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雙手緊緊抓著那袋碎銀,眼淚濕了眼眶。rg她想起從到大,延鳴師傅像親哥哥一樣對自己的關愛。
那是金鳳六歲,延鳴九歲的時候。有一次,金鳳被街坊的幾個調皮孩子欺負。他們將金鳳圍著團團轉,一邊轉悠還一邊數落,:
“沒爹的女娃,野生的種,不要臉來,不要皮。”
金鳳被推倒在地,哭了起來。她感到疼痛,不是因為摔在地上的皮肉之痛,而是因為被瞧不起的內心之痛。
這個時候,恰好延鳴跑過來,趕走了那群頑童。延鳴是奉師父永善大師之命,給金鳳家送來了食物。
“金鳳,別哭了。我給你帶來了好吃的,我們回家。”那個時候,延鳴直呼金鳳的名字,不帶施主二字,而金鳳總是稱呼他延鳴哥哥。
“延鳴哥哥,他們我是不要臉的野種。”金鳳哭著對延鳴訴著委屈。
“別聽他們的,他們才是野孩子。”延鳴:“金鳳,你記住了,你姓陳,你是陳家的千金姐,有一天,你將坐擁金鸞鳳殿,記住了嗎?”
“嗯,延鳴哥哥,我記住了,總有一天,我要成為皇后。”年幼的金鳳并不知道延鳴哥哥是在安慰自己,所以,她默默地在心中許下了一個高遠的志向。
金鳳如今想來,曾經用強大內心許下的愿望,僅剩殘存的迷茫和自卑。想完這些,金鳳才發現延鳴哥哥與其他幾位師傅們已經離開令堂。他們的身影消失在早題巷的巷尾,朝保福寺的方向走了去。
第二天是出殯的日子。金鳳雇傭了一個送葬的隊伍,在郊外的烏石山安葬了母親。
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十五度時開始,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祭祖掃墓,烏石山的郊野此時便是這番景象。祭祖掃墓,通常要為墳地鋤草、清理雜物,并在墳頭壓上紙錢,以示墓有后裔。祭祖掃墓所帶供品多為菠菠粿、肉夾餅等。菠菠粿亦稱清明粿,菠菠是一種田野水草,清明節前已盛開黃花,菠菠粿即是以黃菠花漬糯米磨成的,餡有紅豆或蘿卜絲調糖。掃墓歸來,要折一枝松枝或柳條,插在家門口,既能除災去邪,又表明戶已為祖先祭墓了。
金鳳安葬了母親,沒有立即返回家中,她被烏石山的迷人景色給吸引住了。
清明這幾天,正值暮春,百花盛開,景色宜人,亦是郊游踏青的時節,并有蕩秋千,放風箏等活動。
山腳下是一片平坦的野地,到處是放風箏的人們。天上風箏在天上飛,地上人兒在地上追。
頭頂,一個特大的風箏飄舞著,是一只金色鳳凰的圖案。金鳳看著賞心悅目,索性坐在了田野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慢慢觀賞了起來。
機緣巧合般,那只大鳳凰飄落了下來,正好落在了金鳳的面前。金鳳順手撿起,卻見一個男子朝這邊跑來,想必是風箏的主人。
金鳳只是瞧了一眼那男子,便緊張羞澀了起來。那是一位多么令人驚愕的漂亮男子啊!不想,那男子也正朝著自己這邊望著。倆人的眼神駐留,四目交接了片刻。
沒等那男子走近,金鳳丟下風箏,緩緩走開了。走遠之后,金鳳不禁回頭望了一眼。那男子撿起了金鳳丟下的大鳳凰,果真是風箏的主人。
三天之后,金鳳終于將母親厚葬,現在的她了無牽掛。第三天夜里,金鳳把這個破落的家認真地收拾了一遍。或許,這對她來,就是最后一次收拾這個家了。
明天就要賣身到別人家,但這一夜金鳳仍然算是一個家閨秀。金鳳倚靠在窗前,望著干凈的夜空出了神。金鳳想起三天前,用元寶買下自己的那個人。
金鳳這時才意識到,自己還不知道這位恩公的尊姓大名,便責怪起自己的糊涂大意。看恩公的樣子,溫文爾雅中透著仙風道骨,像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老先生。另一位呢?金鳳記得恩公稱呼他為三爺。看三爺的樣子,氣宇軒昂,眉宇間正義凜然,像是一位達官貴人。
臨睡前,金鳳重新檢查了一遍收拾好的行李。幾件隨身的衣物,一些剩余的碎銀,還有母親留下的一個玉鐲子。
躺上床,閉上眼睛,金鳳懷著期待和不安,進入了夢鄉。今日之后的生活會是怎樣,金鳳幻想著,卻又不敢多加妄想。
第二天清晨卯時,隨著雞鳴狗叫聲的此起彼伏,金鳳從睡夢中醒來。洗漱之后,她坐在母親的梳妝臺前,認真打扮起自己來。這是十三年來,她第一次裝扮自己。今天走出這個家門,她就是一個成年女子了,她將一個人承擔起自己生活的部。
梳妝打扮之后,金鳳步出家門,走進了早題巷。破落的巷子人煙稀少、冷冷清清,卻聞集市的叫賣聲從巷子外傳來,那是人來人往、熱熱鬧鬧的大街坊,南后街。
金鳳沒有徑直走到巷子頭,到南后街去,而是走到巷尾,來到保福寺的門口。寺門口,恰逢延鳴和師弟們正在打掃寺院。延鳴也看到了金鳳的到來,見她身上帶著一包行李,便知道了金鳳的來意。倆人相互對視無言。半晌,延鳴面向金鳳,雙手合十作揖,算是祝福她一路順風。金鳳面對延鳴,還了個禮,算是對他的承諾。總之,一切盡在不言中。
和延鳴哥哥別離之后,金鳳途經澳橋、南后街、安泰橋,來到了南街上。三天前,恩公讓金鳳在今日辰時到城北的威武軍門等他。現在,她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任聽恩公和三爺的差遣。她只要沿著南街往北走,經過東街口,便能直通城北地帶。
是啊,城北地帶,那對十三歲的金鳳而言是如此的陌生。在金鳳的記憶中,她只到過一次城北。那是五歲的時候,跟隨母親一起到西湖看龍舟。此時回想起來,記憶已經十分模糊。那西湖邊上,百花盛開的景象,卻一直深深留存在她的腦海中。
金鳳沿著南街徑直來到了威武軍門。此時,離辰時還有半個時辰。也就是,金鳳比約定的時間提早了半個時辰。剛才以為趕不及,都沒有認真觀賞東街口一帶的熱鬧集市。現在若是走開,金鳳又怕和恩公錯過。所以,她只好呆在門樓下,乖乖等待恩公的出現。
威武軍門曾經是子城的城門之一,后來子城拓廣為羅城,福州升為威武軍,這個位于羅城內的城門便被稱為威武軍門。威武軍門為雙門,城門上建有城樓九間,所有又稱“雙門樓”。
門樓上設置有自鳴鐘和鼓角,替代滴漏用來報計時間。這樣一來,威武軍門又稱作“鼓樓”。門樓下,進進出出的行人多是和達官貴人沾邊的人。那些個達官貴人多是坐在八人大轎中,被八個仆人抬進抬出。要知道,這個門樓之內,可都是官衙府殿和王宮鑾殿。
金鳳見此情景,難免猜測三爺和恩公就是轎子里的某個人。而她已經賣身于他們,或許日后的生活就是在大宅子里當個丫鬟,伺候那些個達官貴人,以及他們的夫人千金。想到這,金鳳不禁冷笑幾聲。金鸞鳳殿哪怕近在咫尺,而她卻永遠不可能擁有吧。然而,金鳳轉念又想,自己一個孤苦伶仃的十三歲女孩,有什么資格奢望坐擁金鸞鳳殿。如果可以在金鸞鳳殿里當個丫鬟就算是老天有眼了吧!金鳳這樣一想,又擔憂了起來,要是恩公沒有出現,她將何去何從,難道要她回到那個破落的巷子里,無依無靠地生活下去嗎?
這時,一個八人大轎抬過金鳳的身旁,突然在威武軍門外停了下來。金鳳趕緊從混亂的思緒中清醒。哪知那八人大轎又繼續前行,朝威武軍門內抬了進去。
金鳳感到一陣落寞,但仍然心存希望地盯著那八人大轎遠遠望著。之后發生的一幕讓金鳳喜出望外,原來那八人大轎走過威武軍門后,又停了下來。更讓金鳳大吃一驚的是,八人大轎落轎之后,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下了轎子。
金鳳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竟果真是恩公大人。興奮之時,金鳳便看到恩公大人朝她招了招手。
那么,金鳳的恩公大人,被那位三爺稱呼為文江,此時穿著官服的這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原來,他叫黃滔,文江是他的字。而那位三爺,便是曾經的福建觀察使,如今的威武軍節度使大人。
黃滔自就具有極高的品行,豁達大度,好學不倦。在家里孝敬長輩,和睦九族。在外面對朋友最重情誼,講究忠義。
起初,黃滔并不在乎官場仕途,無心為官而隱居鄉里,但他的為人品行、賢德才能卻通過眾人之口在世上傳播。不久,黃巢起事,駐扎在各地的軍旅,乘機為爭奪屬地而紛紛爭戰。其中有不少聞知太傅公名聲的,都派遣使者前來招募黃滔,但黃滔都以生性素來放達,不愿加官受拘束而推辭從官。
唐天佑年間,駐福州的威武節度使王審知,很得民心,能禮賢下士,善于用人。凡是前來投奔的人,王審知都加禮重用,對逃難而來的百姓都給予周濟。黃滔聞聽其名后,很敬慕王審知的為人,產生了投奔王審知的想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