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雖然林海有占領第四座部署有泰晶導彈的基地,以調查是否還有更多此類導彈的存在,但受到敵方炮擊,也不能不還手,尤其是要鎮壓整座基地時,自然就更需要將敵方火力點給部清除——如果能在炮擊中摧毀泰晶導彈發射車就更好了。uukla
所以當風暴式火箭炮地毯式轟炸了一遍隱藏于金字塔旁的叛軍基地后,毒尾蝎改自行火炮又對剩余的那些從火箭炮洗地攻擊下幸存下來的火力點進行了定點攻擊。
在高機動部隊遠程壓制火力的性能和數量優勢下,叛軍基地的遠程火力被迅速消滅。
之后,GDI高機動部隊的地面裝甲部隊也開始向基地內部展開沖擊,他們將會占領被遠程炮火給打殘了的叛軍基地,控制最后一枚泰晶導彈——只要對方在他們接近基地之前還沒有發射導彈就行。
看到GDI部隊到來,叛軍基地當然不可能就這樣投降,哪怕他們的遠程炮火在與GDI部隊對射時被消耗一光,但是保衛這座基地的并不只有那些火炮,叛軍同樣有著自己的機動部隊,以及固定炮臺之類的武裝,同樣也具備其他叛軍少有的戰斗意志——能被選中來進行泰晶導彈發射的基地,自然只會是最可靠的人才行。
當這座原應屬于神圣兄弟會,現歸屬人類叛軍的秘密基地的機動部隊出動后,負責指揮這次攻擊作戰行動的趙武上校很有些驚訝。
因為這些出來迎擊的叛軍地面部隊,除了不知道他們從哪兒搞來的常規陸軍裝備(包括M1A、挑戰者、豹、勒克萊爾,公羊等西方國家陸軍主流軍事裝備在內)外,還有一些他看著有些眼熟,卻怎么也想不起曾經在什么地方見過的東西。
那些是一大群下半身有著四足或者六足機械腿,上半身是一個有著多種武器炮塔的機械兵器,但并不是思晶人造物,從外形上看,更有人類設計的風格。
這些乍一看就像是將履帶換成幾條機械足的坦克的戰斗兵器,其實個頭比常規坦克要上很多,大概只有正規坦克一半以下的長寬數,高度也要比各國主戰坦克要矮上不少,大概只有兩米多一點。
對于這類的步行作戰兵器,趙武這些年也見識過了不少,不在原來的時空中那些叛亂的智能機器人大軍中有多少這類的設計,光是在這個世界,就已經和神圣兄弟會的實驗產品打過不少交道了,就連鐵鷹自己,也設計過幾款多足戰車、多足機甲之類的兵器。
而現在,他之所以會驚訝,是因為那些叛軍地面裝備數量最多的,就是那些多足兵器了,而且各類探測器顯示,這些多足兵器,都是些無人兵器。這才是他驚訝的地方,除了思晶人和鐵鷹,神圣兄弟會也開始使用無人兵器來彌補兵力不足的問題了。
雖然鐵鷹以前也有著相同的窘境,但自從加入到GDI后,得到了各國大量支援,尤其是人手方面,雖還不能用到核心部門,但是其他方面,尤其是地面作戰部隊兵力上已經不再有人手不足的問題,加上無人作戰兵器最容易受到電磁脈沖的影響,還有克隆人軍官們反對的聲音在內,故而在無人兵器的研制方面也就放緩了下來。
現在徒然看到那些人類叛軍卻在大量使用無人兵器后,不知為何,趙武突然產生了一種再次面對叛亂智能機器人軍隊的奇怪感覺。
“命令裝甲部隊靠前,武裝直升機掩護,優先解決掉叛軍的裝甲部隊。”搖搖頭,將腦海中那些奇怪的感覺忘掉,趙武開始對前方部隊進行調整,“步兵掩護,讓他們多準備一些單兵反裝甲武器用來對付那些多足兵器。雖然不是由思晶人制造的,但叛軍會大量制造那種東西,應該是有其特點的,不要陰溝里翻了船。打這樣一座基地卻損失過大,那我們可就丟了克隆人軍團的臉面了!”
GDI高機動部隊,員克隆人士兵,武器裝備也是鐵鷹原版裝備,單性能上就已經比各**隊標配的主流裝備先進太多,所以雙方地面部隊剛一交戰,叛軍裝備著的各式坦克就紛紛被摧毀,他們還擊的炮彈,也只是在追獵者主戰坦克裝甲上被彈開而已——原版的追獵者主戰坦克在射程、命中、威力、防御、速度各方面都超過了叛軍,雙方又是在沙漠這種視野比較開闊的地帶交戰,叛軍根難以對抗這支GDI精銳中的精銳部隊。
至于與這支以機動性為特點的部隊有些不相襯的殲滅者超重型坦克(第一代X-66型),這種就連標準運輸機都無法搭載的陸戰之王,一旦那些一艘就能運送一個師的航空運輸艦配屬到位,那么高機動部隊的地面攻擊力還要再提高一級。
可當他們輕易擊潰了叛軍地面部隊的重裝甲武力后,卻遇上了一些麻煩。
正是那些多足無人武裝兵器,成功的將進攻中的GDI部隊給糾纏住了。
數量龐大——傳感器顯示已經統計到的數量就已經達到八百多臺;火力不俗——炮塔武器平臺裝備有一門3毫米速射炮,一挺17毫米機炮,兩座雙聯裝導彈發射器(裝填反坦克、反低空飛行器多用途導彈);跑得不慢——這些多足無人作戰兵器的幾條機械,在沙漠地形上攀爬起來,不跑得飛快,至少不比輪式載具慢上多少,還能向前向左向右向后以同樣的速度行走,這讓GDI的坦克鎖定它們并不容易;比較經揍——除了坦克的主炮,單兵的反坦克導彈、火箭筒這些武器外,普通的步槍,包括克隆兵們配備的17毫米GD3突擊步槍都打不穿其主裝甲,只能僥幸擊中那些裝甲薄弱點才能造成破壞,這讓伴隨坦克進攻的步兵并不容易摧毀掉那些比坦克、裝甲車,卻又比步兵大的無人機械。
對付它們最有效的武器當然還是毫米口徑以上的,帶有電磁軌道加速功能的速射機炮,以及區域裝甲兵們標配的電磁軌道加速步槍了——只是這兩種方案,前者普通步兵自然不可能攜帶比較沉重的磁軌機炮進行作戰,只有追獵者主戰坦克和裝甲車上有那種武器,而后者中裝備有磁軌武器的區域裝甲兵,大多都已經調配給太空艦隊的軌道突擊部隊了,現在地面部隊中已經很少有這樣的兵種存在,少數的也只是部署在重要地點、部門充當精銳守衛。
雖然林海在資源問題解決后,打算給所有克隆兵都配上區域裝甲兵那樣的動力盔甲,但動力盔甲的制造技術、復雜程度比追獵者這樣的主戰坦克還要更高,因此到現在為止,二十萬克隆兵中完成了換裝的不過才五萬人,還分布在地球圈各處,而且其裝備也無法和區域裝甲兵相比,在這支高機動部隊中,配備了動力盔甲的部隊仍然只有少數,不過一個營的兵力,趙武當然不會隨便把這樣一個營就派到戰場上去,那樣的部隊通常都是起到一錘定音作用的。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克隆兵部隊就會在那些無人兵器面前吃大虧,他們只是因為要爭取更多的時間,導致部隊過于突前才被那些無人兵器給糾纏住,對付無人兵器,克隆兵們可是專家,他們連個個都有中、高級AI程序的智能機器人軍隊都能對付,就更別眼前這些不過是AI技術最初級階段的無人兵器了。
所以當初期的混亂過去,克隆兵們鎮定下來后,很快就組織起有效的對抗,他們借助追獵者主戰坦克堅固的車體作為掩體,形成了一個個臨時性的防御陣地,并在坦克主炮和機炮的火力支援下,對那些無人兵器展開更為精準的攻擊——無人兵器唯一的弱點,就是無法對追獵者主戰坦克造成什么傷害,它們裝備的反坦克導彈打時空各國主流裝備還行,用來攻擊追獵者這種雖然是用來取代泰坦機甲的廉價易產兵器,但在技術上仍然領先這個時空五十年以上的另一個時空作品,就稍嫌不足了,那些反坦克導彈連追獵者的側面裝甲都無法擊破,就更別追獵者的正面裝甲了。
只是這樣雖然穩妥了,而且也確實在穩步消滅著那些無人兵器,但是對于GDI一方來,他們等不起,時間不站在他們這一邊,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在那些無人兵器身上,他們也耗不起,誰知道什么時候那些人類的叛徒就將泰晶導彈給射上天了。
因此,趙武在確認前方部隊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消滅那些討厭的無人兵器后,下令部隊分流,少量步兵乘坐裝甲車在坦克的護衛下,強行突破那些無人兵器的封鎖,無視對方的干擾,強攻叛軍基地。
至于那些多足無人兵器,自然是由其余的部隊來牽制并消滅,為此趙武還派出一個連的重裝步兵(不是區域裝甲兵標準配備,克隆兵型號也非區域裝甲兵標準配備,只是由普通步兵換裝動力盔甲而成)前去支援——無人兵器3毫米機炮對重裝步兵同樣也有極大的殺傷力,但只要不被擊中,那就不存在什么問題,更何況周圍還有其他包括裝甲部隊在內的友軍協助,解決那些無人兵器也只是時間問題。
在調整了部署后,趙武也就不再關心部隊怎樣對付那些多足無人機,而是將所有精力都集中到對叛軍基地的作戰上了。
分出去攻擊叛軍基地的部隊進攻的速度很快,叛軍設置在基地外圍的那些炮臺并不能起到多少阻礙作用,且不為了保證隱蔽性,這個叛軍基地并沒有事先設置多少固定防御設施,現在面對GDI精銳部隊猛烈強攻后,外圍防線很快就被攻破,所有固定炮臺被摧毀一空。
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們還有其他的機動兵力、預備隊的話,倒還能馬上派出來,在基地外配合固定炮臺與GDI部隊交戰以拖延時間到導彈發射,但叛軍指揮官判斷上似乎出了些問題,他們將機動兵力派出基地后,沒有讓那些部隊配合固定炮臺,而是讓機動兵力去野外與GDI部隊正面對攻。
在叛軍機動兵力或被殲滅,或被牽制的情況下,光靠那點固定炮臺,顯然是無法阻擋GDI部隊進攻的,他們付出了代價,現在的叛軍基地,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抵抗力量,GDI部隊完占領這里已經沒有多少阻礙了。
隨著GDI部隊的步步接近,叛軍方面似乎也驚慌了起來,他們大概也意識到自己之前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讓地面機動部隊去和一向擅長以正面攻擊的GDI部隊進行野戰,而不是在基地各種防御設施的協助配合下作戰,導致地面機動部隊現在主力盡失,只能靠著一些無人兵器來牽制GDI部分兵力。
現在叛軍指揮官們似乎打算命令那些無人兵器返回保衛基地,然后在這一過程中近半數無人兵器被GDI部隊摧毀——不再胡亂跑動而只會一路返回基地的無人兵器在克隆兵的眼中等于活靶子——發現自己似乎再一次下達了錯誤命令的叛軍指揮官們又重新命令那些無人兵器與GDI牽制部隊進行交戰,然后在這一過程中再次被消滅了不少無人兵器。
八百臺的無人兵器被這么折騰幾下后,數量已經不足三百臺,原奉命牽制、消滅它們的GDI部隊又分出一部分去支援強攻叛軍基地的友軍了。
GDI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占領整座叛軍基地,真的就只是眨眼可得了,沖得最前面的克隆兵甚至都隱約透過息偽裝形成的虛假沙丘影像看到基地中央那已經高高矗立起來的彈道導彈發射筒了——他們已經得到命令,一旦那枚彈道導彈進行他們的射程后,只要有發射的跡象,他們就需要立刻開火,在地面就將導彈破壞,不給其升空的機會。
至于泰晶的污染?
凱恩博士的研究已經表明,在沙漠、冰川這類環境較惡劣的地帶,泰晶的感染、侵蝕能力只有正常環境下的十分之一,甚至更慢。
在這種速度下,GDI完可以在占領這一地區后,再調來破壞者諧波共振坦克來慢慢清除那些泰晶感染。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