加幾十名助教管夠。
孟約倒沒直接去太學,而是回了長平里,因為盧昆閬一天只上半天課,這會兒必然在慶園,由盧昆閬引見,比她直接去太學求見要可行得多。
有了《心學》陳恂,其他的人,也會很快被找到吧,這樣的話,心理學這個事實上隸屬醫學的分支,是不是可以加快建立,避免出現日后自殺率居高不下的現狀呢?
PS:國人的自殺率一直偏高,心理咨詢卻無法普及,一是沒有這個習慣,二是羞于啟齒自己內心的問題,三是國內的心理醫師心理咨詢師非常少。
PPS:一手春宮,一手建立心理學,阿孟姑娘的人生過得相當精分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