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6 日內瓦的戰(zhàn)斗,隨著GDI更多的重裝部隊抵達而開始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思晶人在城內開啟的蟲洞,因人類援軍帶來的新引力阱啟用而受到影響,輸送兵力的規(guī)模已不復之前——由于思晶人在這方面的技術還是要高過鐵鷹很多,所以就算新的引力阱發(fā)生器啟動,也無法破壞掉已經開啟的穩(wěn)定蟲洞,只能對其造成干擾和影響而無法關閉,引力阱也只能在開啟后,阻止新的蟲洞在自己工作范圍內開啟。 失去了大量有生力量的增援,補兵速度已經跟不上人類的思晶人自律部隊的敗勢也明朗起來。如果不是不能隨意使用大威力武器以免對日內瓦造成過于嚴重的破壞,只怕GDI方面早就剿滅了失去大量支援的思晶人部隊,結束了城內的戰(zhàn)斗。 現在他們只能和思晶人的自律兵器們,在城市中逐街逐巷,挨家挨戶的與那些機器交戰(zhàn),直到將它們消滅干凈——但這個過程肯定是相當枯燥和漫長的。 不會恐懼和害怕的自律兵器,當然不會因為己方局面處于劣勢,便失去士氣,轉而崩潰,只要沒有撤退的命令,它們就能和人類一直戰(zhàn)斗到被全部消滅。 這也給了人類聯軍方面很大的壓力,他們很難用血肉之軀去和機器人拼消耗——至少前線軍官們無法無視那些巨大的人員傷亡,把士兵完全只當成一些數字。 但要他們像二次大戰(zhàn)中那樣,將城市夷為平地的方式清除每一人可能藏著思晶人自律兵器的角落,那還不如讓太空艦隊用軌道離子炮直接抹平日內瓦來得輕松——當然此方式前提得是瑞士政府同意才行,至少瑞士政府的意見西方國家目前還不能完全無視。 對人類方面來說,唯一比較有利的,便是思晶人這些自律兵器思維死板,不懂變通,很容易就被人類士兵以各種方式玩死。如果不是之前有太多的自律兵器進入到了日內瓦,并分散到城市各處,清剿這些自律兵器對于人類部隊來說,其實也不是太過困難,只是花費的時間會比較長,但只要有耐心,清除干凈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真正對于人類方面來說的,其實是思晶人那些陸戰(zhàn)重型兵器,那才是最大的麻煩。有著比人類同級裝備更強的火力、防御、機動能力,這些思晶人的自律裝甲部隊不斷在城內游走,攻擊著每一個被它們發(fā)現的人類——不只是軍事裝備,那些帶著僥幸心理,沒有逃離城市的平民同樣是這些自律兵器的攻擊目標。 這就給人類方面帶去了更多的壓力,他們必須在與思晶人自律兵器的交戰(zhàn)同時,將所有平民營救出城——至少不能當著媒體的面無視那些平民遇上的麻煩。 城市戰(zhàn),是最令人頭痛和恐懼的戰(zhàn)爭,M國人對此最有心得。現在輪到GDI部隊來體驗同樣的生活了。 對此,GDI部隊也不是毫無準備,畢竟除去鐵鷹組織派來的人員,參與GDI作戰(zhàn)部隊的,還有其他國家的軍人,他們中同樣有城市戰(zhàn)經驗的人存在,而且GDI方面與城市戰(zhàn)相關的技術裝備也不可能少——來自另一個時空中全球防衛(wèi)軍就經常需要在城市中和那些叛亂的機器人打仗,情況和這個時空何其相似。 武裝直升機,這種城市戰(zhàn)中相當重要的空中支援火力,在面對思晶人等離子武器時,效果就很不足了。近距離支援談何容易,它們連一發(fā)等離子炮都頂不住就會被擊落,而遠距離支援就更別提了,武裝直升機發(fā)射的精確制導導彈半路上就能被思晶人等離子武器攔截,然后武裝直升機就會在思晶人隨后的反擊中被擊落。 就算是炮艇機這類空中支援火力平臺,在面對思晶人時同樣不好使,即使思晶人在日內瓦沒有制空權,但它們先進的等離子武器依舊能夠較為輕松的驅逐空中的蒼蠅。 只有能高速飛行的攻擊型戰(zhàn)機才有更高機率在攻擊后逃離現場而不被思晶人地面防空武器擊落。 但這效率不提,攻擊機的狂轟濫炸不但會對城市帶去極大的破壞,損失大量先進戰(zhàn)機也不是人類軍方能夠輕易接受的現實。 所以,最終來解決這些問題的,就只是那些可憐的陸軍部隊了。那些能飛的同伴只會在他們減少了思晶人地面防空火力后才會上場,其他的時間,他們就只能獲得炮兵兄弟們的制導炮擊作為遠程火力支援了。 好在他們還有足夠的裝甲部隊可用。 GDI高層,或者應該是鐵鷹方面,幾乎是敞開了提供各類地面重型裝備,不管是坦克、裝甲車,還是其他什么裝備,只要是部隊編制上應該有的,損失多少,就能及時補充上多少,哪怕是在激烈交戰(zhàn)的前沿戰(zhàn)場上也是如此。 更何況,GDI同樣也有著無人兵器編制,雖然因為克隆人軍官們的抵制,而不能大量使用機器人部隊,但是一定程度上的無人兵器,他們依然存在,就像E國人近些年引為為傲的無人戰(zhàn)車這樣的東西,GDI當然也會有。 他們不只是有無人戰(zhàn)車,還有無人自動炮臺。每一條被GDI部隊控制住的街區(qū),都會部署大量自動炮臺以防不知從什么地方鉆出來的思晶人兵器重新占領那些街區(qū)。 “情況還算不錯,進展速度還在預計當中。”看著電子地圖上不斷變化成藍色的城區(qū),有GDI副司令身份的埃爾溫·謝菲爾德中將對圍在地圖周圍的其他軍官說道。 這次剿滅進入日內瓦思晶人部隊的人類軍隊,并不只有GDI一方,瑞士自己的部隊,以及北約軍隊都有參與,而有著多層身份的謝菲爾德中將,就是此次行動的協調人,或者應該說聯軍此役指揮官。 “我們能夠提供的支援,都在這里了。”一名北約軍官說道,“畢竟我們不只有日內瓦一個地方需要防衛(wèi)。” “這就是GDI存在的價值。”謝菲德爾中將此時完全以一副GDI將領的身份,對其他非GDI官員們笑道,“你們看,自從瑞士方面申請更多的GDI部隊進入其國境協助作戰(zhàn)以來,目前GDI部隊三成的兵力,都在往歐洲趕。但GDI擴軍時間尚短,總兵力也沒有多少,就算是三成的兵力,在這種時候,也沒有多少軍力。” “你們的主要精力都在上面。”另一名北約軍官指了指頭頂上方,“但地面上你們也不能忽略,否則成立GDI并給你們那么大的權利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沒錯,不過那就是政治協商的問題了,而且對我們目前的局面并沒有什么幫助。”謝菲爾德中將將大家的注意轉回到地圖上來,“雖然目前我們在兵力上,確實依然不太夠用,但有著各類無人兵器,多少也彌補了這一點,而我們的敵人,恰好同樣也是一些自動兵器,只不過要比我們的更高級一些,但也不是對付不了。現在的問題是,時間。” 所有人的目光在指揮中心墻上的時鐘上停留片刻。 他們都很清楚,他們不可能在日內瓦花上太長的時間,只打這么一仗。還有半個月的時間,GDI計劃的觀艦儀式就要開始,同時那也意味著,GDI將對位于北美的紐約城展開超過M軍規(guī)模的攻勢。 而那個時候,GDI全球的兵力,將大半集中至北美區(qū)域,配合太空艦隊的軌道轟炸,從地面對紐約展開攻擊,自然也不可能再讓大量兵力還滯留在歐洲去進行戰(zhàn)略意義不大的戰(zhàn)役,肯定會將歐洲的兵力抽調走。 雖然GDI已經通過了擴軍法案,但精銳部隊的增加,并不只是數字上的變化,那確實是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磨合的,顯然現在的GDI并沒有這個充裕時間。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負責指揮戰(zhàn)役的謝菲爾德中將還沒結束日內瓦的戰(zhàn)斗,那么部隊被調走出現的什么問題,就需要他去解決并承擔責任了——誰叫他自己主動請纓去承擔日內瓦戰(zhàn)役的指揮權呢? 當然謝菲爾德中將也有辦法繼續(xù)維持他的行動,比如說讓M軍頂上,或者北約其他國家頂上之類的。只不過在M國人現在自顧不暇,不可能再派出多少軍隊;北約成員國都打算退出北約的時候,他能得到多少援軍,還是個未知數了。 所以他必須在一周內完全清除整個日內瓦城內的思晶人部隊。之所以時間更少,只是因為要把歐洲參戰(zhàn)的GDI部隊調到北美地區(qū)需要時間,那些才從戰(zhàn)場上下來的部隊同樣也需要時間重新修整一番后,才可以再次投入到更加殘酷的新戰(zhàn)場。 但不管怎么樣,GDI總部也不會厚此薄彼,謝菲爾德在規(guī)定時間內所需要的一切支援力量,GDI總部都會盡可能滿足他的要求——只要他別借此機會去碰鐵鷹嫡系武力——除了更多的兵員。 GDI高層確實暫時拿不出更多的部隊給謝菲爾德中將了,從現在開始他們就需要為半個月后的第三次紐約戰(zhàn)役做準備,而不是半個月后才開始。 所以謝菲爾德中將就得靠著手上這些兵員,以及足夠的補給,來完成作戰(zhàn)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