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劍儀式之后,慕容英等這一批劍修弟子便在岐山派正式安頓下來。????而靈虛子等三位送人的師叔則準(zhǔn)備動身返回昆侖了。不過暫時他們還得多等兩天,以便岐山這頭做些安排——岐山派中也不是光有劍修,昆侖把適合劍修的弟子送來岐山進修,而岐山也會把那些心思活潑,不愛打斗而熱衷于研究“仙門六藝”的弟子送往昆侖山學(xué)習(xí),將來好作為雜學(xué)修士培養(yǎng),而且這些人的數(shù)量可比昆侖劍修多不少,足足有二十幾人。
雖劍修高手素來號稱“一劍破萬法”,只要自身飛劍足夠犀利,不管對面用什么手段都是一劍斬之。但對于一個大門派來,各種法器,丹藥,陣法之類輔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這些方面,西昆侖是繼承了當(dāng)年古代昆侖山的大部分資源,對于“仙門六藝”中任何一項的學(xué)習(xí)條件都比岐山土好得多。不知道岐山方面是怎么宣傳的,反正他們選派出來準(zhǔn)備前往昆侖的弟子也都挺高興,覺得這是個難得機會。
一事不煩二主,這一批的二十來名岐山弟子將同樣搭乘那條翔云飛舟前往昆侖,船上除了原先三位西昆侖的法元師叔外,岐山這邊還另派了兩位法元仙師陪同,安性又有很大提高。
至于長青子,則是向岐山借了一頭金雕坐騎,帶著黃昶和吳大牛兩人飄然下山,這一回他并沒有告知去哪里。黃昶反正無所謂,只要知道掌教師尊是在帶自己到處游歷,增長見聞也就行了。而從頭到尾都是稀里糊涂的吳大牛居然也能沉得住氣,反正跟著師長走就是。
那頭金雕體型巨大,雙翼伸展開來足足有數(shù)丈寬闊,比當(dāng)初追殺了他們數(shù)千里的鐵背蒼鷹還要大上一圈兒。背上雖然承載著三個人,對其飛行也沒太大影響,行動起來雖然不像飛舟那樣可以晝夜不停,一日千里卻也不在話下。不過長青子這一回似乎并不著急,下山以后一路優(yōu)哉游哉,偶爾還帶黃昶他們下到凡間市井之中,去領(lǐng)略當(dāng)?shù)嘏c大周朝截然不同的風(fēng)土人情。
被岐山劍派所守護的齊魯二國,乃是神州大6上很少見的接壤之國——這兩國的領(lǐng)土有很大部分互相緊靠在一起。若在其它地方恐怕早就被統(tǒng)合成為一個國家了,不過在齊魯這邊,齊國的國力較強,但由于其境內(nèi)商業(yè)和文化水平都相當(dāng)達,素好高談闊論,又向來以“禮儀之邦”自詡,做事情很講究個面子和程序問題。
而魯國這邊乃是天下聞名的學(xué)問之地,曾經(jīng)出過一位雖以凡人之身,卻行圣者之道的大儒孔丘,直至今日還有許多非常著名的學(xué)者在這里開館授徒,素稱君子之國,各國都有士子在這里求學(xué),如果攻打這樣一個國家在輿論上的壓力就會非常大。
而且魯國在外交上也很聰明,向來事齊國為大——齊國主稱王,而魯君則只稱公,年年進貢問候。于是齊國對于一向恭謹(jǐn)侍奉的魯國就不好輕啟戰(zhàn)端,以免落人口實——當(dāng)然,岐山劍派在其中的調(diào)解和控制也是兩國間能保持和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長青子扮作游方道人,帶著黃昶與吳大牛兩個子在齊國城市的街道上閑逛。這里的人煙比起大周來要繁茂不少,而且街市之上商賈數(shù)量極多,臨街大都辟為店鋪,整條街都是商戶,而不像大周那邊習(xí)慣將商人集中到固定的集市中去。
齊人的服裝也是花樣繁多,這一點黃昶早在家鄉(xiāng)時就屢屢聽聞——所謂“齊服多妖”,在諸國中齊服往往是被當(dāng)作新潮流行的象征。而黃昶他們在大街上所見也果然如此,各種顏色各種式樣都有,就連男子也有涂脂抹粉的,在這個類似春秋戰(zhàn)國的時代中著實讓人頗感驚艷。
不過齊人并不文弱,也許是因為有岐山劍派罩著的關(guān)系,當(dāng)?shù)亓?xí)劍之風(fēng)極盛。大街上十個男人中至少八個佩劍的——還不是花架子。黃昶他們曾看到過幾次街頭斗毆事件,那些頭上戴花,面上敷粉的白臉兒跟人動起手來居然頗有章法。據(jù)齊**隊里的技擊劍士更加厲害,當(dāng)今天下幾大著名軍種:齊之技擊士和魏之勁武卒,趙之突施騎,秦之陷陣士等等……都是屬于一等一的強軍。
在齊國參觀了一番之后,長青子又帶他們?nèi)ヴ攪娮R了一下。和齊人相比,魯人的衣裝服飾就要樸實許多,而且魯人極重衣冠秩序,什么身份該穿哪一種衣裳,在大街上行走的人們可以輕易就分辨出來,不像齊國那邊根是亂穿衣,幾乎不講究上下尊卑。另外一點讓黃昶他們印象深刻的就是魯國無愧于“君子之國”美譽,他們在魯國街市上行走數(shù)日就沒見過一例吵嘴的,更不用打架了。偶爾生點沖突也都是雙方搶著道歉,爭相把責(zé)任攬在自己身上,如此自然吵不起來。
魯人亦好佩劍,但能否佩劍在他們這兒也屬于一種待遇或是榮耀。一般庶民是無權(quán)佩劍的,只有擁有相當(dāng)?shù)匚坏娜瞬庞羞@資格。因為沒見過人打架,也不知道那些佩劍之人劍術(shù)如何。不過既然同樣是岐山腳下的,想必終歸不會太差。
長青子帶著兩名弟子——主要是黃昶,見識過齊魯二國的風(fēng)貌民俗之后,便帶他們乘著金雕一路繼續(xù)向東。岐山就在神州大6的東側(cè),再繼續(xù)東行不久,便離開了6地,進入到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好在海上常有島嶼,晚上金雕可以降落休息。而奇怪的是長青子對于此行目標(biāo)似乎并不確定,常常操控著巨雕在空中繞圈子,有時候還會摸出一個烏龜殼兒占卜推演一番,方才能決定前進方向。
“師尊,咱們這是去哪兒?”
有一回黃昶忍不住開口問了一句,而長青子也毫不遮掩的回答道:
“啊,我正在找一座島,這個時候它應(yīng)該就在這一帶附近!
這句話讓吳大牛都感到奇怪了:
“這個時候?那島是會移動的?”
“確實,那是一座會移動的島嶼,你們看到就明白了。”
長青子微笑著回答道,而黃昶吳大牛二人也不驚訝了,畢竟這個世界連漂浮在空中的仙山都有,出現(xiàn)會移動的島嶼也不稀奇。8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