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殷宋 正文 第二十章 一座城池

作者/一上八下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將軍章仔鈞的故事沁人心扉,王延政不敢再耽誤將軍的行程。rg恭送將軍奔赴西巖山之后,王延政拉著翠翠在左膀右臂的陪同下,開始逛起了建州城。

    這建州城雖然藏匿于閩北山區(qū),卻是不的一座城呢!巍峨的城墻、廣袤的城池,還有奔流向前的溪水,雖不能和福州城媲美,但也是別有一番格調(diào)。

    據(jù)徐寅和翁承贊的介紹,王延政這才知道,原來,福建之名的由來是與建州息息相關(guān)的。

    唐開元年間,朝廷在閩地設(shè)福建道,轄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州。福建觀察使統(tǒng)領(lǐng)福建道軍政、民政、財政、司法等大權(quán),成為閩地最高行政長官。福建之名,分別取自福州和建州的首字。

    建州城內(nèi)有三山、六水、七座橋,三山是芝山、旗山和符山,六水是六條城內(nèi)河濠,七座橋分別跨架在城內(nèi)河之上,并且都是呈十字形,稱為泳澤橋、平政橋、鎮(zhèn)安橋、壘華橋、恩波橋、順母橋、德勝橋。

    建州城歷經(jīng)歲月滄桑、朝代更迭,這座輝煌的城池多次荒毀于戰(zhàn)亂。最開始建城的時候,筑城于溪南覆船山下,為建安郡城。建安郡城由太守王蕃始建于東吳永安三年。南朝劉宋元嘉初年,建安郡太守華瑾之將郡城遷往黃華山麓。

    南朝蕭梁末年,黃華山麓的建安郡城被長沙侯蕭基焚毀。嗣后,建安郡太守謝謁將郡城移至溪西,立柵為治。南朝之末,陳刺史駱文廣又將郡城遷回水南福船山下。至唐建中元年,建州刺史陸長源再次移城于黃華山麓。

    當(dāng)年的建安郡守王蕃,在城池的四面修筑了八座城門,東面在屏山書院之東筑東平門和東安門,南面在福船山和梅仙山之間筑通海門,在福船山和云際山間筑鎮(zhèn)南門,西面在東吳名將呂蒙故宅之西筑建寧門,在閩王無諸行祠之西筑建德門,北面在郡治之北筑興吳門,在光孝寺之北筑朝江門。

    而建州刺史陸長源修筑的建州城,城墻周長九里三百四十三步,高二丈,廣二丈一尺。有九個城門,南邊是建溪門,東南邊是通仙門,西南邊是建安門,東邊是寧遠門、通安門,西邊是水西門,水西門的西北方有西津門,西津門的南邊有臨江門,北邊有朝天門。

    城內(nèi)三十六條街,七十二條巷,象切豆腐一樣,方方正正,整整齊齊。主要的街坊有弦歌、登俊、宣化、興仁、安定、崇儒、禾義、平理、尚書、孚通、興賢、平肆、光祿等。禾義坊、平肆坊、尚書坊和孚通坊的交匯處為建州城最熱鬧的集市,故名大市街,城內(nèi)著名的店鋪皆集中于此。

    光祿坊在通安門外,出城便是街道,一直向北伸展至白云寺前為止,長約三華里。此地半為商店,也是建州城最大的鬧市之一。因位于水陸要沖,扼三縣百鄉(xiāng)商旅的孔道。陸路方面有從東安、東屯、水北等處來的鄉(xiāng)民,也有從驂鸞渡口過渡來的群眾。沿岸下駛的民船都在驂鸞渡口和東門一帶溪邊停泊,然后登岸入城。因此東門附郭的光祿坊,水陸薈萃,商旅云集,市景繁榮,百業(yè)興盛。光祿坊上方有三條巷子,叫做城門邊巷、二圣巷和三圣巷。

    在光祿坊中段的祖師橋前,從前有座真武廟,祀玄武大帝。街盡頭的驂鸞渡口,有白云寺和天堂寺,兩寺相距僅數(shù)步,內(nèi)部有門相通,分別供奉釋迦牟尼和觀音菩薩。白云寺系明洪武年間從城內(nèi)移此,稱東禪寺,平日有僧眾廿余人。由于左有白鶴山,右有驂鸞渡,給光祿坊增添不少景色,春秋佳日,山上樹木蔥蘢,渡口百舸爭流,風(fēng)景優(yōu)美。由驂鸞渡北去,還有社稷壇,其右為風(fēng)雨壇,左為雷壇,每年立春前一日,例有勸農(nóng)之舉。建州刺史親自主持鞭打土牛儀式,表示春耕開始。

    通仙門上有一座城樓,即太保樓。太保樓面對水南,溪聲山色,風(fēng)景如畫,前人于此題詠甚多。過去大凡府城八城門都有關(guān)帝廟,為什么建州城的通仙門不立關(guān)帝廟而建太保樓呢?原來,之前在建溪門蓋關(guān)帝廟時,突然天地昏暗,風(fēng)雨大作,天上似有神兵打仗,人們驚嚇之余,才記起對面溪水南有座呂蒙故宅,呂蒙和關(guān)羽當(dāng)年是一對生死冤家,這場風(fēng)雨料系那兩位冤家干的。便將南門關(guān)帝廟移于丁家巷內(nèi),通仙門也是面對水南,也不建關(guān)帝廟而改立太保廟。

    城區(qū)神廟香火之盛以太保樓首屈一指,平時每天都有百人以上來廟燒香禱告,舊歷初一、十五尤其多人。七月初七是太保生日,更是熱鬧無比,人們獻出供品如糍粑、尾腸、魚肉。城樓上日夜演唱木偶戲,一座城樓簡直擠不下了。蠟燭這個剛點上,那個人就拔掉換上新的,香線干脆塞進灶里當(dāng)柴燒。廟祝除了香金、竿詩等收入外,蠟燭也不知賣了多少錢。百姓戲稱,當(dāng)太保廟的廟祝,遠勝于當(dāng)一縣的縣令。

    州學(xué)即建州城孔廟,亦稱圣廟或文廟。孔廟坐北朝南,兩邊各有學(xué)門。兩邊門前均立有巨碑寫著“文武官員至此下馬”。入廟內(nèi),南面墻上大書“萬仞宮墻”四字。東邊門里有文昌閣,祀文曲星君,西邊門里有鄉(xiāng)賢祠,祀當(dāng)?shù)叵荣t。中間有一橋,橋左右各鑿半月形的泮池一口。其他建筑物有儀門、戟門、欞星門、明倫堂、集賢堂、廡殿、射圃等,正中為大成殿。

    孔子在封建時代被尊為萬世師表,在儒者的心目中有極其崇高的地位。大成殿正中祀孔子,東配復(fù)圣顏淵和述圣孔伋,西配宗圣曾參和亞圣孟軻。每年春、秋兩季致祭,儀式隆重,當(dāng)?shù)刈罡吖賳T要擔(dān)任正獻官,行四拜禮。孔廟的殿閣堂廡,建造精巧,金碧輝煌。

    光孝寺始建于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寺規(guī)模宏大,殿宇以碩大的楠木構(gòu)筑。廟的主體建筑大雄寶殿內(nèi)供釋迦牟尼佛像高達九米。光孝寺的觀音菩薩是千手觀音,用珍貴的紅豆杉雕塑。光孝寺內(nèi)建有地藏殿,供奉的地藏菩薩是用三千斤的純銅鑄成的。

    光孝寺往西是一座閩王無諸的行祠,而在云際山麓,則有座聞名遐邇的寺廟——開元禪寺。開元寺原是三國孫吳名將呂蒙的故宅。呂蒙去世后,他的子孫還散居在這里。到了晉太康年間,呂蒙的后人便將這片宅基地捐獻出來,興建了寺院,初名林泉禪寺,始建于晉武帝太康年間,唐玄宗開元年間改名為開元禪寺。

    有一首吟詠開元禪寺的七言律詩氣勢回旋斗轉(zhuǎn)地寫道:“溪潮帶雨浪花湍,斷岸西風(fēng)落木寒。塔影憑陵青漢迥,鐘聲遠近白云殘。兵戈異代開滄海,樽酒今朝對碧灘。遙憶江南春色早,驛梅先后馬頭看!

    而另有一首七言律詩這樣寫道:“郡城南去即滄州,寶地金沙映碧流。五月蟬聲初入寺,一天兩色易為秋。呂蒙故宅埋幽草,陸羽當(dāng)年到此丘。更有上方重閣處,維摩一室自悠悠!

    對于這座城池,王延政一改之前的嫌棄,心中之喜油然而生,別有一番鐘情。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崇仁县| 许昌县| 志丹县| 景谷| 冕宁县| 东港市| 临沧市| 巴林右旗| 宝山区| 固安县| 长宁县| 时尚| 汤阴县| 工布江达县| 通山县| 安康市| 嘉义县| 台州市| 东山县| 镇康县| 永宁县| 拜城县| 措美县| 黑水县| 永济市| 滦平县| 凌源市| 微博| 韩城市| 谷城县| 龙井市| 德化县| 元氏县| 吕梁市| 习水县| 新龙县| 桐柏县| 平泉县| 丰都县|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