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分南北部,則犍為、巴郡及其北為北部,朱提、牂牁、嶲三郡以南為南方。rg劉焉時期益州的治理地區大多集中在北部,對于南部少有管理。但這并不代表劉焉放棄了那片沃土。
益州南部盛產象牙、白銀等等珍貴奢侈品,但也正是因為如此,益州南部成了漢朝貴族剝削的地區;當地人并沒有因為這些奢侈品發家致富,反是因為這些東西,讓地人變得貧苦無比。
不僅僅是因為益州大族以及朝內官員對益州南部的剝削,為了防止他們反抗,中原人并不教授他們農耕、織布等等基礎生活方法,反是用這些東西“正經”的收購他們手中的黃金、象牙。
益州南部百姓苦不堪言,也因此屢屢爆發動亂。直到劉備時期,劉備施展仁德政策,才讓南方叛亂減少;但劉備死了還沒多久,南方部落便叛亂不止,直到諸葛亮親征南中之后,一切才得以緩和。
南中人至今依舊感激諸葛亮仁德,正是他將蜀中的所有耕種、絲織等技術帶到南中,才讓他們得以漸漸富裕。諸葛亮也知道,蜀漢只有一個的益州,如果不將后方穩定,并使之富裕,蜀漢根不會有起色。
為了治理南中,諸葛亮又設立庲降都督,一共有六人擔當此任,分別是鄧方、李恢、張翼、馬忠、張表、閻宇。因為張翼行事剛烈,得罪了許多南中部落,因此也曾爆發過叛亂,但馬忠之后,南中稍平。
因為劉璋之前派遣了李恢進入南中,與其部落打好關系,因此,劉璋這次南下并沒有被南中大族多方刁難,反是因為多年來備受壓迫的緣故,如今來了一個仁德之主,頗受歡迎。
建寧大族雍家族長雍闿,什邡侯雍齒之后,總所周知,高祖劉邦最為記恨的人就是雍齒,但卻依舊將他封了侯,什邡地靠成都平原,至于雍闿為什么會到建寧,不得而知。
雍闿此人反復無常,不知是不是繼承了他先祖的性格,但面對劉璋的時候,雍闿反是一副頗為歡迎的模樣。
此日劉璋剛剛帶領部隊自蜀郡入犍為,過朱提,來到了建寧;正遇雍闿領私兵前來迎接。劉璋手下不多,帶著近百輛車輦,盡是多年來益州財產,金銀珠寶、寶馬良駒不計其數。劉璋見雍闿來迎,竟絲毫不心痛,讓出十輛車的珠寶給雍闿。
雍闿感激涕零,竟是出一句破不要臉的話來:“我祖上世忠于高祖皇帝,而今劉益州南下避難,在下亦當效忠我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天下人誰不知道雍齒數次背叛劉邦?真虧的雍闿得出這種話來,劉璋麾下之人紛紛表示不屑;劉璋雖然知道典故,但也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夸贊了雍闿一番后,便在建寧安頓了下來。
安頓下來后,雍闿又自己請纓,前去聯絡云南、永昌、等地的豪強與劉璋聯合,共立劉璋為主。劉璋以為得到了南中人心,便笑而受之。
劉璋成功管理南中之后,因雍闿讒言,自立為建寧王,自建封國,以長子劉循為太子,臣下、豪強各自封賞,而雍闿則是因為建國有功,被劉璋封為車騎大將軍。雍闿知道劉璋腦袋簡單,便借此機會近乎平分了劉璋的權力。
但劉璋頭腦簡單,他軍營之中卻有腦袋出眾的人,謀士李恢便是其一。此人便是建寧郡人,自然對于南中豪強頗為熟悉,這個雍闿畢竟是雍齒之后,反復無常,何況野心甚大,豈會擁立一個軟弱無知的劉璋?
以李恢心中所想,此人必然是想先借著劉璋的名號籠絡人心,之后再殺死劉璋,自立為王!
畢竟益州乃是漢室領土,就算益州南部疏于管理甚久,但他們還是自以為大漢才是王道。雍闿素有野心,但卻因為與其他豪強相比勢力并無出眾之地,方才打算用劉璋漢室宗親的名號先將這些人的權力剝削,然后再取而代之!
于是李恢便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劉璋,劉璋經歷了劉備一事之后,對于這些事情頗為敏感;在李恢匯報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劉璋覺得他的不無道理,再加上雍齒的名號,劉璋也不敢相信雍闿。
劉璋打算用李恢計策暗殺雍闿,但雍闿似乎感受到了劉璋對自己的惡意,心想自己雖然能夠殺死劉璋,但自己也必然難保性命,便連夜逃走,奔交州投奔士燮去了。
雍闿一走,劉璋權力獨大,加之士族豪強的支持,劉璋兵出永昌,攻打滄瀾、緬甸等地,拿下不少城池。緬甸等地的國王以為是漢朝王師,紛紛投降,年年納貢;而這些貢品,自然進了劉璋的腰包。
至此之后,劉璋再無重歸益州之心,聽信了豪強讒言之后,便就在益州南部建國,自立為帝,置百官,國號依舊為漢,用以降服周遭國家。
劉備在聽聞劉璋稱帝后大感震驚,打算南下討伐,但北方馬騰之亂尚未結局,就算想要討伐南中,那也得等到收拾完馬騰再,于是便不了了之了。
話分兩頭,卻雍闿逃離了奸佞,自牂牁郡南下入交州,前往交趾郡拜會士燮。此時的士燮已經拿下了南、老撾等大部分領土,儼然成了南方土皇帝。但他也只是自領交州刺史,比他原來的交趾太守大了一階而已,似乎完沒有野心。
士燮在交州四十年,素有仁名,而且與中原無爭,直到孫權派步騭來勸降,方才投靠了孫權;而且當初雍闿叛亂,便是士燮的功勞,也就是,士燮原就和雍闿有舊,所以雍闿才會選擇前來投靠士燮。
士燮領交趾太守,而他還有三個兄弟,乃是是士壹、士?以及士武,分別領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南境內)以及南海太守,都在交州境內。兄弟三人共同治理交州,使得士氏家族成為交州最大的家族。
而此次雍闿來降,士燮雖然感到意外,但還是以禮相待;雍闿與士燮有舊,二人了一些舊事,便開始起公事了。
雍闿道:“兄自領交州刺史不久,但任交趾太守時日甚長,可有自立之意?”
這是邊遠地區,而且二人關系匪淺,士燮也不介意:“賢弟何來此言?為兄受漢恩,領交趾太守,雖不足以光宗耀祖,然衣食無憂,心無愧也!若欲自立,只怕為兄無德無能,難以駕馭!”
雍闿反是笑道:“兄在交州多年,仁德散布四處,乃州之人所共知也!那劉璋被劉備所敗,入南中而自立為王,漢庭尚不能奈他何;兄有地利之優,更兼人和之德,為何不可更進一步?”
“這個……”
忽在此時,士燮之子士徽毫無征兆的進屋道:“父親,有重大消息!”
士燮眉頭一皺,滄桑的臉上露出一絲不滿來:“放肆!為父正在待客,豎子為何無禮而入?”
士徽竟是激動的道:“父親大人讓我等多打探那劉璋之事,如今得到確切消息,劉璋征討諶離(漢時對西南緬甸地區蠻夷稱呼)大捷,如今以為功高,自立為帝!”
“劉璋稱帝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雍闿和士燮瞠目結舌,以他們對劉璋的了解,這個人怎么可能稱帝?難道是打一架打出優感來了,就心想著僭了?
“這劉璋也不知道是傻還是聰明,但是……現在中原混亂,劉備北方又有馬騰虎視眈眈,加之南方瘴氣蔽路,必然不會立即征伐;這劉璋……到也不會有多大的困難。”
哪知士徽匯報完此事之后,又是激動的道:“父親大人,這劉璋與我等毗鄰,若要抵御外敵,不如與之結盟;但劉璋為帝,父親只為一州刺史,難免會有身份差距,不如……”
“不如?”士燮似乎已經從他兒子那隱晦的言語中知道了他的意圖。
“不如父親也是稱帝,與劉璋互為犄角,依靠南方瘴氣屏障,就算是中原大軍,也奈何不了我等!”
士燮就知道士徽想稱帝之事,這與雍闿的意思不謀而合;不過他二人所言并非毫無道理,的士燮也確實有些心動了。在交州當了快二十年的土皇帝了,士燮難免會貪戀這種日子。
若是稱帝……也未嘗不可。當年那南王趙佗不也是稱帝了嗎?就連劉邦都奈何不得他,最后還是以朝廷的名號讓他去帝號,只稱南王的。
如今若要稱王,不如一鼓作氣,直接稱帝!
但士燮心中似乎也拿不準主意,便讓士徽發出密信,將自己的三個兄弟招來交趾郡,讓兄弟三人一同商議。
過了數日,士燮的三名兄弟依此到來,當士燮與眾人起此事的時候,三人一拍即合,奉勸士燮稱帝,并當今天下四分五裂,交州偏安一隅,士燮有恩于當地百姓,而今他們兄弟四人齊心,加之交州百姓擁護,士燮既然不征戰天下,效仿趙佗稱帝于地,有何不可?
自古以來,交州以及其南部都是歷朝皇帝最為頭疼的地方,如果士燮能夠雄霸一州,將來就算天下一統,士燮或其子嗣也有與中原皇帝交涉的資。
既然兄弟三人都沒有意見,加之賓客雍闿的教唆,士燮也沒有理由拒絕了。于是他發布“國書”,昭告天下自己自立為帝,國號為“”,并聯合劉璋,互為犄角,共同抵御外敵。
士燮封三位兄弟為合浦王、南海王以及南王,命之效仿趙佗之事,聯絡嶺南、百之人,一時之間,交州百姓無比團結,紛紛稱贊士燮政策,荊南地區亦有人搬到此處。
不過并非一切都頗為順利,時日南(南中部,大漢最南之地)太守虞國(有雙雁送歸典故)忠君報漢,聽聞士燮稱帝,立馬斷絕與之關系。由于士燮之父士賜曾任日南太守,所以日南對于士燮有非同一般的意義,便派軍征討日南,斬殺虞國,包攬交州境。
交州人稱:“四百年前武帝(趙佗),四百年后日漸曦。(趙佗是南國第一個皇帝,被稱為南武帝或者南武王,由于趙佗任帝之時政策極佳,嶺南人與百相處融洽,并將中原技術帶入,世人感其恩德,將士燮與趙佗媲美,是在抬舉他)”
在中原紛亂之際,大漢的西南之地,突然出現了兩名帝王。
這個消息,經過了幾月的波折,終于傳到了許昌曹操的耳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