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羲對王延政和建州軍團充滿了戒備、猜忌之心。rg
王延政于是以牙還牙,也在建州城大興土木,不僅局限于加固,整個建州城的面積還進行了擴建,使新的建州城外圍四周長達二十余里。
永隆三年正月,王延政上書王延羲,要求冊封其為威武軍節度使。
威武軍節度使是王潮最早獲取的頭銜,一般來,只冊封給閩國的最高軍政長官,王審知、王延翰、王延鈞、王繼鵬都曾擔任過威武軍節度使。
王延羲當然不會理睬,而是改建州城為鎮安軍,封王延政為鎮安軍節度使,封富沙王。王延政擅自把王延羲所冊封的鎮安軍改為鎮武軍,并自稱鎮武軍節度使。
四月,王延羲派遣將軍許仁欽率三千精兵突然降臨汀州,將汀州刺史王延喜抓捕帶回福州城。
王延喜是王延羲的兄長,王延喜長期在汀州任職,據王延羲得到的情報,王延喜有可能存在和王延政串通的嫌疑。
于是王延喜被抓到福州城,送入牢獄,等待受審。
六月,王延羲把之前幫助其登基的侄子王繼業,召回福州城,在郊外把王繼業賜死。王繼業幫助王延羲干掉了王繼鵬,成為王延羲最信任倚重的宗室將領,被冊封為泉州刺史,之后又任行營都統,聯合建州軍隊,共同對敵,成功地擊退了吳**隊的進犯。據王延羲的情報,王延政曾經寫過書信給王繼業,希望王繼業出兵幫助王延政。書信來往罪行比王延喜的情況更加嚴重,所以王繼業必須死亡,和王繼業一起死亡的還有他的兒子們以及閩國朝堂的一位元老,司徒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楊沂豐。
楊沂豐是隴西馮翊楊氏家族的成員,這個家族在唐朝中期曾經是高官層出不窮的官宦世家。但隨著唐朝末年文官集團的衰弱失勢,楊沂豐為躲避朝堂紛爭,離開了中原,來到了福建閩國,并受到了王審知的厚待。楊沂豐和當時福建的著名文人徐寅、王談等人同為王審知的幕僚官員,關系密切,經常聚會,以風雅倡和,閩國的文人學士們多以這幫人為宗師。王繼業在汀州任刺史期間,楊沂豐曾經擔任過他的士曹參軍,王繼業也是位文學詩詞愛好者,因此和楊沂豐關系相處的非常融洽,至王延羲繼位時,楊沂豐已是王審知時期碩果僅存的元老重臣,此時的楊沂豐雖然年過八旬,卻任然擔任著司徒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的朝堂要職。原王繼業之死應該不會牽連楊沂豐,畢竟楊沂豐早已不是王繼業的下屬,而且又擔任著朝堂要職、又是年過八旬的老頭子。但楊沂豐老人家可能平時在朝中得罪了一些官員,王繼業被賜死的當天,某些官員向王延羲舉報,稱楊沂豐是王繼業的同謀者。王延羲聞聽,完不去辨析,立即將楊沂豐逮捕入獄,第二天滿門抄斬。在一片血雨腥風之中,王延羲又一次開始了對自己宗室成員的大規模屠殺,這種內部宗室之間的屠殺從王延翰時代開始、一直持續到了王延羲時代。
趁亂之際,張暉離開建州,來到了唐國國都金陵城。這里的人民安居樂業,商業繁華有序,不禁讓張暉看到了希望。只不過,張暉在這里舉目無親,他該如何開拓茶葉的銷路呢!
王延羲和王繼鵬一樣,喜歡通宵達旦的喝酒。對于陪伴王延羲喝酒的群臣們來,如果酒量不好,那就要倒霉了。王延羲平時喜歡在酒杯中放置銀葉,銀葉是一種柔軟的樹葉,浸泡在酒中,很容易喝醉。群臣們把銀葉酒部喝完才能休息,如果有不勝酒量者,輕則處罰、重則殺頭。這種酒宴和當年王繼鵬的斷頭酒如出一轍。王延羲的侄子王繼柔,酒量不太好,某次喝酒時,打算作弊蒙混過關,結果被王延羲發現了,二話沒,立即拉出去斬了。跟隨王潮一同入閩的四朝元老周維岳也差點兒命喪銀葉酒宴。周維岳曾經為王審知立下過汗馬功勞,王審知封周維岳為光祿大夫、翰林學士,并賜宅于福州城石井巷。原周維岳打算就此安享晚年,但隨著王延羲的登基,周維岳也牽連進去了。某次銀葉酒宴期間,很多大臣不勝酒力,紛紛喝得醉如爛泥,唯有周維岳穩如泰山,巋然不倒。于是王延羲向左右群臣質問道:“周維岳個子矮,但為何如此能飲酒?”左右群臣解釋道:“喝酒不在身高,能喝酒的人另有盛酒的腸子,不需要身高!”王延羲聽完這番解釋,居然下令把周維岳拖下宮殿,剖開肚子,看看是否真有盛酒的腸子。此言一出,把左右群臣們嚇壞了,有某位比較機靈的大臣連忙勸阻王延羲道:“如果殺了周維岳,就沒有人再陪皇上你喝酒了,還是讓他留著命繼續陪伴你喝酒吧!蓖跹郁寺爮牧藙褡,周維岳總算死里逃生。
經常陪伴王延羲一起喝酒的是李仁遇和李光準。李仁遇是已故同平章事李敏的兒子,時任閩國鹽鐵使、右仆射,又被王延羲提拔為中書侍郎兼翰林學士。李仁遇在閩國是絕對的皇親國戚,其母親是王審知的女兒,所以他是王審知的外孫,王延羲的外甥。李仁遇的姐姐又是王繼鵬的元妃,所以李仁遇還當過一陣子的國舅爺。李光準,原是閩國的翰林學士、吏部侍郎,由于經常陪王延羲喝酒,很快升任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兼同平章事。
某日,李光準在陪伴王延羲喝酒的過程中,也許是真的喝多了,居然當面和王延羲發生了頂撞,而王延羲顯然也是處于深度醉酒狀態,情緒極度狂躁不安,所以下旨將李光準當夜處斬。李光準被拉到街市上時,已是酩酊大醉,在臨死之前毫不緊張,醉臥街頭,嘴里還不停地喊著家里妾春鶯的名字。行刑的官員看到這幅場景,反而猶豫不決,不敢將李光準處死。于是,這位官員把李光準關進了監獄,準備明天看清形勢再做發落。第二天早晨,王延羲酒醒了,朝會時找不到李光準的身影,向群臣們詢問李光準的下落。那位負責行刑的官員暗自慶幸不已,連忙向王延羲如實匯報昨晚的事情經過。王延羲驚訝不已,李光準當堂立即被無罪釋放。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